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四):关于刘心武 的《错过》

 昵称503199 2012-12-23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四):关于刘心武 的《错过》  

2012-08-12 08:54:28|  分类: 语文美景 |  标签: |字号 订阅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四):关于刘心武 的《错过》

 

 

连续听三个老师的试讲。都是北京很优秀的老师。获过很多奖。千挑万拣之后才给的试讲机会。讲的都是苏教版八(下)的刘心武的散文《错过》。

三个老师应该说素质都不错。第一个沉着随意淡定。第二个亲切谦和善于对话。第三个基本功好颇有激情。

三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但评课的时候,大家还是觉得挺尴尬:没有一位老师能够让大家都满意。

我明白这“尴尬”来自何处:三位老师都基本上没有把课文读进去,整个课基本游离于文本之外。一旦没有扎扎实实的咬文嚼字的过程呈现,语文课就虚浮了。那些表面的所谓教学设计,不过都是花样子罢了。而且,最让人扼腕的是,课文读不进去,教学就容易偏失方向。三位老师,都在《错过》的思想意义上纠缠过来纠缠过来。语文课,被基本上成或者彻底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了。

我发现,类似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是越来越严重。

虽然,“荒了自家的园,肥了别人的地”的现象近几年来是语文界批判的重点。但似乎雷声大雨点小,效果并不好。为什么呢?我以为,并非是一线教师不重视这个问题。现实的困难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太难了。教什么实在是比哈姆莱特之问还要玄妙。当不知道语文课应该教什么的时候,就只有拿思想品德方面的东西、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方面的东西来填塞。

所以,我们在备课,在评课的时候,可以问一问自己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厘清了,起码教学不会偏离大方向。

问什么呢?就问自己:

 

我的课是不是“语文课”?或者干脆更明白一点儿,是不是“语言文字课”。


你尽可以去开发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新闻啊,电影啊,书籍啊,活动啊,等等等等,应有尽有,无所不可有,无所不可包。但千万不能得意忘形,你得记住:不管你上的课终点是什么──或者你很实在,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赞成。或者你很高远,你为了学生的生命态度和人生价值观来上课,我更加深表敬意。不管是切近还是向远的目标,我觉得都很好。但是,要命的问题是,你达成这些目标的起点是什么?手段是什么?

我以为,这没有什么好商量的,只能是语言文字。只能是!赏析语言,研究语言,应用语言应该是贯穿你全课的主要内容。其他,都是附着的,都是锦上添花。

如果你非要绕过语言文字,或者妄想蜻蜓点水糊弄过去,我敢说,你的语文课一定变味儿。

道理很简单。语言是语文课存在的家园。你不寻找、回归这个家园,你一定迷路,像个孤魂野鬼,把课上得不伦不类。

具体怎么寻找和回归,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以后慢慢讲。余映潮老师把这个研究几乎做到了极致,大家可以找他的书来读,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今天针对《错过》具体说说。

一堂课有千万种上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我很反对那种一个备课组搞一个教案,一个导学案全年级“齐头并进”的做法。太可怕,也可笑了。这样的所谓“集体备课”,会把所有未来的名师扼杀在摇篮中。

尼采说:成为你自己。语文课也要这样:上你自己的课。

“集体备课”是需要的。但目的不是要拿出一个红头文件式的“红宝书”人人依葫芦画瓢,而是要一起研讨教材,争取大家智慧的碰撞,碰出更多的合宜的教学内容。然后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还有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我觉得任何事情,都美在“变化”。非要搞得不准有变化,人人一样,班班一样,那简直就跟焚书坑儒差不多了。

 

比如,我教《错过》,我会给备课组贡献以下发现。

 

首先,我得给教材定位:要警惕!《错过》的主题思想是很健康的,积极阳光的,很切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的,所以很容易上成思想品德课,教师自己大谈特谈,还带领学生去大谈特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错过”,去和教材的主题共鸣。这样一上,轻轻松松甚至还可以热热闹闹。但是,一热闹也就完蛋了。语文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的教育必须是隐形的,潜移默化的。敲锣打鼓式的宣传是政治课的做法,不是语文课的路径。

这次试讲,有一个老师,居然最后把乔布斯、比尔.盖茨都扯进来了,把他们作为正确对待“错过”的论据。这根本就是胡扯了。他们哪里是在“错过”大学教育,他们是在“躲过”,“逃离”啊。我真是听得着急。

 

其次,拿到一篇课文如何上,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永远没有一个现存的模式在那儿等着你。对于这种语言似乎比较精美,闪烁着人生哲理的文字我一般处理的方法是把他作为“积累式”文本进行“共鸣”和“争鸣”。让学生记住更多的语言材料。思想层面上的东西适当争鸣即可。比如《敬业和乐业》,满篇都是精譬的警言和精彩的故事,采用这种方法是最好了。但《错过》可以也这样处理吗?我觉得不能。


其原因是,我沉下心来,反复读了几遍教材之后,我发现,作者刘心武的表现很不令人满意:这篇文字到处都是病句。标点符号的应用多处有问题。词语的选择也很不慎重。有些段落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段落语言表达极其拖沓,给读者阅读造成了很大障碍。

我怀疑这是刘心武很年轻时候的作品。或者就是喝了酒脑袋不清醒之后写的。这样的文章入选语文教材,很不庄严。

 

按照我的习惯,这种错漏百出的文章,绝不可能带领学生去跟他“共鸣”,只能“争鸣”,让学生给它修改文字。至于思想品德上的教育,有时间提一提,没有时间了就免了吧。我不喜欢语言表达如此不严谨的作品。外在的表达形式都马虎,我很难保证他内在的逻辑是有效的。

 

我不具体说,我提出几点来,各位朋友就可以看出问题了。

比如这段: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一个句号都没有。如果能够加上几个句话,整句话会从容很多。还有最后的那个省略号,用得恰当吗?

 

又如: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於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同样,没有句号。省略号还是乱用。“酿出诗意和哲理”搭配恰当吗?

 

再如: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还是一样,标点符号用得莫名其妙。“滞涩、凝结”两个词语也需斟酌。

 

 

还有: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这两个段落呼应着前面的内容。一是对“错过”要习惯,二是对“错过”要利用,化“错过”为收获。既然这样,用“品味”就不恰当了。这两个总结的小段落应该呈现递进的关系才好。如果不从“认识”上升到“行动”,“错过”的价值就缺失了。

 

最让人揪心是第二段和第五段:

 

从在商场所看中的一件很适合於自己,并且价钱也不算昂贵的衣衫,竟因不必要的犹豫,放弃了购买,而再次去那商场,满眼都只是不如那件的样式,这类小小的错过,到明明有一个很好的跳槽机会,不仅去了那裏可以收入更丰,更重要的是能与自己的兴趣更贴近,却只是因为决心下得迟点,因而痛失良机,那样大大的贻 误……总算起来,真是不少!人生的路啊,为什麼,为什麼总是充满了这样多的错过?

 

错过,一般来说,属於人生的常态,只要我们回顾来路,有所得,从在偶然路过的一家小小书店,意外地买到了久访不得的一本诗集,这类小小的收获,到自己积极参与的一项改革,果然取得了重大突破,那样的精神物质双丰收……算起来,也还不少,我们就应感到欣慰!

 

 

作为开篇的两个特别生动的段落,居然很多孩子读不懂。有点儿语言自觉的孩子甚至说是病句,没有主语等等。我细细琢磨了,病句倒不是,是两个相当复杂的单句──复杂到了初二年级的孩子会读得一头雾水。

碰到这样的语言现象,我觉得是不应该绕过去的。如果指导孩子们把这两个长长的单句变成为几个小句子,孩子们会很过瘾。这样的训练材料是天赐的,比考试卷子上的好得多。

比如这样变:

 

 

    在商场看中一件很适合于自己,并且价钱也不算昂贵的衣衫,竟因不必要的犹豫,放弃了购买。而再次去那商场,满眼都只是不如那件的样式。

    明明有一个很好的跳槽机会,不仅去了那里可以收入更丰,更重要的是能与自己的兴趣更贴近。却只是因为决心下得迟点,因而痛失良机。 

从小小的错过,到大大的贻误……总算起来,真是不少!

 

 

 

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

在偶然路过的一家小小书店,意外地买到了久访不得的一本诗集。

           自己积极参与的一项改革,果然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小小的收获,到精神物质双丰收……只要我们回顾来路,有所得,算起来,也还不少,我们就应感到欣慰!

 

 

 

这样给原文做做小手术,文章顿时就眉清目秀了。

 

所以,我上课的时候,就带领学生给刘心武看病来着,最后开出的诊断书是:行文急躁冒进,匆忙粗糙。治疗方法:建议作者重新回到中小学,重点学习句号的用法和重要意义。

 

完成了这些,还有五六分钟,让大家背了背文中相对而言比较精彩的几个句子。其实,我觉得这篇文章连这个步骤也可以省略。这些文字太稚嫩了,缺乏智慧和厚度,堆砌了些轻浮的比喻句而已──轻飘飘得连我这个女人也瞧不上。

居然入选了教材。

让我想起苏教版七年级(上)的第一篇课文《推开这扇门》。唉,初中开门第一课,也是满篇病句啊!

一声叹息啊。

(2012/5/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