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尊重常识

 指间飞歌 2012-12-26

 

也说尊重常识

作者:石 悦

2012-03-20 08:55:40 来源:解放军报

    读本刊日前刊发的《知识与常识》文章,颇有同感。人际间,生活中,人们对人对事,观其举手投足,听其说长论短,第一反应都是用常识去判断、做选择。合乎常识,就容易被接受。不合常识,即便天花乱坠,也未必被认同。

    生活这个万花筒微妙得很,许多法律规定不了的,纪律约束不了的,大道德硬道理解决不了的,在常识那儿往往春风化雨、迎刃而解。为什么?因为常识不是脱离实际的玄论,不是权力和权威的主观认定和强加,而是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生活慢慢磨合达成的共识,是这种共识在岁月和历史长河里慢慢淘洗又慢慢积淀筛选出的结晶,是这种结晶渐渐变成了习惯成自然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进而成为人们共同生活和谐相处的纽带和认知底线。

    常识覆盖面之广,指导性之强,基础性之牢,亲和力之大,是各种知识无法比拟的。一个普通群众,未必知道懂得多少大道理,但可以依靠常识,过好日子,做个好人。一名民营企业家,也许没读过《资本论》,却能够依靠常识,做活企业,发展壮大。一个普通士兵,也许未必精通战略理论,但可以依靠常识做一个优秀士兵。常识很简单,却管用;很平常,却不可缺。大道理往往难以穷尽规范,常理却可以将其囊括。

    常识,孕育或成就了真理,催生或丰盈了大理。“秤砣虽小压千斤”,揭示了“小”亦不小、积小致巨的真理和不可轻视“小”、忽略“小”的大理;“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说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数尺之躯,丧于趾疾”的真理和防微杜渐、积羽沉舟的大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道出了“百巧输一诚”的真理和一诺千金、信而有征的大理;还有更耳熟能详的,比如:“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孕育了有备无患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诉说着只要有毅力许多事情都能做成功的道理;“有多少粉,做多大粑”,蕴含了尊重客观、求真务实的道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佐证了互相帮助的重要和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家里不争不吵,日子越过越好”,阐明了和为贵、和是宝、家和万事兴的道理,等等。常理,与生活难分,与百姓难舍,与真理、大理一样难能可贵。

    常识,通俗易懂,上口好记。无论国家也好,政府也罢,军旅也好,个人也罢,天大的事也好,鸡毛蒜皮的事也罢,常识都是不能随便违背的。违背常识的事情多了,离客观现实就远了,与改革发展的要求就相悖了,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就不相吻合了。这不是危言耸听,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还有什么比基本常理的丧失、破碎、遗忘和背离更为可悲和可怕的呢?历史总在彰显:不讲常识,很难坚守真理,弘扬大理;不尊重常识,很难赢得多数,得到多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