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级文物华亭海塘因建公路被腰斩 被称那堆破石头

 思书别院 2012-12-25
作为雍正年间重要的水利工程,位于奉贤区的华亭海塘曾是城民们忠实的守卫者。然而,记者近期走访发现,这一上海目前仅存的较完整的大型古海塘早已不复当年的神勇,变得支离破碎。

  今年是华亭海塘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它重见天日的第16年。然而就在这十多年中,无论是修南海公路造成的近百米大缺口,还是为解决附近居民出行而开的各种小路,都在让这短短4公里的古老塘体走向“遍体鳞伤”。如今海塘残缺的身躯、满身的伤痕,在让人唏嘘之余,更似鼓槌敲打着耳畔,追问我们如何面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之殇。

  本报见习记者 吴嘉川

  》实地走访

  4公里海塘近10处被撕开缺口

 海塘的断面被刷上了“废品油”,成了块丑陋的“招牌”。 海塘的断面被刷上了“废品油”,成了块丑陋的“招牌”。

  在奉贤区柘林镇奉柘公路、奉炮公路口远眺,一排悠然转动的风力发电机勾勒出了向外延伸的现代海岸线。不远处是上师大、应技大崭新的校舍。奉柘公路南侧整齐排列着高大的石塘,似乎与古书记载的当地“波涛日夜冲啮”景象应和。然而,如果细看可以发现,作为市级文物的华亭海塘如今早已残缺不全。

  整段海塘“撕裂”最严重的路口当属南北向的南海公路,路宽接近70米,加上两侧人行道,被铲走的塘体竟长达90多米。而这90多米并不是普通的海塘,在该路口被截断处10米开外的塘体上可看到碑刻“样塘”、“长庆安澜”、“屹若金汤”的字样,甚至建造者“俞兆岳”的名字……这是建造者当年用精心挑选的石料建造的样塘。然而南海公路近90米的开挖,让这处样塘所剩无几。

 东西走向的塘体另一处较大的缺损出现在了海湾路与奉柘公路的两处交界路口。作为A4高速(现称S4)海湾出口段,延伸的海湾路径直通往奉贤大学城,双向四车道路宽近30多米。

  华亭海塘东段起呈现的第一个开口是应技大北侧围墙外的塘体,这个近15米的口子与学校新刷绿漆的北门同宽,校门与奉柘公路间新摊铺的十多米柏油马路直接穿过了华亭海塘,不知何时被斩断的古石塘露出了白色的切口,而被移出的石料也不知所踪。

  在海塘身上“下铡刀”的路口远没有结束,除去大伤口,一个个小路口也让人无法忽视。据记者走完全部出露的海塘段发现,这样的“迷你”路口多为几米宽,有的设在了通往固定厂房的门口,尽管厂房门口杂草丛生、铁将军把门;也有的连接一条条村间小道。除去这些,还有可供大型卡车出入的路口,由于奉柘公路两侧聚集了不少工厂,不时就有卡车“穿”过海塘。

  4公里古文物,近10处被撕开的大小路口,路口统一的路桩把守,用以警示的红白相间色在这一排青灰色的石墙边显得异常惹眼。

  风化扬尘侵蚀塘体 小广告满身

  除去撕裂开口,风化、扬尘,甚至喷漆、小广告都让人为处在野外的市级文物捏了一把汗。

  风化一直是野外文物无法言说的痛楚,处在野外的华亭海塘也不例外。据观察,奉柘公路上主要来往重型卡车,卡车呼啸而过时地面震动感十分强烈。同时,路面扬尘除了卡车排出的尾气,还包括车辆自载的黄沙、石料等,路人纷纷掩面快步行走。

  经实地测量,石塘与奉柘公路间最靠近处甚至无法容下一人站立,暴露的石塘与奉柘公路太过“亲近”,部分条石石料有不同程度的碎裂。

  就在这样的塘体反面(面向公路为反面,面向大海为正面),小广告分外惹眼,黑色、红色油漆刷上的电话数字清晰可见。办证、刻章、租赁厂房等内容一应俱全,市级文物在这里并没有特殊待遇。绕到塘体正面,原来紧挨着的是一个废品回收处,不大的地方弥漫着浓郁的酸臭味。石塘反面遭受人为侵袭,而石塘正面大面积被树丛、杂草覆盖,让许多塘体见不得天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