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與環境學群介紹

 LM0318 2012-12-25

地球與環境學群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不夠炫,創造永續生存的地球環境,需要更多有志者。由於投入相關工作或研究的人有限,因此落到地球(down to earth,意指腳踏實地)科學領域的你,考研究所或就業,自有一片天地。

主要包括學系

地球科學、地理、地質、大氣、海洋、環境科學等學系

學習內容

探討各種自然環境、資源及人文現象的分布及特色,污染成因與防治,探測地下資源,了解海洋大氣的變化,繪製地圖

相關學群

農林漁牧學群、生命科學學群、醫藥衛生學群、數理化學群

需要能力

閱讀能力、科學能力、操作能力、空間關係

興趣組型

實用型 ( R )、研究型 ( I )

生涯發展可包括

地理或地球科學教師、天文學研究人員、氣象學研究人員、地質學及地球科學研究人員、採礦工程師、測量師、環境工程師

 

地球與環境學群在讀些什麼

  • 地球科學/地質/地理

核心課程

大一:普通化學、地球科學概論、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地質學、大氣科學概論、天文學、自然地理學概論、人文地理學概論、地圖學、天文觀測及岩石學
大二:礦物學、古生物學概論、地球物理通論、地層學
大三:地史及古生物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地球物理探勘學
大四:礦床學、台灣地質、地理教材教法、地理資訊系統


說明

地球科學涵蓋大氣、太空、地球、海洋四大領域,所以大一大二除了基礎科學,對四大領域也學習基本概論。大三通常會分組,再針對你有興趣的較小尺度鑽研。野外教學與實習,分散在各專業科目,通常也都是地科領域畢業生最難忘的室外活動課程。

學生特質/學習條件

在地質方面,上山下海野外採集,風吹日曬要當有趣。在地理方面跨領域出路廣,都市設計或城鄉規劃,也需要人文與經濟素養。地球科學通天達地,關心自然界議題、想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的綠色精英歡迎入場。

  • 大氣/海洋

核心課程

大一:海洋學、海洋物理海洋化學、地球科學概論、微積分、氣象學、計算機概論、普通物理、普通化學、大氣科學概論、大氣熱力學
大二:流體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數學、資料庫系統
大三:海岸工程學、海洋波浪學、海洋生態學、大氣動力學、天氣學
大四:大氣輻射、氣候學



說明

大氣方面,特別重視數學與物理的基礎,透視大氣變化機制的特性,同時輔以大氣及太空科學知識的培養及現代專業技術的訓練,讓學生在畢業後有足夠的能力處理專業性及一般性的物理科科學問題,也能順利進行專業性學術研究。海洋方面,近來在工程、環保、生物科技發展不錯,也有與產業合作的計畫。然而各系因為師資關係發展重點大不相同,想讀鯨豚保育的請往台大走、喜歡珊瑚或養殖工程到中山海洋學院,航運管理與海洋科學則海洋大學比較強。氣象慢慢有氣象產業,海洋也發展生物科技,相關的課程漸多。想要跨領域就打好基礎科學的根。

學生特質/學習條件

對海洋抱有好奇心,有興趣探索的人最適合。也有許多在實驗室研究的機會,喜歡氣象與太空自然會愛上大氣這個領域。圈子小,學生相處融洽,師生關係也好。

 

地球與環境學群科系的畢業出路

  • 公職以及各類考試
1. 公務人員高考地質組
2. 高考專技人員應用地質技師
3. 普考氣象類科
4. 高考氣象類科
  • 就業市場
1. 政府公職:地質技師、大地工程師、資料分析師、地質調查員、石油探勘技師、高考地理官、專業製圖人員、地籍測量人員、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人員、環境規劃與保育人員、國家公園解說員、氣象局與民航局氣象專業人員、環保署環境評估人員
2. 工程顧問公司或產業界:工程地質師、探勘工程師、地圖繪製工程師、區域規劃師、都市計畫設計師、都市區域規劃經理
3. 研究教學:地球科學研究人員、天文研究人員、地震研究員、田野調查專家、科學博物館研究人員、大學教授、高國中地球科學教師、地理科教師

  • 主要進修領域
地球物理、地質、應用地質、地震、水文、海洋、大氣科學、天文、環境科學、地理學、大氣物理、應用地球科學、海洋環境工程、水利及海洋工程、河海工程等研究所

相關雜誌:大地雜誌國家地理雜誌人

大學17學群相關課外閱讀書目:發燒地球200年、漫長的夏天.....(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