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语》十则 夏雪峰
2012-12-21 | 阅:  转:  |  分享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①温故而知新②见贤思齐③任重道远④死而后已⑤三人行必有我师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
新的体会。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负担沉重,路程遥远。到死为止。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语言积累(成语归纳):②?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
背一背,想一想。作业直通车?①完成“研讨与练习”。8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作者生平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
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
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孔府历史面貌山东曲阜——孔府鸟瞰图山东曲阜“三孔”孔林—孔子墓地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
子孙居住地整体感知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朗读品
析探究《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
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
语》治天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按时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但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
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
个人修养:不断实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修养之乐。理解: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多次”不是确数反省办事尽心竭力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温习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
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常常反省,防患未然,诚实守信。讨论正确
的品德修养:理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这一点)做了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之)为师矣。”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不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
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理解: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教导教
诲通“汝”你认识事物(的道理)是代词,这通“智”聪明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讨论正确
的学习态度:理解: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人,有才德的人内心,自己
翻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一样的毛病。”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学习,
以人为鉴,取长补短。理解: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虚数,几个人走=于之,在其中他们的优点好的方面顺从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一定有可以当我
老师的人在其中,选取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讨论善于借鉴别人的学习态度:理解:虚心求教
,取长补短,改正不足。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
广;“毅”,意志坚强翻译:曾子说:“士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
”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理解:讨论为理想
而奋斗的正确做法:坚持奋斗,任重道远,死而后已。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最后凋谢翻译: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理解:讨论品德高尚的正确做法:坚强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
奉行一句话施加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乎?”想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
待人。翻译:孔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
上。”理解:讨论正确的待人接物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谈修身做人的道理: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求知态度: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修身做人: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献花(0)
+1
(本文系夏雪峰的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