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专栏

 真情人生· 2012-12-21
钱正英: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探索前进方向
2004-05-09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在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做了题为“中国水利工作的新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报告,这里摘编其要点,以飨读者。

 

人与自然的关系:水利工作中最本质的问题

  水利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人类如何改造自然界所赋予的水的条件,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于水利具有改造自然的性质,对任何一项水利工程的评价,都要经过大自然的最终检验,水利工作中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靠天吃饭”、“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代表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中不同阶段的理念。在全世界的水利事业中,都可追寻到这种发展的轨迹。


  中国从古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类型。筑堤防洪、挖沟排水、引水灌溉、围垦开荒,这是中国这片古老大地上改造自然的最普遍业绩,为中国人口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众多问题。京杭运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型,但明、清时期为了遏制黄河夺淮入海后对运河通航的不利影响,在淮河中游末端建造“蓄清刷黄”的洪泽湖平原水库,抬高了淮河中游河段的水位,形成现代治淮的难点。两千多年前在川西平原修建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范例。


  从总体水平来说,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特别是发展了筑坝建库的水工技术以后,才有可能根本改变河流的天然状况,实现大规模的改造自然。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面开展水利建设,控制和开发江河,从而大大改变了原来的自然环境。近年来水利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使人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反思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利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兴建控制性的江河水库、全面整修堤防和整治河道,开发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基本控制了水旱灾害频繁交替的被动局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条件。在解决人民吃饭这个中国历史性的难题中,水利起了很大作用。水利还为工业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水源;并通过开发水电,解决了当前五分之一以上的能源需求。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问题:每年的洪灾损失仍然很大;


  为防御江河特大洪灾虽有一些对策,仍缺乏切实可靠的保证。


  在北方地区,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水资源开发过度,出现了河湖干涸、地下水衰竭等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工业、城市以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都产生严重的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恶化问题。


  以上各种具体问题向水利工作者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水利工作前进的道路应当指向何方?

 

 

对几个问题的探讨
关于洪水和洪灾


  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


  江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江河洪灾则主要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而产生的问题,应当由人类自己安排解决。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修建适当的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江河的冲积平原,但要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治理江河的工程措施,只可能控制一定标准的洪水,不可能完全控制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因此,在建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土地,以备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洪水让出足够的蓄泄空间。这部分土地在防洪规划中称为“分蓄洪区”,在服从分蓄洪要求的前提下,仍可以合理地加以利用。


关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类必须与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处,合理分享水土资源。


  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需多占用一部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而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需适当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研究如何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


  在研究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后认为: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类过度或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就水资源来说,过去我们以为,水利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后,逐步认识到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通过高效、节水、防污的社会经济模式,通过对用水效率和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于防沙治沙


  人类应与沙漠和谐共处,而不是不顾自然条件地改造沙漠或“向沙漠进军”甚至“征服沙漠”。沙漠周边群众自己总结的正反面经验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人与沙漠协调共处;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设想的“人进沙退、人退沙进”,人与沙漠不断斗争。


  沙漠是地球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沙漠和土地沙化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沙漠是地质年代形成的自然景象,是人类不能也不应消除的;沙化则是人类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的土地退化的灾害,是人类应当也可以防治的。由于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沙化的问题包括: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挖,造成草原植被的破坏;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植被退化以至衰亡;有的沙漠周边地区,由于种植一些当地降雨所不能支持的农作物或林草,耗尽了沙地蓄存的土壤水,也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使沙漠反而扩大。


关于河流的生态功能


  在地球表层,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而且以其干流和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它为陆地的各个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也是陆地和海洋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形象地说,它是地球表层的脉络。


  在过去的水利工作中,没有重视和研究河流的生态功能,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例如,河流的洪水,它虽然有为害的一面,但它有补给两岸地下水和湖泊洼地的水源、塑造河床、稀释污水等作用,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内陆河流从上中游宣泄的季节性洪水,补给下游河道两岸的地下水和河道终端的湖泊,使河道两岸和湖泊周边的生态系统得以维持。黄河下游的河道也因每年有洪水冲刷泥沙,才能保持一定的河槽。保护每条河流的水质不受污染,更是保持河流生态功能的必要条件。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不同认识


  到目前为止,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念上,仍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是过分抬高人类的地位,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绝对主体,应当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要求,更加彻底地改造自然,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认为只是一种空谈。另一种是过分降低人类的地位,认为人类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改造自然是干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应当尽量使自然环境恢复到人类发展前的原始状态,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认为还不能解决问题。这两种极端认识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行不通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认识到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中国水利的议论中,上述两种极端都有所反映。


  例如:对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的一些内陆河流域,有些人认为西北水资源紧缺,不可能做到人与自然分享水资源,认为只需要建设和保护好人工绿洲,对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天然绿洲、天然湖泊以至河流尾闾,不必要配置水资源给以维持。有些人认为,必须实施“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即从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大量调水,才能保证西北地区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有人根本否定水利工程的必要性。有的提出,在美国已经开始拆除一些水坝,我们也不应继续建设水坝。他们不了解,美国水库的总库容达到河川年均总径流量的34%以上,而我国水库的总库容仅为河川年均总径流量的17%多,两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发展水平不同,是不能相比的。


  在基本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下,对一些具体问题,也有各种不同意见。例如:对渭河治理和三门峡水利枢纽的问题,对云南省的怒江应否开发水电等等,都有各种不同认识。


  我认为,在水利工作中,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是近年来水利工作的最大进展。总的说来,一些争论的实质可归结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是否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应如何处理这对矛盾?至于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出现分歧,更是十分正常并值得欢迎的现象,这有助于推进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展开相应的前瞻性、指导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如何将这个理念运用到水利工作的各个领域,如水资源的评价、配置、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充实和改进大学教育中水利学科的相应内容和教材,以这个理念培育水利界的新一代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