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英楷:巴菲特其实是宏观大师

 CLib 2012-12-24

赵英楷:巴菲特其实是宏观大师

2012-12-24 00:50: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建信海外投资部总监赵英楷的个人职业经历,或许就能看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精英回到祖国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在华尔街美林、高盛十余载后,赵英楷在2010年回归北京金融街,成为建信的QDII基金经理。

  在华尔街多年一线的投资工作经历,让赵英楷有更多的机会和投资大师有近距离的接触,并在哥伦比亚商学院MBA的课堂上有幸见到股神巴菲特到课堂为同学们传授价值投资的理念。“很多人都以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就是盯住个股,看到价值低估就杀入,这种看法其实有点片面。巴菲特事实上也是一位宏观大师。他本人不愿意这样表述或许是不愿意外界对他的理解过于复杂。而外界如果不能看到这点,跳出宏观来看个股,这样所谓的价值投资是误解巴菲特投资理念中的很多精髓,也极有可能将投资带入死胡同。”

  赵英楷说:“巴菲特近年来的投资已经显现出他是一位把握宏观趋势的大师,比如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牛市中,他老人家大约有4年多时间手持3、4百亿美元的现金,没有买入任何股票,一直等到金融危机爆发、股市暴跌,美政府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后,才重仓投入高盛、通用电气、铁路等蓝筹股票。而同时期,一些不顾当时的宏观因素,试图对雷曼、花旗等金融股进行抄底的知名‘价值投资者’Bill Miller等,都相继受到重创。这种对宏观趋势的把握,可以说是精准到了毫厘。”

  “再有就是巴菲特投资中石油的案例。巴菲特2000年后就敏锐地预感到即将到来的能源大宗商品大牛市,并开始研究能源股。在新兴市场中曾经的俄罗斯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曾多次提出以低廉的价格向股神出让尤科斯石油公司的股票,但巴菲特最终选择了估值相对贵一点但政策环境最为稳定的中石油。在经过5年多的持有后,中石油为巴菲特带来丰厚的回报。而尤科斯两年后在俄国诡谲的政治斗争中被政府起诉清算破产,霍氏也被判刑,至今仍未出狱。两相比较,更充分体现出了巴老把握宏观的境界。”

  作为一名QDII基金的管理者,赵英楷认为,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对巴老投资理念的学习也必须是多角度、全方位才行。在今天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专业投资者必须像巴菲特一样对全球的宏观经济趋势有清醒的判断,才能真正为投资者避免风险并赚取收益。2011年年中,在预测到欧债和美国国债危机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后,赵英楷将所管理的基金大幅减仓,而在2011年年底,在分析欧债危机可能出现阶段性解决后,又大幅加仓。一出一进,帮助投资者锁定了超额回报,并为建信全球机遇与新兴市场QDII基金在晨星同类基金排名中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奠定了基础。

  生活中的赵英楷喜欢打网球,他说:“应对不同的对手就要有不同的策略,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也要找到最适合的投资策略。目前宏观环境存在着一种观望情绪,市场还没有做出方向性选择。对于财富管理者而言,这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就像网球场上的关键分,赢下一球也许就意味着赢下全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