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行白鹭上青天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2-25

一行白鹭上青天


  ■胡廷楣
  车到了海边大堤上,太阳刚刚升起。
  一探头,好大的风!帽子被刮到地上,满地乱滚。
  “当年北大荒,这样的风,该是一场大雪。”
  “不过,这时候,水库边上的雁,还在那里,没有动身呢。”
  不经意间,我们透露了当年知青的经历。说是一起拍鸟,不过是怀旧的一个理由。
  秋冬之交,正是候鸟飞过的时候。那些拍鸟的超级玩家“鸟人”说,候鸟有着天然的机智,每一场北风,都是它们利用自然的机会,正是古人所谓“御风而行”。
  一群纷乱飞翔的鸟,突然扑来。熹微晨光中,不辨何鸟,飞近了,才认出是红嘴海鸥,它们是去云南吗?
  又是一群,远处,细碎银子一样的闪亮,那是白色的大鸟。再近一些,能够辨出是鹭鸟。这时候,心会怦怦乱跳,会有一种急切的盼望,希望飞来的不是一般的白鹭。
  也是“鸟人”说的,白鹭在华东一带,渐渐成为留鸟,虽然经常呆在一起,不过因为觅食和育雏等“个鸟行为”,便日渐貌合神离。飞起来,经常是因为受到惊吓。并不是因为同一高远的迁徙志向,散散落落也就不见怪了。乱哄哄的一群,那是常见的白鹭。如果整齐地飞来,那就不是一般的鸟了……
  从长焦镜头里看到的,正是那种遵循着空气的流动,驾驭着微弱的上升气流的队列,“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渐渐认清了,那是琵鹭,一种极其可爱的鸟。再飞近,便可以看到这些琵鹭,脸是黑色的,那是稀有的“黑脸琵鹭”。全世界不过两千只,夏天在亚洲东北方,在黄海上的小岛育雏,冬天在台湾一带。平素很难接近,非得有更长的镜头,又得把自己打扮成游击队员,隐蔽起来,悄悄地,慢慢靠拢,才能拍到。
  不过,现在它们正在迁徙飞行。高度也就二三十米的样子,我们的镜头完全够得上,耳畔立时听到翅尖划动空气的呼呼声。掠过我们头顶的时候,鸟羽清晰可见。
  它们太伟大了,头上一只飞得最努力,左右便如喷气式飞机的机翼一样倾斜排列,它们动作整齐。偶尔还听得到鸟鸣,是不是在呼喊口令?
  这一群琵鹭绝不盘旋,绝不回头,一路向南。
  这一天其余的时间,虽说还端着照相机,候鸟飞过头顶给心灵的那种震撼,却一直没有平息。
  我们的“意识流”或者是“说话流”,开始于那一句有名的唐诗“一行白鹭上青天”。
  先是希望弄懂,唐朝时,人们是不是知道,有这样整齐飞行的琵鹭。琵鹭的迁徙,过不过诗人所在的四川。然后相信,那时候,过境四川的白鹭们,或许还是标准的候鸟,还保持着长距离飞行的习性,因此,“一行”姿态编队的,可能就是大中小白鹭。继而又想,琵鹭也是白色的,或许“一行白鹭”是笼统的说法,不过是一群“白色的鹭鸟”而已。
  忽然又说起,吟出这样美丽名句的是杜甫。立刻就能背出很多杜甫的“名鸟句”。
  杜甫可能是唐朝诗人中的杰出“鸟痴”。
  杜甫居住于成都草堂生活的日子比较安定,诗中的鸟儿无处不在: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细动迎风燕,轻摇水中鸥”,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那是亲切的鸥鸟。
  同样的鸟,其他诗人,即使是大诗人,也未必没有见到,但是未必能够写出这样动人的句子。因而,说杜甫是对自然对鸟观察得最细致的诗人,应该没错。“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有多少人观察得到,写得出这一个“斜”字呢?
  我们在杜甫沉郁的诗中,又见到了另外一些鸟。
  登上泰山,抒发高远志向,他会放歌“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鸟的远,那是心绪的浩淼。
  国家动乱时,四处流亡,他会叹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是他敏感的思念。
  漂泊中的游子归家,未见人,先写鸟,“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鸟是他的信使,先于他报信。
  这时候,鸟已经脱离了生物界,艺术地化为思想的精灵。国运,身世,使得无奈又有大志向的诗人对于鸟有别样的性情。鸟一入他的句子,便成为象征和寄托。
  有时,鸟简直就是他自己。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抒怀》是杜甫晚年的名作。短短四十字,气象阔大,雄奇非凡,自比“天地一沙鸥”又特别传神。因而常会使读诗的人激动。千年以来,画家、书法家感其诗意,便有了不少好作品。
  杜甫在船上度过他生命的最后时光,一只燕子飞入船舱,令他感慨万千。他最后的诗篇中,依旧有着鸟。
  这个季节,老友和我,一次次相约海边。仰首长空,希冀拍到迁徙中的群鸟。上海并非位于大量候鸟必过的线路,因此只有这一次才算是真正拍到了。
  拍鸟的机会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余下的,就是不尽的回味。夜晚,检点早晨的作业,将照片放大到整个屏幕。忽然就看出,那鸟的姿态和眼眸,都有对远方的神圣向往。迁徙的鸟,似乎都翱翔在古老的传说中,有着庄严的使命。今夜那鸟们不知道歇息在哪一片海滩,不知道会逗留多久,也不知道下一次北风什么时候到来。你绝不可能两次拍到同样的鸟姿,就是你追到台湾的滩涂,那些琵鹭数千公里北鸟南飞的志愿已遂,你所能见到的,仅是觅食和嬉戏的凡鸟而已。
  只有飞鸟,迁徙的鸟,才能配得上“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明丽空灵意境高远的句子。而写出这样句子,似乎又是诗人特别的瞬间。晚年的杜甫,多数作品都属沉郁雄阔一类。唯有不多的几首,洗涤了流亡中的悲苦,抹去额头苍老的皱纹,挺直病躯,在久经摧残心灵里唤起了青春,让诗魂飞翔起来……
  是迁徙的鸟,激励了他?
  如是这样,那么更值得站在海边的大风之中,久久搜索天空,寻找那些冬天南来春天北往的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