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怀愧疚之心

 指间飞歌 2012-12-23
 从“邑有流亡愧俸钱”说起
 金维森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中的名句,说出了诗人身体多病很想辞掉官职回家,可一看到自己管辖的地方还有逃荒的老百姓,心里就愧对国家给的俸禄,字里行间流露出当官者可贵的责任意识。古之今鉴,作为党培养成长起来的干部,如果都像韦应物那样常怀愧疚之心,始终抱着工作干不好愧对党的培养,无颜见父老的信念,我们党的事业必将会更加辉煌。

一个党员干部常怀愧疚心,从内心深处就会迸发出对人民的爱,灵魂就会得到洗涤,就会认清自己、鞭策自己。唐朝诗人白居易做官时,看到百姓辛勤劳作,在一首诗中写道:“有禄肥妻子,无恩及吏民。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领导干部常用“愧疚之心”激励自己,就能保持“一事未办完,寝食不安;一事未办好,夙夜忧叹;一事有闪失,如芒刺背”的工作态度,多检讨是不是履行了职责,有没有玷污肩负的神圣使命,多些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整改。

常怀报恩之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成长,都离不开组织悉心培养,知恩方能知足,领悟到这一点,困难面前就会多一分勇气,功利面前就会多一分淡定。对党要有一种朴素的报恩之心,忠诚党的事业,维护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与党的事业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党员干部只有把对党的信赖和忠诚,植根于心灵深处,才能转化为为党奋斗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

心存感恩的意义决不只在感恩本身,更在于它是使人具有才干并能不断发挥才干。作为党员干部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得与失,想一想自己该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多想组织对自己的培养,当人心存感恩时,生命状态是最佳的,温暖的心、充沛的情、沸腾的血最易开启智慧、增长才干,才智也最易得到发挥。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干工作做事情,要有一种干不好事不罢休的事业心责任感,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百倍的努力、最高的标准工作。

常怀感恩之心,就要有立功之志。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军建设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全军官兵拥有这只“向上的车轮”。古人说:“海到尽头天做岸,山临绝顶我为峰。”有挑战才会有机遇,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敢想敢干、敢担责任、敢有作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明确方向,在强化忧患意识中清醒头脑,在明确肩负责任中激励斗志,做到聚精会神干事业,埋头苦干抓落实,摆脱名利的束缚,奋发进取、有所作为;要以强烈的勤勉意识、敬业意识,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新的业绩,不断创新,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