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柱塞式喷油泵
2012-12-28 | 阅:  转:  |  分享 
  
一、柱塞式喷油泵系列

由于柴油机的单缸功率变化范围很大,若根据每一种单缸功率所需要的循环供油量来设计和制造喷油泵,那么喷油泵的尺寸规格将不可胜数,给生产和使用都造成诸多不便。因此,世界各国的喷油泵制造厂都是以几种不同的柱塞行程作为基础,将喷油泵划分成为数不多的几个系列或型号,然后再配以不同尺寸的柱塞偶件,构成若干种循环供油量不等的喷油泵,以满足各种不同功率柴油机的需要。

二、柱塞式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A型喷油泵结构

柱塞式喷油泵由泵油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喷油泵体等部分组成。

1.泵油机构

泵油机构包括柱塞套、柱塞、柱塞弹簧、上下柱塞弹簧座和、出油阀、出油阀座、出油阀弹簧和出油阀紧座等零件。(如下左图)













柱塞和柱塞套构成喷油泵中最精密的偶件,称作柱塞偶件。正是由于柱塞偶件的精密配合及柱塞的高速运动,才得以实现对燃油的增压。每台喷油泵的柱塞偶件数和与其配套的柴油机气缸数相同。一般柱塞偶件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过精细加工和配对研磨,使其配合间隙在0.0015~0.0025mm范围内。间隙过大,容易漏油,导致油压下降;间隙过小,对偶件润滑不利,且容易卡死。柱塞偶件在使用中不能互换。(如上中图)

出油阀与出油阀座是喷油泵中另一对精密偶件,称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偶件位于柱塞偶件的上方,出油阀座的下端面与柱塞套的上端面接触,通过拧紧出油阀紧座使两者的接触面保持密合。同时,出油阀弹簧4将出油阀压紧在出油阀座上。出油阀的密封锥面与出油阀座的接触表面经过精细研磨。出油阀减压环带与出油阀座孔的配合间隙很小。减压环带以下的出油阀表面是其在出油阀座孔内往复运动的导向面,导向部分的横截面为十字形。(如上右图)

2.供油量调节机构

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机构的功用是,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通过转动柱塞来改变循环供油量。供油量调节机构或由驾驶员直接操纵,或由调速器自动控制。

3.驱动机构

喷油泵的驱动机构包括凸轮轴和挺柱组件。凸轮轴的前、后端通过滚动轴承支承在喷油泵体上。凸轮轴上凸轮的数目与喷油泵的柱塞偶件数相同,各凸轮间的夹角与配套柴油机的气缸数有关,并与气缸工作顺序相适应。凸轮轴一般由曲轴定时齿轮驱动,四冲程柴油机喷油泵凸轮轴的转速是曲轴转速的一半,以实现在凸轮轴一转之内向各气缸供油一次。挺柱体部件安装在喷油泵体上的挺柱孔内。

4.喷油泵体

泵体是喷油泵的基础零件,泵油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和驱动机构等都安装在喷油泵体上,它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因此,泵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密封性。此外,还应该便于拆装、调整和维修。

(二)A型喷油泵工作原理

A型喷油泵泵体为整体式,由铝合金硬模铸造而成。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泵体侧面开有窗口,底部用盖板封闭,侧盖和底盖均用螺栓固定,使喷油泵的拆装、调整和维修极为方便。

1.运动过程

当喷油泵凸轮轴转动时,若挺柱滚轮在凸轮的基圆面上滚动,则柱塞停在柱塞下止点的位置。若滚轮滚到凸轮的上升段时,则凸轮推动挺柱,挺柱再推动柱塞上移,同时将柱塞弹簧压缩。当滚轮滚到凸轮的顶弧上时,柱塞到达柱塞上止点。随后滚轮在凸轮的下降段滚动,柱塞弹簧则推压柱塞,柱塞又推压挺柱下移,直到滚轮又滚到凸轮的基圆面上,柱塞又回到柱塞下止点为止。即当喷油泵工作时,随着凸轮轴的转动,挺柱和柱塞在柱塞的上、下止点之间分别在挺柱孔和柱塞套中作往复运动。

2.泵油过程

柱塞由其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所经过的距离称作柱塞行程,也就是喷油泵凸轮的最大升程。由上述泵油过程可知,喷油泵并不是在整个柱塞行程内都供油,只是在柱塞顶面封闭柱塞套油孔到柱塞螺旋槽打开柱塞套油孔这段柱塞行程内供油。称这段柱塞行程为柱塞有效行程。显然,柱塞有效行程越大,供油的持续时间越长,喷油泵每一次的泵油量即循环供油量便越多。欲改变柱塞有效行程,只需转动柱塞即可。

3.供油量的调节

当供油量调节机构的调节齿杆拉动柱塞转动时,柱塞上的螺旋槽与柱塞套油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柱塞的有效行程。当柱塞上的直槽对正柱塞套油孔时,柱塞有效行程为零,这时喷油泵不供油。利用供油量调节原理,可将多缸喷油泵的各缸供油量调匀。其操作步骤为:保持调节齿杆不动,拧松调节齿圈紧固螺钉,适当地转动控制套筒,使其带动柱塞在柱塞套内转动,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便可使供油量或增或减,然后拧紧调节齿圈紧固螺钉。根据需要再拧松另一个调节齿圈的紧固螺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各缸供油量均匀一致为止。这项工作须在专门的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如下左图)





点击放大







4.供油定时的调节

供油定时是指喷油泵对柴油机有正确的供油时刻,而供油时刻用供油提前角表示。供油提前角是指从柱塞顶面封闭柱塞套油孔起到活塞上止点为止,曲轴所转过的角度。已如上述,多缸喷油泵各缸供油提前角或供油间隔角应该相同。各缸供油间隔角决定于喷油泵凸轮轴上各凸轮的相对位置,但由于加工和装配误差,很难达到一致,因此必须进行调节。调节的方法是改变供油定时调节螺钉伸出挺柱体外的高度。旋出调整螺钉,挺柱体的高度-H-增加,柱塞位置升高,柱塞套油孔提前被封闭,供油提前,即供油提前角增大。拧入调整螺钉,则使供油迟后,供油提前角减小。对各缸的供油定时调整螺钉逐个调节之后,可以使各缸供油提前角或供油间隔角达到一致。应该指出,这种调节只是用来补偿加工和装配误差,调节的幅度很小。欲同时或较大幅度地改变各缸供油提前角,须借助于喷油提前器。(如上右图)

三、P型喷油泵结构特点

P型喷油泵的工作原理与A型喷油泵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却脱离了柱塞式喷油泵的传统结构,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箱形封闭式喷油泵体

P型喷油泵采用不开侧窗口的箱形封闭式喷油泵体,大大提高了喷油泵体的刚度,可以承受较高的喷油压力而不发生变形,以适应柴油机不断向大功率、高转速强化的需要。

2.吊挂式柱塞套

这种结构改善了柱塞套和喷油泵体的受力状态。另外,柱塞套内孔上端孔径略大,可防止柱塞在上端卡死。柱塞套内孔的中部加工有集油槽,从柱塞偶件间隙泄漏的柴油集中于此槽内,经回油孔流回喷油泵的低压油腔。P型喷油泵的柱塞顶部开有起动槽。当柱塞处于起动位置时,此槽与柱塞套油孔相对,在柱塞上移到起动槽的下边缘封闭油孔时开始供油。由于起动槽的下边缘低于柱塞顶面,因此供油迟后,供油提前角减小。这时气缸温度较高,柴油喷入气缸容易着火燃烧,有利于柴油机低温起动。

3.钢球式油量调节机构

P型喷油泵的油量调节机构移动调节拉杆,通过钢球带动控制套筒使柱塞转动,从而改变供油量。这种油量调节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配合间隙小。

4.压力润滑

利用柴油机润滑系统主油道内的机油对各润滑部位施行压力式润滑。P型泵各缸供油提前角或供油间隔角是利用在柱塞套凸缘下面增减调节垫片的方法来进行调节的。调匀各缸供油量则通过转动柱塞套来实现。柱塞套凸缘上的螺栓孔是长圆孔,拧松紧固螺栓,柱塞套可绕其轴线转动10°左右。当转动柱塞套时,改变了柱塞套油孔与柱塞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了柱塞的有效行程,即改变了循环供油量。

四、喷油提前器

喷油提前器实际上是喷油泵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供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供油提前角过大或过小均使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恶化。为了保证柴油机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必须在最佳供油提前角下工作。当转速和供油量一定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和最小燃油消耗率的供油时刻,称为最佳供油提前角。最佳供油提前角随柴油机转速和负荷而变化,转速越高,负荷越大,最佳供油提前角也越大。

现代汽车柴油机都装有喷油提前器。这样,当柴油机工况发生变化时,才能自动地进行调节,使喷油泵始终保持最佳供油时刻。目前广为应用的机械离心式自动喷油提前器,只能响应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进行供油提前角的自动调节。其结构形式虽有多种,但工作原理却基本相同。喷油提前器的调节范围为0°~10°。



机械式自动喷油提前

献花(0)
+1
(本文系☆風雲☆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