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方法

 陈老师图书馆 2012-12-26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方法

内容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方可进行,习作更是如此。识字量的多少,识字速度的快慢,识字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

关键词:识字方法

 

 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阅读,阅读必须识字。为了使小学及早地进入文字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节1600~1800个。”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1~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还要多一些。要完成这样大的识字量,教学中一定要抛开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大胆展开想象,努力挖掘生字中内含的“趣”,引导学生在趣中认字,在趣中掌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学会独立识字。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老师,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孩子在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于是我总结了几种富有趣味,又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一、加一加,减一减

用汉字做加减法,就是让学生把数学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识字中来,通过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这种识

字方法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如在学习“日、白、田、目、电”等字时,要将“日”作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白、田、目、电”;

在学习“云、米、乌”等字可用减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去减一竖是云”、“来减去一横是米”、“鸟减去一点是乌”。

 又如学习“妈、要、鲜、尖、园”等合体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的方法来识记字形:“女加马是妈”、“鱼加羊是鲜”、“小加大是尖”。

 再如学习“也、巴、毛,买”等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识记字形:“地减去土是也”、“爸减去父是巴”、“卖减去十是买”。

 二、归类识字,举一反三

 我国的汉字造字法有形声、象形、指事、会意几种,每一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范围,例如:教科版第四册,要认识的“江、河、湖、海、流”都是形声字,都带“氵”。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寻找这些字的异同,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字都带有‘氵’,都和水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氵”的字,然后进行交流。最后,乘着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的时候我再出示其它几个偏傍,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找出自己平时所认识的带有这些偏傍的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知识面。又如:在第二册识字3要认的生字中,我把“请、情、晴、清”四个字同时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识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相当出色。有的学生说“这些字都有一个‘青’,只是偏旁不同”。也有的学生说“天上有太阳才会‘晴’,有水才会‘清’,感‘情’是从心里流露出来的所以要有心字旁”。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特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识记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

 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拓宽知识面。

 三、自编谜语、儿歌识字

 猜谜语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识字方法。

 编谜语分为编物谜和编字谜两种。编物谜可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相结合。如学习“秋”和“雪”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秋天的景色、雪花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使“秋”和“雪”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编字谜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字谜,还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字谜,还可以根据字义编字谜。如学习“碧”和“攀”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编字谜:“王老头,白老头,两个同坐一块大石头”;“两木中间两个×,大手一抓往上爬”,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新字“碧”和“攀”,又巩固了旧字“两”、“王”、“白”和“手”,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真可谓两全其美。又如在学习“生”和“告”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字谜:“老牛过独木桥”;“一口咬掉牛尾巴”。

 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同样朗朗上口、易于识记的儿歌对学生的识字也带来了不言而喻的帮助。我们可以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也利于识记字的形和义。如:心字进门“闷”得慌,马字进门“闯”天下,耳字进门听新“闻”;小土尘,日月明,不正歪;……

 再如在教学“渴”与“喝”两字时,可以编成这样的儿歌:“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这样学生对这两个字的印象特别深,再也不会把它们混淆了。

 四、游戏参与,玩中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识字效果也会有所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乐此不疲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游戏的方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我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开火车,摘苹果,找朋友。下面作简单介绍。

 开火车的游戏法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式。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好处。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采用开火车的方式,了解一下学生对所学生字的熟悉程度,这样教学时就可以侧重地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环节,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地补强。在游戏方法上我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我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呜呜!开火车!”(师)“火车开到哪里去?”(生)“火车开到第一组!”,而且形式也多样化,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翻山火车、环城火车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摘苹果的游戏法常用在复习巩固阶段。课前将所学生字制成苹果卡片,上课时将卡片贴在苹果树上,采用抢答的方式认读生字,读对了就可以将苹果摘走,放入自己的识字袋中。这种游戏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满足了他们的求胜欲望。

  找朋友的游戏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在教科版第二册《识字7》中,在巩固阶段,我出示了“虫”和“知、马、义、朱、青、廷、胡”,让学生同桌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找呀找呀找朋友,组成一位新朋友,‘虫’和‘马’做朋友,蚂蚂”。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

 在识字的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总之,对于识字量如此之大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我们只有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识字。这样才能让学生既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又能学会识字的方法,真正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