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带娃应避开的十句话

 nacdd 2012-12-22

我们习惯了让自己的父母或者公婆来帮忙照顾孩子,这似乎已经是一种习惯。老人也习惯了要帮子女带孙子,子女也同样习惯了老人要帮自己带孩子,这好像演变成了一种风俗。若是哪家的老人不愿意帮忙带,还要招人口舌,子女的埋怨,朋友的讥笑?是不是这样呢?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答案。

子女也有为难的地方,让父母带孩子,一来可以就近照顾父母,二来给自己节省一笔庞大的保姆费。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愿意帮子女带孩子,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都说老来从子,要是自己还是老两口孤零零的住着,邻居们表面不说什么,背地里也要说三道四。老人,真丢不起这个脸。宁可辛苦点,也要去帮子女带孙子。

说到底,这就是变相演变出的一种社会风气。而当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经济条件的考虑,以及子女对自己父母的信任。这当中也就有了一些代购的教育不同,已经难以沟通的习惯问题。且不说老人带孩子的好与不好?毕竟人与人都是不一样的,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只会溺爱。

我们从细节分析来判定老人带孩子的弊端在哪里?就从老人带娃的十句话来分析不好在哪里吧?首先声明,我不是以偏概全,只是说明有这样的损话存在,同时也分析这些话对孩子身心上的影响。切勿对号入座,若你有这些行为,可以加以注意,若是没有,那便是再好不过了。我也绝对认可,有很多很会带孩子的老人,也有很多的确比父母辈更会带孩子的老人。

1,老人看到孩子摔倒或者撞到东西,会说,“地不好,打地;东西不好,打东西。”

这样的情况算不算多见?我想绝对不少见。还不仅仅在婆婆身上体现,我似乎看到很多老人带娃都有这么破毛病。或许大家没有明白这个说法和举动背后会带给孩子什么影响。孩子会因为这个行为而学习到凡事都罪责他人,他永远不会找自身的错。他只会更加的自我,自大,自私,而不会为人着想,不会大度待人。

2,老人看到孩子哭,会说,“谁把我们弄哭的,我们很乖的,都是妈妈或者爸爸不好,打他们。”或是会在孩子面前说,“你爸妈什么都不懂,他们还不是我们带大的,不要听他们的。”

你家的老人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句话让孩子觉得对父母不需要尊重,既然连父母都不要尊重了,那么我还要尊重他人吗?孩子认为自己哭的时候,肯定是别人对自己不好了,模糊他内心对对错的理解,对犯错的界限搞不清楚。最重要的是他哭就可以为所欲为。老人和子女在育儿问题出现分歧的时候,遇到问题,夫妻尚且都要在孩子面前容忍不争吵,老人和子女却不忌讳孩子当前,什么话都和孩子说?人总说一代甚一代,子女是你带大的,却未必没有你懂得多。就算有不满,也应该背着孩子给意见。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变相的瞧不起自己的父母,也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孤立的感觉,父母亲本来是孩子最崇拜和最爱的人,这下在老人的嘴里,形象彻底没有,让孩子一下子觉得内心少了一些什么,就好像爱被人抽走了一样。

3,老人为了孩子听话,总喜欢吓孩子,“不听话,等下警察叔叔来了,不然就是蜘蛛爬来抓你拉等等。”

用恐吓的方式迫使孩子听话,孩子是否真心的觉得你是对的呢?教育的最基本就是要让孩子心服口服,真心的感受到她的错以及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总喜欢用吓唬的方式,会让孩子的心里有一种对事物莫名的恐惧感,也会产生不相信人的错误信息。这样做会间接造成孩子对人的信任度,即便是最亲的人,他也不敢放开心怀去信任。

4,孩子遇到陌生人不肯打招呼的时候,婆婆非要解释说,“我家孩子害羞,内向,不爱讲话。”硬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不与陌生人打招呼,原因会有很多,并不见得就是还是害羞或者一些你认为的原因。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吧,这是孩子的自由,只要我们经常示范礼貌的打招呼,孩子的内心是有一个礼貌的概念的。贴标签的坏处是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你们所说的那样,会加重他对打招呼这件事情的逆反思想。更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我行我素的自我思想。

5,老人带着孩子和妇人们闲聊,说,“说你妈妈有奶,我这也有,你要不要吃”。然后一群围坐的妇女轰然大笑。

这是什么行为,开玩笑似乎都要有个度,这样的话真的好笑吗?不仅模糊了孩子对母亲的印象,还会间接的暗示了性成熟的思考。原本对孩子的性教育就是一件令母亲要思考的问题,婆婆这么的一闹,孩子的好奇心就更重了,这样的疑问会残存在他们的脑中,要是哪一天哪一个胆大的让你拿出来看一下,你又该如何以对呢?还是少说为妙,一点不好笑。

6,有时候,父母教育孩子,老人就出来护犊,常说的就是“妈妈不要你了。”要不然就是“不要妈妈了 跟爷爷奶奶去吧?”

教育自然会有严厉的时候,和要不要根本就是两个概念,世上不爱孩子的父母有,但那时极少极少的一种现象。十月怀胎,八级生产,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老人对着孩子这么说,不但会分隔孩子对父母的爱,还会让孩子学会不尊重别人。其次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有庇护伞思想,总觉得有老人在,父母又能拿我怎么办的啃老思想。

7,在孩子面前埋怨父母,比如说,“妈妈叫奶奶不要太宠了,妈妈自己却很宠。”“我去做饭,孩子怎么了啊,你怎么带的啊!”

总在孩子面前埋怨父母亲,会让孩子间接的认为父母是无能的,我根本无需听父母的话。这不仅会间接的家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会让孩子疑惑到底要不要听父母的,到底谁才是对的?是非观念也会因此而模糊,并且不能明确该如何正确的做事情。育儿问题应该从教育的角度逐层分析,从事件的出发点去分析对错,哪一个层面是不对的,哪一个层面是可以容忍的,无需因为焦急而全面否认父母的做法。孩子在听,孩子在看,孩子在成长,应该考虑言语的影响力。

8,爱和妈妈吃醋,比如“我逗孩子问孩子漂亮妈妈在那里 她就一定要问漂亮奶奶在那里……“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不算很普遍。但是的确存在有些老人爱和父母吃醋。有些不肯服输的心态。要年轻的心态固然是好,不过这样的争风吃醋,会带给孩子一个压力。孩子害怕老人会因此不喜欢他,不得不克服自己天真的思想,变得早熟起来,变得奉承起来,变得面面俱到起来。对大人来说,这样的思考方法尚且是一种压力,那么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何必过早的因为虚荣心而给孩子压力呢?

9,老人爱面子,喜欢在孩子们之间攀比。喜欢在孩子面前说,”你看你怎么笨,谁谁家的某某都已经会走了,你怎么还不会。“”人家某某和你一样大,都会什么什么了,就你不会,你怎么回事呀?“等等

攀比本身就是不好的习惯,我们会说良性的竞争是对孩子有利的,但是无聊的攀比就是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一把利刀。攀比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思想,会根深蒂固的重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对孩子而言,何来攀比呢?早走一点,能说明什么呢?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用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比别人孩子的长处,根本就是愚蠢的教育思维。古代打仗的时候,才会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对方的短处来赢得战争。教育不是战争,孩子不是武器,实则没有攀比的任何意义。顺其自然都是好的。

10, 怕麻烦的老人也会经常对孩子说不行, 比如:“不许玩水, 把衣服都弄脏了;不许自己吃饭,吃的到处都是”等。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他们严格的来讲,就是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乱中脏中学习成长的一个过程。我可以理解有些老人爱干净,怕辛苦,就不愿意孩子这么做的心态。但是这样做,就等于扼杀孩子独立自理的能力。也同时扼杀了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更严重的会带给孩子凡事都只能依赖依靠的能力。这和溺爱还是两个概念。溺爱是从爱他的角度出发,这个是从怕麻烦自己的角度出发,会带给孩子一种伤害,让孩子觉得自己为什么什么都不能做,是不是他们不爱我呢?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句话我说过无数遍。老人帮忙带孩子存在问题是必然的,我绝对相信老人对孩子是在爱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说老人真的不愿意帮忙带孩子,宁可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子女们做一个沟通。若是心甘情愿的帮忙带孩子,就应该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避免一些不好的影响。虽然你们是长辈,但是育儿关系到一个孩子的一辈子,还是要谨慎以对。切勿因为自己的观念以及图一时嘴快而耽误了孩子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