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虽败犹荣”

 指间飞歌 2012-12-26
也说“虽败犹荣”
作者:徐 滔
2012-07-12 11:20    来源:中国国防报
【 字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前不久,中国国家足球队在塞维利亚奥林匹克体育场向世界冠军西班牙队发起挑战,结果0∶1惜败西班牙队。比赛虽然失败了,但国足队员们在比赛场上顽强拼搏、奋力拼杀,表现可圈可点,很多球迷通过微博表示:能跟世界冠军踢成这样,中国队有进步,甚至有媒体用“中国队虽败犹荣”来报道这次比赛。

    体育比赛彰显的是一种拼搏精神,贵在鼓舞人们永远向上,不断进取,既然是比赛,总有赢有输,因此人们常用“虽败犹荣”安慰和鼓励赛事中失利的一方。然而,对于军人来说,“虽败犹荣”这种“抚慰”的话却不足以取,毕竟战场不同于体育竞技场,比赛场失利了还有下次机会,战场上可就关系着生死存亡。

    时下,长期的和平环境让一些带兵人产生了松懈麻痹思想,喜欢把“虽败犹荣”作为宽慰官兵的口头禅。上级举行比武考核,单位没有拿到名次,不是从自身找差距,而是埋怨考官有失偏颇,安慰官兵“虽败犹荣”;上级组织对抗演习,自己吃了败仗,不是总结教训,而是归咎于对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安慰官兵“虽败犹荣”,等等。久而久之,“虽败犹荣”的思想在官兵心里滋生蔓延,无形中势必导致拼搏意识锐减,战斗精神弱化。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战场无亚军的道理人人皆知。在和平年代,比赛场、比武场是最接近战场的阵地,这里尽管没有血肉横飞的殊死搏杀,但是走上比武场就是要拼输赢,见高低,不能少了“有我无敌”的决战意识,平时武不精,艺不高,战时就要付出血的代价,因此,带兵人决不能轻言“虽败犹荣”这类话。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丧失忧患是军人最大的危险。军人生来为战胜,战争意识是军人的角色意识和职业意识,对于军人而言,只有战争时期和准备战争时期,在战争消亡之前,军人永远都不能丧失忧患意识。尤其是在今天,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生存危机依然存在,军人时刻都要以战斗的姿态、冲锋的姿态枕戈待旦,随时做好上战场的准备。

    战争离我们很近,我们离打赢还很远,只有平时牢固树立“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思想,视比武为打仗,把赛场当战场,像“三栖精兵”何祥美那样,当兵就当能打仗的兵,当兵就当能打赢的兵,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增强思打赢、谋打赢的练兵动力,才能在未来战场上战胜强大的对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