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鼯鼠

 chh71 2012-12-24

鼯鼠

鼯鼠,一般成年鼠体长约 25 厘米,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当它不开飞膜时,外形类似松鼠,背毛呈灰褐或黄褐色,腹面灰白色,四足背毛橘红色。鼯鼠头宽、眼大、耳廓发达,前后肢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借此起滑翔作用,后肢略长于前肢。 鼯鼠主要采食植物性食物,尤其爱吃松树、柏树的籽实、针叶和嫩皮。

编辑摘要

鼯鼠 - 物种简介

鼯鼠鼯鼠

中文学名: 鼯鼠 
中文目名: 啮齿目 
中文亚目名: 松鼠亚目 
中文科名: 松鼠科 
中文俗名: 飞虎  飞鼠    寒号鸟   
拉丁文目名: RODENTIA 
拉丁文科名: Sciuridae 
拉丁文亚科名: Sciurinae 
拉丁文属名: Trogopterus 
拉丁文种名: xanthipe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Milne-Edwards, 1867) 
英文俗名: Complex-tooth Fly Squirre   

鼯鼠 - 外形特征

鼯鼠鼯鼠
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低泡飞鼠。本类动物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
 
其中以复齿鼯鼠最著名,为典型的树栖类,与松鼠科亲缘关系很近〔二者颊齿(包括臼齿、前臼齿)在颌两侧各为5枚,下颌两侧均各4枚〕,不同点是前后肢之间有被软毛的皮褶,称飞膜。当爬到高处后,将四肢向体侧伸出,展开飞膜,就可以在空中向下往远处滑翔,因而又称飞鼠,是我国特有的品种。一般成年鼠体长约 25 厘米,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当它不开飞膜时,外形类似松鼠,背毛呈灰褐或黄褐色,腹面灰白色,四足背毛橘红色。鼯鼠头宽、眼大、耳廓发达,前后肢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借此起滑翔作用,后肢略长于前肢。 鼯鼠主要采食植物性食物,尤其爱吃松树、柏树的籽实、针叶和嫩皮,也喜欢其它含油脂多的坚果和嫩叶,偶尔捕食甲虫等小型动物。


体型多为中等,小飞鼠属体长13厘米以上,大鼯鼠属体长50厘米以上;多数种类的毛色都比较艳丽;牙齿多为22颗。

鼯鼠 - 生活习性

鼯鼠鼯鼠
鼯鼠喜欢栖息在针叶、阔叶混交的山林中。习性类似蝙蝠,白天多躲在悬崖峭壁的岩石洞穴、石隙或树洞中休息,洞内铺有干草,冬季有用干草封洞口御寒的习性。鼯鼠性喜安静,多营独居生活。夜晚则外出寻食,在清晨和黄昏活动得比较频繁,它行动敏捷,善于攀爬和滑翔。

鼯鼠素有“千里觅食一处”的习性。无论活动范围多大,都固定在一处排泄粪便。一般在它所栖息的洞穴附近,选一个较大的洞穴排泄,其粪便常年堆积而不霉烂。橙足鼯鼠的千燥粪便是著名的中药材五灵脂

鼯鼠 - 生长繁殖

1.发情交配
每年春季为鼯鼠的繁殖季节,交配多在2-4月进行。人工饲养时,可在繁殖期间将发情的鼯鼠配对饲养,让其自由交配,也可将雄鼠抓人雌鼠处,待交配完成后,再放人另一发情雌鼠笼内。鼯鼠的发情期一般为1-4天,此期间雌鼠和雄鼠的生殖器都呈红色,并向外翻出。交配前相互呼唤并追逐,稍后即开始交配,一般几小时内可连续交配多次。只有双方配合好才会受精,否则可能发生咬伤现象。如果雌鼠在一个发情期内没有受孕,大约经过7 天,还会再次发情交配,直到受孕,然后将雌雄鼠分开饲养。发情期的鼯鼠食欲下降,应尽可能提供少而精的喜好食物,如松子柏叶等。

鼯鼠鼯鼠
2.怀孕及产仔
鼯鼠的孕期为70-90天,一般年产1胎,每胎产仔1-4 只,多数为2 只。怀孕期间应加强雌鼠的营养,可捉些甲虫等小动物投喂,应从中期开始增加精料的比例,可用玉米煮成粥,再加些食糖喂给雌鼠,另外添加些钙粉和维生素,以保证胎儿发育的需要。5-7月为鼯鼠的产仔期,临产前的雌鼠,乳房肿胀,尿频,产仔多在夜间进行,此期间饲养场内应保持绝对安静,以免影响雌鼠的正常产仔。 


3.哺乳育幼
刚出生的仔鼠娇弱无毛,眼睛未开,嗜睡。一般在18日龄以后睁开眼睛,40日龄开始长毛。哺乳期30-40天,也有长达100-120天的。哺乳期间须调理好母鼠的营养,增加食物的质和量,补喂多维的果蔬和精料,如加糖的玉米粥、胡萝卜、野果等,确保母仔正常发育。还要注意观察母鼠的哺乳情况,发现母鼠乳量不足时(如产仔数多),需及时另找产仔少的母鼠代养或进行人工哺乳。一般每只母鼠仅能哺乳2只仔鼠。

鼯鼠的母性很强,非常爱护仔鼠,不足3月龄的仔鼠均由母鼠带养,此期可给仔鼠饲喂加糖的玉米面粥及嫩叶等。直到仔鼠长到3月龄,才可独立出巢活动采食,此时应及时将母仔分开饲养,以免环境骤变时,母鼠咬伤仔鼠。离母的仔鼠应按大小分群饲养。

鼯鼠 - 分布范围

复齿鼯鼠(又称橙足鼯鼠)是我国特有的品种,主要分布于甘肃河南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其次还有:棕鼯鼠,分布于福建广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地。红白鼯,分布于湖南云南、台湾等地。

鼯鼠 - 种群现象

鼯鼠鼯鼠
在一些地方较普遍,在适宜的栖息地可能还保持一个较稳定的密度。但近些年来,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开山采石,使其栖息地遭到一定的破坏。同时,非法滥捕也给种群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在不少地方数量在减少。如果再不注意保护,数量将继续下降。 

鼯鼠 - 保护措施

飞鼠、复齿鼯鼠和沟牙鼯鼠等三种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深山区,因为野外数量稀少,且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研究价值,也被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名单。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鼯鼠 - 药物的采收和加工

鼯鼠鼯鼠

鼯鼠的入药部分是其粪和尿,中药称为五灵脂。干燥零散的鼯鼠粪粒称为五灵脂米或散灵脂。粪粒和尿粘结在一起的粪块称为灵脂块糖灵脂。灵脂块药效较高,质量好。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但以春、秋季为多。春季采的品质为佳。采得后,拣净砂石、泥土等杂质,晒干,用纸包好装在木箱内,防止受潮,即可作为商品五灵脂出售。 

五灵脂的采收及加工

人工饲养的鼯鼠仍保留在固定地点排泄粪尿的习性,使养殖者的收粪工作很方便。设计养殖场所时,可在鼯鼠的排粪处安装可固定而防锈的浅容器,要求取放自如,尿液不易外流,易形成灵脂块,提高灵脂的质量。采收时间因季节而有所不同,夏季应该勤收,一般1-2天收1 次,春、秋季节可1-2 周收集1次,冬季则一般在过冬后1次收集。如尿液过多,可适当增加采收次数。

鼯鼠鼯鼠
五灵脂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鼯鼠的取食种类。一般在食入松子、核桃等油性大的食物后,排出的粪便含树脂较多,多为块状,中心溏软,外表润泽发亮,气味恶臊,称作溏灵脂,品质极佳;若过多采食油性较小的阔叶、水果、谷类等物,则排泄的粪便中树脂少、纤维多,多呈粒状,稍硬,气味腥臭,外表深褐色,内部充满黄绿色的碎植物,松软不能粘连成灵脂米,品质较差。

采收时应注意将品质不同的粪便分开收集。收集好的粪便先去掉杂质,再行晒干即可。人药可用炒干,效果较好。

鼯鼠 - 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鼯鼠鼯鼠

一、鼯鼠的人工饲养方式主要有箱养、笼养、室养和窑养四种。饲养者可根据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方式。

(1)箱养:箱养法是用木板制成一个长、宽、高为100厘米×50厘米×60厘米的箱子,再用木板将箱体分隔成上、下两层4个小室,上面两间为休息室,深度为30 厘米,内放垫草,用一根木棍斜置到箱底,供鼯鼠上下活动用,下面两间分别为采食饮水、排泄粪便所用。箱体的一面用玻璃,以便于观察。箱的两端分别设铁纱网门,以利通风,便于操作。为充分利用空间,可将养殖箱叠垒成2-3层放置,但最底层的饲养箱一定要垫离地面几厘米以防潮。 

(2)笼养:在室内放置若干个较大的铁丝笼,在距笼底60-80厘米高处设一开口式巢箱,大小为30厘米×40厘米×30厘米。笼内放些较粗的树枝供其攀爬活动和入巢休息,饮食器具可放在笼底。另外在比鼯鼠巢略高处固定一个木板作为排粪处。笼养的优点是,鼯鼠的活动空间相对大些,运动可以加快鼯鼠的新陈代谢,使排粪量也相应的增多。 

鼯鼠鼯鼠

(3)室养:可分为洞养和箱养两种,洞养是在室内墙壁上高 1 米左右处修建若干凹洞,洞口直径约15厘米,洞深35厘米、高30厘米。为便于粪便的收集,可另建几个洞口整上,的墙洞,供其定点排粪。食物及饮水放在洞外的地面,在室中央设置一些高1.5米以上的枯树、假山供其攀爬和滑翔入洞休息,另外放些干净的软草在室内,供其自行营巢。箱养是用40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木箱固定在墙上代替墙洞供鼯鼠栖息,木箱放置的高度以70-100厘米为宜,在箱体的一端开口供其出人。室内其他设施与窑养相同。

(4)窑养:适合于干燥的山区养殖,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比较接近鼯鼠的野生栖息环境。可利用现有的窑洞或专门挖掘的窑洞作为鼯鼠的养殖场所。窑洞高最好在2米以上,面积大小适中,在70-100厘米高处修建若干洞穴,洞口直径约15厘米,洞深约40厘米、高30厘米,供一只鼯鼠栖息。窑洞壁上可插几块木板或另建几个洞口较大的洞,作为鼯鼠排泄粪便的场所。窑内可埋置高1.5米以上的枯木供其攀爬活动,并滑翔入洞,同时备些干草、枝叶等供其自行营巢。食物及饮水统一放在窑内陆面。

二、饲料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给鼯鼠投喂的饲料多为新鲜的柏树枝叶、松、、杏树叶以及松籽、橡实板栗、核桃等。枝叶要新鲜青绿,可在采来的枝叶上洒些水,以保持新鲜,因干枯的枝叶鼯鼠不爱吃。在鼯鼠的繁殖期(每年2-6月)可用玉米面煮成糊状,加少量白糖喂母兽和断奶仔兽,以补给营养物质。

河北山西民间饲养较多。发情期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从发情到交配约需4-6天。怀孕期74-82天。初生幼仔体长30-50mm,重20-30g,全身裸露,5天后长出稀毛。20-30天睁眼。哺乳期90-120天。2岁以上春、秋季换毛各1次。圈养寿命可达10年以上。[1] 
 

鼯鼠 - 重大报道

鼯鼠鼯鼠
江西省首次发现珍稀动物红背鼯鼠  

世界科技报报道从江西省林业厅了解到,这个省瑞金市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最近首次发现珍稀动物红背鼯鼠。据估计,这群红背鼯鼠数量不少于300只。 

2006年12月,瑞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在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日东林场发现成群飞鼠(当地俗称“飞狐”)。随后,赣州市林科所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派专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并捕获一只用作标本的成年雄性飞鼠,根据其生活习性和体貌特征并查阅大量资料后,确认是罕见的珍稀野生动物红背鼯鼠。 

红背鼯鼠又称棕鼯鼠栗背大鼯鼠,属哺乳纲啮齿目鼯鼠科,属国家2000年公布的有益、有重要经济与科研价值的珍稀野生动物。红背鼯鼠昼伏夜出,警觉性高,以植物果实、细小动物为主食,原仅分布于福建、广东山区一带,而且种群数量稀少。此前,江西动物分布资料中从未记载过。专家表示,红背鼯鼠的出现,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密不可分。 
 

鼯鼠 - 鼯鼠之技

鼯鼠鼯鼠
解:比喻技能虽多而不精。
述源:《荀子·劝学》:"  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动物叫梧鼠,它的形状似兔子,腹旁有飞膜,有点象蝙蝠的翅膀。据说梧鼠的本领很多,可是哪一种也学得不精。鼯鼠利用腹侧的膜能做短距离的飞行,却连房子也飞不过去;它会爬树,却爬不高,连树顶都爬不上去;它也能游泳,却连小河沟也游不过去;它也会挖洞,却挖不成能藏自己的洞穴;它也会奔跑,却跑不过其它的动物,连人都能轻易地追上它。

所以由于鼯鼠样样都学,却没有一种技艺能在危难时救自己的命。荀子很赞赏蚯蚓的风格,它没有锐利的牙齿,没有强劲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们做事用心专一的缘故。

相关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