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南极天文发展现状与未来

 米老鼠64 2012-12-23
中国南极天文发展现状与未来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少为人知的是,它也是地球上最干燥、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它在漫长的岁月里与世隔绝,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人深入内陆开始科学考察。从20世纪后半段开始,天文学家逐渐发现,南极洲是地面上最好的天文观测基地。最初只有一些热气球等简易观测活动,最近20年,各个天文大国才纷纷开展正式的天文观测项目。
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南极洲的地形特点。南极洲绝大部分(98%)被厚达几公里的冰盖覆盖,冰盖一直延伸到海里,使得南极洲看起来的面积要比实际陆地面积大很多。南极洲陆地可以大致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半部分(突出来的南极半岛所在部分,也就是靠近南美洲部分)比较小,尽管南极洲的最高峰——文森峰就在这部分,但平均来讲地势要低很多;较大的东半部分(也就是靠近非洲和大洋洲部分),主要由南极高原组成,也是南极冰盖的最主要贡献者。由于冰盖覆盖,两部分在卫星图上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南极点就在东南极和西南极的连接部位,南极点在南极洲既不在最中心,也不最高,更不最冷。南极洲最高也最冷的部分,是东部高原的中心区域。由于有几公里冰盖覆盖,东南极的地形比较平缓,没有突出的高峰,几个相对比较高的平地,被称为“冰穹”,包括冰穹A、冰穹C、冰穹F等等。冰穹A(Dome A)是其中最高的,也是东南极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后面我们会详细说这个点。
下面说南极高原的气候。南极高原位于极地地区,而且海拔高(平均海拔3000米),这两个因素造成了它独特的气候,极度严寒而且干燥。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零下56度,地球上最低气温记录零下90度的创造地,俄罗斯的东方站,就位于南极高原的中心区域。由于严寒干燥而且空气稀薄,这里根本不适合生命存在,别说企鹅等鸟类,就算是细菌都很难长期存活。南极气候还有一个特征是大风,受极地高压气候控制,南极高原和周围海域存在巨大的气压差,使得大风在南极高原成为了家常便饭,11级以上大风屡见不鲜。南极地区存在极昼和极夜,因此形成了夏季(对应12月到2月)和冬季(其余时间)两个季节。由于光照充足,夏季的南极高原气候相对比较温和,温度能达到零下二三十度,这是我国东北和西北部地区冬天经常可以达到的温度,可以支持人类生活。所以,南极高原地区的科考一般都在夏季进行,科考队员入夏时赶到这里,夏季结束时就得回国或者回到外围海边更为温暖的越冬站,留下设备和仪器来监测。

antarctica.jpg
2012-12-23 08:07 上传
下载附件 (109.71 KB)


南极地形图

那为什么我们要去这么一个恶劣的环境建立天文基地呢?这就要从天文观测所需的环境条件说起。对最常见的光学观测来说,一个好的观测地大致要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要黑暗。我们所看的遥远的天体都非常暗淡,只有在极暗的环境下才能看清,而黑暗的最大敌人就是光污染,所以大部分的天文基地都建在人烟稀少发展落后的地方。南极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完全没有光污染的问题。
第二,晴夜数要多。晴夜数指一年内基本晴朗的夜晚的数量,晴夜数越多越好。晴夜数具体定义比较复杂,大致来说,一般好一些的观测地点晴夜数都超过了200天,作为比较,笔者统计了中国东部某大城市的晴夜数,只有不到100天,而且基本都集中在冬季。天气不晴当然就是指有云或下雨,一般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和高海拔地区晴夜数较多。南极高原的地形和大气环流特征决定了高原上非常干燥,很少有云。
第三,大气要稳定。大气经常会发生湍流现象,这会折射星光,使星光无法准确的聚集在望远镜的成像点上,给高精度的天文观测造成困扰。大气稳定性可以用视宁度来定量表达,视宁度的单位一般为角秒,一般读者可以不必知道视宁度的确切定义,只要知道视宁度越小越好就可以了。举几个例子,我国目前最好的观测基地云南高美古观测站,视宁度好的时候可以接近1角秒;目前已充分开发的最好的观测台址——夏威夷莫纳克亚山,视宁度最好时能达到0.5角秒;作为对比,笔者所在的城市视宁度最好的时候也只有4角秒左右。而南极冰穹A作为地面上已知的最好的天文台址,只要有足够的条件,可以把视宁度提高到0.3角秒甚至更小,已经接近太空环境。这个条件我后面会详细说明。
第四,大气透明度要好。大气透明度用来衡量从大气层外过来的光有多少能穿透到地面。造成大气透明度的不佳的问题主要有空气污染和扬沙等(常年在兴隆观测基地的同行想必深有体会)。如果没有以上问题,那大气透明度就主要决定于大气厚度,高海拔观测点星光投射需要穿透的大气层较薄,透明度自然就高。显然,既没有污染又高海拔的南极高原大气透明度极佳。
天文学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波段时代,天文学家从射电、红外、光学、紫外、X射线到γ射线等各个波段进行天文观测,所以这里也要说一下其他波段的情况。
首先说红外,红外线是指波长比可见光长的电磁辐射,波长范围为700纳米到1毫米(相比之下,可见光从400纳米到700纳米)。红外天文学是目前天文学发展的主流,研究宇宙极早期、高红移天体、年轻星系、恒星形成、星际尘埃、系外行星等热点项目,都离不开红外观测。红外分为近红外(从0.7微米到几个微米),中红外(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远红外(几十个微米到毫米)等波长范围。远红外比较长波的部分,又叫亚毫米波(指波长在几百微米到1毫米部分),还有个比较拉风的名字,叫太赫兹波段,这个名字是因为如果你去计算它的频率,会发现频率大约在1太赫兹左右(1太赫兹等于10的12次方赫兹)。由于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的辐射被大气吸收的特别厉害,难以在地面上观测,我们只关心近红外和太赫兹这两个波段。
对近红外而言,除了和光学一样的要求外,还有两个额外的要求。第一是干燥,这是因为大气中的水分子会吸收红外线,吸收的最厉害的就在中红外和远红外(这是地面上不能做中红外和远红外观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近红外和太赫兹一头一尾两个波段,水分子吸收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干扰。如果观测台址空气过于潮湿,近红外观测就没法做了。南极温度低,水蒸气都已经凝结成冰,空气中水含量非常低。第二是寒冷,这是因为一切物体都会自发的发出电磁辐射,物体温度越低,发出辐射的波长越长。每个温度都有一个对应的波长,换算公式为3毫米除以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加上273),在这个波长附近辐射最显著,其他波段几乎没有辐射。举几个例子,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对应的波长为500纳米左右;人体表面温度300K左右,对应波长10微米;南极高原冬季温度200K左右,对应波长15微米。由于地表物体温度普遍在300K左右,辐射集中在中红外波段,如果想做中红外天文观测,地面物体包括设备本身的红外辐射会造成严重的干扰(这是地面上不能做中红外和远红外观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红外波段也会受到地面辐射的干扰,南极温度较低,地面辐射的峰值更偏向长波,所以近红外受到的地面辐射干扰会比地球上其他观测点要小很多。所以,南极是地面上最适合做近红外观测的地点,举例来说,一台建在南极的2米望远镜,在近红外波长最长的波段,观测效果等同于地面其他台址的20米望远镜!
太赫兹是最近新兴的观测波段,适于研究宇宙极早期、早期年轻星系、微波背景辐射、星际介质、星际分子辐射、系外行星等等。相对来说,太赫兹望远镜台址的要求不多,干燥就好了。
其他波段,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地球上根本不能观测,就不说了。注意虽然南极有臭氧层空洞,透过来的紫外线要远多于别处,但仍旧不足以使我们做紫外天文观测。射电波段,包括毫米波在内,南极也是地面上最佳的观测点之一,但相比来说优势不大。
南极冰穹A位于南极高原中心区域,地理坐标东经77度,南纬80度左右,距离我国在南极活动的支点——中山站大约1200公里。冰穹A是一块长宽几十公里的平台地带,视野开阔,最高处海拔4093米,空气稀薄。冬季最低气温零下81.5度,年平均气温零下58.7度。2005年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穹A,并确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将五星红旗插到了南极高原的最高点,并建立了标记。在05年第一次登上之后,我国几乎每年都会派出科考队,到这里进行各项科学考察活动,研究冰川、大气、环境以及天文学。为了更好的支持南极科考活动,我国随后在冰穹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并用我国西部山脉的主干——昆仑来命名。昆仑站位于冰穹A最高点西南7公里,海拔4087米,于2009年正式开站。到目前为止(2012年),昆仑站可以容纳20人左右度夏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注意是光照充足、温度较高、气候温和的夏季,目前昆仑站还不能支持科考队员的越冬需要。昆仑站还在建设当中,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计划将其建成越冬站,并建立小型飞机场,方便和中山站进行人员和物资的交流。

Kunlun.jpg
2012-12-23 08:15 上传
下载附件 (41.47 KB)

2009年1月,昆仑站开站。
 
天文学从一开始就是南极科考的重要项目,在简单的考察后,我国于2008年1月在昆仑站建立了第一组天文望远镜,全称“中国小型光学望远镜阵”,简称CSTAR,由4个口径14.5厘米的小望远镜组成。这组望远镜的主要功能是测试南极的天文环境,简单说就是拿小望远镜拍拍照,看是不是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测试几年后发现这里真的真的非常好,因此我国决定在南极造更多的天文望远镜。

CSTAR.jpg
安装好的CSTAR,背后黄色的是PLATO,里面是一些调控监测仪器,再后面是昆仑站。

2012年1月,第一台用于科学产出的望远镜——“南极施密特望远镜”(简称AST3)在昆仑站架设成功,这是一台有效口径50厘米的施密特型望远镜,简称后面有个数字3,意思是我们一共要放3台一样的望远镜,目前已经架设了第一台。施密特望远镜的特点是视场大,这种望远镜特别适合用来巡天。巡天是一种望远镜使用方式,意思就是对着很大一块星空拍照,记录下所有能拍到的东西的信息,这种工作方式一般用于找某类天体。AST3最主要的科学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寻找超新星,另一个是寻找系外行星。以超新星为例,我们发现超新星的手段就是盯着某个星系看,如果发现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星点或者星系突然增量很多,那么这个星系很可能出现了超新星。超新星出现前绝无征兆,需要连续不停的拍摄才能发现,天上星系很多,我们也不知道哪个星系会有超新星,所以要监测一片很大的天区。这台望远镜的设计目的即在于此,它可以把整个南半球的星空每天拍一遍。和超新星同理,行星凌星和微引力透镜事件这两种发现系外行星的重要手段,也需要这种巡天观测。巡天望远镜放到南极,还有一些前面没提到过的特别的好处,其一是南极有极夜,某些重要目标可以连续不停的监测,不像其他观测点一到白天就得歇了;其二是南极天空条件稳定,拍出的星像也稳定,易于发现微小的变化。我们刚才说过的这种短周期大面积巡天称为瞬态巡天,是现代天文学热点项目之一。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瞬态巡天项目有帕洛玛瞬态巡天(PTF),泛星计划(Pan-STARRS)等,它们虽然强大,但台址位于北半球,难以检测南天天空;卡特林那巡天系统(CSS)位于南半球,但不够强大;所以南极巡天望远镜大有可为,是补全全天监测的重要一环。

AST3_Settled.jpg
第一台AST3望远镜,安装于2012年1月。
Ast3_small.jpg
AST3设计图,计划在冰穹A安装三台同样的望远镜。

前面说过,南极天文最大的优势在红外和太赫兹两个波段,我国还未实现,尚在计划研发当中。我国预计将于接下去的五到十年里在昆仑站建造两台望远镜,一是2.5米“昆仑暗宇宙巡天望远镜”(KDUST),二是5米“冰穹A太赫兹探测器”(DATE5),分别工作在前面说的两个波段。这两个望远镜之后,都计划有更大更先进的升级仪器,由于比较遥远,就不说了。
KDUST是一台光学红外望远镜,设计口径2.5米,预计将于2020年之前建成。建成后预计分辨率(光学0.3角秒,红外接近衍射极限)和深度接近哈勃望远镜,而视场大小(1.5度视场)远超哈勃,在自己的工作波段总体与哈勃望远镜同等水平。KDUST计划建造于一座15米的高塔之上,使望远镜处于表面边界层之上。在南极近地面的几十米内,湍流相对较严重,这一层叫做表面边界层,层中视宁度不理想,只能达到1角秒左右;而达到边界层的上方后,大气非常稳定,视宁度可以达到0.3角秒。各个地方边界层厚度不同,昆仑站台址处边界层很薄,只有十几米高度,只要建造一台十几米高的高塔,将望远镜置于其上,就可以保证望远镜多数时候处于表面边界层之上,拥有极高的视宁度。

KDUST.jpg
KDUST概念图,下方是高塔,望远镜置于高塔上的圆顶中。

DATE5是一台太赫兹望远镜,其原理类似射电望远镜,就是一口大锅。射电望远镜一般工作在吉赫兹(10的9次方赫兹)波段,而太赫兹望远镜探测的电磁辐射,频率要高得多,波长也小得多,对镜面的精度要求也高很多。由于此波段辐射被水蒸气吸收的很厉害,很难探测,尤其是频率超过1太赫兹的频率窗口,以前的研究很少,设备也很少,可谓是屈指可数,只有赫歇尔空间天文台(FIRST)、AST/RO等少数小型望远镜做出了初步探索;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干涉阵(ALMA)能探测到这个波段,但是效率较低。由于这是一个未被充分探测的波段,有从未想到的重大发现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讨论一下冰穹A天文学的前景。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是世界公共地,不允许私划领土,也不得在其上进行任何矿业开发或军事计划。我国于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也必须遵守条约规定。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南极建立了考察站,考察站虽然不属于国家领土,但由于南极条件恶劣,科考需要考察站支持,其他国家机构在冰穹A的活动需要和中国合作。而中国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都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也需要同国外合作获得技术支持,因此国际合作项目就成了中国南极天文学发展主流,之前的一些项目也都有国际合作。在南极展开国际合作项目有一个优势,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任何国家公民都有权利到南极的任何地方,再加上南极不可以用于军事用途,这些都使得在南极的高科技项目会遇到更少的障碍。举个具体例子,中国红外探测器制造水平落后,由于担心用于军事用途,美国不会对中国出口先进红外探测器,但如果地点在南极,情况就不太一样。
在4米郭守敬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我国已有造大型望远镜的经验和实力,在南极制造大型望远镜的条件已经具备。虽然我们还要面对很多困难,例如低温环境下仪器的稳定性、结霜、冰面建筑稳定性、能源供应、紧急状况处理等等。但从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只要国家重视,一些小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目前government在相关领域投入的资金相当多,笔者个人看来,一些初级的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

后记:笔者从未到过南极,但接触过一些去过南极的人和南极天文研究的骨干人员,他们的活力与干劲,让人深受感染。这些人虽然在专业领域都小有名气,但在大众领域可以说都是籍籍无名。在国内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基层科技工作者,中国科技能在几十年内从白手起家到如今追近世界领先水平,他们的功劳很大。谨以此文献给这些默默无闻的工作者。

图片来源

南极地形图片来自http://aag./DomeA/Antarctica.Map.htm,polrbear修改了此图片,加入了中山站位置
昆仑站图片来自新闻http://www./abo ... -antarctic-stations
CSTAR图片来源于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网站http://ccaa./show.asp?id=133
AST3图片来源于28届IAU公报http://info./download/a ... paper/IHissue01.pdf
AST3设计图来自http://www.thca./en/index.php/AST3
KDUST设计图来源于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