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对乐业的“趣味点”

 指间飞歌 2012-12-26
找对乐业的“趣味点”
作者:林吓平
2012-08-30 08:52    来源:解放军报
【 字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梁启超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及“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时说:“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凡做一项工作,至高境界是乐而为之,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将乐业视为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奉为人生的一大快事。然而,乐业的趣味应从何而来?

    所谓乐业的“趣味”,即是人们对某项工作的关切点或喜好之处,是能让人为之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的乐趣,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愉悦心态。乐业者为何而乐?当要看乐业的趣味在哪里?苏宁着眼未来战争,以潜心钻研军事理论为乐,德才兼备,忠于职守,献身国防;方永刚找到了研究、传播、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趣味,成为“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杨善洲退休22年,以“为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为乐趣,扎根大山,一心为民,忘我工作。而有些乐业者的趣味在于职位升迁,平常工作也还努力,成绩也较明显,可一旦升迁无望、仕途暗淡便“撂下挑子”;有些人的趣味更是直指私利,有利可图时摆出一副乐业姿态,无利可谋时则避而远之;更有甚者,在不当趣味的驱使下步入歧途。如此看来,找对乐业的“趣味点”至关重要。

    乐业的趣味何来?全在于内心纯净与否。正如梁先生所言:“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职业无贵贱,趣味有雅俗。有的人在趣味的驱动下,工作屡结硕果,有的因趣味的益补,对工作“乐而忘忧”,但有的却在其趣味里埋汰着功利、私欲之心,于工作无利,于个人无益。找对乐业的“趣味点”,应将趣味融于工作当中,让趣味成为推动工作的原动力,让原本枯燥烦闷的工作变得亲切有味,真正从奋斗中感知趣味,在忘我工作中享受快乐!莫使趣味游离于工作之外,此等趣味损耗精力,延误工作,实与乐业精神背道相驰。找对乐业的“趣味点”,应将个人志向与品格修养照映在趣味之中,让乐业的趣味成为一种高洁的志趣与高尚的情操,如苏宁、方永刚、杨善洲等,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掘高尚的工作趣味与人生志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莫崇尚低级趣味,打着乐业之幌,谋求一己之私。假公济私,在某些“臭味”的驱使下误入歧途,必然葬送自己,追悔莫及。

    找对乐业的“趣味点”,就能在忙碌与辛苦之中领悟到无穷乐趣,在“乐业不疲”中为工作鼓帆,为人生增趣。在工作与趣味的相得益彰之中,成就事业,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