中国羽毛球队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一姐”了。张宁之后,王琳、王仪涵、汪鑫曾先后在这一位置上“见习”,但始终没有人能熬过超过一年的“试用期”。把前“一姐”刷下的这个妹子只有21岁,在几乎垄断了2012年所有重要比赛的女子单打冠军后,李雪芮毫无先兆地把这一年变作了“李雪芮之年”。更令人吃惊的是李雪芮蹿升的速度。一年前,她的世界排名还只在第9位,关于世界大赛的履历还是一张白纸。
前一姐的肩膀
“李雪芮神话”就在短短的9个月中发生,耐人寻味的是,几乎她每一步的成功,都是踩在了王仪涵的肩膀上。
今年3月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李雪芮第一次闯入决赛,对手正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王仪涵。李雪芮从未在如此重要的大赛中战胜过王仪涵,但这一次她出人意料地取胜。这是李雪芮生涯中的第一个超级赛冠军,也是借着这个冠军,李雪芮跻身世界排名前四。她突然有点不知所措,“我觉得还是要一步一步走踏实了,别飞得太快。”
只是这速度好像由不得个人来控制,在接下来的亚锦赛、印度公开赛和尤伯杯,李雪芮一口气创造了30连胜的纪录,一路狂奔冲进7月,她被确定进入征战伦敦奥运会的名单。
她不敢相信,自己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出现在了决赛的赛场上。“我想的就是要守好自己这条线,因为作为第三单打,我的目标是战胜自己遇到的外国对手,为中国队夺取女单金牌扫清障碍。只是随着自己离冠军越来越近,于是渐渐有了夺冠的想法,只不过那时我自认为(夺冠)可能性依然不是很大。”
还是伦敦的温布利球馆,王仪涵又一次在重大比赛中站在了李雪芮对面。如全英赛那样,李雪芮又一次取胜。
军人的表情
在赢得奥运冠军的那个历史性的一刻,李雪芮忘情地扔掉球拍,振臂欢呼,然后走到场地中央,向全场观众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一系列动作,如同一个女版林丹。“以前,我很羡慕丹哥在领奖台上敬军礼,作为一名军人,我也希望终有一天能像他那样。在伦敦我终于做到了,很光荣。”2007年,16岁的李雪芮第一次看林丹的训练,看见偶像身上缠着厚厚的绷带,旁边还有一筐打坏了的球,“当时我就震惊了!”后来,李雪芮成了全队绷带用得最多的球员,每次训练都是最后一个回宿舍。
2012年,李雪芮拿过大大小小比赛的8个女单冠军,但无论是奥运前还是奥运后,人们都发现她在场上表现得异常平静。有时候,那种冷静甚至与她21岁的年龄不太相符。
“我也不是那种没有表情的人,在场下我甚至挺情绪化的,后来教练告诉我要学会调整,就慢慢变得成熟一点。所以在场上,我基本会控制情绪,但我也有控制不住、连续丢分的时候。”
暴力与冷静
真要问李雪芮屡现神奇的原因,她会认为是自己打球不太传统,不像个女孩子。“大概是因为我从小就是和男孩一起练球,我现在打球还是很暴力,比别人凶狠。而且我双打、单打都打过,双打还不错,在场上会运用一些双打的技术和线路,别人就不太适应。”
李雪芮13岁进入重庆市队,由于重庆队是男女混合练,李雪芮从小就喜欢和男队员、大队员一起练球。市队教练设“有奖比赛”,赢一场奖励一罐可乐,李雪芮可以一下子捧走7罐可乐,“特有成就感。”不过这些还不是让她最高兴的,“最爽的是打球打到人家的头,我觉得我把小时候那种淘气劲儿都发挥在球场上了,所以打球特别暴力,不过有时候也被别人爆头,特别郁闷,所以就玩命练,把球都打回去。”
正是有这么一股狠劲儿,李雪芮进步神速;也正因为球场上的“暴力”,她在队里以进攻凶狠见长。谈到这神奇的“李雪芮之年”,她坚称自己只是“比较幸运”,“我要忘记自己伦敦奥运冠军的头衔,重新开始。后面还有很多的比赛,我们每一站都要去争取冠军,团体赛才是最重要的,当中要背负很大的压力,而我的大赛经验还是很欠缺。”
丁淑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