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十一节 命运不同的竹林七贤

 庶民临风 2012-12-24
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戒、和阮咸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虽然有才,但是他们不是真正的“圣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屠刀高高在上,他们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在玄学上,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放在今天,他们都是行为艺术的先锋大师,愤青。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嵇康(公元223—262年),字叔夜,今安徽宿州市人,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善于音律。其创的“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把“九弄”作为科举取士的条件之一。
  嵇康幼年丧父,成年后娶曹操的孙女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嵇康不喜为官,平时以打铁为乐(一说以此谋生),司马昭曾想聘他为自己的掾吏,嵇康坚守志向不愿出仕,离家躲避到河东。
  钟会还是文学小青年的时候,曾经想让嵇康点评自己修稿了N番的作品,但是当走到嵇康的屋外,听到嵇康的琴声,在屋外压出了一条小路之后,羞愧而去,后来,功成名就之后,还想结交嵇康,便轻衣肥乘,率众而往。嵇康与向秀在树荫下打铁,对于钟会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没有回音后,钟会准备离开。嵇康突然开口,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你听见了什么到这里来,你看见了什么而要回去?)”钟会则回答了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听到了我所听到的,所以我来了,看到了我所看到的,所以我走了。)”
  高手过招,一招即可。钟会也是西晋三个“武库”之一,但是“如观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两人从此结下仇隙。后来,钟会找借口,劝司马昭除掉嵇康。
  嵇康入狱后,立刻激起舆论的不满,许多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同入狱。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
  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地就戮,时年四十。
  山涛曾经推荐嵇康来洛阳做官,没料到嵇康不但不领情,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的奇文,称“志气所托,不可夺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不可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然而,嵇康在刑场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山涛,留言道“只要有山涛在,你们就不会孤单无靠了”。 而在嵇康死后,山涛一直悉心照料并抚养着他的儿女。演绎出一段“君子和而不同”的佳话。
  现在人们开始注重养生,而嵇康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他以导养得理可寿的总论点,精辟地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出形神兼养,重在养神。指出“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而中医学也认为人以神为根本,神灭则形灭。嵇康在此抓住了养生的根本。
  二、指出养生要重一功元益,慎一过之害,全面进行。嵇康认为万物禀天地而生,后天给予的养护不同,寿命也不尽相同,勿以益小而不为,勿以过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提早预防,积极争取长寿。
  三、指出若不注重养生,耽声色,溺滋味,七情太过,则易夭折。“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四、嵇康还告诫养生者要有信心,坚持不懈,否则就不易有效。还要以善养生者为榜样,积极吸取好的养生方法,清心寡欲,守一抱真,并“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缓以五弦”,就可以“与羡门比寿,与王乔争年”。
  希望嵇康的这几条养生之道,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光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司马昭一直想拉拢阮籍,就派人到阮籍家提亲,要娶他的女儿为媳。阮籍很清楚司马昭的用意,他根本就不想结这门亲,但又不能得罪司马昭,于是,他开始每天拼命地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罪,不省人事,一连60天。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向他开口,最后,只好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阮籍好穷途之哭,喜欢一个人驾着木车游荡,木车上载着酒,没有方向地向前行驶。当车走到无路可走时,便放声痛哭。哭够了,再找路,再到尽头,再痛哭。阮籍和友人在下棋,忽然有人来报其母去世,友人知其事母至孝,力劝他速速回家,阮籍则坚持下完棋,然后饮酒两斗放声大哭并吐血数升。母亲下载的时候,喝了两斗酒之后,他只说了一句:"完了!"大号一声,随即口吐鲜血数升,昏厥过去,很久才醒来。
  阮籍很少说话,常用白眼对付礼俗之辈,用青眼接待知音。嵇康的哥哥嵇喜前来吊唁,阮籍翻着白眼,致使嵇喜不快而去。嵇康知道后,由于了解阮籍的性情,就干脆提着酒坛挟着琴去看他,阮籍果然高兴。我们现在常说的“青睐”、“垂青”“遭人白眼”,皆出于此。
  在今天河南尉氏县还有阮籍啸台,供后人遐想阮籍的洒脱。阮籍喝酒弹琴往往复长啸,长啸可以传几百步远得意时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可谓“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一次,阮籍去拜访一位名士,他对着名士谈天说地,激扬文字,可名士却似听而不闻,一声不响,连眼珠子都不动一下。阮籍无奈,就干脆对着名士长啸,这下名士开了尊口:“请再来一次。”阮籍再次长啸,然后就下山了。到了半山腰,山谷中忽然回荡起优美的啸声,阮籍抬头望去,原来是名士在长啸不矣。继阮籍后,长啸便在士族青年中流行起来。
  后来有人评价,魏晋时代失去了阮籍,整个时代将会黯然失色;有了阮籍,魏晋时代才能让人神思遐往,不停追逐。
  刘伶, 字伯伦,今安徽淮北市人。曾为建威参军,在公务员年终考核时,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 礼法”表示蔑视。
  他经常乘鹿车,手裏抱著一壶酒,命仆人提著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并说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由此可见。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镇上的人吵架,对方生气地卷起袖子,挥拳就要打他,刘伶却很镇定从容地说:我这像鸡肋般细瘦的身体,那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头。对方听了,笑了起来,终于把拳头放了下来。
  还有一次,他的酒病又发作得很厉害,要求妻子拿酒,他的妻子哭著把剩下的酒洒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子,涕泗纵横地劝他说:你酒喝得太多了,这不是养生之道,请你一定要戒了吧!刘伶回答说:好呀!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法戒酒的,必须在神明前发誓,才能戒得掉。就烦你准备酒肉祭神吧。他的妻子信以为真,听从了他的吩咐。於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来祝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取过酒肉,结果又喝得大醉了。
  刘伶裸身于屋中,客人进屋找他,假如有人来讥讽他,刘伶说道:“天地是我的房屋,室内是我的衣裤,你们为什么要钻进我的裤裆里来?”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今河南武徙西南人。他的名气最小,可能是因为性格向内秀的原因吧,向秀与嵇康关系不是一般的铁,那是相当的铁。二人嵇康家门前的柳树下打铁自娱,嵇康掌锤,向秀鼓风,他把打铁的风箱拉得呼呼生风,可谓“铁”证。
  向秀目睹了嵇康被杀之后,这些事也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不得不接受朝廷的招安,挂一个闲职,为朝廷装门面。以后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注《庄子》了。他用自己的才识与灵气,把《庄子》解析得非常透彻,如果上《百家讲坛》,就可能比于丹还要红吧。但遗憾的是,还没有把《庄子》注释完,向秀就去世了,仅仅活了45岁。
  阮咸字仲容,和阮籍是老乡。同样是一个很少受关注的人,存世的阮咸生平事迹甚少,
  七月七日,按当时风俗,阮氏各家都把华贵的衣物拿出来晾晒。唯独阮咸在庭院里褂了一条寒酸的破衣服,别人问他,答曰:“我也不能够免俗啊。”
  阮咸不喜与人结交,只喜与亲族一起饮酒弦歌取乐,曾与族人群聚饮宴,不用普通的酒杯饮酒,而是把酒盛在大瓮里,几个人围坐在瓮前相向而酌。此时有一群猪也来寻酒喝,阮咸便跟在猪群的后面共饮。
  如果说,嵇康是当代的操琴名手,那麼阮咸就是当时的琵琶大家,据说阮咸改造了从龟玆传入的琵琶,后世亦称为阮咸。
  受文字的限制,只能够写这么多了,如果读者对“竹林七贤”有兴趣,可以读刘雅茹女士,新著的《竹林七贤》一书,也许能够帮你对他们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