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 年一月九日,虽然说起来有点老梗,但我真的就像昨天一样记得那天。那时候的 CES 和苹果的 MacWorld 差不多都是同时举办,只是一个在拉斯维加斯,另一个在七八百公里外的旧金山,所以总是搞得科技媒体们焦头烂额的,不知道怎么分配人力 -- 当然对我们这些在海外看热闹的人来说,也没什么差别就是了。记者会本身在台湾的 10 号凌晨开始,当时我们也有进行 文字直播. .. 老乔当然是穿着注册商标的黑色套头衫和牛仔裤,先以 Apple TV 开场,然后才初入主题,说要向大家介绍三样革命性的产品 -- 一台宽屏幕的 iPod、一只手机、一只突破性的网络通讯装置。下面的听众对这三者的反应分别是「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和「喔」。以后见之明来说,似乎做网络通讯装置,才是 iPhone 真正成功的基础之所在呢! iPhone 带来的许多创新现在看起来都是习以为常,但当年的记者会上,乔老可是每在台上 Boom 一次,底下的观众就跟着 Wow 一下的。QWERTY 虚拟键盘、电容式多点触控屏幕、极简的软件界面(但乔布斯竟然说 iPhone 跑 OSX,可以跑台机级的软件...)、160ppi 的 3.5 吋屏幕(「业界最高的分辨率」,噗噗)、加速感应器、滑动解锁、加速式的卷轴和卷动到底时的橡皮筋效果... 总之,这么多年来,好像就只有那一次记者会,让人有看到了新时代的感觉,一个完全颠覆性,无法和任何之前的产品做比较的一个全新的产品。 ![]() 技术上来说,最早的 iPhone 没有装 App 的能力,其实说穿了只是比较花俏的 Feature Phone 而已,不算符合现在对 Smart Phone 的定义,只是在后来的升级里(很久很久以后)才把这项功能又加回去了而已。同时,第一代的 iPhone 连 3G 都没有,所以上网的功能大多仅限于使用 WiFi,是说上面内建的几个 App 也没有要用到什么网络就是了。小编就这样开心的用起来这台可爱的小手机,一用就是... 五年。 五年间科技界的变化可以是很大的。手机屏幕尺寸从 3.5 吋算大,变成 5 吋不奇怪;网络速度从 2G 慢慢进步到了 LTE;iPhone 出了六代,Android 手机出了数不胜数台;Apps 的数量现在已经数不胜数;乔布斯也已不幸故去。然而,我还用着第一代的 iPhone,现在正躺在手边充着电。从一开始的新奇,到变成平庸,到过气,再到稀奇,这么多年来小编虽然一直很想换掉它,但却因为各种理由,一直用了下去。或许没有几个人比小编对 iPhone 更熟的了吧 ><。随着它的年龄渐长,今年真的到了非换不可的时候了,预计会用 iPhone 5 取代它。作为告别,我希望能用一篇极简短的回顾型评测,以现在的标准重新回头来审视看看,这只传奇性的手机。 外观![]() iPhone 拿在手上的感觉很沉重,但对小编个人来说,沉重带来的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实在,耐用的感觉。除去早期常有听闻的摔裂正面玻璃的惨事,其实 iPhone 的耐用度是非常好的,小编自己这台在漫长的五年中大约摔过十次左右,最后也都还大致上安然无恙,只有背后苹果 Logo 旁的一条刮痕,和左右侧的些许掉漆而已。 屏幕、触控、音质、相机![]() iPhone 的屏幕毕竟是五年前的东西,以现代的角度来说,根本是凄惨无比。不仅只有 3.5 吋的大小,而且分辨率更是只有 320 x 480,不开玩笑的说,从正常距离拿着都可以看到一个个的小像素。屏幕的可视角平平,从特定角度看黑色还会有点漏光,总之,以现代的眼光来说,屏幕实在不是 iPhone 的强项。触控则是好得多,当然乔布斯在台上吹嘘 iPhone 的触控是多么地准确,还真是有点道理的。这么多年来,iPhone 上鲜少有误按的时候,即使是虚拟键盘,只要经过一点点练习(字母按下去后,稍微顿一下,字不对就移动到对的再放开),就可以基本上做到无错字。多点触控曾经是 iPhone 最大的卖点之一,虽然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台没有多点触控的智能手机,但是能将照片放大缩小的玩,还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有满足感。 iPhone 的音质平平,无论是是内建的喇叭还是耳机输出,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值得特别一提的是 iPhone 当年把 3.5mm 耳机插孔向内缩了点,导致当年除了白耳机之外没有什么耳机能插得进去。当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有人出了转接头,有耳机厂出 iPhone 专用的耳机,苹果自己也在 iPhone 3G 上修正了设计,让耳机孔与上侧齐平,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 iPhone 最大的一个设计上的缺点了(或是不能换电池,但现在不能换的手机多了去了,好像也没什么能抱怨的...)。 至于相机...老实说,在这五年里我用相机的次数实在有限,有限到都快忘了它有内建相机的这个事实。一部份的原因是画质,但更重要的,是要把照片分享出去并不容易 -- 如果还要通过电脑中转的话,那我还不如用普通相机拍算了呢!我很期待买了新的手机之后能不能改变这个习惯,但至少在 iPhone 上,相机对我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咯! 性能、电力![]() 性能...就算了吧。当年还可以说「你看,这么先进的功能,能跑这样已经不错了!」,现在的话,iPhone 是又慢、又常死机,特别是开浏览器的时候,看个两三页要就当一次。开 App 花的时间有点久(即使是上面原生的几个简单的 App),不过执行起来的速度倒是可以接受的。 iPhone 真正的强项在电力,毕竟是 2G 的 XD。和现代 Smartphone 大多要天天充相比,iPhone 大概都可以撑个三四天左右,电话不多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到五天。这真的是在今日的手机上不常听到的数字啊。反过来的缺点,就是会常常忘了充电(看到只剩 20% 电力的直觉反应是还可以用一天没问题),结果电话特别多的日子到了下午就断电了... 软件![]() 说是说软件,其实大家应该都和小编一样熟了才是。看上面的图就知道,第一代的 iPhone 在这方面是多么地匮乏。在几个 App 中,除了 Youtube 从来没能运作过,和上面提到的 Safari 常常当之外,大概用最多的还是最基本的打电话、听歌、短信和 Email 吧。只是想上网的话,还要特地连另外的热点,相当麻烦就是了。 Apps? iTunes? 这些...都是后来的事咯 XD。 结语![]() iPhone 的好坏其实是不需要小编再去评价的,做为将 Smartphone 的概念推向一般民众的最大功臣(呃,不过那是在它有 App Store 以后的事了),iPhone 的历史地位已经牢不可破。虽然原本没有打算一只手机会用到五年之久,但实话说,iPhone 从来没有让我觉得它在功能上有什么特别大的缺陷,非要更换掉它不可。特别是在买了 iPad 之后,一大部份的原本应该会在 iPhone 上做的事被转移到了 iPad 上,iPhone 就安心的当起来一只操作简单,但功能齐全的功能手机。 我不会说怀念它 -- 五年多来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让现在一只普通低端的智能手机,都有远超出 iPhone 的能力,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只有这只才是 iPhone,剩下来的,不论是它自已的后代子孙,还是其他系统的机器,都只是跟随着它的脚步,试图找到一丝五年前的那个清晨,我们连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另一个国度,都能清楚感受到的魔力。 看着手上刚领回来的 iPhone 5,虽然知道买它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之前买的 Apps 都在 iOS 系统上,基本上被绑死了),但实在是没有第一次见到第一代 iPhone 时的那种兴奋和惊奇。只能说,直到下一次典范转移来临前,第一代 iPhone,永远是我心中唯一的 iPhone。 再见了,iPho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