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市(三线城市)

 老彗星 2012-12-23

 历史沿革
  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 里繁衍生息。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商、 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 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 唐宋元为登州、莱州,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公元1398年 (明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明政府在此设奇山守御 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在北山筑烽火台,又称“狼 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公元1858年(清咸丰八年),清 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为通商口岸, 1861年改为烟台。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 设立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 省辖烟台市,1958年设立烟台专区,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台市。
 
自然地理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 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烟台山海相拥,风光旖旎,四季分明,景色秀美。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飘渺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度假胜地。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山地占总面积的36.6%,丘陵占39.7%,平原占20.8%,洼地占2.9%。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脉主要有大泽山、艾山、罗山、牙山、昆嵛山、招虎山等,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境内河流众多,5公里以上河流121条,其中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辛安河等8条河流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烟台海岸线、岛岸线909公里,有500平方米以上近岸岛屿72个,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和养马岛,有居民的岛15个。烟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722.2毫米,年平均气温13.0℃,日照时数2611.6小时,无霜期282天。 
 
物产资源
  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个,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烟台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土特产品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烟台葡萄酒、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烟台海参等8种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大樱桃、莱州梭子蟹等19种产品获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7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40多种,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菱镁矿、钼、滑石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沿海大陆架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属“富集型”油区。
 
行政区划和人口
  烟台市辖4区、1县、7个县级市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及昆嵛山保护区,82个镇、6个乡、65个街道办事处,589个居民委员会、6748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1374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22.3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51.7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79.6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82‰,死亡率为6.97‰,自然增长率为-0.15‰。
 
基础设施
  公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834.1公里,其中,干线达到2257.7 公里,高速公路438.7公里。2011年,完成旅客运输量32753.0万人次,增长0.5%;货物运输量14451.0万吨,增长7.0%。
        港口。全市现有港口10处,芝罘湾港、龙口港、莱州
港、蓬莱东港等6处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与7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全市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70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4个。2011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
量完成24345.3亿吨,同比增长16.8%,其中集装箱完成170.8万标箱;完成旅客运量579.0万人次。

  航空。烟台空港于1984年10月开航,1997年1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开通至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芝加哥国际货运航线、至台北客运航线,开放了美国洛杉矶—烟台—韩国首尔第五航权,成为全国第八个、山东省第一个开放第五航权的城市。2011年,莱山机场起落架次2.65万架,增长4.9%,年末通航城市37个;全年旅客吞吐量254.75万人次,增长2.1%,货邮吞吐量4.15万吨,增长3.9%。潮水国际机场建设顺利推进。
  电力。2011年发电量242.74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329.39亿千瓦时,增长11.6%。第一产业用电7.89亿千瓦时,增长3.1%;第二产业267.10亿千瓦时,增长12.5%,其中工业用电263.84亿千瓦时,增长12.6%;第三产业用电24.12亿千瓦时,增长15.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0.28亿千瓦时,增长3.2%。
  水源。全市年供水总量8.6亿立方米,日均供水量240万立方米。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84%。完成永福园地下库除铁锰工程,市中心区新增日供能力5万方。
  邮电。建成了数字数据网、国际互联网、市话计算机管理网等多种网络平台,城乡全部实现通讯程控化。2011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电信业务总量57.62亿元,增长22.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2.27万户,下降1.3%;移动电话用户788.03万户,增长18%。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97.30万户,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宽带用户达95.98万户,增长21.1%。

 
  历史沿革
  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 里繁衍生息。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商、 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 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 唐宋元为登州、莱州,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公元1398年 (明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明政府在此设奇山守御 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在北山筑烽火台,又称“狼 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公元1858年(清咸丰八年),清 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为通商口岸, 1861年改为烟台。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 设立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 省辖烟台市,1958年设立烟台专区,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台市。
  自然地理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 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烟台山海相拥,风光旖旎,四季分明,景色秀美。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飘渺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度假胜地。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山地占总面积的36.6%,丘陵占39.7%,平原占20.8%,洼地占2.9%。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脉主要有大泽山、艾山、罗山、牙山、昆嵛山、招虎山等,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境内河流众多,5公里以上河流121条,其中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辛安河等8条河流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烟台海岸线、岛岸线909公里,有500平方米以上近岸岛屿72个,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和养马岛,有居民的岛15个。烟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722.2毫米,年平均气温13.0℃,日照时数2611.6小时,无霜期282天。
  物产资源
  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个,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烟台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土特产品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烟台葡萄酒、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烟台海参等8种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大樱桃、莱州梭子蟹等19种产品获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7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40多种,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菱镁矿、钼、滑石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沿海大陆架储有丰富
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属“富集型”油区。
  行政区划和人口
  烟台市辖4区、1县、7个县级市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及昆嵛山保护区,82个镇、6个乡、65个街道办事处,589个居民委员会、6748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1374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22.3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51.7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79.6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82‰,死亡率为6.97‰,自然增长率为-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