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人生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

 真情人生· 2012-12-21
2008-02-03 22:18

二、人生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

二、人生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人生在世,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是与自我的关系。人要善于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给自己定好位。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找出自己的差距。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从学习中不断求取新的发现,要勇于用智慧反思自己的过失,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修正错误,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不断完善自我。要学会善待自己,经常保持一个阳光心态,困难面前不气馁,成绩面前不骄傲。做到自我和谐。同时,学会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笑口常开,学会把快乐留给自己与带给他人。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人生首先是为自己,自己应当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有条件善待他人和社会。只有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十分重要的人,才能有条件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只有保持自我和谐的人,才能有条件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最复杂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也决定人对自然的态度与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与社会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以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为集合的,因此家庭、集体、社会的关系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与国家或地区与地区间的关系好与坏,也直接影响世界的和平,更决定人对自然的关系。

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供养关系,母子关系,不是平等关系。人类从大自然中不断地索取生活资料和一切需要,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人类与自然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

人生必须处理好的这三种关系中,自我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与人的关系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将直接影响人对自然的态度。因此作为个体的人来说,他首先应当是自己的,其次是家庭的,也应当是集体的,还应当是国家或社会的,再应当是人类的,更应当是自然的。他的属性决定了自己应对他所在的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人类和自然尽到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作为有灵性和思维的人,更应当为子孙后代着想。但余方寸地,留予子孙耕

1、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      

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命,也等同赋予自然界其他物质的生命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唯给予了人类灵性和思维,人也是在享受大自然的前提下,得自然之灵气,学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自然中自然而然的生活,而不是不顾及自然规律和法则,为了尽可能的享受自然,不顾自然的生态平衡,更是无休止地挖掘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人类的每一次庆幸,却都得到了自然的报复与惩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将是人类未来的关键问题。

    然而世界范围内,全球狼烟四起。伊拉克战争还未结束,美国又调航母威胁伊朗,还在搞什么全球导弹防御系统。

    应该希望,人类应当同大自然成为朋友,不要成为敌视关系。成了朋友之后,再伸手向自然要衣、要食,要一切我们人类需要的东西。

    人既然是灵性动物,为了生存,就应当站在整个宇宙或自然界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发明和创造,也应当考虑自己在制造每一次战争或者创造着供人类享受与服务时,自然界是否愿意与认可。在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时,自然界是否回报一个惩罚,这种影响是否回报给人类是一个报复。人类应该对自己的所有作为和行为负责,并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反思。

人类生活的和谐,有赖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和谐。长期以来,因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成为一种习惯,在人类以强势固守完全自我中心的情况下,大自然被严重透支了,以至于形成生态危机。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除了具有物质资源意义外,还以自身为价值尺度,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自然美的精神价值尺度。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类更应该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自然界。

长期以来,人类总以为自己是自然界的主人,片面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或内在目的,认为自然界应无条件地服从人类。因而导致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作为理性、有思考能力的人来说,应该树立践行文明生存方式的高尚理念,提升精神需要,从人文方面重新审视和反思看待自然的态度。

大自然承载着许多价值,如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等。

大自然的价值决定了人对大自然的义务。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需要倡导三种态度:一是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解者;二是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从自然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三是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在从自然中获取生存必需的资源的同时,不忘反哺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是人与人(或国与国)的关系没有调节好。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缺口很大,引起全球性的竞争与争夺。

国与国的竞争与霸权促使了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特别是核武器和大量杀伤性武器的研制和试验,预示着战争的冲突升级及自然环境的污染。这不仅是现代战争带给参与国的灾难,更重要的是生化等核污染对整个地球上的人类,包括参与国和未参与国的污染。必须引起人类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经济发达和核发达的国家,能否主动理性地从思考人类未来生存环境出发,自觉地参与并把它上升到一种共识,通过一定的条约与规则来约束。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上面曾谈到,人与万物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大自然给万物以生命,并提供了阳光、空气、水等生存环境,也给人类提供了生活和劳动条件。唯独恩赐给人类的灵性和思维,是人类不同于其它生物的根本区别。但是人类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生命繁衍过程与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都要经过生死的自然轮回。在庞大的自然面前,人类也不只过是一个无穷小量。其生命完全受自然支配,其一切需要全部靠自然给予。有给予,就有得到。有恩德,就应当有报答。因此人类就应当为自然负责,人类就应当理性的审视自己的一切活动。特别是对于自己每一次的创造与发明,应该认识到并应当考虑征得自然的认可与同意。切不能够以人为中心,毫不考虑自然的感受,而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人类物质享受为出发点,不考虑甚至不顾自然是否愿意。只求经济发展,不考虑自然的回应。无限度追逐物质利益,只求索取,不反哺回报。这便是上面提及的“人的恶性”,无穷的表露出了人类的自私和贪婪。做出了许多有损和伤害自然感情的一些事情来。

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出了“道”的思想,讲的就是宇宙之道,讲的也是自然之道,讲的又是人类之道和人生之道。《老子》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有一个混沌一体的东西,它先于天地而早已存在,既没有任何声音,又不露具体形体。它独立存在,从不改变;循环运转,永无休止,可以作为天地万物之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把它称作“道”,勉强为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无所不容而又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有广阔辽远,广阔辽远而又反转还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占了其中之一。人取法于大地,大地取法于苍天,苍天取法于“道”,“道”本自然。“道无为而无所不为,人有为而有所不为。”讲的就是天、地、人三才的相互关系。人道就是社会规律,天、地之道就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必须服从自然规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就是人类与自然界要相互沟通和对话,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这个对话过程中,人类始终是对话的主动者和小字辈,自然界便永远是人类的尊者或长辈。用中国古代的一部小说《西游记》中人物作比喻的话,自然界好比是如来佛,人类就是孙悟空,即便是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能耐,最终却逃脱不了如来佛的手掌。时至今天,人类不但要认识自己,也要对自己过去的作为反思,在对地球与太空的科技探测和开发利用的时候,应当把地球与太空看得同人一样重要来研究。它应当是天、地、人三才的天人合一学说。除非人类离开地球,搬住到能提供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去,但同样也要受制于别的星球自然法则的约束。

当人类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当科技飞速发展地为人类造福的时候,同时也带给人类的海洋毒化、全球升温、臭氧层的破坏、飓风、生存环境恶化、SAS病毒、禽流感、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能不令人类深思与反省。

回顾20世纪人类走过的历程,应当说,它是人类实现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历史时期。虽然发源于欧洲的近代化在世界各地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应当看到伴随着近代化进程的进行,出现了许多愈益明显的弊端。可以说,欧洲模式的近代化已经显现出它的极限,人们正在按照各自民族文化的特点,寻求今后一个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当人们把目光转向现实与未来世界时,可以看到过去数百年推进近代化造成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近代化的推进显现出成熟的特点。另一方面,伴随着近代化的推进发生的种种负面效应却更加明显,产生了许多极其严重的问题。

令人们最为忧虑的是环境问题。人们已经发现,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遭到了严重破坏。过去数百年间,人们以近代化为目标,寻求富裕的生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资源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自然界也被极大的破坏了。森林被大量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矿产被大量地开采,地质条件却愈来愈坏;燃料大量消耗,地球温室效应等现象开始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沙漠化现象出现在地球上的许多地区。人类的生存条件正逐步走向恶化。

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迄今为止的文明按生产力形式来划分,一般有四种形式:在渔猎时期,人类创造了以血与火为标志的红色文明;在农牧时期,人类创造了以黄土地为标志的黄色文明;在近代,人类创造了以烟囱和钢铁为标志的灰色文明;在现代,人类正在创造处于萌芽状态的绿色文明。

正当人类享受着现代化高效快捷的同时,灰色文明的负面效应也显露出来了。当今世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都是灰色文明投下的阴影。

人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从有关资料获悉。来自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加速了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大气圈中的臭氧层遭到严重了破坏,地球上形成了面积越来越大的酸雨区,使经过几十亿年发展变化才形成的生态系统在短短的几个世纪内已濒临崩溃。

曾被誉为“物种宝库”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年2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锐减,天然草场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荒漠化,北京距沙漠最近的地方只有,现在的动、植物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南极上空臭氧层变薄的速度已达到每天损失1﹪。

据美国环保署的有关研究结果,大气圈中臭氧层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10万人,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也将增加。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说明了灰色文明及其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应当审视过去预警未来,努力创造一个没有污染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时代,这才是人类唯一的选择。

灰色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沉痛教训唤起了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包括93位罗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世界1575位科学家签署了一份报告——《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警告人们扭转人类遭受巨大不幸和地球发生突变的趋势。

总之,近代化的发展曾肆意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其结果是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设想,如若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人类的生存环境会在不远的将来会被破坏殆尽。人类也会像恐龙一样在地球上消失。

近代化虽然在过去数百年间取得了成功,可是由于人类本身掠夺自然,破坏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不啻(chi)于正在进行的一场慢性自杀。这是人们近年来不断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对自然所遭到的破坏,如何保护自然,如何维护生态环境?这是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反思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上述种种的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之所以发生,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欧洲文化以征服自然为中心的哲学。

自19世纪起,欧洲列强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错误地把达尔文的弱肉强食的思想用于战争的起因,以掠夺别国的资源为目的,妄想争霸世界,在向世界各地进军和实行武装扩张的同时,欧洲范式的文明也在先进的坚船利炮的攻击下不断扩展到世界各地。近代初期以后,欧洲中心主义的近代理念扩展到了整个世界。欧洲文化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关于征服自然的思想席卷全球。标榜个人自由确定的社会结构、大工业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服装领域的时尚等欧洲式近代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世界各地,并称霸于全球。

其实在以欧洲为中心的时代,风行着这样一种哲学观念。人们为了寻求自身的幸福,满足自己的欲望,可以任意地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依据征服自然的哲理,以自然作为征服和斗争的对象。近代化进程正是按照这种欧洲哲学不断推进,在人们追求幸福时,也在尽情地掠夺自然和不断地破坏自然。从人类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欧洲文化显然一直是欧洲式近代化最重要而关键的思想源泉。它强调以自然为对象,依照与自然斗争来征服自然的思维方式,推动近代以来的社会进程。

如在古希腊文化中,人战胜自然作为一种理念曾经长期地构成西方古典哲学的精髓。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挣脱宗教的束缚,追求人类自身的解放。但是这一时期的人文思想,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又将自然推到了人的对立面。到了近代初期,英国古典哲学曾经致力于思索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将自然视为实现人类幸福的工具,完全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将自然定位为——人类追求幸福征服的对象。例如,近代先驱思想家培根曾经明确指出,人类应当拓展智慧,征服自然,以此增进人类幸福。他还认为,科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自然的法则,以此来实现对于自然的支配。近代科学的创立者笛卡儿也曾经指出:“我们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这些认识正是导致近代化进程破坏自然的根本哲学原因。

因此当人类文明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应该正本清源,人类应当正确地估价自己的力量和存在价值,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正确地认识自然。因为大自然承载着许多价值,如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等。需要人类不断地去重新认识自己和自然,也需要弄清楚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才能摆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那便是一种供养的关系,母子关系等。

二是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解者。我们必须认识到,内在的自然包藏着“天”与“道”的玄机和奥妙,这便是儒家的“天与理”、道家的“道”与天人合一的学说,一种不能触不能见,却可化为人的精神意志,透过可见的自然现象来与我们交流和沟通。道家之学,实质上是一种原始反终,探赜(ze意深奥)索隐、极数研几、藏往推来、钩深致远、穷神知化的学说。外在的自然,是山川百岳,流云日影,阳光雨露,走兽飞禽,树木花草等。这是可见可触的外在自然,这便是内外合一的自然。我们对自然的认知也是不断地在体验中成长的,那些自然环境中的花鸟鱼虫,日影流云,其实都是自然老师的语言文字和音乐图画。如同美一样,并不是人创造出来的,它是人感受出来的。人类也一样,既来自自然,亦终回归自然。纵使我们亦向自然学习,人类自己也不过是自然老师的其中一种语言、一幅优美的图画、一首诗或一首动听的自然乐章。因此自然——我们的母亲,并不是我们实现欲望的私囊,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人类与自然环境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我们从自然母体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我们不要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更不能做一个以怨报德的不肖子孙。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山、石、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我们人来说生死攸关。我们的命运应该与大自然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如同心灵与躯体一样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再不能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这如同一个傻瓜蛋儿子在审视他久经风霜的母亲与父亲,无管父母多么仁慈,儿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因此人类应当学会对自然人文主义的关爱与敬仰,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学会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突变成一个善待自然的晚辈与朋友,这不仅是人类意识的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更是一种作为灵性人类的伦理价值的升华。但需明白,实现这一伟大的转换,不仅需要知错就改的勇气,也需要一种自我斗争与牺牲精神。在战胜自我的前提下,在法律的强大威力下,还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作后盾。我们需要新的自然伦理学,以便为我们适应这种角色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便是中国文化魅力之所在——只有中国文化才能够救世界。

三是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从自然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人为什么要向自然学习呢?因为在自然物象世界的内外,蕴藏着丰厚的宝藏和天地自然之理,即道理。“道”可比喻为智慧,“理”是无穷无尽的知识。同时人类的灵气和一切也是自然给予的。

道与理不同,智能与知识也不相等。人与人更不相同,有知识的人能理会物象之理,有智慧的人可以穿透物象之理。那便是道理、事理、仪理和情理。

到目前为止,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和道理也只是极其有限的,因为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也是一步一步地通过许多代人的努力和创制出的多种文字语言,同时通过自己发明的各种门类学科和信息来研究和描述自然。特别是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人类对自然知识的有限性,还远远不能够认识自然。因为人类几乎所有的知识和智能都是来源于大自然。人类在自然中的观察、探索、生活、体悟后的经验积累,将随时随地和随不同的历史时期,永远都应该在自然老师面前验证。

四是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在从自然中获取生存必需的资源的同时,不忘反哺自然。

人类在不断地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酿造的苦酒。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18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世纪是过去600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如果人类再不行动,对自然仅仅说一声遗憾或者抱歉,那么,一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海洋中飘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必须以人类的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切实的行动,来弥补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

因此必须让每一个活着的人明白,对于人类来说,它除了是自己的,也应该是未来世界的,更应该是大自然的。

人不但为着自己生活得好,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也要为其提供生命的大自然生态着想,更重要的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体和谐相处千秋万代。因此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的伟大构思,是人类社会这一历史时期的长期而永远的宏伟蓝图。

2、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

    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最复杂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也决定人对自然的态度与关系。

    前面已经讲到,在父母邂逅的情况下,组成了不同人的种子,每个人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成了他所在的集团文化中的一员。在个人无力改变的情况下,只有被动地接受或服从这种集团文化。他首先应当接受的是父母亲的启蒙教育,接受这个以家庭为背景的文化熏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