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鲸

 chh71 2012-12-24

白鲸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白鲸  
白鲸

白鲸是一种生活于北极地区海域的鲸类动物,通体雪白,生性温和,现存数量约10万头,十分珍稀。

中文学名: 白鲸
拉丁学名: Delphinapterus leucas
别称: 贝鲁卡鲸、海金丝雀
二名法: Beluga Whale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鲸目
科: 一角鲸科
属: 白鲸属
种: 白鲸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白鲸

  白鲸

成年白鲸体长约3.5到5米大小,体重约0.4到1.5吨。幼鲸体长约1.5到1.6米。体重约80千克。白鲸的头部较小,额头向外隆起突出而且圆滑,嘴喙很短,唇线却很宽阔;身体颜色非常淡,为独特的白色。游动时通常比较缓慢。
  白鲸的身体中央横断面大致呈圆形,往两端逐渐变细,当它们在觅食时,其躯干尤其显得肥胖圆润。白鲸的头部与其他鲸目动物大不相同,额隆极为鼓起而突出,曾有一学者形容为“充满温暖油脂的气球”(a balloon filled with warm lard)。白鲸可以自由改变额隆的形状,推测可能是藉着移动内部气窦(sinus)的空气来产生形状上的变化。因为它们的颈椎愈合程度比其他鲸目动物低,所以能以较大的幅度转动头部或点头。嘴短而宽,不像许多鲸一般有突出的嘴喙(beak),嘴部可产生皱摺。腹部与侧面凹凸不平,内部充满脂肪。不具背鳍,但在背鳍的位置有狭窄的背部隆起。胸鳍宽阔,大型雄鲸的胸鳍尖端上翘。尾鳍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得华美,成年雄鲸在后缘有明显如凸面镜般的凸起。上、下颚各有八至九似钉状的牙齿,但年老个体有时会磨损至隐没于牙根之下。
  年轻白鲸浑身呈灰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转淡,最终除了背脊与胸、尾鳍边缘有暗色沉积外,全身皆为白色。成鲸的白色皮肤有时会在夏季发情时带有淡黄色色调,但在蜕皮(molt)后即消失。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海洋馆中的白鲸

海洋馆中的白鲸(20张)
 白鲸具有高度群居性,会形成个体间联系极为紧密的群体,通常由同一性别与年龄层的白鲸所组成,另外也有规模较小的母子对白鲸族群。没有猎人或天敌威胁时,在河口三角洲水域白鲸可聚集达数千头以上。白鲸能发出多种变化多端的声音,包括旋转的颤音、嘎嘎叫、似钟声、尖锐的啪啪声(可能由拍击颚部所产生) 、与近似推动生锈门板的声音。一位早期的鲸类学者Bill Schevill曾如此描述它们:“高音的共鸣哨声与尖叫,多变的滴答声与咯咯声,让人联想到一队交响乐队,有时又有如猫叫或小鸟的啁啾声。”它们的声音有时会让人误以为远方有一群小孩在叫嚣。对野生白鲸而言,最大的天敌是虎鲸北极熊,也包括人类。北极熊会快速地跑到白鲸受困于冰层的地区,以其强力的前掌给予重击后再把它们拖到冰上食用。白鲸是相当好奇的动物,常会浮窥(spyhopping)与鲸尾击浪(lobtailing),但似乎从不跃身击浪(breaching)。充满雾气的喷气(blow)低矮而不明显。
  食性  
 白鲸的食性随地区与季节性猎物的数量而有不同。检测各地区族群的胃内容物发现,白鲸会食用各种生物,包括鱼类、头足类甲壳类,不过他们可不像虎鲸那么凶残。它们几乎都在海床附近觅食,深度至少达300公尺以上。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白鲸分布在北极和亚北极的季节性覆冰水域中,主要集中于北纬50度至80度之间.

白鲸

白鲸(4张)

编辑本段繁殖方式

   繁殖期会随所处地区而有不同。普遍来说,受孕大多发生于冬末或夏季,阿拉斯加(Alaska)族群为二月底至四月初;东加拿大与西格陵兰(Greenland)族群为五月。据可信的统计资料显示,怀孕期可能自不满一年至14.5个月之久。白鲸的哺育期长达两年,之后仍会待在母亲身边相当长的时间。生殖间隔平均约为两年。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白鲸群

  白鲸群

虽然现今北极地区仍有100,000头以上的白鲸,但过去它们的数量比现在要多得更多,在商业捕鲸灭绝部分族群之前。今日数量最多的地方包括波福海(Beaufort Sea),约40,000头;加拿大东部的高纬地区,约28,000头;哈德逊湾西部,约25,000头;与白令海(Bering Sea)东部。上述四个地区虽然仍有当地居民的捕猎,但其它数量大致仍保持稳定。相较之下,其他族群已面临危险且仍遭猎杀,这些地区包含Cook Inlet、Ungava Bay、以及巴芬岛(Buffin Island)东南部分与西格陵兰。生活于圣劳伦斯河族群体内有高污染物的积累,罹癌率也高,一些白鲸体内除了睾丸输精管以外,同样还存在着子宫卵巢(有两个性别的动物)。部分过去为重要白鲸集散地的河口三角洲,现今为乘快艇的猎人所占据,已不再能支持大族群的分布。为了白鲸的保护,大多数地区都已有严格的捕猎管制。

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华盛顿公约组织认定为CITES附录二的等级,全球白鲸的数量只有十万头,被认为目前日渐递减的物种,濒临灭绝。

编辑本段趣闻轶事

  世界上绝大多数白鲸生活在欧洲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以北的海域中,喜群居,全身呈粉白色,看上去洁白无瑕。但个体比较小,远没有弓头鲸那般庞大。
  1535年,当法国探险家雅克·卡提尔发现圣劳伦斯河时,他的船队受到白鲸的迎候。这些白鲸在水中载歌载舞,歌声悠扬动听,响彻百里以外,其美妙悦耳的声音令船上队员们惊叹不已,他们便亲切地送给白鲸一个美丽的称呼“海洋中的金丝雀(sea canary)”。
  然而,不幸的是,自从17世纪以来,由于捕鲸的高额利润,捕鲸者对白鲸进行了疯狂的捕杀,致使白鲸数量锐减。更加可悲的是白鲸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批批白鲸相继死亡。科学家们经过尸体解剖才找到了引起死亡的因素:由于受到一系列有毒物质的侵害,使其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这些白鲸患上了胃溃疡穿孔、肝炎肺脓肿等疾病;更有甚者患了膀胱癌,这在鲸类动物中真是闻所未闻的。
  白鲸体色是独特的白色,在海浪和浮冰中很难认出它们,如果你在海洋中看见浮现、变大、缩小而后消失的白色物体,那基本上就是它了。白鲸喜欢生活在海面或贴近海面的地方。游动时的动作动很柔和,偶尔会将头扬出水面。白鲸的"嗓门"很大,在平静的海上,几百公里以外都能听到它的喷气声。白鲸
白鲸

  白鲸

的一个族群大约5到20只不等,夏季时,河口附近聚集量约有数百甚至数千只。白鲸的性格较温和,人们非常容易接近。分布在北极和亚北极的季节性覆冰水域中。现存约50,000只到70,000只。
  白鲸是来自北极圈的珍稀海洋哺乳动物,全世界仅存不足十万只。它属大型鲸类的一种,以新鲜为食。由于生活在冰雪覆盖的北极,所以洁白无瑕的肤色成为它的天然保护色。它们前额宽阔圆润,上下两唇饱满丰厚,小眼睛炯炯有神,透出一股机灵鬼的模样。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开放分类:
哺乳动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