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洲行——疏芬山金矿之旅

 牛牛18 2012-12-27

疏芬山(SovereignHill)金矿小镇,从墨尔本市中心出发,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位于巴拉瑞特市的金矿小镇。巴拉瑞特在当年淘金热全盛时期可是一座远比当时墨尔本繁华热闹的“大”城市。




 


            金矿小镇的大门,建筑普通、简约,门口栽种了这种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卉。





金矿小镇门厅,摆放着从这里挖掘出来的大金块,不过是复制品。
 

疏芬山金矿的全盛时期是1851年至1855年间,由于在这里发现了黄金矿,一时间从欧美洲和亚洲大陆涌来大量淘金者,其中来自我国广东、福建为主的华工就有4万多人,相对于美国的旧金山,他们把这里称之为“新金山”。





 


 


 


上世纪1970年,澳洲政府将疏芬山金矿及市镇修复,作为旅游观光景点对外开放,游客身临其境,恍如时光倒流,穿越回到十九世纪的金矿小镇。





 


游客可以乘坐这里的古典马车环游小镇,只是当天又遇上下雨天,泥泞的道路多少影响到游兴。




 


这里的服务人员都是身穿一百多年前的服饰,提供中文普通话服务的华人也是一身参照当年清朝的装扮。不太明白的是,见到几拨也是身穿古典服饰的少年在这里是扮演什么角色?





 


           10点30分这里会有一场传统的熔金表演。





 


 


 


 


 


 


 


表演场地不大,先由一位讲中文的工作人员简要讲解表演内容和注意事项,然后表演者将一块黄金放在过千度的镕金炉内加热,黄金变成液态后倒进模子里,很快就凝固成黄灿灿的金条了,再放到水中降温,拿上来又恢复原来的模样。





       表演结束,金块放回透明的保险柜内,待下一场表演再用。





 


     熔金表演场外有旅游纪念品出售,所售纪念品中有这种用小瓶子装着的小金屑。





 


           淘金小镇开设的面包作坊据说还保留着十八世纪烘烤面包的方法,我们午餐在那家“希望面包房”(
HOPE BAKERY)所买的面包确实松软可口。


 

吃过传统做法烘烤的面包,我们继续游走在古意盎然的淘金小镇上。




 


 


             古典风格的酒吧、酒店。





 


 


    1点30分,在小镇主街中央,会有一场20分钟的传统仪式的红衣卫队巡逻和鸣枪表演,吸引大部分游客的围观,当天因下雨,红衣卫队都穿上披风。


 


 


随后我们乘坐这种矿车,穿过漆黑的坑道,下到几十米深的地下,参观体验当年矿工作业的环境。





 


 


 


    我们所经过的地下坑道,基本上是利用保留下来的原金矿坑道,经过拓宽、增高和安装照明设施后供游客游览参观的,可以想象原来金矿矿工们艰苦简陋的工作环境。





                    这是当年矿工上下矿井所乘坐的吊笼。





    地下岩石缝里的黄金,当然,这是将加工后的黄金重新贴上去的,真正从矿石里看到的未加工的黄金可不会如此金光灿灿的。

参观到最后,在矿井里利用岩石作银幕,放了一部10分钟左右的3D短片,通过中文配音,讲述了当年从广东背井离乡而来的两兄弟在澳洲疏芬山淘金的故事,短片生动反映了当时矿工身怀发财黄金梦与艰辛和悲催的现实,真是“个个都有黄金梦,未必人人都成真”。看完短片对于“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回到地面,我们来到这条名为红山溪的小溪,不少游客冒着小雨在水中淘金,据说如淘到黄金可归自己所得。家里的太座不甘落后,也装模作样地体验了一把亲手淘金的乐趣。





 


 


 


 


 


 


 


离开小镇,我们来到距离不远的黄金博物馆,这里主要图片、雕塑、实物和复制品等再现了淘金时代的黄金开采史及其发展历程,里面陈列了不少黄金实物。




 


 


 


 


结束了疏芬山淘金之旅,回程墨尔本途中,我们又去了一家葡萄酒庄参观,试饮品尝之余,不少人还采购几瓶,满载而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