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上海社会工作发展思路

 城市行者 2012-12-25
浅谈上海社会工作发展思路
2012-02-16 22:50:46 来源: 】 浏览:600次 评论:0

 浅谈上海社会工作发展思路
黄志华

上海作为现代化特大型的国际大都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中,高起点、高定位地制定与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开发战略。上海社会工作在新的历史阶段有新的发展思路:主要是回应现实社会需求,围绕着改善民生,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人才使用为根本,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全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为上海加快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上海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想绕也绕不开,躲也躲不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中,我们除了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群众工作方法外,还可应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服务方法,这是一种有效手段,或是一项好的安排。这样可以发挥社会工作柔性话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优势。
上海在发展社会工作中,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2011年,上海发布了两个重要文件,一是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沪委办发(2011)18号);二是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印发的《上海市“十二五”社会工作人队伍发展规划》(沪社工委(2011)第50号)。文件的发布实施,对进一步推进上海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社会管理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顶层设计上拧成一股强有力助推力,健全完善了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综合协调,民政部门具体负责,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社工协会等社工行业组织密切协作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
国家18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委(2011)25号)文件,对于上海来说,就在于坚决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优势,采取舆论宣传,政策引导、法律规范、业务指导,委托服务和资源整合等多种措施,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创造条件,把上海的社会工作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上海在发展社会工作中,总体目标明确,争取用5—10年时间,培养200名高级社工、2万名中级社工、6万名初级社工。基本形成与上海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初、中、高级社工梯次结构,基本完成覆盖社会事业、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社会建设领域的人才布局,努力建设多领域,包含多层级,设计多序列的社会工作人才高地。
“十二五”期间,上海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人员总量达到7.2万人,其中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工作者达1.6万人。其梯次结构比例完成“8510311”工程,即进行辅助性的直接服务式行政工作“一线社工”达到85%(6.12万人);具有专业技能,职业经验,能进行治疗性服务的“临床治疗社工”为10%(7200人);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指导社工开展服务的“社工督导”占3%(2160人);具备相当管理运作能力,能独立运营社会工作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参与政策决策的“政策研究指定人员”分别占1%(720人)。
上海在发展社会工作中,逐步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发展体系,大力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重点开发计划,以“十、百、千、万”项目为引领,推进全市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工作。首先是开展年度“社工突出贡献奖”和“优秀社工”的评选活动,打造十大社工领军人物,培养“百名社工督导”和培育“百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实施“千名社会工作人才境外培训”,以及“万名社工岗位培训”。
上海在发展社会工作中,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助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思路和“总体设计、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方法,努力加强社会工作宣传基地、培训基地、实务基地、孵化基地等方面的建设。打造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高素质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真正做到在回应社会需求中,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专业服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社工在各类人群中有身影,在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中有声音,发挥其生力军的作用。
加强社会工作宣传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社工网”、“通联站”、社工报刊杂志平面媒体和电视台电台立体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社会工作和社工专业人才。确立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一切社会工作领域的贡献都是有用的社会工作和社工专业人才”的人才观,构建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工作人才供需信息,通过网络咨询、就业指导、人才招聘、人才推荐等形式,搭建社会工作人才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平台,促进社会工作人才有序流动,建设全市统一的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库。组建社会工作专家咨询团,上海社工专业人才服务队。
通过不断宣传影响,健全社工职业资质制度,重视国家社工职业资质考试工作,提高各等级社工资质考试的通过率,改进和完善社工注册登记制度,逐步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完善社工绩效考评制度,推进“以能竞岗、以岗定薪、以劳取酬、以绩施奖”的工作制度,建立以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岗位(职称)聘任为基础薪酬体系。弘扬社工职业精神激励和引导,完善人才奖励措施,进一步提到社工人才的职业地位和专业权威,提高全社会对社工的认知度。
加强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党校 、高校、社会工作培训中心、社工协会等各类教育培训、职业培养资源优势。着力抓好源头培训,加强高校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的本土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加快培养社会工作中高级人才。注重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加快全员开发和在职培训,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和工作力量,逐步形成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社会工作综合教育培训网络,努力将在岗的为数众多的非专业人员提升转化为具有职业化,专业化水准的社会工作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积极与国(境)外高校,非盈利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力争建立若干社会工作培训基地,组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传授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并形成可复制模式和长效运营工作机制。
加强社会工作孵化基地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需求为导向,回应社会现实需求;以需求而立实施项目,如“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工程”,“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塑造计划”、“维稳妈妈”、“桥计划”等;以项目引领,视实施的进展程度、水准、规模,来孵化社会工程事务所、社工服务机构。积极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主要三个面向,成立面向百姓,服务民生特殊人群的公益性事务类的社工专业机构;面向社区,居民服务类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面向社会,政务类的综合性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协助开展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孵化基地主要功能就是加大对社工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主动提供必要的工作用房办公设备,筹集资金和购买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带动提升机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水平,使其独立自主地运作,能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会工作实务基地建设,开展“三实工程”建立政校合作机制,适度发展高层次、高水准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实验室”;建立社校互动机制,推动发展大专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系走进社区,提高专业学生实际工作操作能力,设立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立政界,学界,实务界跨界共进机制,全力发展多领域、多部门、多系统的上岗“实训基地”。
上海社会工作在发展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思路中,主要采取了各项保障措施。在组织保障上,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机制;在投入保障上,逐年增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发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多渠道投资社会工作领域。在政策保障上,进一步优化政策法制环境,加强社会工作人才权益保障;在环境保障上,增强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积极营造社会舆论气氛。
 
    作者:黄志华,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上海市社会工作协会副社长,上海市民政局职业社工处处长,是中国内陆第一个职业社会工作处处长。曾任上海市民间组织发展中心法人代表,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民办非企业单位首任处长。长期从事民间组织的研究与管理,对上海乃至中国的民间组织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是作者在第五届上海市业主委员会年会上的发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