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眼蜂

 chh71 2012-12-28

赤眼蜂,顾名思义是红眼睛的蜂,不论单眼复眼都是红色的,属于膜翅目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昆虫。赤眼蜂的成虫体长0.3~1.0毫米,黄色或黄褐色,大多数雌蜂和雄蜂的交配活动是在寄主体内完成的。它靠触角上的嗅觉器观寻找寄主。先用触角点触寄主,徘徊片刻爬到其上,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向寄主体内探钻,把卵产在其中。

中文学名:赤眼蜂
拉丁学名:trichogrammatid
界:动物界
目:膜翅目
科:赤眼蜂科
属:尤赤眼蜂属

编辑本段简介

  成虫长不到1毫米,翅呈梨形,具单翅脉和穗状缘毛。跗节3节,明显。幼虫在蛾类的卵中寄生,因此可用以进行生物防治。易於实验室繁育的微小赤眼蜂(T.minutum)已成功地用来防治各种鳞翅目(Lepidoptera)农业害虫。
  指赤眼蜂属(Trichogramma)昆虫。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  赤眼蜂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能寄生玉米螟卵的赤眼蜂有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铁岭赤眼蜂。但以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最重要。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玉米螟赤眼蜂的雄蜂体淡黄色,前胸背板及腹部黑褐色,触角鞭节细长,触角毛最长的相当于鞭节最宽处的3倍。雌蜂的前胸背板、腹基部及末端黑褐色。  赤
赤眼蜂

  赤眼蜂

眼蜂科体长0.5~1.0毫米,最小的仅有0.17毫米。触角短,柄节较长,与梗节成肘状弯曲,鞭节在各属之间差异甚大,均不超过7节;常有1~2个环节、1~2个索节和由1~5节组成的棒节。澳洲赤眼蜂角结构是区别各属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大多数属的雌雄触角相似,少数如赤眼蜂属等,雌雄触角构造有别,表现出性二型特征。前翅边缘有缘毛,翅面上有纤毛,不少属的翅面上纤毛排成若干毛列。体粗脚,腹部胸部相连处宽阔。产卵器不长。常不伸出或稍伸出于腹部末端。跪节3节。被寄生的寄主卵壳后期呈黑褐色。  赤
赤眼蜂

  赤眼蜂

眼蜂属的触角和翅1.柄节;玖梗节;.环节;4、5.索节,6.棒节;4+5+6.鞭节;(英又字母表示翅脉容称)赤眼蜂属成虫复眼赤红色。雌虫触角6节,柄节长,梗竹近于梨形,有微小环一竹,索节2节,大小相等,棒节仅有1节,上有短毛。雄虫触角4节,相当f雌虫触角索节及棒节的部分愈合成不分节的短棒,卜有长毛。前翅较宽,翅脉简单,痣脉、缘脉及缘前脉成连续的S形,缘脉紧接翅的前缘;翅沿有缘毛;痣脉后方有横毛列,翅面上有7条明显的纵毛列及一些不规则排列的纤毛。产卵器不伸出或稍伸出于腹部末端。多数种常出现翅退化或无翅雄虫,无翅雄虫的触角与雌虫相似〕

编辑本段寄生习性

  赤
赤眼蜂

  赤眼蜂

眼蜂科约7属,40种,均为卵寄生分别以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脉翅目蜻蜓目缨翅目直翅目广翅目等昆虫卵为寄主。成虫产卵于寄主卵内,幼虫取食卵黄,化蛹,并引起寄主死亡。成虫羽化后咬破寄主卵壳外出自由生活。寡索赤眼蜂属01舍那ito的一些种寄生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水稻害虫卵;邻赤眼蜂属褐腰赤眼蜂寄生黑尾叶蝉卵;赤眼蜂属绝对大多数寄生鳞翅目昆虫卵,其中不少种为重要天敌。少数寄生双翅目、脉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卵。  繁殖与释放赤眼蜂属的一些种,可利用非自然寄主的鳞翅目虫卵大量繁殖。常用麦蛾米蛾地中海粉螟、粉斑螟等卵为寄主,中国除应用米蛾外,还应用蓖麻蚕柞蚕松毛虫卵大量繁殖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这两种赤眼蜂在蓖麻蚕卵内25℃恒温下一代发育历期10~12天,卵期1天,幼虫期1~1.5天,预蛹期5~6天,蛹期3~4天。30℃恒温时历期仅8~9天。大量繁蜂全年可达30~50代。繁蜂用蜂种可直接自田间采集被赤眼蜂寄生的害虫卵,或挂寄主卵箔诱集寄生。蜂种应经鉴定分别饲养,注意保持生活力,并及时更新。用作寄主的蓖麻蚕卵应先洗去表面胶质,以白纸涂薄胶后将蚕卵均匀粘上制成卵箔(或称卵卡)。
  繁
赤眼蜂

  赤眼蜂

蜂时将卵箔置于繁蜂箱透光的一面,种蜂羽化30~40%时接蜂,成蜂趋光并趋向蚕卵寄生。种蜂和蓖麻蚕卵比约为2:1或1:1。繁蜂适温25~28℃,相对湿度85~90%。繁蜂、放蜂及防治对象害虫卵期三者间,应配合适当,始能奏效。首先应积累大量蜂卡(已被寄生的蚕卵箔)备用,一时不用的可在蜂发育到幼虫期或预蛹期时,置于1℃以下冷藏保存,50~90天内羽化率仍保持70~90%。按放蜂适期,调节控制赤眼蜂在蓖麻蚕卵内的发育进度。可先在室内使蜂羽化并饲以糖蜜,然后在田间均匀释放,也可将即将羽化的预制蜂卡,按布局分置田间放蜂器内自然羽化。防治年发生代数较多、产卵期又较长的害虫,应在害虫卵期内分批放蜂数次。

编辑本段发生规律

  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卵内越冬。在黄淮海地区,第三代玉米螟卵是赤眼蜂发生作用的时期,卵初期即可被寄生50%左右,卵高峰后被寄生率可达90%~100%。

编辑本段保护利用途径

  从早春
赤眼蜂

  赤眼蜂

田开始,就不用或少用广谱杀虫剂。改用选择性杀虫剂,使初期数量较少的赤眼蜂就得到保护和利用。赤眼蜂的利用价值在于:  ① 可以大批量人工饲养繁殖,大面积用于防治。
  ② 防虫效果好且稳定。  玉米螟是赤眼蜂利用的主要防治对象之一,通常在百株玉米有玉米螟卵1~2块时放第一次蜂。在黄淮海平原,第一代玉米螟第1次放蜂在5月底,第二次在6月初,间隔5天。第二代玉米螟放蜂时间在6月底或7月上旬。第三代玉米螟可以放一次或者不放蜂。一般每亩每次放蜂1万头便可。放蜂时,若天气恶劣不宜继续放蜂时,可将卵块放在阴凉遮黑密闭的环境中,并饲以蜜糖水,待天气好转,再向田间释放赤眼蜂。

编辑本段生物探究

  据中科院生态所做的测定,喷洒的病毒制剂中,真正能对害虫起作用的只占1%,65%流失在空气和土壤当中,34%被作物吸收了,即99%都白白浪费了。  中科院病毒所的研究员彭辉银领导的课题组发现了病毒针对害虫的最有效的攻击部位和方式:昆虫是靠卵面带毒来传递病毒的,如果使害虫的卵面带毒,就能提高昆虫病毒的攻击效率。彭辉银想到了一种专门在昆虫卵内寄生的昆虫天敌——赤眼蜂。
  害虫在产卵时会释放一种信息素,赤眼蜂能通过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害虫的卵,它们在害虫卵的表面爬行,并不停地敲击卵壳,快速准确地找出最新鲜的害虫卵,然后在那里产卵、繁殖。赤眼蜂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变成蛹,由蛹羽化成赤眼蜂,甚至连交配怀孕都是在卵壳里完成的。一旦成熟,它们们就破壳而出,然后再通过破坏害虫的卵繁衍后代。  彭辉银课题组用柞蚕卵来繁殖赤眼蜂,并将自己研制的适应赤眼蜂携带的病毒剂型均匀地雾化喷洒在柞蚕卵的表面。当赤眼蜂咬破壳从柞蚕卵里爬出来时,每个蜂子身上可粘上50~200个病毒。此时赤眼蜂最急于要做的事就是找到寄生卵,完成新的产卵过程。就在赤眼蜂敲击每个害虫卵壳的同时,病毒也就粘到了卵壳上,传递给了后者,从而杀死害虫。
  如果病毒是杀死害虫的“弹头”的话,赤眼蜂就成了精确的“导弹制导系统”;有了足够数量的赤眼蜂,再加上昆虫病毒,生物导弹就可以合成了。一枚生物导弹外表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纸盒,在里面存放着60粒表面附着大量昆虫病毒的柞蚕卵,如果按每个柞蚕卵孵化出60头赤眼蜂,每一头赤眼蜂携带100个病毒计算的话,一枚生物导弹可以释放出36万个病毒。  生
赤眼蜂

  赤眼蜂

物导弹维持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 1997年,湖北省某林场突然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松毛虫灾。不到半个月,疯狂蔓延的松毛虫把嫩绿的松针吃得精光,四季常青的松树林变得一片枯黄。林场职工在彭辉银的指导下,用了两天的时间,在松树林挂上了生物导弹。转年,整个林地都恢复了,至今5年了,林场都没再发生过大规模虫灾。  实验证明,生物导弹制导方向准确,传播病毒能力强,只用5枚生物导弹就可以控制一亩地范围的松毛虫流行。
  生物导弹防虫技术操作十分方便:通过携带不同的病毒,它能有效控制60多种危害植物的害虫流行:对高山、森林防虫,不用运水上山,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它可以在经济林、蔬菜园、果树等不同领域使用。  使用生物导弹防治害虫后,可以长期不发生虫灾,而且害虫又保持一定数量,这样病毒在害虫种群内部可以长期发生作用,同时因为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环境污染大大减轻,自然状态下的生物种群和数量大幅度恢复,引回了许多昆虫。在昆虫内部,建立了良好的循环状态,相对控制了害虫的数量,使其很难达到爆发成灾的程度。

编辑本段利用价值

  用
赤眼蜂的窝

  赤眼蜂的窝

赤眼蜂寄生产卵的特性防治玉米螟,对环境任何污染,对人畜安全,保持生态平衡,是一实用性很强技术。赤眼蜂喜欢找初产下来的新鲜卵寄生,因此防治时要搞好玉米螟的预测预报,使释放赤眼蜂的时间与玉米螟的产卵盛期相吻合,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防效。赤眼蜂的活动和扩散能力受风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放蜂时既要布点均匀,又要在上风头适当增加放蜂点的放蜂量。一般说来,每亩玉米田放蜂量应在1.5~2.5万头。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方法简便,省工省时。一般每亩只需放2~3点,释放两次。防治一代玉米螟累计百株玉米一块玉米螟卵时放第一次蜂,隔5-7天放第二次蜂。放蜂时将蜂卡撕成小块,每小块有一定量的赤眼蜂,将小块蜂卡卷入玉米中下部叶筒内,用席篾别牢固即可。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成本较低,每亩只需成本1.20元,较用辛硫磷甲胺磷、1605等农药的费用都低。同时效果好,放蜂后玉米螟卵寄生率在70~90%,百株残虫量降低50~70%。赤眼蜂,属于膜翅目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昆虫。成虫0.8毫米,眼赤红色,故名赤眼蜂。成虫寿命20~25℃时4~7天,30℃以上时1~2天。雌蜂平均产卵42粒,在害虫卵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取食卵液,杀死寄主卵,7~12天繁殖一代。雌蜂产卵25~28℃,相对湿度60~90%为宜。20℃以下以爬行为主,活动范围变小,水平扩散半径减小,25℃以上时,赤眼蜂水平扩散半径可达10米。放蜂1~4天内降大雨,对寄生效果有不良影响。它的触角上的嗅觉器观寻找寄主。先用触角点触寄主,徘徊片刻爬到其上,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向寄主体内探钻,把卵产在其中。  用
赤眼蜂

  赤眼蜂

赤眼蜂寄生产卵的特性防治玉米螟,对环境任何污染,对人畜安全,保持生态平衡,是一实用性很强技术。赤眼蜂喜欢找初产下来的新鲜卵寄生,因此防治时要搞好玉米螟的预测预报,使释放赤眼蜂的时间与玉米螟的产卵盛期相吻合,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防效。  害虫在产卵时会释放一种信息素,赤眼蜂能通过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害虫的卵,它们在害虫卵的表面爬行,并不停地敲击卵壳,快速准确地找出最新鲜的害虫卵,然后在那里产卵、繁殖。赤眼蜂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变成蛹,由蛹羽化成赤眼蜂,甚至连交配怀孕都是在卵壳里完成的。一旦成熟,它们们就破壳而出,然后再通过破坏害虫的卵繁衍后代。

编辑本段人工养殖技术

  检查蜂群要在天气暖和,最好气温在15℃以上,检查人员站在蜂箱一旁,检查蜂群时动作要轻,如有蜂胶粘住处,可用起刮刀轻轻撬动一下,再进行操作。检查蜂群提脾方法,是用双手捏住左右框耳,轻轻垂直提出蜂箱,查看正面蜜蜂等情况,如要看另一面时,用双手延着巢脾平面方向,转动90度,这时一手在上,另一手在下,再以框梁为轴转动180度后,双手延着巢脾平面方向,转回90度,这时整张巢脾转到框梁上方。这样操作主要是防止巢房内的蜂蜜外流和花粉外落。

赤眼蜂

赤眼蜂(5张)
  在繁殖季节,一般情况下一星期左右,检查一次即可,但在夏季3~4天检查一次,如缺少蜜源时,应减少检查或早、晚检查,以免造成盗蜂。

全面检查

  对蜂群内的逐框进行检查,仔细了解蜂群内全部情况,包括巢脾、蜜蜂、蜂子、蜂王和有无疾病情况等。在分蜂季节,查看有无王台。有问题,随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局部检查

  是为了解蜂群某种特定情况,主要为了省时、少打扰蜂群。如饲料够不够用,这时可抽边脾或第三脾上两角有封盖蜜,说明贮蜜短期够用;框梁上和巢脾上部分出现白色新蜡,表明外界有蜜源,可考虑加脾或加继箱;盖布下、边脾上充满蜜蜂,表明可以加脾,(但早春蜜蜂要密集一些,要根据具体处理),反之蜜蜂很少就要考虑抽脾。

箱外观察

  越
赤眼蜂

  赤眼蜂

冬蜂群的箱内和巢门口有碎蜂尸、蜡渣,说明箱内有老鼠害,要开箱处理;在越冬后期,蜜蜂不断飞出或爬出、爬进,巢门前有较多死蜂而腹部缩小,喙伸出,蜂箱很轻,表示箱内缺饲料;巢门前有大量死蜂,翅散开,喙伸出,腹勾曲,大部是采集蜂,这是中毒的症状;早春蜜蜂排泄时,巢门附近到处有棕黑色粪便,表明蜂群下痢的症状;巢门前不断发现体弱小、翅残缺的蜜蜂,说明有螨害;分蜂季节,很少蜂出去采集,而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门,说明蜂群在准备自然分蜂;蜜源稀少时,巢门前有抱团厮打,进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这是发生盗蜂的迹象;天气晴暖,在中午后有数十只幼年蜂在箱前旋转飞舞,这是幼蜂在试飞。

编辑本段蜂群的合并

合并原则

  蜂群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蜂群过弱或失王等,需要把两群或多群蜜蜂合并组成一个大群。强群是高产的基础,在采蜜季节前,也采取合并的方法组织强群采蜜。
  无王群合并到有王群,小群合并到大群,两个有王群,则在前一天捉去质量差的蜂王再合并,一般在傍晚合并较安全。

直接合并

  主要在大流蜜期,浓烈的蜜味各蜂群相同,都忙于工作,蜜蜂放松了警惕,容易合并成功。早春刚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易合并。  把有王群的巢脾调整到箱内一侧,将被合并的蜂脾放在另一侧,两部份蜂脾中间留一框的距离或中间插一隔离板。合并时喷一些烟或蜜水等。次日把两部份蜂脾靠拢即可。

间接合并

  在有王群的巢箱上,铺一张打有许多小孔的报纸,再加上空继箱,把被合并的蜂脾放入继箱内,盖好覆布、副盖、箱盖。等两群蜜蜂咬穿报纸,互相来往,就可调整蜂脾即可。炎热夏天继箱要注意通风。

蜂王的诱入

  蜂群的蜂王衰老、丧失、更换优良种王时或组织新蜂群等,要诱入蜂王。工蜂能识别陌生蜂王,而会受到攻击,因此诱入蜂王要保证安全。更换蜂王时,先要把淘汰蜂王取出或无王蜂群,要把王台毁除干净后,再诱入蜂王。诱入蜂王前两天最好对被诱入蜂群进行奖励饲喂,诱入蜂王后不要急于开箱检查。
  把有蜂王的蜂脾,上面要有些贮蜜,放入全框诱入器内,关上上盖板,放进无王群内,过3~4天后,撒去诱入器即可。另外也可把蜂王和数只幼蜂放入安全诱入器内,放在子脾上有些蜜的地方,抽出底板扣在脾上,过2~3天后,没有蜜蜂紧围器外,并有蜜蜂饲喂蜂王,就可把蜂王放出。

直接诱入

  在大流蜜期间的傍晚,朝蜂王喷少许蜜水,把它慢慢放在无王群的巢门前或框梁上即可。也可从无王群中提出两框蜂抖落在巢前,把蜂王放蜜蜂中间一起爬进蜂箱。

围王的解救

  在诱入蜂王后或其它原因造成围王。从箱外观察,蜜蜂秩序混乱,应立刻开箱检查,如看到有蜂团,就是蜂王被围。可将蜂团放入水中,迫使蜜蜂散去,捉住蜂王查看,如没有伤残,可用安全诱入器重新诱入。否则将蜂王淘汰。

巢脾的修造

  在巢框的两边条的中心线上各打4个等距的小孔,横穿4道25~26细铁丝,两端要拉得很紧并用小钉固定。巢础上边要插入上梁的框沟里,沟缝化蜡灌住,然后放在巢础埋线板上,用齿轮埋线把框线埋入巢础。巢础埋线板是一块比巢框内围略小的厚板(约15毫米厚),下面各两端横向各钉一条152×5毫米的木条做成。

修造和保管巢脾

  一般在分蜂季节,把装好巢础的巢框放入新分出蜂群内造脾。只要平均温度在15℃左右,蜜源件条好的其他季节也能造脾。造好的巢脾要保管好,否则很易被巢虫咬毁或招引盗蜂等。巢虫最易发生,可用二硫化碳冰乙酸硫磺熏蒸。

蜂群的饲喂

  人们为了加快蜂群的发展、多生产蜂王浆和蜂巢内饲不足时要进饲喂,另外越冬前一般都要饲喂越冬饲料。

饲喂蜜或糖

  A.补助饲喂:早春、越冬和长期阴雨蜜蜂不能出巢采集等原因,造成饲料不够消耗,在短期内进行大量饲喂。要浓稠饲料饲喂,即4份蜜加1份开水或2份白砂糖加1份水,文火化开。  B.奖励饲喂:在春季繁殖期、大流蜜期前和秋季培养越冬蜂等原因,需要饲喂少量进行奖励饲喂,来剌激蜂王产卵。要稀稠饲料饲喂,即1份蜜加1份开水或1份白砂糖加2份水,搅拌化开。
  C.蜜粉混合饲喂:在生产王浆和造脾时,需用10份蜜溶在10份开水中,放温后加1份花粉混合。来饲喂蜂群,促进蜜蜂多分泌王浆和加速蜂群造脾。

喂花粉

  A.在花粉源丰富时,可从蜂群中提出花粉脾,集中起来放在少数蜂群的继箱中保存。  B.花粉糖饼:4千克花粉加7.5千克浓糖浆混合均匀,制成糖饼摊放在蜂群的框梁上,花粉糖饼上盖一张塑料薄膜即可,每次喂100~300克,以一星期食完为度。
  3.喂水  水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早春和夏天干燥时期,更需要给蜂群喂水。在蜂场设置饮水器,也可巢门式喂水器从巢门喂水。喂水时可加0.1%左右的食盐更好。

人工养王

  人工养王有利于培育种王,可以准确地掌握蜂王出房日期,避免自然分蜂。

人工育王的用具

  蜡碗棒(蘸蜡碗的模子)是用木纹较细木棒制成,长100毫米,蘸碗一端十分园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蜡碗棒可蘸出蜡碗,蜡碗是育王的台基。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标准巢框改制成宽度相等,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移虫针是用来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鹅毛管自制,一头呈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此外还要准备毛巾、面盆、蜂王浆等。

移虫

  在育王框上的每一蜡碗内,放上少量不很稠的蜂王浆,再取一框适龄的幼虫脾,抖去和扫净脾上的蜂,用移虫针伸到半园形幼虫背部,轻轻挑起,又轻轻把幼虫放到蜡碗的王浆上,每一碗都放上幼虫后,先放到无王群做接受,然后移到大群哺育。

移虫方式

  单式移虫,是一次取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为了提高蜂王的质量,要采取复式移虫。即是第一次取24小时外的大幼虫接受后,把大幼虫去掉换上2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
  二次移虫后,经12天蜂王羽化出房,在蜂王出房前2天组织好交尾群,前1天将成熟的王台分配到交尾群内,蜂王交尾成功后,即育成一只新蜂王了。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