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氏奇穴及十四经穴学术与临床相关问题讨论 2010年7月最新题目(第十六回)

 易医文化 2012-12-27
第十六回针灸答问及讨论 ( 2010 7 月号 )

『董氏奇穴』答問專輯

『董氏奇穴』答问专辑

編按 : 本期本應繼續承接上期,推出是動病、所生病、十二經病候,以及經別、根結、氣街、四海等的答問題,但由於最近適逢楊維傑醫師在中國濟南及美國洛杉磯講授董氏奇穴全修講座,學員醫生們提出了不少問題,這裡就先針對這些問題來回答。

编按 : 本期本应继续承接上期,推出是动病、所生病、十二经病候,以及经别、根结、气街、四海等的答问题,但由于最近适逢杨维杰医师在中国济南及美国洛杉矶讲授董氏奇穴全修讲座,学员医生们提出了不少问题,这里就先针对这些问题来回答。

本答問自刊出以來,甚受針灸界之關注,現已超過一百三十題,有不少是楊維傑「董氏奇穴全修講座」及「高級董氏奇穴講座」的內容。

本答问自刊出以来,甚受针灸界之关注,现已超过一百三十题,有不少是杨维杰「董氏奇穴全修讲座」及「高级董氏奇穴讲座」的内容。

不少讀者要求出版單行本,聽到這些聲音,楊醫師已就一些題目加以補充整理,使其更為完備,並去掉一些不甚重要的題目。

不少读者要求出版单行本,听到这些声音,杨医师已就一些题目加以补充整理,使其更为完备,并去掉一些不甚重要的题目。

一挨達到一定數目的答問題,將因應讀者要求印刷出版,敬請期待。

一挨达到一定数目的答问题,将因应读者要求印刷出版,敬请期待。

一(總121)您提到多項身軀及手腳對應,請問在這些對應中怎樣選擇應用

一(总121)您提到多项身躯及手脚对应,请问在这些对应中怎样选择应用

: 這是在濟南講課時一位學員提出的。

: 这是在济南讲课时一位学员提出的。

以這個問題問老美白人學員,他們的回答是 : 「根據董老師書中的應用來應用,」這種答法雖然簡單一點,但還算適中切用。

以这个问题问老美白人学员,他们的回答是 : 「根据董老师书中的应用来应用,」这种答法虽然简单一点,但还算适中切用。

凡是接觸及用過董氏奇穴一段時間,就能清楚的理解對應之應用,下面就以董氏奇穴書中的應用來說 明。

凡是接触及用过董氏奇穴一段时间,就能清楚的理解对应之应用,下面就以董氏奇穴书中的应用来说 明。

對應源自於太極,一物一太極,手足亦各有一太極,即各以肘膝為太極〈肘為手臂之太極,膝為大小腿之太極〉,對應於肚臍,因而有順對及逆對,又有正象及倒象之分。

对应源自于太极,一物一太极,手足亦各有一太极,即各以肘膝为太极〈肘为手臂之太极,膝为大小腿之太极〉,对应于肚脐,因而有顺对及逆对,又有正象及倒象之分。

身軀對應可分四項 ( 見下表 ):

身躯对应可分四项 ( 见下表 ):

對應部位

对应部位

胸脘(背)

胸脘(背)

下腹(腰)

下腹(腰)

陰部

阴部

手軀順對

手躯顺对

上臂

上臂

下臂

下臂

手軀逆對

手躯逆对

下臂

下臂

上臂

上臂

足軀順對

足躯顺对

大腿

大腿

小腿

小腿

足軀逆對

足躯逆对

小腿

小腿

大腿

大腿

例如:將上肢自然下垂與軀幹呈順向並列對置,可稱為手軀順對 ,則有如下對應:即肩與頭,上臂與胸〈或背〉脘,肘與臍〈腰〉,下臂與下腹〈腰骶〉,手與陰部對應

例如: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可称为手躯顺对 ,则有如下对应:即肩与头,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阴部对应

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療,陰部病可取手部穴治療。

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阴部病可取手部穴治疗。

董景昌老師以手指之大間等五穴治疝氣:以婦科穴及還巢穴治療婦科病,即與此一對應有關。

董景昌老师以手指之大间等五穴治疝气:以妇科穴及还巢穴治疗妇科病,即与此一对应有关。

將上肢與軀幹呈逆向並列,可稱為手軀逆對 ,可有下列對應關係:即手〈腕〉與頭〈頸〉 (以大白治療頭痛,叉三治療五官病;腕順一治療顏面病;及目前流行之手針以手指治頭病都與此一原理有關。 ) ,下臂與胸〈背〉脘 〈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治,如用內關或董氏奇穴火串、火陵治心悸、胸悶等〉, 肘與臍腰上臂與下腹〈或下腰〉 (下腹有病可取上臂穴位施治) , 肩與陰部 〈董師以肩部之天宗、雲白等穴治婦科陰道病〉對應

将上肢与躯干呈逆向并列,可称为手躯逆对 ,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与头〈颈〉 (以大白治疗头痛,叉三治疗五官病;腕顺一治疗颜面病;及目前流行之手针以手指治头病都与此一原理有关。 ) ,下臂与胸〈背〉脘 〈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治,如用内关或董氏奇穴火串、火陵治心悸、胸闷等〉, 肘与脐腰上臂与下腹〈或下腰〉 (下腹有病可取上臂穴位施治) , 肩与阴部 〈董师以肩部之天宗、云白等穴治妇科阴道病〉对应

將下肢與軀幹順向並列對置,可稱為足軀順對 ,則有如下對應:即髖與頭 ( 老師常用承扶秩邊治療瘰癧特效,即取其穴位位於髖與大腿之間,相當於頸部 ) 大腿與胸〈背〉脘 (如胸背有病可針大腿,大腿部位之駟馬治肺、感冒穴治療感冒;通關通山通胃治心) , 膝與臍〈腰〉,小腿與下腹〈腰骶〉 (常用下三皇治療婦科泌尿及生殖系統病;門金治經痛,以及復溜治腰骶痛,三陰交至下腹病……等, ) , 足與陰部 (例如用大敦、隱白治療崩漏;用大敦治療陽痿以及疝氣) 。

将下肢与躯干顺向并列对置,可称为足躯顺对 ,则有如下对应:即髋与头 ( 老师常用承扶秩边治疗瘰疬特效,即取其穴位位于髋与大腿之间,相当于颈部 ) 大腿与胸〈背〉脘 (如胸背有病可针大腿,大腿部位之驷马治肺、感冒穴治疗感冒;通关通山通胃治心) , 膝与脐〈腰〉,小腿与下腹〈腰骶〉 (常用下三皇治疗妇科泌尿及生殖系统病;门金治经痛,以及复溜治腰骶痛,三阴交至下腹病……等, ) , 足与阴部 (例如用大敦、隐白治疗崩漏;用大敦治疗阳痿以及疝气) 。

其運用皆與此一原理相合。

其运用皆与此一原理相合。

將下肢與軀幹呈逆向排列,可稱為足軀逆對 ,可有下列對應關係:即足與頭 (個人常以臨泣治偏頭痛、陷谷治陽明頭痛、束骨治後頭痛, ) 、 (如此則踝與頸項對應,董師亦以正筋、正宗治頸項不適, ) 、 小腿與胸〈背〉脘 (如胸脘有病可針小腿,腎關治療胸背痛) 、 膝與臍〈腰〉大腿與下腹〈腰骶〉

将下肢与躯干呈逆向排列,可称为足躯逆对 ,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足与头 (个人常以临泣治偏头痛、陷谷治阳明头痛、束骨治后头痛, ) 、 (如此则踝与颈项对应,董师亦以正筋、正宗治颈项不适, ) 、 小腿与胸〈背〉脘 (如胸脘有病可针小腿,肾关治疗胸背痛) 、 膝与脐〈腰〉大腿与下腹〈腰骶〉

髖與頭

髋与头

其他之 下腹有病針大腿,胸脘有病針小腿,反之胸脘及下腹亦能治大小腿病。

其他之 下腹有病针大腿,胸脘有病针小腿,反之胸脘及下腹亦能治大小腿病。

都與此一對應法有關。

都与此一对应法有关。

上述對應之手軀逆對及足軀逆對,手指及足趾尖可對應於頭頂,因此等同於百會、神庭等穴,是以井穴能治神志病變,急救能治中風急症,如厲兌、隱白常用於治療夢魘不寧,大敦、少商共用合稱鬼哭穴,治療痴癲之症。

上述对应之手躯逆对及足躯逆对,手指及足趾尖可对应于头顶,因此等同于百会、神庭等穴,是以井穴能治神志病变,急救能治中风急症,如厉兑、隐白常用于治疗梦魇不宁,大敦、少商共用合称鬼哭穴,治疗痴癫之症。

腕踝相當於頸部,除前述正筋治頸強外,亦常用腕踝穴位治頸項病,如列缺治頸項強痛。

腕踝相当于颈部,除前述正筋治颈强外,亦常用腕踝穴位治颈项病,如列缺治颈项强痛。

這種關係在手與足間也可對應互用, 手腳對應可分 手足順對和手足逆對:

这种关系在手与足间也可对应互用, 手脚对应可分 手足顺对和手足逆对:

將上肢與下肢呈順向並列即手足順對:以肘對應膝為中心對應,可有下列對應:即肩對髖 〈例:如髖有病可取肩部穴位;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髖部穴位施治,董氏奇穴之肩中穴能治療髖部病〉; 上臂對大腿、肘對膝 (膝部有病常取曲池或尺澤﹝見肘後歌﹞施治,董氏奇穴心門治療膝痛甚效;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例如側三里側下三里治療肘痛皆極好) 、下臂對小腿、手對腳 (個人常以五虎穴治療腳痛;小節穴治腳踝痛皆甚效,即係此一對應之運用) 。

将上肢与下肢呈顺向并列即手足顺对: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对应:即肩对髋 〈例:如髋有病可取肩部穴位;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穴位施治,董氏奇穴之肩中穴能治疗髋部病〉; 上臂对大腿、肘对膝 (膝部有病常取曲池或尺泽﹝见肘后歌﹞施治,董氏奇穴心门治疗膝痛甚效;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例如侧三里侧下三里治疗肘痛皆极好) 、下臂对小腿、手对脚 (个人常以五虎穴治疗脚痛;小节穴治脚踝痛皆甚效,即系此一对应之运用) 。

將上肢與下肢呈逆向排列即手足逆對:可有如下對應:即肩與足、上臂與小腿、肘與膝下臂與大腿 (個人亦常取支溝、外關治大腿痛痠, ) 、 手與髖 (董師常取手上靈骨、腕順等穴治療坐骨神經痛, )

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即手足逆对: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 (个人亦常取支沟、外关治大腿痛酸, ) 、 手与髋 (董师常取手上灵骨、腕顺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

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療,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療〈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位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治〉,均係此一原理之應用。

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位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治〉,均系此一原理之应用。


將上述對應圖,以手與腳逆對則成逆對圖,以手與腳順對則成順對圖。

将上述对应图,以手与脚逆对则成逆对图,以手与脚顺对则成顺对图。

手足順對、逆對最常用者為「手足順對」,此種方法之原理係基於易經之先天八卦之對應關係而來。

手足顺对、逆对最常用者为「手足顺对」,此种方法之原理系基于易经之先天八卦之对应关系而来。

詳見楊維傑著「董氏奇穴講座—治療學」第一章後「談開闔樞原理與臟腑別通」之先天八卦內容。

详见杨维杰着「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第一章后「谈开阖枢原理与脏腑别通」之先天八卦内容。

由於肺、大腸與脾胃對應,因此常互為應用,但應用尤多者為「同名經應用」,即手太陰肺與足太陰脾,手陽明大腸與足陽明胃,手少陰心與足少陰腎互用,手太陽小腸與足太陽膀胱互用,手厥陰心包與足厥陰肝互用,手少陽三焦與足少陽膽互用。

由于肺、大肠与脾胃对应,因此常互为应用,但应用尤多者为「同名经应用」,即手太阴肺与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互用,手太阳小肠与足太阳膀胱互用,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互用,手少阳三焦与足少阳胆互用。

手足同名經相通之應用有幾種方法:(一) 、手足同名經互相對治(交用):(二) 、手足同名經能互相配治(合用): (三) 、手足同名經能互相配治(並用): (四) 、手足同名經能互相取代治療(代用):其原理及用法在本答問之第七十六題中已有詳細說明,這裡就不再重複。

手足同名经相通之应用有几种方法:(一) 、手足同名经互相对治(交用):(二) 、手足同名经能互相配治(合用): (三) 、手足同名经能互相配治(并用): (四) 、手足同名经能互相取代治疗(代用):其原理及用法在本答问之第七十六题中已有详细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

若能先把這些原理與應用搞通用熟,自然就可熟能生巧,並加以發揮,擴大至其他應用。

若能先把这些原理与应用搞通用熟,自然就可熟能生巧,并加以发挥,扩大至其他应用。

二(總122)、治療坐骨神經痛針靈骨大白,可以在正筋正宗牽引嗎

二(总122)、治疗坐骨神经痛针灵骨大白,可以在正筋正宗牵引吗

: 牽引針的前提應是患處可以活動,一般以針患肢遠處穴位為主,牽引針最常用的是滎穴及俞穴。

: 牵引针的前提应是患处可以活动,一般以针患肢远处穴位为主,牵引针最常用的是荥穴及俞穴。

治療坐骨神經痛時,如果在正筋正宗穴牽引,不是理想也不是正確的的選擇,一則活動不便,甚至拉扯腿踝不適,一則非滎穴及俞穴。

治疗坐骨神经痛时,如果在正筋正宗穴牵引,不是理想也不是正确的的选择,一则活动不便,甚至拉扯腿踝不适,一则非荥穴及俞穴。

效果也不會太好。

效果也不会太好。

當然最重要的是牽引針必須與患處在同一經絡,若根據疼痛經絡,痛在足太陽膀胱經則以膀胱經俞穴束骨穴為牽引;痛在足少陽膽經則以膽經俞穴臨泣穴為牽引。

当然最重要的是牵引针必须与患处在同一经络,若根据疼痛经络,痛在足太阳膀胱经则以膀胱经俞穴束骨穴为牵引;痛在足少阳胆经则以胆经俞穴临泣穴为牵引。

使用俞穴作牽引,一則活動方便,一則俞穴之主治為「體重節痛」專治疼痛,如此則治療針靈骨大白與牽引針束骨或臨泣均有治痛作用,成為雙治療,當然效果最好。

使用俞穴作牵引,一则活动方便,一则俞穴之主治为「体重节痛」专治疼痛,如此则治疗针灵骨大白与牵引针束骨或临泣均有治痛作用,成为双治疗,当然效果最好。

三(總123)、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與董氏奇穴深刺有否矛盾?

三(总123)、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与董氏奇穴深刺有否矛盾?

: 董氏 奇穴針刺深淺是看治療疾病部位之遠近,及穴位之所在,也不盡然皆深刺,而是當深則深當淺則淺。

: 董氏 奇穴针刺深浅是看治疗疾病部位之远近,及穴位之所在,也不尽然皆深刺,而是当深则深当浅则浅。

春夏刺淺秋冬刺深這是一般情況,老師亦重視春夏秋冬之時令,但是以穴位為主,在我的書中已有說明 : 「董師深體內經之意在面對全身泛發性的疾病時,常在與主旺之臟俯有關經穴施針,春日針三黃;夏季針通關、通山;秋天針駟馬;冬天針下三皇等,都在臨床常見。對於病久體虛病患,又常配合季節針其母經有關穴位,以收補虛之功。臨床治療痺症,極為重視季節與症狀之關連性。」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这是一般情况,老师亦重视春夏秋冬之时令,但是以穴位为主,在我的书中已有说明 : 「董师深体内经之意在面对全身泛发性的疾病时,常在与主旺之脏俯有关经穴施针,春日针三黄;夏季针通关、通山;秋天针驷马;冬天针下三皇等,都在临床常见。对于病久体虚病患,又常配合季节针其母经有关穴位,以收补虚之功。临床治疗痹症,极为重视季节与症状之关连性。」

春日風勝多見行痺,冬日寒勝多見痛痺,夏秋濕令多見著痺。

春日风胜多见行痹,冬日寒胜多见痛痹,夏秋湿令多见着痹。

治療或以肝為主,或以脾腎為主,各以該季當旺之臟為主,再結合其它有關臟腑治療,收效至為宏速。

治疗或以肝为主,或以脾肾为主,各以该季当旺之脏为主,再结合其它有关脏腑治疗,收效至为宏速。

此外亦常配合內經一日四時分刺法治療多類疾病,例如治療咳嗽,先針奇穴水金,再按內經「朝刺榮,午刺俞,夕刺合,夜刺井」原則,加針魚際、太淵或尺澤等穴,每次僅取二穴,用針少卻效果顯著。

此外亦常配合内经一日四时分刺法治疗多类疾病,例如治疗咳嗽,先针奇穴水金,再按内经「朝刺荣,午刺俞,夕刺合,夜刺井」原则,加针鱼际、太渊或尺泽等穴,每次仅取二穴,用针少却效果显著。

至於子午流注,董師雖未明言其重要,但卻認為於下午三~五時 ( 申時 ) 點刺出血,對膀胱經之病變 ( 例如於委中點刺治療痔瘡及腰痛腰椎骨刺等 ) 可收平時之加倍效果,其實這就是子午流注之納子法的應用,這就說明了董師對於時間治療學亦有相當的認識。

至于子午流注,董师虽未明言其重要,但却认为于下午三~五时 ( 申时 ) 点刺出血,对膀胱经之病变 ( 例如于委中点刺治疗痔疮及腰痛腰椎骨刺等 ) 可收平时之加倍效果,其实这就是子午流注之纳子法的应用,这就说明了董师对于时间治疗学亦有相当的认识。

董師用穴之深淺重視四時節令,如 : 一般春夏宜刺淺,秋冬宜刺深,春夏人之陽氣在表,宜淺刺少留或不留。

董师用穴之深浅重视四时节令,如 : 一般春夏宜刺浅,秋冬宜刺深,春夏人之阳气在表,宜浅刺少留或不留。

秋冬陽氣在裡,應深刺而留針。

秋冬阳气在里,应深刺而留针。

同理,下午晚上針刺,一般較上午及中午留針稍久。

同理,下午晚上针刺,一般较上午及中午留针稍久。

董師治療疾病不只遵行春夏刺淺,秋冬刺深之理,在選穴處治方面老師還依循下列幾項原則。

董师治疗疾病不只遵行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之理,在选穴处治方面老师还依循下列几项原则。

(1) 根據病位。

(1) 根据病位。

一般病在表、病在肌膚宜淺刺;病在骨、病在臟腑宜深刺。

一般病在表、病在肌肤宜浅刺;病在骨、病在脏腑宜深刺。

有時治外感表症常在背部大椎、肺俞、膏盲點刺出血即為淺刺之例。

有时治外感表症常在背部大椎、肺俞、膏盲点刺出血即为浅刺之例。

同一穴位之深淺主治亦有別,在前述之大小間、地士,均已舉例說明,其要旨為治近宜淺,治遠宜遠。

同一穴位之深浅主治亦有别,在前述之大小间、地士,均已举例说明,其要旨为治近宜浅,治远宜远。

又如最常用之足三里穴,董師常說:針五分一寸治腿部病,針一寸至寸半治腸胃病,治心臟病氣喘病至少宜寸半以上,頭面病則宜二寸以上,臨床應用確有至理。

又如最常用之足三里穴,董师常说:针五分一寸治腿部病,针一寸至寸半治肠胃病,治心脏病气喘病至少宜寸半以上,头面病则宜二寸以上,临床应用确有至理。

(2) 根據病性。

(2) 根据病性。

一般熱症、虛症宜淺刺;寒症、實證宜採刺;新病宜刺淺,久病宜刺深。

一般热症、虚症宜浅刺;寒症、实证宜采刺;新病宜刺浅,久病宜刺深。

董師治療較輕較短之病,常以手指顏面較淺部位之穴道針刺,對久病重病則以小腿大腿部位較深之穴位為主;熱病在較淺穴位 ( 背部 ) 及井穴點刺,寒症久病則在腿部、肘部血管或肌肉較厚部位深刺久留或點刺。

董师治疗较轻较短之病,常以手指颜面较浅部位之穴道针刺,对久病重病则以小腿大腿部位较深之穴位为主;热病在较浅穴位 ( 背部 ) 及井穴点刺,寒症久病则在腿部、肘部血管或肌肉较厚部位深刺久留或点刺。

(3) 根據體質。

(3) 根据体质。

一般肥胖、強壯、肌肉發達者宜刺深;削瘦、虛弱、肌肉脆薄及嬰兒宜刺淺,董師亦遵循此原則進針,對體力勞動者進針較腦力勞動者通常稍深。

一般肥胖、强壮、肌肉发达者宜刺深;削瘦、虚弱、肌肉脆薄及婴儿宜刺浅,董师亦遵循此原则进针,对体力劳动者进针较脑力劳动者通常稍深。

(4) 根據穴位。

(4) 根据穴位。

董氏奇穴用穴多以四肢為主,肥厚部份可稍深,其餘部份宜稍淺。

董氏奇穴用穴多以四肢为主,肥厚部份可稍深,其余部份宜稍浅。

穴分天地人三部,局部刺淺,再遠入中,最遠入深。

穴分天地人三部,局部刺浅,再远入中,最远入深。

軀幹胸背概以三稜針輕淺點刺為主,頭面部穴位多以淺針直刺或臥針平刺為主。

躯干胸背概以三棱针轻浅点刺为主,头面部穴位多以浅针直刺或卧针平刺为主。

絕無危險,且療效高。

绝无危险,且疗效高。

總之,董師針刺論深淺,雖據病位、病性、體質、節令、穴位而定,但總以穴淺宜淺,穴深宜採;治近宜淺,治遠宜深;新病宜淺,病久宜深為要。

总之,董师针刺论深浅,虽据病位、病性、体质、节令、穴位而定,但总以穴浅宜浅,穴深宜采;治近宜浅,治远宜深;新病宜浅,病久宜深为要。

取穴多在四肢,強調寧失之深,勿失之淺,如蚊蠅之叮咬難期收功。

取穴多在四肢,强调宁失之深,勿失之浅,如蚊蝇之叮咬难期收功。

由於深針有透穴作用,加強了經脈間之聯繫,並擴大了針刺之主治範圍,且由於一針多穴,合乎精簡原則,不但減輕進針之疼痛,又能加強刺激量,提高針刺效應,最為董師所樂用,但不論深淺,又必以得氣為度。

由于深针有透穴作用,加强了经脉间之联系,并扩大了针刺之主治范围,且由于一针多穴,合乎精简原则,不但减轻进针之疼痛,又能加强刺激量,提高针刺效应,最为董师所乐用,但不论深浅,又必以得气为度。

(總124) 、聽說董師是根據掌診然後下針嗎?

(总124) 、听说董师是根据掌诊然后下针吗?

答:並非如此,我們跟老師學習看診多年,有時候有些病老師會偶而看看手掌,看有無反應區,例如頸肩背痛常在重子重仙穴會有青筋反應,就會在有青筋反應之穴位上扎針,一些疼痛症,偶而會看看是否血虛血瘀,或氣虛氣滯,亦即所謂心經或肺經之疼痛,其他有些病有時也會偶而看看手掌,若無反應仍然根據病情用針,我們都隨老師學過掌診,但老師大多數時間是在針灸床邊聽病人陳述病情後,就叫病人躺下或坐著,然後下針。

答:并非如此,我们跟老师学习看诊多年,有时候有些病老师会偶而看看手掌,看有无反应区,例如颈肩背痛常在重子重仙穴会有青筋反应,就会在有青筋反应之穴位上扎针,一些疼痛症,偶而会看看是否血虚血瘀,或气虚气滞,亦即所谓心经或肺经之疼痛,其他有些病有时也会偶而看看手掌,若无反应仍然根据病情用针,我们都随老师学过掌诊,但老师大多数时间是在针灸床边听病人陈述病情后,就叫病人躺下或坐着,然后下针。

老師一般不切脈。

老师一般不切脉。

但遇到較複雜的病,也會將病人請入診室內切脈後再扎針。

但遇到较复杂的病,也会将病人请入诊室内切脉后再扎针。

可以說根據掌診再下針應該只是少數。

可以说根据掌诊再下针应该只是少数。

五(總125)、所謂久病入絡,血絡一定是很深的嗎

五(总125)、所谓久病入络,血络一定是很深的吗

答:當然不是這樣,刺血除了急症刺井穴外, 一般以刺絡穴及合穴為多。

答:当然不是这样,刺血除了急症刺井穴外, 一般以刺络穴及合穴为多。

先看看合穴。

先看看合穴。

合穴常用來刺血 ,合穴善於治療腑病,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曾說:「滎俞治外經,合治內府。」這條是說滎穴、俞穴適於治療各經所過的體表和所屬經脈病變,說合穴適於治療體內各自所屬六腑的疾病。

合穴常用来刺血 ,合穴善于治疗腑病,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曾说:「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这条是说荥穴、俞穴适于治疗各经所过的体表和所属经脉病变,说合穴适于治疗体内各自所属六腑的疾病。

其實也包括了臟病。

其实也包括了脏病。

這條所指出的取穴原則,對臨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这条所指出的取穴原则,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所謂久病入腑,又所謂久病多瘀,《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中「歧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在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經滿而血者」取之於合,是說經絡有瘀血皆可在本經之合穴刺針刺血,如委中、尺澤、曲澤、足三里等合穴都是刺血常用穴位,常用來治療本經有瘀血的病變。

所谓久病入腑,又所谓久病多瘀,《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中「歧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在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经满而血者」取之于合,是说经络有瘀血皆可在本经之合穴刺针刺血,如委中、尺泽、曲泽、足三里等合穴都是刺血常用穴位,常用来治疗本经有瘀血的病变。

印證了合穴能治療淤病(經滿而血者) ,照常理而言,久病入腑,合穴能治療腑病,那麼是否血脈較深,果真如此如何刺血。

印证了合穴能治疗淤病(经满而血者) ,照常理而言,久病入腑,合穴能治疗腑病,那么是否血脉较深,果真如此如何刺血。

但依經驗,若有相應疾病時這些部位的血管皆會明顯上浮,並不難於刺血。

但依经验,若有相应疾病时这些部位的血管皆会明显上浮,并不难于刺血。


再來看看絡穴,十二經的絡脈均從四肢肘膝以下的本經絡穴分出,多淺走體表。

再来看看络穴,十二经的络脉均从四肢肘膝以下的本经络穴分出,多浅走体表。

經穴在俞穴及合穴之間,絡穴也在這個範圍內,五個絡穴緊臨經穴之前,七個絡穴緊臨經穴之後,經穴主治之病以慢性居多,絡穴或緊臨經穴之前,或緊臨經穴之後,因此也善治久病,董氏奇穴在經穴與合穴範圍內之穴位甚多,如手上之三門穴、三其穴、四火穴、三士穴、二金穴;小腿之四花中、四花外,三重穴,下三皇等,除刺血外亦以久留針為主。

经穴在俞穴及合穴之间,络穴也在这个范围内,五个络穴紧临经穴之前,七个络穴紧临经穴之后,经穴主治之病以慢性居多,络穴或紧临经穴之前,或紧临经穴之后,因此也善治久病,董氏奇穴在经穴与合穴范围内之穴位甚多,如手上之三门穴、三其穴、四火穴、三士穴、二金穴;小腿之四花中、四花外,三重穴,下三皇等,除刺血外亦以久留针为主。

        

再來看看絡脈的深淺,靈樞經經脈篇說: 「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又說: 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

再来看看络脉的深浅,灵枢经经脉篇说: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又说: 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

黃帝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 從這裡來看,絡脈浮而常見,經脈不可見,應該絡脈是比較淺的。

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从这里来看,络脉浮而常见,经脉不可见,应该络脉是比较浅的。

絡脈雖然分部於體表,但也有深入內臟的,例如十二絡脈之循行:手少陰(心)之別,…循經入於心中…。

络脉虽然分部于体表,但也有深入内脏的,例如十二络脉之循行:手少阴(心)之别,…循经入于心中…。

手心主之別,…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

手心主之别,…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手少陽(三焦)之別,…注胸中,合心主。

手少阳(三焦)之别,…注胸中,合心主。

足太陰(脾)之別,…其別者,入絡腸胃。

足太阴(脾)之别,…其别者,入络肠胃。

足少陰(腎)之別,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

足少阴(肾)之别,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

在《靈樞百病始生篇》中還把絡脈分為陽絡、陰絡及腸胃之絡。

在《灵枢百病始生篇》中还把络脉分为阳络、阴络及肠胃之络。

它說: 「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提出了陽絡、陰絡及腸胃之絡。

它说: 「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提出了阳络、阴络及肠胃之络。


外邪侵襲機體多由淺入深,先絡脈而後經脈。

外邪侵袭机体多由浅入深,先络脉而后经脉。

《素問.

《素问.

皮部論》說:「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臟也。」從這裡看,絡脈似乎亦比經脈還淺,因此未必久病方入脈。

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从这里看,络脉似乎亦比经脉还浅,因此未必久病方入脉。

至於一般所說的久病入絡並不只是代表深淺,而是指病久則由氣分入於血分。

至于一般所说的久病入络并不只是代表深浅,而是指病久则由气分入于血分。

或說久病易瘀。

或说久病易瘀。

   

《靈樞.

《灵枢.

經脈》又說:「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由此而將絡脈與經脈區別開來,凡於深部直行為主幹則為經脈,凡於淺部橫行之分支則為絡脈。

经脉》又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由此而将络脉与经脉区别开来,凡于深部直行为主干则为经脉,凡于浅部横行之分支则为络脉。

每條絡脈本身又分出許多難以數計的小絡脈稱作「孫絡」,「孫」為植物再生之義,如孫竹、稻孫等,顧名思義孫絡由大絡派生之義可知,其中浮行於皮膚表面可以見到的血絡,不論大小皆稱絡脈。

每条络脉本身又分出许多难以数计的小络脉称作「孙络」,「孙」为植物再生之义,如孙竹、稻孙等,顾名思义孙络由大络派生之义可知,其中浮行于皮肤表面可以见到的血络,不论大小皆称络脉。

因此,《靈樞.

因此,《灵枢.

經脈》有所謂「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之說。

经脉》有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之说。

《素問.

《素问.

皮部論》也說:「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六經皮部皆有「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的記述。

皮部论》也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六经皮部皆有「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的记述。

浮絡、孫絡都屬於絡脈的範疇,為主絡之大小分支,也都可視其狀況刺血。

浮络、孙络都属于络脉的范畴,为主络之大小分支,也都可视其状况刺血。


刺絡最主要的還是刺較大的絡脈,一般即是指刺浮於淺表,尤其是絡穴及經穴合穴附近的絡脈,絡脈雖然說「浮而常見」,但依經驗在一條血脈中特別凹下的地方刺血,往往反而出血較多較順,這就蘊含著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意義。

刺络最主要的还是刺较大的络脉,一般即是指刺浮于浅表,尤其是络穴及经穴合穴附近的络脉,络脉虽然说「浮而常见」,但依经验在一条血脉中特别凹下的地方刺血,往往反而出血较多较顺,这就蕴含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意义。

六(總126)、請問每個穴都有陰陽五行嗎

六(总126)、请问每个穴都有阴阳五行吗

: 這個問題很好,當年我也問過老師這個問題。

: 这个问题很好,当年我也问过老师这个问题。

並且從董氏奇穴應用中領悟到答案。

并且从董氏奇穴应用中领悟到答案。

即然每味藥都有四氣五味,酸苦甘辛鹹對應於五行,寒熱溫涼對應於陰陽。

即然每味药都有四气五味,酸苦甘辛咸对应于五行,寒热温凉对应于阴阳。

而人身小宇宙,當然每個穴位也有陰陽五行,十四經穴及董氏奇穴每個穴都有陰陽五行。

而人身小宇宙,当然每个穴位也有阴阳五行,十四经穴及董氏奇穴每个穴都有阴阳五行。

所謂穴位的陰陽,與穴位所在的位置有關,這包括了五體、五輸、經絡等。

所谓穴位的阴阳,与穴位所在的位置有关,这包括了五体、五输、经络等。

例如肌肉鼓起之處屬陽,如穴名為山陵里海者;多以調氣為主,董氏奇穴之駟馬、手三里、肩中等穴皆有理氣之作用。

例如肌肉鼓起之处属阳,如穴名为山陵里海者;多以调气为主,董氏奇穴之驷马、手三里、肩中等穴皆有理气之作用。

肌肉凹下之處屬陰,如穴名為溝溪澤谷等。

肌肉凹下之处属阴,如穴名为沟溪泽谷等。

多以調血為主,如內關穴及奇穴火主等穴。

多以调血为主,如内关穴及奇穴火主等穴。

這顯然與五體體應也有關,其它皆可類推。

这显然与五体体应也有关,其它皆可类推。

陰陽又與穴位的五輸五行有關,根據其所屬為金水木火土而決定其所屬為陰或陽。

阴阳又与穴位的五输五行有关,根据其所属为金水木火土而决定其所属为阴或阳。

又因為所屬陽經陰經之不同,則又有陰中之陰;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陽中之陰等。

又因为所属阳经阴经之不同,则又有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阳中之阴等。

這就形成了穴位作用的升降出入離合,使穴位的應用極其靈活。

这就形成了穴位作用的升降出入离合,使穴位的应用极其灵活。

   

每個穴位當然也有五行,五輸穴之五行所屬大家都已理解,自不必多舉,其他穴位之五行則與所屬經絡、所屬五體、所屬臟腑有關,五體相應於五行如貼骨針者有水性,貼筋針者有木性。

每个穴位当然也有五行,五输穴之五行所属大家都已理解,自不必多举,其他穴位之五行则与所属经络、所属五体、所属脏腑有关,五体相应于五行如贴骨针者有水性,贴筋针者有木性。

與所屬臟腑有關者試看董氏奇穴之背部穴位即知,例如五嶺、雙鳳、九猴、三金、精枝、金林、頂柱、後心等穴皆明確標示出穴位之五行,這主要是以其鄰近之臟腑而定的,舉一而反三,其他也就不喻而明了。

与所属脏腑有关者试看董氏奇穴之背部穴位即知,例如五岭、双凤、九猴、三金、精枝、金林、顶柱、后心等穴皆明确标示出穴位之五行,这主要是以其邻近之脏腑而定的,举一而反三,其他也就不喻而明了。

(總127) 、怎樣學好五行在董氏奇穴針灸的應用?

(总127) 、怎样学好五行在董氏奇穴针灸的应用?

答:

答:

學好陰陽五行不只是在董是奇穴中很重要,在十四經中一樣重要, 陰陽五行是整個中醫及十四經穴的中心,也是董奇穴應用的中心。

学好阴阳五行不只是在董是奇穴中很重要,在十四经中一样重要, 阴阳五行是整个中医及十四经穴的中心,也是董奇穴应用的中心。

所謂「不知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同樣「不知陰陽五行」也可能「開口動手便錯」。

所谓「不知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同样「不知阴阳五行」也可能「开口动手便错」。

陰陽五行應用在診斷之時是一門訊息,應用在生理之時是一種系統,應用在治療時他是一門控制學。

阴阳五行应用在诊断之时是一门讯息,应用在生理之时是一种系统,应用在治疗时他是一门控制学。

扎針的最高境界是萬物類象,萬物歸象,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也就是時空象數。

扎针的最高境界是万物类象,万物归象,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也就是时空象数。

選穴要講辨證,從部位 ( 經絡、體位、節段… ) 及病機來選穴。

选穴要讲辨证,从部位 ( 经络、体位、节段… ) 及病机来选穴。

每個病都可從時空來解,也可從象數來解,陰陽五行一定要玩透。

每个病都可从时空来解,也可从象数来解,阴阳五行一定要玩透。

一般人研究五行僅止於生剋乘復,但五行之間的化合、交應、交濟、通透、流轉、流注更重要,在針灸的應用也更多更靈活,而更重要的是五行氣與質的應用,包含上下、升降、內聚、外散、往復等。

一般人研究五行仅止于生克乘复,但五行之间的化合、交应、交济、通透、流转、流注更重要,在针灸的应用也更多更灵活,而更重要的是五行气与质的应用,包含上下、升降、内聚、外散、往复等。

   

打開董氏奇穴針灸學,可以發現五行幾乎無所不在。

打开董氏奇穴针灸学,可以发现五行几乎无所不在。

其次以臟象命名的穴位也多與五行有關,五輸穴有其時間對應,也有空間對應,活用五輸穴的時空用法及取象用法,可以把五輸穴用的很靈活,也能因此把奇穴用的很靈活。

其次以脏象命名的穴位也多与五行有关,五输穴有其时间对应,也有空间对应,活用五输穴的时空用法及取象用法,可以把五输穴用的很灵活,也能因此把奇穴用的很灵活。

即以天皇穴屬性為土經水穴,主治土水之病,從土水之五行臟象為基點,這個穴能夠雙向調節而 : 升脾陽滋腎陰;益脾氣滋腎陰,益脾攝 ( 固攝 ) 滋腎藏 ( 收藏 ) ,補脾土納腎氣;溫脾陽暖腎命;就能治許多病。

即以天皇穴属性为土经水穴,主治土水之病,从土水之五行脏象为基点,这个穴能够双向调节而 : 升脾阳滋肾阴;益脾气滋肾阴,益脾摄 ( 固摄 ) 滋肾藏 ( 收藏 ) ,补脾土纳肾气;温脾阳暖肾命;就能治许多病。

前提就是要對脾腎的臟象病機有充分的理解。

前提就是要对脾肾的脏象病机有充分的理解。

理論搞通了,就能擴大應用。

理论搞通了,就能扩大应用。

當然同樣是土水兩性,土經水穴與水經土穴還是有差異,這又牽涉到對經絡及臟象的深層認識。

当然同样是土水两性,土经水穴与水经土穴还是有差异,这又牵涉到对经络及脏象的深层认识。

此外應用時,因天皇位置與陰陵泉同,要把陰陵泉之作用也考慮進去,則天皇穴就能治許多病,發揮出許多書上沒有的治症。

此外应用时,因天皇位置与阴陵泉同,要把阴陵泉之作用也考虑进去,则天皇穴就能治许多病,发挥出许多书上没有的治症。


學習陰陽五行不能只拘限於現行的中醫學概論中的陰陽五行,涉獵面要廣,包括中醫哲學中的陰陽五行都應研究,甚至八字中的陰陽五行都可研究,觸類旁通對深入研究陰陽五行是有很大幫助的。

学习阴阳五行不能只拘限于现行的中医学概论中的阴阳五行,涉猎面要广,包括中医哲学中的阴阳五行都应研究,甚至八字中的阴阳五行都可研究,触类旁通对深入研究阴阳五行是有很大帮助的。

(總128) 請問董師怎樣活用陰陽五行

(总128) 请问董师怎样活用阴阳五行

:

:

穴位有陰陽,辨病選穴亦有陰陽,萬物類象,類象而別陰陽然後取穴,結合五行取穴效果更佳。

穴位有阴阳,辨病选穴亦有阴阳,万物类象,类象而别阴阳然后取穴,结合五行取穴效果更佳。

例如治療五十肩, 若是肩臂不能伸 ,寒主收引 ,不能伸為寒,為水病也 : 沉重不能抬舉屬土濕,土主沉重,為濕病也,這是寒濕 ( 土水 ) ,為陰病,即可選與土水有關的穴,可選陰陵泉 ( 土經水穴 ) ( 為什麼選脾經穴 因脾主濕主重 )

例如治疗五十肩, 若是肩臂不能伸 ,寒主收引 ,不能伸为寒,为水病也 : 沉重不能抬举属土湿,土主沉重,为湿病也,这是寒湿 ( 土水 ) ,为阴病,即可选与土水有关的穴,可选阴陵泉 ( 土经水穴 ) ( 为什么选脾经穴 因脾主湿主重 )

也可選腎關穴,腎關接近陰陵泉為陰陵泉之加強及倒馬針,而且對應於頸肩尤為首選。

也可选肾关穴,肾关接近阴陵泉为阴陵泉之加强及倒马针,而且对应于颈肩尤为首选。

若為肩不能往後轉 ,能伸不能收,為陽病,屬木筋之病,這是風濕 ( 木土 ) ,可針介於少陽 ( ) 陽明 ( ) 之間的足五金足千金,蓋足千金足五金其名五千金亦主沉重也。

若为肩不能往后转 ,能伸不能收,为阳病,属木筋之病,这是风湿 ( 木土 ) ,可针介于少阳 ( ) 阳明 ( ) 之间的足五金足千金,盖足千金足五金其名五千金亦主沉重也。

或針陽陵泉亦甚效,蓋陽陵泉為木經土穴也。

或针阳陵泉亦甚效,盖阳陵泉为木经土穴也。

而且陽陵泉主筋,《內經九針十二原篇》亦說 : 「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是有效的原因。

而且阳陵泉主筋,《内经九针十二原篇》亦说 : 「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是有效的原因。

又五十肩瀉尺澤亦甚效,亦具有象數五行之理。

又五十肩泻尺泽亦甚效,亦具有象数五行之理。

能曲不能伸之病瀉尺澤甚效 ( 貼筋取穴名曲陵更效 ) ,我們可以說 : 一、貼筋以筋治筋 ( 貼筋即董氏奇穴曲陵穴 ) ,也可說瀉尺澤即瀉金 ( 尺澤為金之水穴,為子穴,所謂瀉則瀉其子 ) ,使金不剋木,木得鬆弛,則肩能抬舉。

能曲不能伸之病泻尺泽甚效 ( 贴筋取穴名曲陵更效 ) ,我们可以说 : 一、贴筋以筋治筋 ( 贴筋即董氏奇穴曲陵穴 ) ,也可说泻尺泽即泻金 ( 尺泽为金之水穴,为子穴,所谓泻则泻其子 ) ,使金不克木,木得松弛,则肩能抬举。

其實從類象來解,病機十九條說 : 「諸寒收引」,收引為寒象為陰有餘,此處為陰 ( ) 經之凹下穴位,陰性甚強,又尺澤五行為水屬陰,瀉尺澤就是瀉陰,陰去寒解則不收引,而五十肩可除。

其实从类象来解,病机十九条说 : 「诸寒收引」,收引为寒象为阴有余,此处为阴 ( ) 经之凹下穴位,阴性什强,又尺泽五行为水属阴,泻尺泽就是泻阴,阴去寒解则不收引,而五十肩可除。

   

又如 董老师治疗 眼红 及青光眼取駟馬穴,可以說就是五行之活用。

又如 董老师治疗 眼红 及青光眼取驷马穴,可以说就是五行之活用。

眼白屬金,眼紅是火剋金,補金則木弱,木弱不得生火,則火不能剋金矣。

眼白属金,眼红是火克金,补金则木弱,木弱不得生火,则火不能克金矣。

或說駟馬在胃經土經上,土為火之子,針此可瀉火,而火亦不剋金。

或说驷马在胃经土经上,土为火之子,针此可泻火,而火亦不克金。

至於青光眼多為肝風盛,補金以剋木,或說駟馬在土經上,針之可疏土瀉木。

至于青光眼多为肝风盛,补金以克木,或说驷马在土经上,针之可疏土泻木。

董氏奇穴的核心思想是陰陽五行,董氏奇穴的五行,生剋制化只是其次,重要的是五行的通透與流轉。

董氏奇穴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五行,董氏奇穴的五行,生克制化只是其次,重要的是五行的通透与流转。

有些穴以躺著針較佳,也有些穴則是坐著或站著針較佳,這與陰陽氣血的升降開合、閉藏通利有關。

有些穴以躺着针较佳,也有些穴则是坐着或站着针较佳,这与阴阳气血的升降开合、闭藏通利有关。

九(總129) 、請問應該用什麼態度學習董氏奇穴

九(总129) 、请问应该用什么态度学习董氏奇穴

: 我個人認為應該把董氏奇穴當作一種學術而非偏方,董氏奇穴是一個龐大的體係。

: 我个人认为应该把董氏奇穴当作一种学术而非偏方,董氏奇穴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當作學術研究就可以從其中的應用得到啟示,不但奇穴可用的更好,進而可使十四經穴的應用也隨之進步。

当作学术研究就可以从其中的应用得到启示,不但奇穴可用的更好,进而可使十四经穴的应用也随之进步。

   

目前還有些地方仍處在追求速食偏方的時代,這就如同學習傷寒論一樣,只要知道桂枝湯、小柴胡湯、苓桂朮甘湯…等治療什麼病,至於是什麼原理什麼病機就不去管它了,什麼病用什麼方治療都套成公式,方子用的再熟也只能說是懂方劑精通方劑學,算不得懂傷寒論。

目前还有些地方仍处在追求速食偏方的时代,这就如同学习伤寒论一样,只要知道桂枝汤、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等治疗什么病,至于是什么原理什么病机就不去管它了,什么病用什么方治疗都套成公式,方子用的再熟也只能说是懂方剂精通方剂学,算不得懂伤寒论。

目前這樣學習經方的人還真是不少,一些教寫傷寒論的人也是這樣。

目前这样学习经方的人还真是不少,一些教写伤寒论的人也是这样。

同樣的有一些人學習董氏奇穴也是這樣,他們追求的是;是不是還有些心穴位書上沒有公布出來,是不是還有些效用沒有寫出來,只追求一穴速效,只追求知道更多穴位,不喜歡聽原理,不希望了解原理。

同样的有一些人学习董氏奇穴也是这样,他们追求的是;是不是还有些心穴位书上没有公布出来,是不是还有些效用没有写出来,只追求一穴速效,只追求知道更多穴位,不喜欢听原理,不希望了解原理。

   

這可能有幾個原因,一則是當地風行董氏奇穴的時間還短還未進入成熟期,一則是教授奇穴的人把奇穴帶偏了,這或許因為教授董氏奇穴的人也談不出什麼原理,這也就是那些地區流行董氏奇穴雖久,也未必成熟的原因。

这可能有几个原因,一则是当地风行董氏奇穴的时间还短还未进入成熟期,一则是教授奇穴的人把奇穴带偏了,这或许因为教授董氏奇穴的人也谈不出什么原理,这也就是那些地区流行董氏奇穴虽久,也未必成熟的原因。

這的確是很可惜的事情。

这的确是很可惜的事情。

還有一點則與網站發達也有關係,很少人會在網站上談大道理,但談小驗方則很方便也易被人接受。

还有一点则与网站发达也有关系,很少人会在网站上谈大道理,但谈小验方则很方便也易被人接受。

就如同一些傷寒網站及一些醫師一樣,講套方治療的多,講原理及深層理論的少之又少,對傷寒學術的提升並無大益。

就如同一些伤寒网站及一些医师一样,讲套方治疗的多,讲原理及深层理论的少之又少,对伤寒学术的提升并无大益。

   

最近這幾年我在美國各地講課,發覺美國的董氏奇穴可以說已經進入成熟期,其中不乏已用奇穴十幾二十年的高手,他們早就脫離追求速食偏方的時代,而是把董氏奇穴當作學術來學習研究,上課時多要求希望對整體理論認識更深更多。

最近这几年我在美国各地讲课,发觉美国的董氏奇穴可以说已经进入成熟期,其中不乏已用奇穴十几二十年的高手,他们早就脱离追求速食偏方的时代,而是把董氏奇穴当作学术来学习研究,上课时多要求希望对整体理论认识更深更多。

即以最近的一次全修講座而言 : 在與同學交流時就有老美提出以英文寫的開合樞研究;也有人提出奇穴刺筋肉及經筋的研究;提出專門刺血治療多種腫瘤的案例 : 也有提出用奇穴治療動物的有效案例,還有董氏奇穴穴位陰陽五行分布的布局…等。

即以最近的一次全修讲座而言 : 在与同学交流时就有老美提出以英文写的开合枢研究;也有人提出奇穴刺筋肉及经筋的研究;提出专门刺血治疗多种肿瘤的案例 : 也有提出用奇穴治疗动物的有效案例,还有董氏奇穴穴位阴阳五行分布的布局…等。

   

學習奇穴除了把奇穴當作學術研究外,也應對穴位的效用多驗證,治療疑難雜症仍須根據中醫原理辯證運用,如此臨床與理論互相並進,水平才能提高。

学习奇穴除了把奇穴当作学术研究外,也应对穴位的效用多验证,治疗疑难杂症仍须根据中医原理辩证运用,如此临床与理论互相并进,水平才能提高。

有些人自己不會用穴道 ( 這包括位置角度深度等方面 ) ,就怪書本,例如聽說有人針靈骨大白治坐骨神經痛無效,在我上課前也偶而會有一兩位醫生,會說效果不理想的。

有些人自己不会用穴道 ( 这包括位置角度深度等方面 ) ,就怪书本,例如听说有人针灵骨大白治坐骨神经痛无效,在我上课前也偶而会有一两位医生,会说效果不理想的。

稍為一問,原來是針的深度不夠,也有些人甚至針的角度不對,糾正調整後每個人就都說特效了。

稍为一问,原来是针的深度不够,也有些人甚至针的角度不对,纠正调整后每个人就都说特效了。

聽說台灣還有一位先生在網上說治療甲狀腺用駟馬穴無效,而說針董氏奇穴無效,其實針駟馬是老師常用的有效用法,我自己也在用,當然董老師治甲狀腺病變還有其他穴位,有時治某些病還是需要辯證的。

听说台湾还有一位先生在网上说治疗甲状腺用驷马穴无效,而说针董氏奇穴无效,其实针驷马是老师常用的有效用法,我自己也在用,当然董老师治甲状腺病变还有其他穴位,有时治某些病还是需要辩证的。

   

我當年收集了八位師兄弟的筆記,經過了幾十幾百例的驗證後,才把老師應用的效驗主治功用公開出來,老師的東西大致上我已經公開了至少七八成 ,加上 自己也增補了不少自己的經驗,內容其實已經很多了,這些都是經過驗證多次才寫於書上的。

我当年收集了八位师兄弟的笔记,经过了几十几百例的验证后,才把老师应用的效验主治功用公开出来,老师的东西大致上我已经公开了至少七八成 ,加上 自己也增补了不少自己的经验,内容其实已经很多了,这些都是经过验证多次才写于书上的。    

(總130) 、為甚麼說董氏奇穴在美國已進入成熟期?

(总130) 、为什么说董氏奇穴在美国已进入成熟期?

答:一、美國是國外開展董氏奇穴最早的國家:董氏奇穴在美國已推行近四十年之久了,甚至可以說美國的針灸史與董氏奇穴都有密切的關係。

答:一、美国是国外开展董氏奇穴最早的国家:董氏奇穴在美国已推行近四十年之久了,甚至可以说美国的针灸史与董氏奇穴都有密切的关系。

要說是董氏奇穴打開了加州的針灸之門,亦不為過。

要说是董氏奇穴打开了加州的针灸之门,亦不为过。

當年李傳真醫師(英文名Mirian Lee ,被稱之為加州第一位針灸醫師)於1972年前往台灣隨董老師學習兩週,因為都是山東老鄉,所以老師讓她白天在診所看門診,晚上老師要我為她解說點東西,就這樣李醫師回到美國加州後就用董氏奇穴治病,療效顯著,門庭若市,引起了西醫的忌妒,告上了法庭,數百名她的病人到法庭聲援,事情鬧的很大,成為重要的新聞,當時的州長雷根著令研究針灸法案,兩年後(1975年)州長布朗終於正式執行針灸法案,針灸醫師在加州合法化。

当年李传真医师(英文名Mirian Lee ,被称之为加州第一位针灸医师)于1972年前往台湾随董老师学习两周,因为都是山东老乡,所以老师让她白天在诊所看门诊,晚上老师要我为她解说点东西,就这样李医师回到美国加州后就用董氏奇穴治病,疗效显著,门庭若市,引起了西医的忌妒,告上了法庭,数百名她的病人到法庭声援,事情闹的很大,成为重要的新闻,当时的州长雷根着令研究针灸法案,两年后(1975年)州长布朗终于正式执行针灸法案,针灸医师在加州合法化。

到今天加州針灸醫師已一萬多人,幾乎占了美國針灸醫師的一半。

到今天加州针灸医师已一万多人,几乎占了美国针灸医师的一半。

1986年我應AAA(美國針灸學會)之聘在聖荷西講授董氏奇穴一年,及其它中醫臨床課程一年多,當時有Mirian Lee , Susan Johnson , esther ,沈明琛,鐘維慈(大陸現在有位胡光醫師在教授董氏奇穴,就是當年來美國開會時隨鐘醫師學的) …等多位醫師聽課,之後我於1989年回台灣開業,這幾位醫師開始在美國各地甚至歐洲講授董氏奇穴,至2001年我再返回美國,董氏奇穴已傳遍全美各地,歐洲亦多知悉董氏奇穴。

1986年我应AAA(美国针灸学会)之聘在圣荷西讲授董氏奇穴一年,及其它中医临床课程一年多,当时有Mirian Lee , Susan Johnson , esther ,沈明琛,钟维慈(大陆现在有位胡光医师在教授董氏奇穴,就是当年来美国开会时随钟医师学的) …等多位医师听课,之后我于1989年回台湾开业,这几位医师开始在美国各地甚至欧洲讲授董氏奇穴,至2001年我再返回美国,董氏奇穴已传遍全美各地,欧洲亦多知悉董氏奇穴。

當然由於加州針灸局早在1980年前後就已承認董氏奇穴的教育學分,也是很多醫生願意學習的原因。

当然由于加州针灸局早在1980年前后就已承认董氏奇穴的教育学分,也是很多医生愿意学习的原因。

二、堅持正道之董氏奇穴:三十多年來在美國針灸界教授奇穴者所採用之奇穴教本始終以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之穴位為主,不搞什麼無中生有的董式刮痧學按摩學推拿學,也不搞什麼亂加名目的三十六絕針七十二絕針,更不搞什麼不定穴(其實老師很多穴位應用時或上或下是浮動的,這有其一定的理論,但不稱為不定穴) ,在我自己多年跟隨老師門診,以及所收集的八位師兄弟筆記中都沒有這些東西。

二、坚持正道之董氏奇穴:三十多年来在美国针灸界教授奇穴者所采用之奇穴教本始终以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之穴位为主,不搞什么无中生有的董式刮痧学按摩学推拿学,也不搞什么乱加名目的三十六绝针七十二绝针,更不搞什么不定穴(其实老师很多穴位应用时或上或下是浮动的,这有其一定的理论,但不称为不定穴) ,在我自己多年跟随老师门诊,以及所收集的八位师兄弟笔记中都没有这些东西。

正因為如此堅守正道,不搞奇門外道,健康的促進了董氏奇穴在美國的發展。

正因为如此坚守正道,不搞奇门外道,健康的促进了董氏奇穴在美国的发展。

三、多所中醫大學博士課程開設董氏奇穴:這是目前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三、多所中医大学博士课程开设董氏奇穴:这是目前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近幾年來,中醫學院通過開辦了正式的博士課程,有幾所最有名最有水平的學校,如洛杉磯的EMPEROR大學、俄勒岡的波特蘭中醫大學(這兩所是最早被美國教育部認可的博士課程) 、聖荷西的加州中醫大學(在美國唯一有中英文兩種課程的博士課程的學校) 、都開闢了董氏奇穴的課程,維傑有幸被邀請為這些學校的博士生講課多年,其間有不少的高材生,及已學習及應用董氏奇穴多年的老醫生。

近几年来,中医学院通过开办了正式的博士课程,有几所最有名最有水平的学校,如洛杉矶的EMPEROR大学、俄勒冈的波特兰中医大学(这两所是最早被美国教育部认可的博士课程) 、圣荷西的加州中医大学(在美国唯一有中英文两种课程的博士课程的学校) 、都开辟了董氏奇穴的课程,维杰有幸被邀请为这些学校的博士生讲课多年,其间有不少的高材生,及已学习及应用董氏奇穴多年的老医生。

他們都很認真的學習及研究董氏奇穴,有不少人都有相當的學術創見,平均水平極高。

他们都很认真的学习及研究董氏奇穴,有不少人都有相当的学术创见,平均水平极高。

   

從以上種種的實際成效來看,經過近四十年,董氏奇穴在美國已進入成熟期,而且已成為董氏奇穴發展最具水平的地區。

从以上种种的实际成效来看,经过近四十年,董氏奇穴在美国已进入成熟期,而且已成为董氏奇穴发展最具水平的地区。

十一(總131)、什麼是有穴無方 如何改善

十一(总131)、什么是有穴无方 如何改善

: 很多人在學習方劑時都知道有藥無方及有方無藥,同樣的,針灸方面也有有穴無方及有方無穴。

: 很多人在学习方剂时都知道有药无方及有方无药,同样的,针灸方面也有有穴无方及有方无穴。

所謂有方無藥,就是用成方而不知變化加減;所謂有藥無方則是不會組方雜湊藥物。

所谓有方无药,就是用成方而不知变化加减;所谓有药无方则是不会组方杂凑药物。

有些人針灸也是如此。

有些人针灸也是如此。

東扎一針西扎一針亂槍打鳥毫無章法,這也是有穴無方。

东扎一针西扎一针乱枪打鸟毫无章法,这也是有穴无方。

開方要懂配方組方,針灸也要懂穴位配伍。

开方要懂配方组方,针灸也要懂穴位配伍。

例如有人治療坐骨神經痛,靈骨、大白、九里、心門、手五金、手千金、鼻翼一起上馬,甚至連十四經的穴位也加上去,這就是標準的有穴無方,怎麼可能求得好的效果。

例如有人治疗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九里、心门、手五金、手千金、鼻翼一起上马,甚至连十四经的穴位也加上去,这就是标准的有穴无方,怎么可能求得好的效果。

扎針要如同處方一樣,所謂「心中有湯頭,臨證不用愁」在用針選穴之前必須有一定的成方作基礎。

扎针要如同处方一样,所谓「心中有汤头,临证不用愁」在用针选穴之前必须有一定的成方作基础。

第一、是熟背一些特定穴的應用法則,例如五輸穴的基本應用,可將《靈樞經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所說:「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及《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所說:「滎俞治外經,合治內府。」及《難經六十八難》所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等背起來,應用時即可熟能生巧得心應手。

第一、是熟背一些特定穴的应用法则,例如五输穴的基本应用,可将《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所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及《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说:「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及《难经六十八难》所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等背起来,应用时即可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凡遇到疼痛即可先選本經之俞穴,因為俞主疼痛。

凡遇到疼痛即可先选本经之俞穴,因为俞主疼痛。

遇到氣逆之病即可取本經之合穴,例如咳嗽為肺之氣逆,可先取肺經合穴尺澤;遇到呃逆為脾之氣逆,即可取脾經合穴陰陵泉,或心包經穴間使,蓋「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穴,心包與胃通也。

遇到气逆之病即可取本经之合穴,例如咳嗽为肺之气逆,可先取肺经合穴尺泽;遇到呃逆为脾之气逆,即可取脾经合穴阴陵泉,或心包经穴间使,盖「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穴,心包与胃通也。

第二、選三五個或更多古歌訣背熟,例如《百証賦》《肘後歌》《標幽賦》《席弘賦》《通玄指要賦》《雜病穴法歌》《勝玉歌》都是膾炙人口極為實用的歌訣,這些歌訣為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我也常勸學生熟讀活用這些歌訣。

第二、选三五个或更多古歌诀背熟,例如《百证赋》《肘后歌》《标幽赋》《席弘赋》《通玄指要赋》《杂病穴法歌》《胜玉歌》都是脍炙人口极为实用的歌诀,这些歌诀为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也常劝学生熟读活用这些歌诀。

古歌訣就是一種成方,例如 : 《席弘賦》《雜病穴法歌》都說列缺配太淵可治氣刺兩乳及偏正頭痛,用列缺配太淵確如其言;又如《百証賦》說 : 「喉痛兮,液門魚際去療」,幾十年來我用液門配魚際治療喉痛確實有立竿見影之效;再如《雜病穴法歌》 說: 「 小便不通 陰陵 泉,三里瀉下 如注。 」我臨床治療小便不通常先針足三里,然後針陰陵泉,小便可立刻通暢。

古歌诀就是一种成方,例如 : 《席弘赋》《杂病穴法歌》都说列缺配太渊可治气刺两乳及偏正头痛,用列缺配太渊确如其言;又如《百证赋》说 : 「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几十年来我用液门配鱼际治疗喉痛确实有立竿见影之效;再如《杂病穴法歌》 说: 「 小便不通 阴陵 泉,三里泻下 如注。 」我临床治疗小便不通常先针足三里,然后针阴陵泉,小便可立刻通畅。

這樣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

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這些成方配穴都很精簡,都只用一兩個穴而已。

这些成方配穴都很精简,都只用一两个穴而已。

   

有成方在胸,臨床時捻手即來,既方便又有實效,而且用穴精簡,不至於有穴無方。

有成方在胸,临床时捻手即来,既方便又有实效,而且用穴精简,不至于有穴无方。

至於董氏奇穴的配穴在本答問 總三十六題曾經談過,這裡簡單舉個例子,董老師治療頭痛有個成方就是側三里配腎關,臨床效果很好,之後我將其發展為三叉一配大白左右交刺僅兩針治療多種頭痛,用針更簡,療效亦佳。

至于董氏奇穴的配穴在本答问 总三十六题曾经谈过,这里简单举个例子,董老师治疗头痛有个成方就是侧三里配肾关,临床效果很好,之后我将其发展为三叉一配大白左右交刺仅两针治疗多种头痛,用针更简,疗效亦佳。

這是由於大白能治前頭痛及頭面病,透過大腸與肝通(本穴屬木亦通肝)治各種頭痛效果皆好,穴性屬木主風對外感病亦佳,貼骨與腎相應,亦治久病;三叉一穴位在三焦經能治側面頭痛及少陽之病,又「滎俞治外經」也是外感病要穴,本穴貼筋著骨進針,入於俞穴肉多之處,一穴多透,功用及主治皆多,脾肝腎皆能治。

这是由于大白能治前头痛及头面病,透过大肠与肝通(本穴属木亦通肝)治各种头痛效果皆好,穴性属木主风对外感病亦佳,贴骨与肾相应,亦治久病;三叉一穴位在三焦经能治侧面头痛及少阳之病,又「荥俞治外经」也是外感病要穴,本穴贴筋着骨进针,入于俞穴肉多之处,一穴多透,功用及主治皆多,脾肝肾皆能治。

不論內傷外感之頭痛皆效,外感頭痛尤佳。

不论内伤外感之头痛皆效,外感头痛尤佳。

此兩穴合用較之取足部之側三里側下三里及腎關更為簡便,效果亦佳。

此两穴合用较之取足部之侧三里侧下三里及肾关更为简便,效果亦佳。

這其中就借用了五輸穴的應用法則,也配合了五體體應的應用法則,有合理的理論指導,在經過臨床的應證後,也就形成了一組成方。

这其中就借用了五输穴的应用法则,也配合了五体体应的应用法则,有合理的理论指导,在经过临床的应证后,也就形成了一组成方。

十二(總132)、董氏奇穴是不是與易理掛象有關

十二(总132)、董氏奇穴是不是与易理挂象有关

: 不只董氏奇穴與易理有關,整個中醫皆可說與易理有關,這方面我已寫過很多文章,這裡只來簡單談談董氏奇穴與易理有關的幾點事項 : 董氏奇穴穴位的應用講究對應,有大太極、中太極、小太極及局部太極,這些有的在前面提過,此外在我的董氏奇穴講座治療學中有詳細的解說。

: 不只董氏奇穴与易理有关,整个中医皆可说与易理有关,这方面我已写过很多文章,这里只来简单谈谈董氏奇穴与易理有关的几点事项 : 董氏奇穴穴位的应用讲究对应,有大太极、中太极、小太极及局部太极,这些有的在前面提过,此外在我的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中有详细的解说。

每個穴位皆有陰陽五行,刺法有天地人三才三部之法,前面都已提過。

每个穴位皆有阴阳五行,刺法有天地人三才三部之法,前面都已提过。

穴位命名也與易理有關,除了一些直接用五行命名的穴以外,還有借用掛象命名的,在總五十五題曾經就土水穴及水金穴的掛象原理詳細說明。

穴位命名也与易理有关,除了一些直接用五行命名的穴以外,还有借用挂象命名的,在总五十五题曾经就土水穴及水金穴的挂象原理详细说明。

這裡再舉兩個例子說明董氏奇穴與掛象的關係。

这里再举两个例子说明董氏奇穴与挂象的关系。

就以二角明及六完穴來看吧。

就以二角明及六完穴来看吧。

二角明穴之二,二者火也,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二角明穴之二,二者火也,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角者木音也,穴在中指井 ( 屬木 ) 滎穴 ( 屬火 ) 之間,即木火穴之間,穴性亦含木火,為了與木火穴區別,乃有此木火通明之穴名。

角者木音也,穴在中指井 ( 属木 ) 荥穴 ( 属火 ) 之间,即木火穴之间,穴性亦含木火,为了与木火穴区别,乃有此木火通明之穴名。

至於六完穴, 有止血的作用, 因為 可以入血分,則注意氣分的病就不要用。

至于六完穴, 有止血的作用, 因为 可以入血分,则注意气分的病就不要用。

如痰多的,一用就痰阻了。

如痰多的,一用就痰阻了。

但從易理方面來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完穴亦為水穴也,所以能止血者,因為水滅火也,水色黑,止血藥物多為黑色或炒成炭色,黑者水之象也。

但从易理方面来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完穴亦为水穴也,所以能止血者,因为水灭火也,水色黑,止血药物多为黑色或炒成炭色,黑者水之象也。

水性寒,所以哮喘、肺病、痰多、體弱不宜也。

水性寒,所以哮喘、肺病、痰多、体弱不宜也。


此外經絡穴位的排列與開合樞有關,開合樞之由來則與易掛有關,在我的《董氏奇穴講座治療學》中也有詳細的解說,其它與易經有關的理論與穴例還有很多,留一點空間給各位思考,這裡就不再多談。

此外经络穴位的排列与开合枢有关,开合枢之由来则与易挂有关,在我的《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中也有详细的解说,其它与易经有关的理论与穴例还有很多,留一点空间给各位思考,这里就不再多谈。


一( 總110)、為何陰經只有心肝兩經上頭?

一(总110)、为何阴经只有心肝两经上头?

:

:

臟腑 一般 的劃分 ,是「 ( ) 陰,「 ( ) 屬陽 但五臟之中又可分陰陽

脏腑 一般 的划分 ,是「 ( ) 阴,「 ( ) 属阳 但五脏之中又可分阴阳

《靈樞·陰陽系日月篇 腰以上為天 天為 陽, 腰以下為地 地為陰 」。

《灵枢·阴阳系日月篇 腰以上为天 天为 阳, 腰以下为地 地为阴 」。

五臟分屬上下。

五脏分属上下。

實際是以膈分上下 膈上胸部為陽 膈下腹部為陰 它說:

实际是以膈分上下 膈上胸部为阳 膈下腹部为阴 它说:

陽中之少陰肺也… 陽中之太陽心也 …陰中之少 肝也…陰中之至陰脾也…陰中之太陰腎也 ,」 ( 以上這段話在《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言相同 )

阳中之少阴肺也… 阳中之太阳心也 …阴中之少 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阴中之太阴肾也 ,」 ( 以上这段话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言相同 )

《素問·金匱真言論〉則說: 背為陽 陽中之陽心也 陽中之陰肺也 腹為陰 陰中之陰腎也 陰中之陽肝也 陰中之至陰脾

《素问·金匮真言论〉则说: 背为阳 阳中之阳心也 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 阴中之阴肾也 阴中之阳肝也 阴中之至阴脾

心與肝同是 陽臟 以心在胸部為 陽中之太陽 」, 肝在腹部為 陰中之少陽 」; 肺、腎、脾同是 陰臟 」, 以肺在胸背為 陽中之少陰 」, 腎在腰部為 陰中之太陰 ,脾在腹部為 陰中之至陰

心与肝同是 阳脏 以心在胸部为 阳中之太阳 」, 肝在腹部为 阴中之少阳 」; 肺、肾、脾同是 阴脏 」, 以肺在胸背为 阳中之少阴 」, 肾在腰部为 阴中之太阴 ,脾在腹部为 阴中之至阴

五行中木火輕揚主上升:土金水重沉主下行,陰經上升(足三陰自足至胸,手三陰自胸至手)故其五輸穴自木火起;陽經下降(手上舉則手三陽自頭至足三陽自頭至腳,足三陽自頭至足)故其五輸穴自金水起。

五行中木火轻扬主上升:土金水重沉主下行,阴经上升(足三阴自足至胸,手三阴自胸至手)故其五输穴自木火起;阳经下降(手上举则手三阳自头至足三阳自头至脚,足三阳自头至足)故其五输穴自金水起。

而陰經中之心經(屬火) 、肝經(屬木)為陽臟,又屬木火,有上升之勢,故陰經中只有作為陽臟的經 心經、肝經自內部 ( 無穴通路 ) 上達頭部。

而阴经中之心经(属火) 、肝经(属木)为阳脏,又属木火,有上升之势,故阴经中只有作为阳脏的经 心经、肝经自内部 ( 无穴通路 ) 上达头部。

由於心肝兩經上行於頭,故肝心之病多能影響神志,肝陽上亢(腦溢血)痰迷心竅(心臟血栓上頭)皆能導致中風,針刺時以董氏奇穴之木火穴, 及屬於木火之靈骨、大白針刺療效極佳。

由于心肝两经上行于头,故肝心之病多能影响神志,肝阳上亢(脑溢血)痰迷心窍(心脏血栓上头)皆能导致中风,针刺时以董氏奇穴之木火穴,及属于木火之灵骨、大白针刺疗效极佳。

二(總111)、針灸取穴何時取同側,何時取對側較佳

二(总111)、针灸取穴何时取同侧,何时取对侧较佳

: 這個可從幾點來看 :

: 这个可从几点来看 :

( ) 治療痛證 : 一般而言治療痛證以針對側為佳,由於神經是交叉的,如此療效較高,所謂 : 交經繆刺,左有病右畔曲 ( 標幽賦 )

( ) 治疗痛证 : 一般而言治疗痛证以针对侧为佳,由于神经是交叉的,如此疗效较高,所谓 : 交经缪刺,左有病右畔曲 ( 标幽赋 )

( ) 治療功能性病 : 可刺對側,也可針同側,但有時同側療效較高。

( ) 治疗功能性病 : 可刺对侧,也可针同侧,但有时同侧疗效较高。

例如 : 五十肩刺對側穴為有效,刺同側有時效果更佳,但帶有疼痛者,仍宜對側為佳。

例如 : 五十肩刺对侧穴为有效,刺同侧有时效果更佳,但带有疼痛者,仍宜对侧为佳。

或兩側皆刺亦可。

或两侧皆刺亦可。

耳鳴針風市甚效,據經驗同側之風市效較高。

耳鸣针风市甚效,据经验同侧之风市效较高。

又如顏面神經麻痺,向右歪表示左邊麻痺,應針左邊,仍然是同側。

又如颜面神经麻痹,向右歪表示左边麻痹,应针左边,仍然是同侧。

( ) 刺血 : 由於血管是直流的,因此刺血一般刺同側,雖然有些穴位如刺井穴之繆刺刺對側,但亦含有以痛治病之意味,血管及神經之治療作用皆應考慮在內。

( ) 刺血 : 由于血管是直流的,因此刺血一般刺同侧,虽然有些穴位如刺井穴之缪刺刺对侧,但亦含有以痛治病之意味,血管及神经之治疗作用皆应考虑在内。

( ) 補瀉 : 某些針刺補瀉則以刺同側較宜。

( ) 补泻 : 某些针刺补泻则以刺同侧较宜。

( ) 艾灸 : 一般艾灸以局部及同側之穴位為多。

( ) 艾灸 : 一般艾灸以局部及同侧之穴位为多。

這些只是一般用法,由於疾病有陰陽移易,因此臨床仍須靈活變化。

这些只是一般用法,由于疾病有阴阳移易,因此临床仍须灵活变化。

三(總112)、有說左為陽右為陰,有說右為陽左為陰,何者為是 男左女右及陰升陽降的意義及應用如何

三(总112)、有说左为阳右为阴,有说右为阳左为阴,何者为是 男左女右及阴升阳降的意义及应用如何

: 左右陰陽牽涉到體用,牽涉到繆刺,也與預後有關。

: 左右阴阳牵涉到体用,牵涉到缪刺,也与预后有关。

更牽涉到左右升降及針序與療效。

更牵涉到左右升降及针序与疗效。

( ) 關於左為陰右為陽 : 從脈診在寸口的分布來看,左寸口三部,分配心肝腎;右寸口三部分配肺脾命,一般認為心肝腎主血主陰,肺脾命主氣主陽。

( ) 关于左为阴右为阳 : 从脉诊在寸口的分布来看,左寸口三部,分配心肝肾;右寸口三部分配肺脾命,一般认为心肝肾主血主阴,肺脾命主气主阳。

因而有左陰右陽之說。

因而有左阴右阳之说。

這樣的分配位置雖說與五行生剋有關,但歷代醫家見解不同,主要是從其「用」來看的。

这样的分配位置虽说与五行生克有关,但历代医家见解不同,主要是从其「用」来看的。

由於經脈與絡脈存在著左右交叉的聯繫,根據左右交叉的原理,所以當發病後,也有左右相互移易轉移的,這與現代醫學大腦脊髓交叉支配肢體的學說相符合。

由于经脉与络脉存在着左右交叉的联系,根据左右交叉的原理,所以当发病后,也有左右相互移易转移的,这与现代医学大脑脊髓交叉支配肢体的学说相符合。

應用於臨床,則在其交叉對應的經絡或臟腑針刺之,即所謂的繆刺。

应用于临床,则在其交叉对应的经络或脏腑针刺之,即所谓的缪刺。

如肺心病,可取左側之列缺穴 ( 肺脈在右 ) 及右側之內關穴 ( 心脈在左 ) ,如此雖說右為陽左為陰,似乎仍然是採取左氣右血的治療方法。

如肺心病,可取左侧之列缺穴 ( 肺脉在右 ) 及右侧之内关穴 ( 心脉在左 ) ,如此虽说右为阳左为阴,似乎仍然是采取左气右血的治疗方法。

也就是左陽右陰。

也就是左阳右阴。

( ) 關於左為陽右為陰 :

( ) 关于左为阳右为阴 :

《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說 :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耳目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強也。…故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這是人體與天地的天人相應,明確的指出了「右為陰左為陽」 。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 :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耳目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强也。…故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这是人体与天地的天人相应,明确的指出了「右为阴左为阳」 。

同樣的話也在《素問?五常政大論》出現過。

同样的话也在《素问?五常政大论》出现过。

這個由來與先後天八卦有關 :

这个由来与先后天八卦有关 :

先天八卦据謂為伏羲氏發明,《系詞》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即先天八卦之由來,乾兌离震四卦皆從陽儀所出,屬陽。

先天八卦据谓为伏羲氏发明,《系词》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即先天八卦之由来,干兑离震四卦皆从阳仪所出,属阳。

巽坎艮坤四卦皆從陰儀所出,屬陰。

巽坎艮坤四卦皆从阴仪所出,属阴。

先天八卦圖按《說卦》所言:「天地 ( 乾坤 ) 定位,山澤 ( 艮兌 ) 通氣,雷風相薄 ( 震巽 ) 水火 ( 坎離 ) 不相射之容展開」則左邊之三卦,兌離震為陽儀,右邊之巽坎艮卦為陰儀,所以有左為陽右為陰之說。

先天八卦图按《说卦》所言:「天地 ( 乾坤 ) 定位,山泽 ( 艮兑 ) 通气,雷风相薄 ( 震巽 ) 水火 ( 坎离 ) 不相射之容展开」则左边之三卦,兑离震为阳仪,右边之巽坎艮卦为阴仪,所以有左为阳右为阴之说。

而所謂「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耳目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則顯然是根據後天八卦之方位而來,左為東,右為西。

而所谓「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耳目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则显然是根据后天八卦之方位而来,左为东,右为西。

西北即右上,東南即左下。

西北即右上,东南即左下。

因此左為陽右為陰應是綜合以「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而來。

因此左为阳右为阴应是综合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而来。

現代醫學指出左手活動是右大腦半球的功能作用,右手活動是左大腦半球的功能作用,左半球為優勢半球,右腦重要於左腦,人體不對稱影響病變的輕重,因此臨床驗證 : 腦中風病患,右半不隨的患者要較左邊患者難治。

现代医学指出左手活动是右大脑半球的功能作用,右手活动是左大脑半球的功能作用,左半球为优势半球,右脑重要于左脑,人体不对称影响病变的轻重,因此临床验证 : 脑中风病患,右半不随的患者要较左边患者难治。

因為男以陽為主,女以陰為主,所以有男左女右之說。

因为男以阳为主,女以阴为主,所以有男左女右之说。

由於陰升陽降,治療時善加利用就能使療效提高。

由于阴升阳降,治疗时善加利用就能使疗效提高。

四(總113)、為什麼說經絡的三個小循環係根據易經先天八卦而來?

四(总113)、为什么说经络的三个小循环系根据易经先天八卦而来?

答:先天八卦据謂為伏羲氏發明,《系詞》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即先天八卦之由來,圖示如下: ( 圖一 )

答:先天八卦据谓为伏羲氏发明,《系词》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即先天八卦之由来,图示如下: ( 图一 )

從左圖來看,乾兌离震四卦接從陽儀所出,屬陽。

从左图来看,干兑离震四卦接从阳仪所出,属阳。

巽坎艮坤四卦

巽坎艮坤四卦

皆從陰儀所出,屬陰。

皆从阴仪所出,属阴。

再將此圖按《說卦》所言:「天地 ( 乾坤 ) 定位,山澤 ( 艮兌 ) 通氣,雷風相薄 ( 震巽 ) 水火 ( 坎離 ) 不相射之容展開」則如下

再将此图按《说卦》所言:「天地 ( 乾坤 ) 定位,山泽 ( 艮兑 ) 通气,雷风相薄 ( 震巽 ) 水火 ( 坎离 ) 不相射之容展开」则如下

( 圖二 )

( 图二 )


這樣的左邊之三卦,兌離震為陽儀,右邊之巽坎艮卦為陰儀,所以有左為陽右為陰之說。

这样的左边之三卦,兑离震为阳仪,右边之巽坎艮卦为阴仪,所以有左为阳右为阴之说。

將臟腑與先天八卦對應並配置於先天八卦中,由於乾為老陽,為陽之極,故統諸陽之督脈。

将脏腑与先天八卦对应并配置于先天八卦中,由于干为老阳,为阳之极,故统诸阳之督脉。

坤為老陰,為陰之極,故統諸陰之主任脈。

坤为老阴,为阴之极,故统诸阴之主任脉。

其餘臟腑根據其屬性配於各卦之內。

其余脏腑根据其属性配于各卦之内。

兌卦屬金,肺大腸,亦屬金,故配置於兌卦;離卦為火,心及小腸亦屬火,故配置於離卦;巽卦屬木,主風,肝膽亦屬木,故配置於巽卦;坎卦屬水,腎與膀胱亦屬水,故配置於坎卦;艮屬土,脾胃亦屬土,故配置於艮卦。

兑卦属金,肺大肠,亦属金,故配置于兑卦;离卦为火,心及小肠亦属火,故配置于离卦;巽卦属木,主风,肝胆亦属木,故配置于巽卦;坎卦属水,肾与膀胱亦属水,故配置于坎卦;艮属土,脾胃亦属土,故配置于艮卦。

多餘之心包與三焦則配置於震卦中,蓋震為龍雷之火,心包三焦相火。

多余之心包与三焦则配置于震卦中,盖震为龙雷之火,心包三焦相火。

這樣的左邊之三卦,兌離震為陽儀,全主手之經絡,右邊之巽坎艮卦為陰儀,全主足之經絡,而且如此則合於《說卦》之「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这样的左边之三卦,兑离震为阳仪,全主手之经络,右边之巽坎艮卦为阴仪,全主足之经络,而且如此则合于《说卦》之「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 實應係相射 ) ,及乾?,坤?相對,稱為「天地定位」。

( 实应系相射 ) ,及干?,坤?相对,称为「天地定位」。

艮?,兌?相對,稱為「山澤通氣」,坎?,離?相對,稱為「水火不相射」。

艮?,兑?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

震?,巽?相對,稱為「雷風相薄」。

震?,巽?相对,称为「雷风相薄」。

各卦之間,因其互相對待,斯能化育萬物,故曰:「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各卦之间,因其互相对待,斯能化育万物,故曰:「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 )

( )

肺、大腸

肺、大肠

( )

( )

( )

( )

膽、肝

胆、肝

( )

( )

心、小腸

心、小肠


( )

( )

膀胱、腎

膀胱、肾

( )

( )

心包、三焦

心包、三焦

( )

( )

( )

( )

胃、脾

胃、脾


除上所述,又含有數之意義,乾之畫三,坤之畫六,一奇一偶,合之為九,兌艮互為錯卦,兌之畫四,艮之畫五,一偶一奇,合之為九。

除上所述,又含有数之意义,干之画三,坤之画六,一奇一偶,合之为九,兑艮互为错卦,兑之画四,艮之画五,一偶一奇,合之为九。

離坎互為錯卦,坎之畫五,離之畫四,一奇一偶,合之為九。

离坎互为错卦,坎之画五,离之画四,一奇一偶,合之为九。

震巽互為錯卦,巽之畫四,震之畫五,一偶一奇,合之為九,先天八卦之排列,於兩兩對待中,更有奇偶之變化,相與而行焉,這就形成了一種對應平衡。

震巽互为错卦,巽之画四,震之画五,一偶一奇,合之为九,先天八卦之排列,于两两对待中,更有奇偶之变化,相与而行焉,这就形成了一种对应平衡。

也就是說兌艮之肺、大腸與胃、脾為一組相對應;離坎之心、小腸膀胱、腎為一組相對應;震巽之心包、三焦與膽、肝為一組相對應。

也就是说兑艮之肺、大肠与胃、脾为一组相对应;离坎之心、小肠膀胱、肾为一组相对应;震巽之心包、三焦与胆、肝为一组相对应。

這就形成了太陰陽明(肺大腸與胃脾 ) ;少陰太陽(心小腸膀胱腎 ) ;厥陰少陽(心包三焦與膽肝 ) 的三組小循環。

这就形成了太阴阳明(肺大肠与胃脾 ) ;少阴太阳(心小肠膀胱肾 ) ;厥阴少阳(心包三焦与胆肝 ) 的三组小循环。

五(總114)、為什麼說經絡的循行次序係根據易經後天八卦而來?

五(总114)、为什么说经络的循行次序系根据易经后天八卦而来?

: 後天八卦係周文王所衍生,表示為流行者也。

: 后天八卦系周文王所衍生,表示为流行者也。

後天八卦之卦位如下:上為離,下為坎,左上為巽,左為震,左下為艮,右上為坤,右為兌,右下為乾。

后天八卦之卦位如下:上为离,下为坎,左上为巽,左为震,左下为艮,右上为坤,右为兑,右下为干。

因任督二脈不參與十二經之循環,將任督兩脈除外。

因任督二脉不参与十二经之循环,将任督两脉除外。

試將臟腑依其五行屬性排列於後天卦中:

试将脏腑依其五行属性排列于后天卦中:

〈木中土〉

〈木中土〉

巳辰

巳辰

( )

( )

( )

( )

心、小腸

心、小肠

〈火中土〉

〈火中土〉

未申

未申

( )

( )

心包、三焦

心包、三焦

( )

( )

( )

( )

大腸

大肠

( )

( )

胃、脾

胃、脾

寅丑

寅丑

〈水中土〉

〈水中土〉

( )

( )

膀胱、腎

膀胱、肾

( )

( )

戌亥

戌亥

〈金中土〉

〈金中土〉

( ) ,火 ( ) 各一卦,將屬水之腎及膀胱定位在坎,將屬火之心及小腸定位在離。

( ) ,火 ( ) 各一卦,将属水之肾及膀胱定位在坎,将属火之心及小肠定位在离。

金、木之卦各二,由於肝膽屬木,所以定位在震巽,肺大腸屬金,所以定位在兌乾,但肝屬陰木,膽屬陽木,根據後天八卦之宮位數 ( 即洛書之數,見圖 )

金、木之卦各二,由于肝胆属木,所以定位在震巽,肺大肠属金,所以定位在兑干,但肝属阴木,胆属阳木,根据后天八卦之宫位数 ( 即洛书之数,见图 )


而將腎及膀胱水定在坎位;震巽皆為木,陽木膽定位在 3 的震位,陰木肝定位在 4 的巽位。

而将肾及膀胱水定在坎位;震巽皆为木,阳木胆定位在 3 的震位,阴木肝定位在 4 的巽位。

同理將陰金肺定位在陰數 6 的乾位,陽金大腸定位在陽數 7 位的兌,土雖然有兩卦,但若將脾胃分置於艮坤兩卦,則心包及三焦將無位置可安。

同理将阴金肺定位在阴数 6 的干位,阳金大肠定位在阳数 7 位的兑,土虽然有两卦,但若将脾胃分置于艮坤两卦,则心包及三焦将无位置可安。

根據九星流年學說,若逢 5 數則將陽寄於 2 ,陰寄於 8 ,其它金、水、木、火則無寄位之說。

根据九星流年学说,若逢 5 数则将阳寄于 2 ,阴寄于 8 ,其它金、水、木、火则无寄位之说。

脾胃經絡在足在下屬陰,因此寄於 8 ,餘下之 2 位則將心包及三焦寄於此,即坤位,坤為火中土,心包及三焦含相火,安於坤位,亦合乎其五行屬性。

脾胃经络在足在下属阴,因此寄于 8 ,余下之 2 位则将心包及三焦寄于此,即坤位,坤为火中土,心包及三焦含相火,安于坤位,亦合乎其五行属性。

如此按 1 9 的數字排列順序,就形成 1 膀胱、腎→ 2 心包、三焦→ 3 膽→ 4 肝→ 6 肺→ 7 大腸→ 8 胃、脾→ 9 心、小腸的循行次序。

如此按 1 9 的数字排列顺序,就形成 1 膀胱、肾→ 2 心包、三焦→ 3 胆→ 4 肝→ 6 肺→ 7 大肠→ 8 胃、脾→ 9 心、小肠的循行次序。

現在一般以寅時從肺經起,其次序即 : 6 肺→ 7 大腸→ 8 胃、脾→ 9 心、小腸→ 1 膀胱、腎→ 2 心包、三焦→ 3 膽→ 4 肝。

现在一般以寅时从肺经起,其次序即 : 6 肺→ 7 大肠→ 8 胃、脾→ 9 心、小肠→ 1 膀胱、肾→ 2 心包、三焦→ 3 胆→ 4 肝。

六(總115)、五行生剋與經絡之關係如何

六(总115)、五行生克与经络之关系如何

: 根據《靈樞經脈篇》所言 : 肺經「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這裡的中焦包括脾胃,有土生金之意。

: 根据《灵枢经脉篇》所言 : 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这里的中焦包括脾胃,有土生金之意。

脾經經絡「…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說明了與心相通,能夠說明火生土;手少陰「其直者,復從心系却上肺」可以連繫火剋金,腎經「…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說明了肝腎、肺腎、心腎的關係。

脾经经络「…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说明了与心相通,能够说明火生土;手少阴「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可以连系火克金,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说明了肝肾、肺肾、心肾的关系。

肝經「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這就聯繫了金剋木…。

肝经「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这就联系了金克木…。

七(總116)、有人說針灸經絡是從印度傳入中國,是如此嗎

七(总116)、有人说针灸经络是从印度传入中国,是如此吗

: 由於歷史上托名耆婆的著作甚多,耆婆與岐伯音近,而華陀之陀亦與吠陀之陀音同,故而有些人甚至認為中醫係從佛教及印度而來,耆婆一譯耆域,據《佛說奈女耆婆經》所載耆域為昇沙國王之子,曾拜名醫阿提黎學醫七年,其行醫事跡和他的身世一樣具有傳奇色彩,但將此附會為岐伯則實屬無稽。

: 由于历史上托名耆婆的著作什多,耆婆与岐伯音近,而华陀之陀亦与吠陀之陀音同,故而有些人甚至认为中医系从佛教及印度而来,耆婆一译耆域,据《佛说奈女耆婆经》所载耆域为升沙国王之子,曾拜名医阿提黎学医七年,其行医事迹和他的身世一样具有传奇色彩,但将此附会为岐伯则实属无稽。

佛教是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的,在此之前,中國醫藥學已經歷了漫長的歷程,中醫學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有理論、有實踐的專門學科。

佛教是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在此之前,中国医药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中医学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有理论、有实践的专门学科。

《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等一批醫學巨著皆已相繼問世,在佛經傳入中國之前,中國的針灸理論和臨床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一批医学巨著皆已相继问世,在佛经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针灸理论和临床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從近幾十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張家山出土的竹簡和滿城漢墓出土的金銀針具等,印證了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醫學已有豐富的經典文獻和大量文物。

从近几十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张家山出土的竹简和满城汉墓出土的金银针具等,印证了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医学已有丰富的经典文献和大量文物。

佛經中雖也有『脈』,但與中醫的脈顯然不同,《正法念處經》中記有 : 身有十三脈,若水流注,似乎與中醫之經絡類同,但細看其內容,十三脈名稱如下 : 「一名命流脈 ( 心為其本 ) ;二名隨順流脈 ( 兩脅為本 ) …四名汗流脈 ( 以毛根及脂為本 ) …六名糞流脈…十三名精流脈(以卵及身根為本) ,」可說精髓糞尿無所不包,而中醫之脈則分為經脈、經絡、絡脈,而且中醫之經絡是循環的,因此兩者可說相差甚遠。

佛经中虽也有『脉』,但与中医的脉显然不同,《正法念处经》中记有 : 身有十三脉,若水流注,似乎与中医之经络类同,但细看其内容,十三脉名称如下 : 「一名命流脉 ( 心为其本 ) ;二名随顺流脉 ( 两胁为本 ) …四名汗流脉 ( 以毛根及脂为本 ) …六名粪流脉…十三名精流脉(以卵及身根为本) ,」可说精髓粪尿无所不包,而中医之脉则分为经脉、经络、络脉,而且中医之经络是循环的,因此两者可说相差甚远。


此外,四大是古代印度醫學有關生理病裡的一種理論,認為地水火風為構成物質的四大基本元素,認為人身亦由四大構成,四大失調則患病。

此外,四大是古代印度医学有关生理病里的一种理论,认为地水火风为构成物质的四大基本元素,认为人身亦由四大构成,四大失调则患病。

而中醫之《內經》在《周易》《洪範》等浸潤影響下,把五行學說這一哲學範疇的東西引進到中醫學領域,借助五行的系統歸類,揭示中醫臟腑、經絡、生理、病理之間的聯繫關係,應用五行生剋理論,維持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

而中医之《内经》在《周易》《洪范》等浸润影响下,把五行学说这一哲学范畴的东西引进到中医学领域,借助五行的系统归类,揭示中医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之间的联系关系,应用五行生克理论,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在針灸治療上,由於四肢的五輸穴,井、滎、俞、經、合分屬木、火、土、金、水,臨床便可根據不同病情以五行生剋乘侮規律及同氣相求原理進行選穴。

在针灸治疗上,由于四肢的五输穴,井、荥、俞、经、合分属木、火、土、金、水,临床便可根据不同病情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及同气相求原理进行选穴。

五行學說被廣泛而靈活的用到中醫學,作為中醫理論的說理工具及治療根據。

五行学说被广泛而灵活的用到中医学,作为中医理论的说理工具及治疗根据。

尤其是五行與陰陽學說結合,形成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尤其是五行与阴阳学说结合,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五行學說明顯高於四大學說,五行學說既能說明相生,也能說明相剋,在這樣完整的框架下,四大學說雖曾隨佛教傳入,但並未對中醫造成影響,在中醫的天空中它只是一如過客般的僅僅露出過一點星光,便永遠消失了。

五行学说明显高于四大学说,五行学说既能说明相生,也能说明相克,在这样完整的框架下,四大学说虽曾随佛教传入,但并未对中医造成影响,在中医的天空中它只是一如过客般的仅仅露出过一点星光,便永远消失了。


不論從醫學的典籍文獻及理論臨床高度來看,中醫都不可能是從印度傳來,有關中醫針灸淵源於印度這種說法實在是違背歷史事實的無稽之說。

不论从医学的典籍文献及理论临床高度来看,中医都不可能是从印度传来,有关中医针灸渊源于印度这种说法实在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无稽之说。

八(總117)、董氏奇穴一一部位之原排列與楊醫師書本之排列不同,有何意義

八(总117)、董氏奇穴一一部位之原排列与杨医师书本之排列不同,有何意义

: ( ) 原本 ( 《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 ) 次序較難記憶,可分四個次序面 :

: ( ) 原本 (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 次序较难记忆,可分四个次序面 :

1. 從食指陰掌治療疝氣的大間小間浮間外間中間起,接下來是治婦科病的無名指的還巢穴,這或許當年小兒疝氣較多,婦科病也較多之故,也顯見老師重視小兒及婦人。

1. 从食指阴掌治疗疝气的大间小间浮间外间中间起,接下来是治妇科病的无名指的还巢穴,这或许当年小儿疝气较多,妇科病也较多之故,也显见老师重视小儿及妇人。

2. 然後從食指陽掌背 ( 掌背 ) 的指駟馬指千金起,次序依二三四五指排列,然後是中指無名指然後到小指的火膝穴指。

2. 然后从食指阳掌背 ( 掌背 ) 的指驷马指千金起,次序依二三四五指排列,然后是中指无名指然后到小指的火膝穴指。

這全部是陽掌穴,次序依二三四五指排列。

这全部是阳掌穴,次序依二三四五指排列。

3. 然後從食指陰掌的木穴開始,次序依二三四五指排列,然後是中指無名指然後到小指的眼黃穴止。

3. 然后从食指阴掌的木穴开始,次序依二三四五指排列,然后是中指无名指然后到小指的眼黄穴止。

這全部是陰掌穴。

这全部是阴掌穴。

4. 最後是大指的幾個穴,從小側往大側排列 : 如婦科、止涎、制污、五虎穴等。

4. 最后是大指的几个穴,从小侧往大侧排列 : 如妇科、止涎、制污、五虎穴等。

( ) 個人書本之新排列為 : 仍然自食指陰掌之大間起,但後續則接著食指其他穴位,然後是中指、無名指、小指。

( ) 个人书本之新排列为 : 仍然自食指阴掌之大间起,但后续则接着食指其他穴位,然后是中指、无名指、小指。

陰掌排完翻轉手掌接著從小指之陽掌穴位接著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指。

阴掌排完翻转手掌接着从小指之阳掌穴位接着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指。

恰好翻轉一圈,這樣較有次序較易記憶。

恰好翻转一圈,这样较有次序较易记忆。

九(總118)、治療前頭痛,為什麼公孫、陰陵泉、中脘皆特效

九(总118)、治疗前头痛,为什么公孙、阴陵泉、中脘皆特效

: 三穴單獨應用治療前頭痛,皆有特效,理由如下 :

: 三穴单独应用治疗前头痛,皆有特效,理由如下 :

1 公孫 : 公孫穴爲脾經絡穴,脾胃表裏,故爲治療胃病之要穴。

1 公孙 : 公孙穴为脾经络穴,脾胃表里,故为治疗胃病之要穴。

個人最常用本穴治療眉骨,鼻骨及前頭痛等症,皆有特效,止痛極速,這是因爲面部及前頭屬於陽明,刺一絡可治兩經病,所以針公孫有效。

个人最常用本穴治疗眉骨,鼻骨及前头痛等症,皆有特效,止痛极速,这是因为面部及前头属于阳明,刺一络可治两经病,所以针公孙有效。

「公孫」 亦爲八法交會穴之一。

「公孙」 亦为八法交会穴之一。

通於衝脈,「衝為血海」, 對於血管性頭痛亦有效。

通于冲脉,「冲为血海」, 对于血管性头痛亦有效。

本人應用此穴治療數十例多年之前頭痛,往往針二、三次即痊癒。

本人应用此穴治疗数十例多年之前头痛,往往针二、三次即痊愈。

余以公孫穴治療前額部頭痛,已有近四十年之經驗,在個人一九七五年出版之《針灸經緯》中即有記載。

余以公孙穴治疗前额部头痛,已有近四十年之经验,在个人一九七五年出版之《针灸经纬》中即有记载。

2 陰陵泉 : 陰陵泉為脾經之合穴,透過脾胃經表裏及“合治內腑”的原則,治療前頭痛及眉骨,鼻骨痛,效果極佳。

2 阴陵泉 :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透过脾胃经表里及“合治内腑”的原则,治疗前头痛及眉骨,鼻骨痛,效果极佳。

又,本穴在小腿全息分佈的最上點,全息與頭面對應,也是治療頭痛有效原因。

又,本穴在小腿全息分布的最上点,全息与头面对应,也是治疗头痛有效原因。

本人應用此穴治療數十例多年之前頭痛,往往針二、三次即痊癒。

本人应用此穴治疗数十例多年之前头痛,往往针二、三次即痊愈。

余以陰陵泉穴治療前額部頭痛,已有近四十年之經驗,在個人一九七五年出版之《針灸經緯》中即有記載。

余以阴陵泉穴治疗前额部头痛,已有近四十年之经验,在个人一九七五年出版之《针灸经纬》中即有记载。

3 中脘 : 本穴係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和任脈之會穴,八會穴中之腑會,亦為胃之募穴,是治療脾胃疾患最常用的有效穴道之一,前額系足陽明經循行之部位,前額部頭痛習稱陽明頭痛,多由脾胃病所致。

3 中脘 : 本穴系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和任脉之会穴,八会穴中之腑会,亦为胃之募穴,是治疗脾胃疾患最常用的有效穴道之一,前额系足阳明经循行之部位,前额部头痛习称阳明头痛,多由脾胃病所致。

前頭痛多兼痰飲,痛時兼昏旋,二目難睜,甚或欲嘔,針中脘能健胃祛痰,因此治療前頭痛甚效。

前头痛多兼痰饮,痛时兼昏旋,二目难睁,甚或欲呕,针中脘能健胃祛痰,因此治疗前头痛甚效。

又中脘為胃之募穴為陽明胃腑經氣聚注所在,且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脈,善於調理氣血,對於氣血不足及不調之前額頭痛尤有卓效。

又中脘为胃之募穴为阳明胃腑经气聚注所在,且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脉,善于调理气血,对于气血不足及不调之前额头痛尤有卓效。

又中脘穴善降上逆之濁氣,腑氣通順,頭痛遂除。

又中脘穴善降上逆之浊气,腑气通顺,头痛遂除。

本人應用此穴治療數十例多年之前頭痛,往往針二、三次即痊癒。

本人应用此穴治疗数十例多年之前头痛,往往针二、三次即痊愈。

余以中脘穴治療前額部頭痛,已有近四十年之經驗,在個人一九七五年出版之《針灸經緯》中即有記載。

余以中脘穴治疗前额部头痛,已有近四十年之经验,在个人一九七五年出版之《针灸经纬》中即有记载。

( )(總119) : 什麼是「是動病 所生病」 有哪些不同的解釋 其含義為何

( )(总119) : 什么是「是动病 所生病」 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其含义为何

: 「是動病」和「所生病」,是《靈樞?經脈篇》在論述十二經脈病候時提到的兩個名詞。

: 「是动病」和「所生病」,是《灵枢?经脉篇》在论述十二经脉病候时提到的两个名词。

《難經·二十二難〉首先提出解說以來,後世不少注家據此 從各種角度 作了不少 不同的解釋,觀點頗不一致。

《难经·二十二难〉首先提出解说以来,后世不少注家据此 从各种角度 作了不少 不同的解释,观点颇不一致。

綜觀歷代注家對「是動病、所生病」的解釋,雖然不少,但主要有下列幾種:

综观历代注家对「是动病、所生病」的解释,虽然不少,但主要有下列几种:

1. 氣血先後說 : 難經?二十二難》說: 「是動者 , 氣也 ; 所生病者 , 血也。邪在氣 , 氣為是動 ; 邪在血 , 血為所生病。」並指出 " 氣先病 " " 血後病 "

1. 气血先后说 : 难经?二十二难》说: 「是动者 , 气也 ; 所生病者 , 血也。邪在气 , 气为是动 ; 邪在血 , 血为所生病。」并指出 " 气先病 " " 血后病 "

這是對 是動、所生病 的最早解釋。

这是对 是动、所生病 的最早解释。

明? 張景岳〈類經》提出質疑說 : 「觀此以動為氣 , 所生為血 , 氣病為先 . 血病為後 , 若乎近理 , 然細察本篇之義 , 凡在五臟 , 則各言臟所生病 , 凡在六腑 , 則或言氣 , 或言血 , 或脈或筋 , 或骨或津液 , 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 , 非以氣血二字統言十二經也。難經》之言似非經旨。」

明? 张景岳〈类经》提出质疑说 : 「观此以动为气 , 所生为血 , 气病为先 . 血病为后 , 若乎近理 , 然细察本篇之义 , 凡在五脏 , 则各言脏所生病 , 凡在六腑 , 则或言气 , 或言血 , 或脉或筋 , 或骨或津液 , 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 , 非以气血二字统言十二经也。难经》之言似非经旨。」

《難經》雖為解釋《內經》而作 , 但在此所提的氣血先後說 , 卻與《內經》原意不相合。

《难经》虽为解释《内经》而作 , 但在此所提的气血先后说 , 却与《内经》原意不相合。

查《靈樞?經脈》原文 明確提出 三焦手少陽之脈「是主氣生病者」,胃足陽明之脈「是主血所生病者」,分明氣血都屬於「所生病」,並不包括「是動」在內; 又如肺經「所生病」中有「咳、上氣、喘渴」等症 , 似難以歸於血分病。

查《灵枢?经脉》原文 明确提出 三焦手少阳之脉「是主气生病者」,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分明气血都属于「所生病」,并不包括「是动」在内; 又如肺经「所生病」中有「咳、上气、喘渴」等症 , 似难以归于血分病。

而肺經、大腸經、胃經的所生病後還有『「氣」盛』、『「氣」虛』的記述 , 就更不能歸於血分病。

而肺经、大肠经、胃经的所生病后还有『「气」盛』、『「气」虚』的记述 , 就更不能归于血分病。

此外,腎經「是動病」中有「咳唾則有血」 , 似為血分而非氣分病 ; 可見用氣血先後來區分各經中的 " 是動、所生病 " 是不切合原意的。

此外,肾经「是动病」中有「咳唾则有血」 , 似为血分而非气分病 ; 可见用气血先后来区分各经中的 " 是动、所生病 " 是不切合原意的。

2. 本經他經說 : 清? 徐靈胎《難經經釋》說 : 「是動諸病 , 乃本經之病 ; 所生之病 , 則以類推而旁及他經者。」然 試觀《靈樞》原文,脾經的「是動」病中有胃脘痛」;腎經的「是動」病中有「飢不欲食」,都並非「本經之病」。

2. 本经他经说 : 清? 徐灵胎《难经经释》说 : 「是动诸病 , 乃本经之病 ; 所生之病 , 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然 试观《灵枢》原文,脾经的「是动」病中有胃脘痛」;肾经的「是动」病中有「饥不欲食」,都并非「本经之病」。

怎能以「是動諸病乃本經之病」而論知呢 可見以本經、他經來劃分也難以成立。

怎能以「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而论知呢 可见以本经、他经来划分也难以成立。

3. 經脈臟腑說 : 岡本一抱《十四經發揮和語鈔》提出「是動」為經絡病 , 「所生病」為臟腑病。

3. 经脉脏腑说 : 冈本一抱《十四经发挥和语钞》提出「是动」为经络病 , 「所生病」为脏腑病。

近代陳璧琉、鄭卓人亦持此說。

近代陈璧琉、郑卓人亦持此说。

廖季平《診絡篇補證》又有「是動」為絡病 ; 「所生病」為經病之說 , 這些都與經文 內容不合。

廖季平《诊络篇补证》又有「是动」为络病 ; 「所生病」为经病之说 , 这些都与经文 内容不合。

如胃經「是動」中有「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腎經「是動」中有「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等,並非經脈病;至於「所生病」中, 各陰經中有主「臟」所生病的記載 , 各陽經則未有主「腑」病的記載 , 相反 的明顯的 詳於外經病,因此將「是動病」說成「絡病」 , 「所生病」說成「經病」混淆了經脈、絡脈的內容 , 也與原意不合。

如胃经「是动」中有「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肾经「是动」中有「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等,并非经脉病;至于「所生病」中, 各阴经中有主「脏」所生病的记载 , 各阳经则未有主「腑」病的记载 , 相反 的明显的 详于外经病,因此将「是动病」说成「络病」 , 「所生病」说成「经病」混淆了经脉、络脉的内容 , 也与原意不合。

十一 (總120) 、怎樣正確認識「 是動病」、「所生病」的含義

十一 (总120) 、怎样正确认识「 是动病」、「所生病」的含义

: 這個可從幾點來認識 :

: 这个可从几点来认识 :

( ) 從證候分析

( ) 从证候分析

「是動病」及「所生病」都與本經、本臟腑生理功能失調有關,不論外因,內因,均能導致本經,本臟腑生理功能失調而發病。

「是动病」及「所生病」都与本经、本脏腑生理功能失调有关,不论外因,内因,均能导致本经,本脏腑生理功能失调而发病。

「是動病」表現的多為外邪 侵襲 經脈功能發生異常所產生的疾病,一般而言, 病位淺 , 多在表,在氣分 , 在經絡, 多是急性病,正氣一般不虛, 多為實證,唯足少陰腎經病但見虛證 ,而無實證

「是动病」表现的多为外邪 侵袭 经脉功能发生异常所产生的疾病,一般而言, 病位浅 , 多在表,在气分 , 在经络, 多是急性病,正气一般不虚, 多为实证,唯足少阴肾经病但见虚证 ,而无实证


「所生病」表現的多是內因發 病,病在臟腑,即是本經脈所屬臟腑功能失調發生的疾病,一般而言,病位偏裡。

「所生病」表现的多是内因发 病,病在脏腑,即是本经脉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发生的疾病,一般而言,病位偏里。

病機可虛可實,正氣可盛可衰,病情或急或為慢性。

病机可虚可实,正气可盛可衰,病情或急或为慢性。

某些陽經的所生病為虛中挾實或外邪入裏化熱 , 亦能損及正氣。

某些阳经的所生病为虚中挟实或外邪入里化热 , 亦能损及正气。

( ) 從針灸著述作比較思考

( ) 从针灸著述作比较思考

據早於《黃帝內經》的馬王堆漢墓帛書中之《陰陽十一脈灸經》來看 : 《靈樞·經脈》篇係從《陰陽十一脈灸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据早于《黄帝内经》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中之《阴阳十一脉灸经》来看 : 《灵枢·经脉》篇系从《阴阳十一脉灸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陰陽十一脈灸經》所載十一條經脈均有 是動則病 是××脉 ( ) 主治其所產病 的字句。

《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载十一条经脉均有 是动则病 是××脉 ( ) 主治其所产病 的字句。

《靈樞·經脈》篇 的「是動」變化不大, 保持了《陰陽十一脈灸經》原有字樣 , 許多經脈中的文字幾乎與 《陰陽十一脈灸經》 雷同,但是對「所生病」則進行了較大的加工, 主治 二字省寫為 一字;將 字改為 義類同之 略去本經脈之名 而成 「是主×所生病 」,並大量補充了「所生病 的內容,對於「所生病 」已經 認識到 陰陽相損的病機 陰經的病變可導致五臟功能的障礙,陽經的病變可導致氣、血、津、液、筋、骨等有形物質的損害。

《灵枢·经脉》篇 的「是动」变化不大, 保持了《阴阳十一脉灸经》原有字样 , 许多经脉中的文字几乎与 《阴阳十一脉灸经》 雷同,但是对「所生病」则进行了较大的加工, 主治 二字省写为 一字;将 字改为 义类同之 略去本经脉之名 而成 「是主×所生病 」,并大量补充了「所生病 的内容,对于「所生病 」已经 认识到 阴阳相损的病机 阴经的病变可导致五脏功能的障碍,阳经的病变可导致气、血、津、液、筋、骨等有形物质的损害。

證了古人對經絡 辨證 認識的發展進步 深化 躍進 過程。

证了古人对经络 辨证 认识的发展进步 深化 跃进 过程。

可以看出「是動」與「所生病」並不是症狀的分類,而是包括了病候( 「是動」 )與主治( 「 是主×所生病 」 ) ,因此可以說 《靈樞·經脈》是 是動則病 為本經脈之經氣變動失常而病; 是主×所生病 為本經脈所主治之病。

可以看出「是动」与「所生病」并不是症状的分类,而是包括了病候( 「是动」 )与主治( 「 是主×所生病 」 ) ,因此可以说 《灵枢·经脉》是 是动则病 为本经脉之经气变动失常而病; 是主×所生病 为本经脉所主治之病。

( ) 《靈樞·經脈》 經文文法結構探討

( ) 《灵枢·经脉》 经文文法结构探讨

1. 分析古代語言特點 :

1. 分析古代语言特点 :


所謂「動」字 , 是指「變」也,「變」與「常」相對,變是指特殊病理變化。

所谓「动」字 , 是指「变」也,「变」与「常」相对,变是指特殊病理变化。

者是指一般病理變化 , 是動則病 即這一經發生變動而出現的病症為主 , 臟腑發生變動而出現的病證為副為次 ( 其他經脈或臟腑病亦為次為副 )

者是指一般病理变化 , 是动则病 即这一经发生变动而出现的病症为主 , 脏腑发生变动而出现的病证为副为次 ( 其他经脉或脏腑病亦为次为副 )


主與次與副相對,分析主則必與次與副對比,所謂 字的本義是闡述本經臟腑病病症為主,除本義外 , 應寓有 對比 , 亦可包涵經脈病證,也就是以本經為主,但也可涉及其他經脈臟腑的病證。

主与次与副相对,分析主则必与次与副对比,所谓 字的本义是阐述本经脏腑病病症为主,除本义外 , 应寓有 对比 , 亦可包涵经脉病证,也就是以本经为主,但也可涉及其他经脉脏腑的病证。

因此 是主所生病 是以臟腑發生病變而出現的病證為主 , 經脈發生病變而出現的病證或其他經脈或臟腑為副為次。

因此 是主所生病 是以脏腑发生病变而出现的病证为主 , 经脉发生病变而出现的病证或其他经脉或脏腑为副为次。

2. 分析文句結構

2. 分析文句结构


《靈樞·經脈》原文敘述每經證候大致分為四段,其文字層次分明 , 前後呼應 : 第一段 , 是經脈循行路線 ; 第二段 , 是動則病…… 第三段 , 是主某所生病者…… 第四段 , 是針刺時的治則 , 為此諸病,盛者瀉之,虛者補之,熱者 …」 《難經》將第二句 是動則病 寫成 是動病 」, 將下句 是主 × 所生病者 截去了主語。

《灵枢·经脉》原文叙述每经证候大致分为四段,其文字层次分明 , 前后呼应 : 第一段 , 是经脉循行路线 ; 第二段 , 是动则病…… 第三段 , 是主某所生病者…… 第四段 , 是针刺时的治则 , 为此诸病,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热者 …」 《难经》将第二句 是动则病 写成 是动病 」, 将下句 是主 × 所生病者 截去了主语。

簡化為 所生 ,依理 是動 應與 是主 構詞類同 相提並論 去頭斷尾只截取 所生 二字 這樣割裂文字、易 曲解原意。

简化为 所生 ,依理 是动 应与 是主 构词类同 相提并论 去头断尾只截取 所生 二字 这样割裂文字、易 曲解原意。

或許這就是歷代注家產生誤解的原因之一

或许这就是历代注家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


兩個 在這裏是代詞 為本句的主語 , 就是 的意思 指的是這一經脈 , 也就是第一段所提的經脈。

两个 在这里是代词 为本句的主语 , 就是 的意思 指的是这一经脉 , 也就是第一段所提的经脉。

是動 即變動, 也可說是異常 是指變動失常而言 是說這一經脈運行發生變動而失其常態。

是动 即变动, 也可说是异常 是指变动失常而言 是说这一经脉运行发生变动而失其常态。

因此 是動則病…… 就是說本經脈及其所屬臟腑功能發生病理變動時 就會出現……等病證 ; 是主……所生病者 」的「 字是主要字眼, , 卻在 字上 發功夫, 未免輕重倒置。

因此 是动则病…… 就是说本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发生病理变动时 就会出现……等病证 ; 是主……所生病者 」的「 字是主要字眼, , 却在 字上 发功夫, 未免轻重倒置。

有主要、主治之義,這裡應指主治, 主治的疾病範圍而言 , 《內經》中 地方 提到 治主病者 」,其本 指治療疾病應取用主治的經脈 , 可以作為理解本句的參

有主要、主治之义,这里应指主治, 主治的疾病范围而言 , 《内经》中 地方 提到 治主病者 」,其本 指治疗疾病应取用主治的经脉 , 可以作为理解本句的参

是主……所生病者 就是說本經脈上的穴位能夠主治……方面所發生的病變 , 如……等病證。

是主……所生病者 就是说本经脉上的穴位能够主治……方面所发生的病变 , 如……等病证。

這樣 比較切 合古文句法 ,也 能解釋 一些症狀上的 虛實 互見 、寒熱並存現象。

这样 比较切 合古文句法 ,也 能解释 一些症状上的 虚实 互见 、寒热并存现象。

這也是目前較多學者贊成的觀點

这也是目前较多学者赞成的观点

(四) 結論 : 從證候分析 從針灸著述作比較思考 《靈樞·經脈》 經文文法結構探討 ,並 結合證候及臨床實際來理解 : 「是動病」表現的多為外邪 侵襲 經脈功能發生異常所產生的疾病,一般而言, 病位淺 , 多在表,在經絡, 多是急性病,正氣一般不虛, 多為實證,唯足少陰腎經病但見虛證。

(四) 结论 : 从证候分析 从针灸著述作比较思考 《灵枢·经脉》 经文文法结构探讨 ,并 结合证候及临床实际来理解 : 「是动病」表现的多为外邪 侵袭 经脉功能发生异常所产生的疾病,一般而言, 病位浅 , 多在表,在经络, 多是急性病,正气一般不虚, 多为实证,唯足少阴肾经病但见虚证。

「所生病」表現的多是內因發 病,為本經脈所屬臟腑功能失調發生的疾病,一般而言,病位偏裡。

「所生病」表现的多是内因发 病,为本经脉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发生的疾病,一般而言,病位偏里。

病機可虛可實,正氣可盛可衰,病情或急或緩。

病机可虚可实,正气可盛可衰,病情或急或缓。

某些陽經的所生病為虛中挾實或外邪入裏化熱 , 亦能損及正氣。

某些阳经的所生病为虚中挟实或外邪入里化热 , 亦能损及正气。


是動則病… 是指本經脈及其所屬臟腑功能發生病理變動時 , 就會出現……等病證 : 是代表本經脈及所屬臟腑發生疾病後出現的証候群, 這是從發病的角度來談 帶有症候群的性質。

是动则病… 是指本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发生病理变动时 , 就会出现……等病证 : 是代表本经脉及所属脏腑发生疾病后出现的证候群, 这是从发病的角度来谈 带有症候群的性质。

是主某所生病者 是指 本經脈上的穴位能夠主治……方面所發生的病變 如……等病證。 這是從治療的角度來談 , 不一定有症候群的性質。

是主某所生病者 是指 本经脉上的穴位能够主治……方面所发生的病变 如……等病证。 这是从治疗的角度来谈 , 不一定有症候群的性质。

是動則病… 是主某所生病者 前後兩段文字兩者之間互相聯繫、相互補充,所說的症候和主病就有其一致性。

是动则病… 是主某所生病者 前后两段文字两者之间互相联系、相互补充,所说的症候和主病就有其一致性。

總稱作十二經脈病侯。

总称作十二经脉病侯。

十二經脈病侯是中醫最早的症狀學 , 共記述了 200 種病證。

十二经脉病侯是中医最早的症状学 , 共记述了 200 种病证。

為後世醫者指出疾病 、疾病性質 的診斷依據和臨床治療範圍, 為針灸辯證 河, 學習及 臨床 應用針灸 治療的基礎。

为后世医者指出疾病 、疾病性质 的诊断依据和临床治疗范围, 为针灸辩证 河, 学习及 临床 应用针灸 治疗的基础。


靈樞 經脈篇 》在「 是動則病… 是主某所生病者 」中也 詳細敘述了經脈病機陰陽相損的具體內容,十二經脈中通五臟者為陰經,通六腑者為陽經,各組織功能為陽;氣、血、津、液、筋、骨為陰,由於陰陽相損的病機 陰經的病變可導致五臟功能的障礙,陽經的病變可導致氣、血、津、液、筋、骨等有形物質的損害。

灵枢 经脉篇 》在「 是动则病… 是主某所生病者 」中也 详细叙述了经脉病机阴阳相损的具体内容,十二经脉中通五脏者为阴经,通六腑者为阳经,各组织功能为阳;气、血、津、液、筋、骨为阴,由于阴阳相损的病机 阴经的病变可导致五脏功能的障碍,阳经的病变可导致气、血、津、液、筋、骨等有形物质的损害。

這些我們在前面的幾次答問中已 詳細答覆 過,可自行參考 ( 其他詳見楊維傑之《 談內經十二經證候之啟示與應用》

这些我们在前面的几次答问中已 详细答覆 过,可自行参考 ( 其他详见杨维杰之《谈内经十二经证候之启示与应用》

※上過本網站『一針療法』及『高級奇穴針灸講座』之醫師請注意 :

※上过本网站『一针疗法』及『高级奇穴针灸讲座』之医师请注意 :

五月起將在內部網站大師中醫論壇另外推出其他討論題目, 請上網溜覽討論, 預計先推出下列題目 :

五月起将在内部网站大师中医论坛另外推出其他讨论题目, 请上网溜览讨论, 预计先推出下列题目 :

◎為什麼稱陰陵泉為天皇穴

◎为什么称阴陵泉为天皇穴

◎什麼是心經的坐骨痛 什麼是肺經的坐骨痛 ( 坐骨神經痛 )

◎什么是心经的坐骨痛 什么是肺经的坐骨痛 ( 坐骨神经痛 )

◎一般穴位排列係天人地,為何董氏奇穴排列為天地人

◎一般穴位排列系天人地,为何董氏奇穴排列为天地人

◎臟腑別通與經絡之關係如何

◎脏腑别通与经络之关系如何

◎現在西方有些人將針灸中藥稱為為東方醫學,而非中國醫學,許多老中提問,這樣合理正確嗎

◎现在西方有些人将针灸中药称为为东方医学,而非中国医学,许多老中提问,这样合理正确吗

◎如何從針方對應發揮三叉三穴的應用?

◎如何从针方对应发挥三叉三穴的应用?

◎俞穴主痛與芍藥甘草湯治療疼痛之聯繫如何? (回頁首)

◎俞穴主痛与芍药甘草汤治疗疼痛之联系如何? (回页首)



第十四回針灸答問及討論 (2009 11 12 月號 )

第十四回针灸答问及讨论 (2009 11 12 月号 )

( 總100) 、針灸「一針療法」取穴只取單邊之道理為何

( 总100) 、针灸「一针疗法」取穴只取单边之道理为何

: 這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

: 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

( 一) 、 共振效應 :

( 一) 、 共振效应 :

在自然現象中, 一切事物都是以對立統一的形式存在,而且總是劃分為陰陽兩種屬性,並保持著動態的平衡狀態,處處都是以陰陽兩種屬性的對立統一而存在,例如上與下,左與右,前與後,經絡亦以陰陽兩大類分部於臟腑內外,當針刺人體一側的經穴時,在其相對稱另一側的經穴,會產生一如針刺的感覺,這樣對於內臟或雙側疼痛之疾病,可以不必雙側取穴,僅針一側即可。

在自然现象中, 一切事物都是以对立统一的形式存在,而且总是划分为阴阳两种属性,并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状态,处处都是以阴阳两种属性的对立统一而存在,例如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经络亦以阴阳两大类分部于脏腑内外,当针刺人体一侧的经穴时,在其相对称另一侧的经穴,会产生一如针刺的感觉,这样对于内脏或双侧疼痛之疾病,可以不必双侧取穴,仅针一侧即可。

對於疼痛一般可取較痛的對側,或上下各取異側,或取同名經穴位。

对于疼痛一般可取较痛的对侧,或上下各取异侧,或取同名经穴位。

對於無痛之病也有取男左女右的,如雙膝痛可取左內關配右太衝,或右內關配左太衝。

对于无痛之病也有取男左女右的,如双膝痛可取左内关配右太冲,或右内关配左太冲。

這種刺法可以減少一半的取穴及用針。

这种刺法可以减少一半的取穴及用针。

( 二) 、 對應平衡:左右兩側經脈循行並非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的,左右交叉連繫,保持上下兩側的動態平衡, 眾所周知在走路時並不是同側手腳同時行動,而是左右手足交叉互相配合,維持這種連繫主要是通過督脈,督脈別絡從尾骶上行至頭項,然後下行在左右肩胛兩旁別走太陽經,入貫膂內。

( 二) 、对应平衡:左右两侧经脉循行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左右交叉连系,保持上下两侧的动态平衡, 众所周知在走路时并不是同侧手脚同时行动,而是左右手足交叉互相配合,维持这种连系主要是通过督脉,督脉别络从尾骶上行至头项,然后下行在左右肩胛两旁别走太阳经,入贯膂内。

督脈別絡即是維持此一上下左右交叉連繫的中樞,根據此種交叉關係刺針, 某部有病,在其對立面針刺可使其趨於平衡,例如上有病則針下部,左有病則針右邊等,未必要上下或左右皆針。

督脉别络即是维持此一上下左右交叉连系的中枢,根据此种交叉关系刺针, 某部有病,在其对立面针刺可使其趋于平衡,例如上有病则针下部,左有病则针右边等,未必要上下或左右皆针。

( 101) 、問 : 何謂繆刺與巨刺 有何不同

( 101) 、问 : 何谓缪刺与巨刺 有何不同

: 謂繆刺,據「素問繆刺論」說:「黃帝問曰:余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歧伯對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孫脈,留而不去,入舍于絡脈,留而不去,入舍于經脈,內連于五臟,散于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于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于經,流溢于大絡,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于經俞,命曰繆刺。」「…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命曰繆刺。」「素問調經論」:「身形有痛,九候末病,則繆刺之」。

: 谓缪刺,据「素问缪刺论」说:「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歧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于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命曰缪刺。」「素问调经论」:「身形有痛,九候末病,则缪刺之」。

何謂巨刺?

何谓巨刺?

靈樞官針篇說:「巨刺左取右,右取左。」素問繆刺論說:「…歧伯曰:邪客于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調經論:「痛在于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

灵枢官针篇说:「巨刺左取右,右取左。」素问缪刺论说:「…歧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调经论:「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由上述條文來看。

由上述条文来看。

繆刺與巨刺的區別可從三方面概括:

缪刺与巨刺的区别可从三方面概括:

( ) 發病部位: 1. 病邪在四肢與經脈相干的地方,病氣無固定之點,也未進入經俞部份,此部「絡病者……故命曰繆刺」。

( ) 发病部位: 1. 病邪在四肢与经脉相干的地方,病气无固定之点,也未进入经俞部份,此部「络病者……故命曰缪刺」。

2. 病入留滯經脈,左盛右病,右盛左病,或陽入陰經,陰入陽經,左痛未已,右脈病之。

2. 病入留滞经脉,左盛右病,右盛左病,或阳入阴经,阴入阳经,左痛未已,右脉病之。

此即「邪客於經……必巨刺之」。

此即「邪客于经……必巨刺之」。

因此可說繆刺用於病位淺之絡病;巨刺用於病位深之經病。

因此可说缪刺用于病位浅之络病;巨刺用于病位深之经病。

( ) 診斷根據:《素問?調經論第六十二》說:「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即身形有病痛,但三部脈尚未出現病理變化時採用繆刺。

( ) 诊断根据:《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说:「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即身形有病痛,但三部脉尚未出现病理变化时采用缪刺。

病痛在於左 ( 或右 ) 側,而右 ( 或左 ) 側的脈象呈病理變化時採用巨刺。

病痛在于左 ( 或右 ) 侧,而右 ( 或左 ) 侧的脉象呈病理变化时采用巨刺。

( ) 針刺方法:《繆刺論》說 : 「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剌之。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這是說針刺方法,先要診視經脈,也就是治先從經的意思,辨其虛實而先調理,若仍不能調理好,然後就刺經脈 ( 經刺包括巨刺 ) ;有痛處而不是經脈為病,是病邪在于絡脈,就要用繆刺,主要看皮部有血絡的地方,都可取用,這樣才是繆刺的方法。

( ) 针刺方法:《缪刺论》说 : 「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剌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这是说针刺方法,先要诊视经脉,也就是治先从经的意思,辨其虚实而先调理,若仍不能调理好,然后就刺经脉 ( 经刺包括巨刺 ) ;有痛处而不是经脉为病,是病邪在于络脉,就要用缪刺,主要看皮部有血络的地方,都可取用,这样才是缪刺的方法。

也就是說 : 繆刺淺刺於絡,巨刺深刺於經。

也就是说 : 缪刺浅刺于络,巨刺深刺于经。

繆刺所剌主要在四肢之指趾端爪甲邊,或在對側皮膚上尋找鬱血疹點,點刺出血。

缪刺所剌主要在四肢之指趾端爪甲边,或在对侧皮肤上寻找郁血疹点,点刺出血。

也可於病痛對側對稱點取穴。

也可于病痛对侧对称点取穴。

巨刺所刺部位則可包括全身軀幹和四肢經穴。

巨刺所刺部位则可包括全身躯干和四肢经穴。

楊繼洲在《針灸大成?標幽賦》中註說:「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繆刺者,刺絡脈也。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交經繆刺之理也。」又說:「巨刺與繆刺各異:巨刺者,刺經脈也,痛在于左,而右脈病者,則巨刺之,此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中其經也。繆刺者,刺絡脈也,身形有痛,九候無病,則繆刺之,此右痛刺左,左痛刺右,中其絡也。此刺法之相同,但一中經,一中絡之異耳。」這雖是楊繼洲個人的引述及體會,但把繆刺及巨刺的主要區別,卻作出極簡要的總結。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标幽赋》中注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缪刺者,刺络脉也。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交经缪刺之理也。」又说:「巨刺与缪刺各异:巨刺者,刺经脉也,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此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中其经也。缪刺者,刺络脉也,身形有痛,九候无病,则缪刺之,此右痛刺左,左痛刺右,中其络也。此刺法之相同,但一中经,一中络之异耳。」这虽是杨继洲个人的引述及体会,但把缪刺及巨刺的主要区别,却作出极简要的总结。

總之,繆剌與巨刺法對於止痛均有良效,緩解痙攣、僵急,療效亦較直刺為佳。

总之,缪剌与巨刺法对于止痛均有良效,缓解痉挛、僵急,疗效亦较直刺为佳。

特別是對於左右兩側經絡失衡疾病,尤為適用。

特别是对于左右两侧经络失衡疾病,尤为适用。

此外繆刺血絡法還有助於消炎、活瘀之作用。

此外缪刺血络法还有助于消炎、活瘀之作用。

三(總102) 、為什麼治療五十肩之穴位多以太陽陽明經為主?

三(总102) 、为什么治疗五十肩之穴位多以太阳阳明经为主?

答:太陽經包括手太陽小腸經及足太陽膀胱經, 小腸經對上肢的運動肌的支配力 , 有最密切的關系,有獨占的形勢 , 因此它對這些地方的病痛治療有特殊功效。

答:太阳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及足太阳膀胱经, 小肠经对上肢的运动肌的支配力 , 有最密切的关系,有独占的形势 , 因此它对这些地方的病痛治疗有特殊功效。

上肢運動障礙或知覺障礙等疾患,取用特多,已如前次答問中說明。

上肢运动障碍或知觉障碍等疾患,取用特多,已如前次答问中说明。

而足太陽膀胱經主筋,是身體運動機能中最重要的筋肉部分 , 常用治因勞損而引起的各種疼痛及強直、痙攣、麻痺等症狀,這些病皆與筋有關,此即太陽主筋之意。

而足太阳膀胱经主筋,是身体运动机能中最重要的筋肉部分 , 常用治因劳损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及强直、痉挛、麻痹等症状,这些病皆与筋有关,此即太阳主筋之意。

手陽明大腸經主 " " 所生病 , 又手陽明經脈之循行, "上臑外前廉、上肩"主「肩前臑痛」。

手阳明大肠经主 " " 所生病 , 又手阳明经脉之循行, "上臑外前廉、上肩"主「肩前臑痛」。

經脈所過,主治所及,能治肩痛,而且手足陽明多氣多血,調理氣血極佳。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能治肩痛,而且手足阳明多气多血,调理气血极佳。

   

五十肩 與手太陽小腸經及手陽明大腸經關係最為密切,針刺穴位亦以此兩經為主,臨床處方以傷寒論之葛根湯或桂枝加葛根湯治療肩頸痛甚效,葛根湯或桂枝加葛根湯為太陽陽明經藥。

五十肩 与手太阳小肠经及手阳明大肠经关系最为密切,针刺穴位亦以此两经为主,临床处方以伤寒论之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治疗肩颈痛甚效,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为太阳阳明经药。

亦足証之。

亦足证之。

取穴除以手太陽經及手陽明經穴位主治外,肺經與大腸經表里,手足陽明同名經相通,脾經與小腸經臟腑別通等亦常用取其經絡穴位治療,其他主筋之經絡及穴位亦可取之。

取穴除以手太阳经及手阳明经穴位主治外,肺经与大肠经表里,手足阳明同名经相通,脾经与小肠经脏腑别通等亦常用取其经络穴位治疗,其他主筋之经络及穴位亦可取之。

由於病在上,所以常取下部手足同名經之足陽明及太陽經穴位。

由于病在上,所以常取下部手足同名经之足阳明及太阳经穴位。

脾與小腸通,針下部脾經經絡上之腎關治之有特效;針胃經下巨虛 ( 小腸下合穴 ) ,為手足太陽陽明並治 亦為特效。

脾与小肠通,针下部脾经经络上之肾关治之有特效;针胃经下巨虚 ( 小肠下合穴 ) ,为手足太阳阳明并治 亦为特效。

肩痛也常針後溪穴。

肩痛也常针后溪穴。

在背後雙河穴刺血治療上臂痛亦特效,特別是其中之小腸俞最為有效。

在背后双河穴刺血治疗上臂痛亦特效,特别是其中之小肠俞最为有效。

條口透承山亦為治療五十肩常用穴,條口為足陽明經腧穴,承山為足太陽經腧穴,兩穴配用既可調理陽明經又可調理太陽經,一針透兩經,則能調理氣血及舒筋活絡。

条口透承山亦为治疗五十肩常用穴,条口为足阳明经腧穴,承山为足太阳经腧穴,两穴配用既可调理阳明经又可调理太阳经,一针透两经,则能调理气血及舒筋活络。

其它三間(大白) 、尺澤、陽陵泉、上巨虛、中渚、三叉三穴(液門) 、肩井、手三里、攢竹、天宗、臑俞、中平、陽池、天窗、巨骨、肩髃、肩貞穴等治療效果皆佳。

其它三间(大白) 、尺泽、阳陵泉、上巨虚、中渚、三叉三穴(液门) 、肩井、手三里、攒竹、天宗、臑俞、中平、阳池、天窗、巨骨、肩髃、肩贞穴等治疗效果皆佳。

( 此為楊維傑一針療法講座內容之一 )

( 此为杨维杰一针疗法讲座内容之一 )

四( 103) 、為何公孫、門金皆治前頭痛及眼瞼下垂,有何共同機理?

四( 103) 、为何公孙、门金皆治前头痛及眼睑下垂,有何共同机理?

答:公孫穴爲脾經絡穴,脾胃表裏,故爲治療胃經病之要穴。

答:公孙穴为脾经络穴,脾胃表里,故为治疗胃经病之要穴。

個人最常用本穴治療眉骨,鼻骨及前頭痛等症,皆有特效,止痛極速,這是因爲面部及前頭屬於陽明,刺一絡可治兩經病,所以針公孫有效。

个人最常用本穴治疗眉骨,鼻骨及前头痛等症,皆有特效,止痛极速,这是因为面部及前头属于阳明,刺一络可治两经病,所以针公孙有效。

「公孫」 亦爲八法交會穴之一。

「公孙」 亦为八法交会穴之一。

通於衝脈,「衝為血海」,對於血管性頭痛亦有效。

通于冲脉,「冲为血海」,对于血管性头痛亦有效。


前頭痛稱為陽明頭痛,門金穴在陷谷後貼骨(實為古之陷谷穴)為陽明胃經之俞(木)穴,俞主體重頭痛,是治本經疼痛要穴。

前头痛称为阳明头痛,门金穴在陷谷后贴骨(实为古之陷谷穴)为阳明胃经之俞(木)穴,俞主体重头痛,是治本经疼痛要穴。

又陷谷穴為土經木穴,疏肝健脾之作用亦甚好,對於肝鬱氣滯情緒不暢引起之頭痛亦頗為有效。

又陷谷穴为土经木穴,疏肝健脾之作用亦甚好,对于肝郁气滞情绪不畅引起之头痛亦颇为有效。

門金作用亦同。

门金作用亦同。

眼皮無力抬舉,與脾虛氣虛有關,應用與土金有關之穴位最佳,陷谷穴貼骨稱門金,此「金」與「肺、大腸」及「氣」有關,本穴在胃經上,胃經屬土,則本穴土金兩治,脾肺並補,又本穴為俞穴,俞穴主體重節痛,治療疼痛及沉重無力之病療效甚佳,又本穴治療太陽穴部位之偏頭痛特效,對應於上眼臉部位,因此不論從經絡、五行、對應來看,本穴治療 下垂 眼皮難抬,確有特效。

眼皮无力抬举,与脾虚气虚有关,应用与土金有关之穴位最佳,陷谷穴贴骨称门金,此「金」与「肺、大肠」及「气」有关,本穴在胃经上,胃经属土,则本穴土金两治,脾肺并补,又本穴为俞穴,俞穴主体重节痛,治疗疼痛及沉重无力之病疗效甚佳,又本穴治疗太阳穴部位之偏头痛特效,对应于上眼脸部位,因此不论从经络、五行、对应来看,本穴治疗 下垂 眼皮难抬,确有特效。

公孫穴爲脾經絡穴,脾胃表裏,爲治療脾胃病之要穴,脾胃主肉,針公孫穴能脾胃雙治,又公孫穴治療額頭痛特效,亦對應於上眼臉水平部位,因此不論從經絡、五行、對應來看,對治療 下垂 眼皮難抬,確有特效。

公孙穴为脾经络穴,脾胃表里,为治疗脾胃病之要穴,脾胃主肉,针公孙穴能脾胃双治,又公孙穴治疗额头痛特效,亦对应于上眼脸水平部位,因此不论从经络、五行、对应来看,对治疗 下垂 眼皮难抬,确有特效。


從太極全息對應來看,公孫穴 門金 兩穴接近平行,對應部位相當,兩穴皆與脾胃有關,因此皆能治療 前頭痛及眼瞼下垂。

从太极全息对应来看,公孙穴 门金 两穴接近平行,对应部位相当,两穴皆与脾胃有关,因此皆能治疗 前头痛及眼睑下垂。

(此亦為楊維傑一針療法講座之內容之一)

(此亦为杨维杰一针疗法讲座之内容之一)

五(總104) 、問:子午流注之源流為何

五(总104) 、问:子午流注之源流为何

答:子午流注起源於內經,據「素問、六微旨大論」歧伯曰:「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答:子午流注起源于内经,据「素问、六微旨大论」歧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又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變,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上下相召,升降相困,而變作矣」,又「六節藏象論篇」歧伯曰:「天以六六為節,天有十日,日六竟而週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五日法也」。

又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变,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上下相召,升降相困,而变作矣」,又「六节藏象论篇」歧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五日法也」。

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卷一五臟變腧第二》中說: 「人有五臟五臟有五變五變有五腧。故五五二十五腧以應五時,」指出辨證取相應五輸穴治療的方法。

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卷一五脏变腧第二》中说: 「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腧。故五五二十五腧以应五时,」指出辨证取相应五输穴治疗的方法。

在《氣息周身五十營四時日分漏刻第九》,論述了「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昼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亦二十五周,周於五臟……」並說明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病在三陽,必先候氣之加於陽分之時而刺之,病在三陰,必先候氣之加於陰分之時而刺之,僅候其時,並可與期。

在《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第九》,论述了「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亦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并说明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三阳,必先候气之加于阳分之时而刺之,病在三阴,必先候气之加于阴分之时而刺之,仅候其时,并可与期。

指出辨証擇時選穴治療的重要性。

指出辨证择时选穴治疗的重要性。

靈樞經將衛氣運行置於第七十六篇,甲乙經則置於卷一,突出病在三陽,必先候氣之加於陽分之時而刺之,病在三陰,必先候氣之加於陰分之時而刺之,並增加心臟五穴,共為六十六穴(心經五穴,靈樞經本輸篇並未記載,皇甫謐於甲乙經補入) 。

灵枢经将卫气运行置于第七十六篇,甲乙经则置于卷一,突出病在三阳,必先候气之加于阳分之时而刺之,病在三阴,必先候气之加于阴分之时而刺之,并增加心脏五穴,共为六十六穴(心经五穴,灵枢经本输篇并未记载,皇甫谧于甲乙经补入) 。

六十六穴手不過肘,足不過膝。

六十六穴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從此看來子午流注時間針法之法雖未確立,但皇甫謐時已有子午流注時間針法的思想。

从此看来子午流注时间针法之法虽未确立,但皇甫谧时已有子午流注时间针法的思想。

子午流注針法的確立最早見於宋元時期,閻明廣的《子午流注針經》書中全面敘述了納甲法開穴方法與原則,是現存最早的子午流注專著。

子午流注针法的确立最早见于宋元时期,阎明广的《子午流注针经》书中全面叙述了纳甲法开穴方法与原则,是现存最早的子午流注专著。

而納子法與補母瀉子的結合關係首見於宋朝丁德用對《難經》第七十二難的注文中,其後明之高武在《針灸聚英》中始規則化而成現今之納子法。

而纳子法与补母泻子的结合关系首见于宋朝丁德用对《难经》第七十二难的注文中,其后明之高武在《针灸聚英》中始规则化而成现今之纳子法。

明朝時,徐鳳在閻明廣的《子午流注針經》的基礎上,於《針灸大全》中正式完成了子午流注療法的規律,此法是以每日氣血流注,由子到午,由午到子,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氣血流行上下往返一次,需時二刻,而週遍全身為一度,水下百刻氣行五十度,一晝夜為九十六刻有奇,氣行四十八度有餘。

明朝时,徐凤在阎明广的《子午流注针经》的基础上,于《针灸大全》中正式完成了子午流注疗法的规律,此法是以每日气血流注,由子到午,由午到子,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气血流行上下往返一次,需时二刻,而周遍全身为一度,水下百刻气行五十度,一昼夜为九十六刻有奇,气行四十八度有余。

子至午為陽,午至子為陰,「病在於三陽,候其氣之在於陽分而刺之,病在於三陰,候其氣之在於陰分而刺之」。

子至午为阳,午至子为阴,「病在于三阳,候其气之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候其气之在于阴分而刺之」。

徐氏根據這些理論,利用陰陽五行與天干地支的環變組合法,把十二經依表裡關係納入十天干中,並巧妙的把六十六穴按氣行所在,公定在十二時上,正式的完成了子午流注的規律。

徐氏根据这些理论,利用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的环变组合法,把十二经依表里关系纳入十天干中,并巧妙的把六十六穴按气行所在,公定在十二时上,正式的完成了子午流注的规律。

此一學說幾百年來,雖然有人議論紛紛,那是由於沒有對此一方法深入研究所致,但也有不少祖先總結了他們豐富的經驗,提供了他們寶貴的心得,這是一種值得研究的針灸療法。

此一学说几百年来,虽然有人议论纷纷,那是由于没有对此一方法深入研究所致,但也有不少祖先总结了他们丰富的经验,提供了他们宝贵的心得,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针灸疗法。

六(總105) 、 子午流注有納子法及納甲法,何謂納子法?如何應用?

六(总105) 、 子午流注有纳子法及纳甲法,何谓纳子法?如何应用?

答:子午流注在廣義上的運用,可根據十二經脈氣血流注時辰,即十二經應十二時,當其時為盛,過其時為衰,『靈樞』衛氣篇說:「刺實者,刺其來也;刺虛者,刺其去也。」應用時結合「虛補其母,實瀉其子」的方法,配取子母穴來進行治療。

答:子午流注在广义上的运用,可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时辰,即十二经应十二时,当其时为盛,过其时为衰,『灵枢』卫气篇说:「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应用时结合「虚补其母,实泻其子」的方法,配取子母穴来进行治疗。

十二經脈配屬十二地支,名為「納支」,故這種按納支時刻配穴針刺的方法稱為納支法,又因為十二地支起於子時,所以亦稱納子法。

十二经脉配属十二地支,名为「纳支」,故这种按纳支时刻配穴针刺的方法称为纳支法,又因为十二地支起于子时,所以亦称纳子法。

十二時的流注順序如下:子時在膽,丑時在肝,寅時在肺,卯時在大腸,巳時在脾,午時在心,未時在小腸,申時在膀胱,酉時在腎,戌時在三焦,亥時在心包。

十二时的流注顺序如下:子时在胆,丑时在肝,寅时在肺,卯时在大肠,巳时在脾,午时在心,未时在小肠,申时在膀胱,酉时在肾,戌时在三焦,亥时在心包。

列表如下:

列表如下:


時辰

时辰

時間

时间

3

3

5

5

5

5

7

7

7

7

9

9

9

9

11

11

11

11

13

13

13

13

15

15

15

15

17

17

17

17

19

19

19

19

21

21

21

21

23

23

23

23

1

1

1

1

3

3

臟腑

脏腑

大腸

大肠

小腸

小肠

膀胱

膀胱

心包

心包

三焦

三焦

此一流注時辰也可作為出生體質及疾病之診斷,例如寅時流注於肺,此時生人較易得呼吸系統病變;卯時生人較易患大腸病變;辰時生人最易生胃病,巳時生人,易得脾臟系統病變;午時生人較易患心臟病變;未時生人易患小腸病變;申時生人易患膀胱泌尿系統病變;酉時生人易得腎臟及神志病變;戌時生人易得血循環及血液系統病變;亥時生人易得淋巴及免疫系統病變;子時生人,易得膽道及神經疾病;丑時生人,易得肝臟及筋肉病變。

此一流注时辰也可作为出生体质及疾病之诊断,例如寅时流注于肺,此时生人较易得呼吸系统病变;卯时生人较易患大肠病变;辰时生人最易生胃病,巳时生人,易得脾脏系统病变;午时生人较易患心脏病变;未时生人易患小肠病变;申时生人易患膀胱泌尿系统病变;酉时生人易得肾脏及神志病变;戌时生人易得血循环及血液系统病变;亥时生人易得淋巴及免疫系统病变;子时生人,易得胆道及神经疾病;丑时生人,易得肝脏及筋肉病变。

據統計中風在丑時發病及死亡率最高,與丑時肝經經氣旺盛,易肝陽上亢生火動風,故中風病及死亡數最多。

据统计中风在丑时发病及死亡率最高,与丑时肝经经气旺盛,易肝阳上亢生火动风,故中风病及死亡数最多。


關於納子法的應用,我個人常用的方法有下述幾種。

关于纳子法的应用,我个人常用的方法有下述几种。

1. 補母瀉子取穴法 : 納子法的運用必須首先了解所病臟腑之經脈的氣血流注納支時刻。

1. 补母泻子取穴法 : 纳子法的运用必须首先了解所病脏腑之经脉的气血流注纳支时刻。

然後實證用瀉法,則取該經的子穴,在納支時刻中進行針刺;虛症用補法,則須取該經的母穴,在納支時刻已過的下一個時辰中針刺。

然后实证用泻法,则取该经的子穴,在纳支时刻中进行针刺;虚症用补法,则须取该经的母穴,在纳支时刻已过的下一个时辰中针刺。

例如肺經的實證,須取尺澤穴在寅時針刺;虛證,應取太淵穴在卯時針刺。

例如肺经的实证,须取尺泽穴在寅时针刺;虚证,应取太渊穴在卯时针刺。

列表於下,納子法之補母瀉子取穴可以下表為用。

列表于下,纳子法之补母泻子取穴可以下表为用。

 

十二經脈納子法取穴及針刺時刻表

十二经脉纳子法取穴及针刺时刻表

手太陰

手太阴

手陽明

手阳明

足陽明

足阳明

足太陰

足太阴

手少陰

手少阴

手太陽

手太阳

足太陽

足太阳

足少陰

足少阴

手厥陰

手厥阴

手少陽

手少阳

足少陽

足少阳

足厥陰

足厥阴

瀉針

泻针

尺澤

尺泽

二間

二间

厲兌

厉兑

商丘

商丘

神門

神门

少海

少海

束骨

束骨

湧泉

涌泉

大陵

大陵

天井

天井

陽輔

阳辅

行間

行间

時辰

时辰

鐘點

钟点

三︱五

三︱五

五︱七

五︱七

七︱九

七︱九

九︱十一

九︱十一

十一︱十三

十一︱十三

十三︱十五

十三︱十五

十五︱十七

十五︱十七

十七︱十九

十七︱十九

十九︱二一

十九︱二一

二一︱二三

二一︱二三

二三︱一

二三︱一

一︱三

一︱三

補針

补针

太淵

太渊

曲池

曲池

解谿

解溪

大都

大都

少衝

少冲

後谿

后溪

至陰

至阴

復溜

复溜

中衝

中冲

中渚

中渚

俠谿

侠溪

曲泉

曲泉

時辰

时辰

鐘點

钟点

五︱七

五︱七

七︱九

七︱九

九︱十一

九︱十一

十一︱十三

十一︱十三

十三︱十五

十三︱十五

十五︱十七

十五︱十七

十七︱十九

十七︱十九

十九︱二一

十九︱二一

二一︱二三

二一︱二三

二三︱一

二三︱一

一︱三

一︱三

三︱五

三︱五

2. 專取俞穴法 : 「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可說凡是有時間性之疾病,即定時發病,可取發作時間所屬流注經絡之俞穴治療,這個用法屬子午流注納子法的一種。

2. 专取俞穴法 :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可说凡是有时间性之疾病,即定时发病,可取发作时间所属流注经络之俞穴治疗,这个用法属子午流注纳子法的一种。

例如子時 ( 11-1 ) 發作之疾病可取膽經俞穴臨泣治療;丑時 ( 1-3 ) 發作之疾病可取肝經俞穴太衝治療;寅時 ( 3-5 ) 發作之疾病可取肺經俞穴太淵治療…等。

例如子时 ( 11-1 ) 发作之疾病可取胆经俞穴临泣治疗;丑时 ( 1-3 ) 发作之疾病可取肝经俞穴太冲治疗;寅时 ( 3-5 ) 发作之疾病可取肺经俞穴太渊治疗…等。

3. 取五輸穴法 : 每一時辰流注一經,可以說該一時辰該經之所有穴位皆為開穴。

3. 取五输穴法 : 每一时辰流注一经,可以说该一时辰该经之所有穴位皆为开穴。

如此則針對疾病可用穴較多亦較能符合病情,取穴即以五輸穴為主,可根據《靈樞經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所說:「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及《難經六十八難》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這種用法臨床效果極佳。

如此则针对疾病可用穴较多亦较能符合病情,取穴即以五输穴为主,可根据《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所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及《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这种用法临床效果极佳。

4 、配俞募穴法 : 在流注時辰除以該流注經之俞穴外,並可配合取與留住經有關之背俞及胸腹募穴並用,例如寅時流注於肺,可取肺經於穴太淵,配用背部肺俞穴並用。

4 、配俞募穴法 : 在流注时辰除以该流注经之俞穴外,并可配合取与留住经有关之背俞及胸腹募穴并用,例如寅时流注于肺,可取肺经于穴太渊,配用背部肺俞穴并用。

( 106) 、任督兩脈之子午流注為何 怎樣運用

( 106) 、任督两脉之子午流注为何 怎样运用

答:任督相互為環,氣血流注周而復始,亦如同十二經一般,也有晝夜之變化,亦有流注盛衰,而有其一定時辰之開穴。

答:任督相互为环,气血流注周而复始,亦如同十二经一般,也有昼夜之变化,亦有流注盛衰,而有其一定时辰之开穴。

任督流注有兩種說法, 一為 :子時開鳩尾穴,丑時開膻中穴,寅時開廉泉穴,卯時開王宮穴,辰時開百會穴,巳時開風府穴,午時開脊中穴,未時開腎俞穴,申時開長強穴,酉時開會陰穴,戌時開關元穴,亥時開神闕穴。

任督流注有两种说法, 一为 :子时开鸠尾穴,丑时开膻中穴,寅时开廉泉穴,卯时开王宫穴,辰时开百会穴,巳时开风府穴,午时开脊中穴,未时开肾俞穴,申时开长强穴,酉时开会阴穴,戌时开关元穴,亥时开神阙穴。

另一種說法是:子時開會陰穴,丑時開腰俞穴,寅時開命門穴,卯時開筋縮穴,辰時開身柱穴,巳時開風府穴,午時開百會穴,未時開人中穴,申時開天突穴,酉時開膻中穴,戌時開中脘穴,亥時開關元穴。

另一种说法是:子时开会阴穴,丑时开腰俞穴,寅时开命门穴,卯时开筋缩穴,辰时开身柱穴,巳时开风府穴,午时开百会穴,未时开人中穴,申时开天突穴,酉时开膻中穴,戌时开中脘穴,亥时开关元穴。

個人臨床驗証以後法較驗。

个人临床验证以后法较验。

從這裡可以看出:寅卯辰開穴在後背,巳午未在頭部,陽時開陽分穴;申酉戌在前胸,亥子丑在下腹下腰,陰時開陰分穴,較合乎日夜上下陰陽之理。

从这里可以看出:寅卯辰开穴在后背,巳午未在头部,阳时开阳分穴;申酉戌在前胸,亥子丑在下腹下腰,阴时开阴分穴,较合乎日夜上下阴阳之理。

針對疾病掌握時辰取開穴施治,效果甚佳,也可配合十二經之流注共同取穴療效尤佳。

针对疾病掌握时辰取开穴施治,效果甚佳,也可配合十二经之流注共同取穴疗效尤佳。

例如:針對腰扭傷病患常在未時(下午1-3時)針人中,配後溪,往往一次即癒。

例如:针对腰扭伤病患常在未时(下午1-3时)针人中,配后溪,往往一次即愈。

蓋未時人中開穴,人中為腰痛之效驗穴,未時恰好十二經流注到小腸經,取小腸經之俞穴後溪,亦為治腰痛之效驗穴,因此療效特佳。

盖未时人中开穴,人中为腰痛之效验穴,未时恰好十二经流注到小肠经,取小肠经之俞穴后溪,亦为治腰痛之效验穴,因此疗效特佳。

再舉一例:有一病患因腰椎多個椎間盤突出,致患嚴重坐骨神經疼痛,走路姿勢歪向右邊,成45度斜歪,病已三年尋醫多位未能見效,囑其隔日來針,每週針三次,每次於未時(下午二點)來針,針人中、雙後溪、雙束骨,留針一小時,每十天在委中刺血一次,總共治療十二次,並刺血三次,僅二十八天而痊癒,行走直立一如常人。

再举一例:有一病患因腰椎多个椎间盘突出,致患严重坐骨神经疼痛,走路姿势歪向右边,成45度斜歪,病已三年寻医多位未能见效,嘱其隔日来针,每周针三次,每次于未时(下午二点)来针,针人中、双后溪、双束骨,留针一小时,每十天在委中刺血一次,总共治疗十二次,并刺血三次,仅二十八天而痊愈,行走直立一如常人。

蓋未時針人中,後溪均係掌握流注時辰,而後溪為八會穴又通於督脈,留針一小時至申時,流注膀胱經,膀胱經夾脊椎,膀胱經筋至脊椎,束骨為膀胱經俞穴,主體重節痛,每十天在申時於委中刺血一次,效果加強數倍,故三年大病而能於四週快速痊癒。

盖未时针人中,后溪均系掌握流注时辰,而后溪为八会穴又通于督脉,留针一小时至申时,流注膀胱经,膀胱经夹脊椎,膀胱经筋至脊椎,束骨为膀胱经俞穴,主体重节痛,每十天在申时于委中刺血一次,效果加强数倍,故三年大病而能于四周快速痊愈。

   

我也常於頭部太陽穴刺血治療多種大病,在巳午未時刺之甚佳,該時氣血流注頭部 ( 巳時開風府穴,午時開百會穴,未時開人中穴 ) ,午時尤佳,蓋其氣在頭頂 ( 百會 ) 也。

我也常于头部太阳穴刺血治疗多种大病,在巳午未时刺之甚佳,该时气血流注头部 ( 巳时开风府穴,午时开百会穴,未时开人中穴 ) ,午时尤佳,盖其气在头顶 ( 百会 ) 也。

( 107 ) 、子午流注及靈龜八法都要用到日時,請問日干支及時干支有何速算法

( 107 ) 、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都要用到日时,请问日干支及时干支有何速算法

答:翻閱各地近十幾年來之中醫期刊,所謂「干支速算」之論文不下數十篇,不是查表,就是以幾個公式層層轉換,或先背誦幾個元旦干支代入歌訣,記憶並不簡單,推算也未能快速多少。

答:翻阅各地近十几年来之中医期刊,所谓「干支速算」之论文不下数十篇,不是查表,就是以几个公式层层转换,或先背诵几个元旦干支代入歌诀,记忆并不简单,推算也未能快速多少。

如此時正在外面,沒有攜帶萬年歷,或臨時起意要用子午流注,則無從運用。

如此时正在外面,没有携带万年历,或临时起意要用子午流注,则无从运用。

推算 時干支 關鍵在於先知道日干支,關於時辰之算法較為簡單,只要知道日干,就不難算出時干支了。

推算 时干支 关键在于先知道日干支,关于时辰之算法较为简单,只要知道日干,就不难算出时干支了。

個人因教授易理八字,並以之推測體質,十餘年來以下列公式推算日干支,尚稱迅速。

个人因教授易理八字,并以之推测体质,十余年来以下列公式推算日干支,尚称迅速。

公式A : 〔5(x-1)+((x-1)/4)r+15+y〕/10 =餘數即為日干

公式A : 〔5(x-1)+((x-1)/4)r+15+y〕/10 =余数即为日干

公式B : 〔5(x-1)+((x-1)/4)r+15+y〕/12 =餘數即為日支

公式B : 〔5(x-1)+((x-1)/4)r+15+y〕/12 =余数即为日支

解說: Y是從該年元旦至該年該日之總數, X為公元年後二位數, (如果是公元2000年以後,則改為公元三位數即100 、 101 ……等) , r是整數之意,只要整數,不管餘數。

解说: Y是从该年元旦至该年该日之总数, X为公元年后二位数, (如果是公元2000年以后,则改为公元三位数即100 、 101 ……等) , r是整数之意,只要整数,不管余数。

上述公式雖列兩個,其實只算是一個,也就是除十(干有十)及除十二(支有十二)之不同而已。

上述公式虽列两个,其实只算是一个,也就是除十(干有十)及除十二(支有十二)之不同而已。


求出商數後, A之餘數可按1甲、 2乙、 3丙、 4丁、 5戊、 6己、 7庚、 8辛、 9壬、 10或0癸得知日干。

求出商数后, A之余数可按1甲、 2乙、 3丙、 4丁、 5戊、 6己、 7庚、 8辛、 9壬、 10或0癸得知日干。

B之餘數可按子1 、丑2 、寅3 、卯4 、辰5 、巳6 、午7 、未8 、申9 、酉10 、戌11 、亥12或0之順序得知日支。

B之余数可按子1 、丑2 、寅3 、卯4 、辰5 、巳6 、午7 、未8 、申9 、酉10 、戌11 、亥12或0之顺序得知日支。

例如:

例如:

(1) 求公元2005年3月1日之干支?

(1) 求公元2005年3月1日之干支?

代入公式:

代入公式:

日干:〔5(105-1)+((105-1)/4)r+15+(31+28+1)〕/10=

日干:〔5(105-1)+((105-1)/4)r+15+(31+28+1)〕/10=

520+26+15+60=621/10=62餘1

520+26+15+60=621/10=62余1

日干:〔5(105-1)+((105-1)/4)r+15+(31+28+1)〕/12=

日干:〔5(105-1)+((105-1)/4)r+15+(31+28+1)〕/12=

520+26+15+60=621/12=51 9

520+26+15+60=621/12=51 9

由日干之餘數 1 ,得知日干為甲。

由日干之余数 1 ,得知日干为甲。

由日支之餘數為 9 ,得知日支為申,則 2005 3 1 日之日干支為甲申

由日支之余数为 9 ,得知日支为申,则 2005 3 1 日之日干支为甲申

(2) 求公元 2010 5 1 日之干支?

(2) 求公元 2010 5 1 日之干支?

日干:5 × (110-1)+(110/4)r+15+(31+28+31+30+1)=545+27+15+121=708/10=70餘8 …日干

日干:5 × (110-1)+(110/4)r+15+(31+28+31+30+1)=545+27+15+121=708/10=70余8 …日干

日支:5 × (110-1)+(110/4)r+15+(31+28+31+30+1)=545+27+15+121=708/12=59餘0 …日支

日支:5 × (110-1)+(110/4)r+15+(31+28+31+30+1)=545+27+15+121=708/12=59余0 …日支

由日干之餘數 8 ,得知日干為辛。

由日干之余数 8 ,得知日干为辛。

由日支之餘數為 0 ,得知日支為亥,則 2005 5 1 日之日干支為辛亥

由日支之余数为 0 ,得知日支为亥,则 2005 5 1 日之日干支为辛亥

   

至於時干支如何推 算,只要知道日干支,就不難推出。

至于时干支如何推 算,只要知道日干支,就不难推出。

由於一日之中有十二個時辰,五日計六十時辰,正合六十甲子之數,所以逐日時辰的干支,每隔五天,正好轉輪一周,試以甲日之子時從甲子時算起,到戊日的亥時為癸亥時,己日的子時又從甲子時開始,其他各日時辰的干支亦各固定。

由于一日之中有十二个时辰,五日计六十时辰,正合六十甲子之数,所以逐日时辰的干支,每隔五天,正好转轮一周,试以甲日之子时从甲子时算起,到戊日的亥时为癸亥时,己日的子时又从甲子时开始,其他各日时辰的干支亦各固定。

因此,只要知道每天所屬的天干,則當天各時的干支就不難推算。

因此,只要知道每天所属的天干,则当天各时的干支就不难推算。

茲附日上起時歌,以便記誦。

兹附日上起时歌,以便记诵。

日上起時歌有兩種。

日上起时歌有两种。

一種從子時起推排,稱為五子建元法;另一種從寅時起推排,稱為五虎建元法,一般以五子建元法為主推算即可。

一种从子时起推排,称为五子建元法;另一种从寅时起推排,称为五虎建元法,一般以五子建元法为主推算即可。

五子建元日時歌

五子建元日时歌

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

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

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以陽干剋化

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以阳干克化

即:甲、己日――甲子時起算

即:甲、己日――甲子时起算

乙、庚日――丙子時起算

乙、庚日――丙子时起算

丙、辛日――戊子時起算

丙、辛日――戊子时起算

丁、壬日――庚子時起算

丁、壬日――庚子时起算

戊、癸日――壬子時起算

戊、癸日――壬子时起算

   

按上述歌訣推算逐日各時的干支,可查當日子時所屬的天干是什麼,然後依例排列。

按上述歌诀推算逐日各时的干支,可查当日子时所属的天干是什么,然后依例排列。

例如乙日的子時是丙子,則丑時為丁丑、寅時為戊寅……等等;又如辛日的子時為戊子,則丑時為己丑、寅時為庚寅,卯時為辛卯、辰時為壬辰等,餘均仿此。

例如乙日的子时是丙子,则丑时为丁丑、寅时为戊寅……等等;又如辛日的子时为戊子,则丑时为己丑、寅时为庚寅,卯时为辛卯、辰时为壬辰等,余均仿此。

( 108) 臟腑別通之配穴如何應用?能簡單談談嗎?

( 108) 脏腑别通之配穴如何应用?能简单谈谈吗?

: 臟腑別通是很實用的針法,其單獨用法,即大腸經之曲池能治療肝經之頭暈…心包經之內關能治療胃病…等,其方法在以前之討論答問中曾經提及,而臟腑別通更重要的是彼此配用,此一方法實則經常用於臨床,舉例如下 :

: 脏腑别通是很实用的针法,其单独用法,即大肠经之曲池能治疗肝经之头晕…心包经之内关能治疗胃病…等,其方法在以前之讨论答问中曾经提及,而脏腑别通更重要的是彼此配用,此一方法实则经常用于临床,举例如下 :

1. 肺與膀胱通 : 肺經之尺澤與膀胱經之委中相配為四彎配,為刺血最重要之配穴,可治療及多大並及疑難雜症。

1. 肺与膀胱通 : 肺经之尺泽与膀胱经之委中相配为四弯配,为刺血最重要之配穴,可治疗及多大并及疑难杂症。

肺經善治皮膚病,膀胱經之委中可治爛瘡,委中刺血配制污穴刺血治療皮膚病甚效。

肺经善治皮肤病,膀胱经之委中可治烂疮,委中刺血配制污穴刺血治疗皮肤病甚效。

此皆膀胱與肺通相配之顯例。

此皆膀胱与肺通相配之显例。

2.

2.

脾與小腸通:位在脾經線上之腎關配小腸經之後溪治療五十肩甚效;腎關配腕順一二穴能祛濕亦能治療腰痛效果甚好。

脾与小肠通:位在脾经线上之肾关配小肠经之后溪治疗五十肩甚效;肾关配腕顺一二穴能祛湿亦能治疗腰痛效果甚好。

此即脾與小腸通之用例。

此即脾与小肠通之用例。

3. 腎與三焦通 : 《玉龍歌》《玉龍賦》皆說支溝配照海治療便 秘,而三焦經之中渚配腎經之復溜治腰痛甚效。

3. 肾与三焦通 : 《玉龙歌》《玉龙赋》皆说支沟配照海治疗便 秘,而三焦经之中渚配肾经之复溜治腰痛甚效。

此皆腎與三焦通之用例。

此皆肾与三焦通之用例。

4. 心與膽通:膽經之風市配心經之少府,祛風止癢效果甚好。

4. 心与胆通:胆经之风市配心经之少府,祛风止痒效果甚好。

竅陰配神門治失眠多夢甚效,則是心與膽通的配例。

窍阴配神门治失眠多梦甚效,则是心与胆通的配例。

5.胃與包絡通:內關配足三里能治療治療胃心臟肺臟呼吸病及許多內科病,如消化、循環、呼吸等疾病都極有效。

5.胃与包络通:内关配足三里能治疗治疗胃心脏肺脏呼吸病及许多内科病,如消化、循环、呼吸等疾病都极有效。

就是通過心包與胃通而作用的。

就是通过心包与胃通而作用的。

是調理心胃呼吸最常用的一組針法。

是调理心胃呼吸最常用的一组针法。

6.肝與大腸通:合谷配太衝為開四關,除善治鼻病(見《雜病穴法歌》 )外,能治療許多大病,尤其是鎮定作用極強,為最常用之對穴。

6.肝与大肠通:合谷配太冲为开四关,除善治鼻病(见《杂病穴法歌》 )外,能治疗许多大病,尤其是镇定作用极强,为最常用之对穴。

又大小間穴配大墩治療疝氣及前陰病甚效,就都是肝與大腸通的用例。

又大小间穴配大墩治疗疝气及前阴病甚效,就都是肝与大肠通的用例。

十(總109) 聽說董氏奇穴有七百四十穴,而董老的書似乎只寫了一半,是這樣嗎

十(总109) 听说董氏奇穴有七百四十穴,而董老的书似乎只写了一半,是这样吗

: 根據董老師之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書《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 (1973 年版 ) 所載,董氏奇穴計設七百四十穴,但事實上該書所列穴位,從一一手指至九九耳部,共 159 穴名, 197 穴位。

: 根据董老师之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书《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1973 年版 ) 所载,董氏奇穴计设七百四十穴,但事实上该书所列穴位,从一一手指至九九耳部,共 159 穴名, 197 穴位。

左右兩邊皆有穴位,則有 394 個穴位,十十頭部有 25 穴名, 44 位。

左右两边皆有穴位,则有 394 个穴位,十十头部有 25 穴名, 44 位。

背部穴名有17個, 180穴位;前胸部位5穴名, 56穴位。

背部穴名有17个, 180穴位;前胸部位5穴名, 56穴位。

總共206穴名, 674穴位(有些重複穴在此並未扣除) 。

总共206穴名, 674穴位(有些重复穴在此并未扣除) 。

在我的講義中補入了三叉一二三、次白、七里、夜盲(小節不計)共六穴十二穴位,則書中所載總共213穴名, 686穴位,距七百四十穴已不遠矣。

在我的讲义中补入了三叉一二三、次白、七里、夜盲(小节不计)共六穴十二穴位,则书中所载总共213穴名, 686穴位,距七百四十穴已不远矣。

   

我們當年幾位後期的學生,一直跟到老師去世,最後幾年,常到老師診所見習看老師扎針, 因為當時還在學校讀書,雖然功課不緊,但也不可能天天去,為了求全,所以常跟幾位師兄弟借筆記抄寫或影印,因此我手頭有過吳增麟、田彩雲、田志洪、王全民、湯維正等幾位師兄弟的筆記。

我们当年几位后期的学生,一直跟到老师去世,最后几年,常到老师诊所见习看老师扎针, 因为当时还在学校读书,虽然功课不紧,但也不可能天天去,为了求全,所以常跟几位师兄弟借笔记抄写或影印,因此我手头有过吴增麟、田彩云、田志洪、王全民、汤维正等几位师兄弟的笔记。

當時自己所看及師兄弟筆記之記錄,老師所運用之穴位與其所寫的書中內容相同,並未如外界所言尚有數百個,一則老師既然公開了那麼多,就沒有必要隱藏其他的。

当时自己所看及师兄弟笔记之记录,老师所运用之穴位与其所写的书中内容相同,并未如外界所言尚有数百个,一则老师既然公开了那么多,就没有必要隐藏其他的。

一則收集了多位同學不同時間在診所的所見,不太可能有所遺漏,縱然老師有可能一時隱藏某些穴位,也不可能長期隱藏。

一则收集了多位同学不同时间在诊所的所见,不太可能有所遗漏,纵然老师有可能一时隐藏某些穴位,也不可能长期隐藏。

有些疑難大病老師治療時也花費不少功夫,不可能為了隱藏不讓學生知道而不用有效穴位,當然老師不斷在進步,也偶而會因研究所及靈感湧至,有幾個新的穴位出現,但應該不出五十個左右,不會有幾百個的差異。

有些疑难大病老师治疗时也花费不少功夫,不可能为了隐藏不让学生知道而不用有效穴位,当然老师不断在进步,也偶而会因研究所及灵感涌至,有几个新的穴位出现,但应该不出五十个左右,不会有几百个的差异。

或許可能還有一個理由,正因老師不斷在進步,有些穴位老師在臨床總結後棄而不用了,因此就不列在書中了。

或许可能还有一个理由,正因老师不断在进步,有些穴位老师在临床总结后弃而不用了,因此就不列在书中了。

當時記得老師曾經說過,你們這批學生是學得最好的了,那時不解其意,來美後始略知其意。

当时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你们这批学生是学得最好的了,那时不解其意,来美后始略知其意。

回憶當年有些老師兄或開業或出國而很少在老師處出入,即如在美國的陳國靖師兄,在董師門下七十三位學生中排名第五,當時即已早赴美國,我們在洛杉磯才得見面,陳師兄十四經穴用的極好,還給外國總統治好過病,但不止一次的表示不太會奇穴,找我研究奇穴,而其臨床應用也以十四經穴為多,足見老師後期奇穴始愈用愈精,確如其言。

回忆当年有些老师兄或开业或出国而很少在老师处出入,即如在美国的陈国靖师兄,在董师门下七十三位学生中排名第五,当时即已早赴美国,我们在洛杉矶才得见面,陈师兄十四经穴用的极好,还给外国总统治好过病,但不止一次的表示不太会奇穴,找我研究奇穴,而其临床应用也以十四经穴为多,足见老师后期奇穴始愈用愈精,确如其言。

而今個人步入老年更能領悟老師當年之意,我在台灣教授針灸時,多是以十四經為主,課程後半講授常用董氏奇穴,來美後授課則以董氏奇穴為主,而且是全面的每一個穴都講授,因此一些過去不常用的奇穴穴位也盡量找機會應用, 2003 年後期算是進入一個新階段,目前可說每三年之進步就如翻一番,這些年跟我學習的同學起點就比以前高得多,就比五年十年前學習過的同學要強的多。

而今个人步入老年更能领悟老师当年之意,我在台湾教授针灸时,多是以十四经为主,课程后半讲授常用董氏奇穴,来美后授课则以董氏奇穴为主,而且是全面的每一个穴都讲授,因此一些过去不常用的奇穴穴位也尽量找机会应用, 2003 年后期算是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可说每三年之进步就如翻一番,这些年跟我学习的同学起点就比以前高得多,就比五年十年前学习过的同学要强的多。

從而得悟老師後期愈發進步,用穴愈益精簡,七百四十穴或許有一部分棄而不用了,所以雖說原設七百四十穴,但實際常用的則是以《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 (1973 年版 ) 書中穴位為主。

从而得悟老师后期愈发进步,用穴愈益精简,七百四十穴或许有一部分弃而不用了,所以虽说原设七百四十穴,但实际常用的则是以《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1973 年版 ) 书中穴位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