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俭堂往事

 苏迷 2012-12-29

  芦墟老街上还保存着一些老房子,有明朝的,有清朝的,有民国的,清朝和民国的较多,清以前的很少了。这些老房子大部分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然的和人为的。有些则是一部分保存着,另一部分已改建了,弄得不伦不类的。

唐家墙门在西栅,是唐九如的旧居。老屋建于民国初年,共五进。客堂名为“宁俭堂”。第二进门楼上的砖雕刻工精美,花鸟虫鱼依稀可见,但已严重风化,上面刻有四字:“勤俭口声”,第三字已难以辨认,估计是“家”字。第三进是原唐九如胞兄唐仰如的住房。第三进边上有条小弄堂,非常昏暗,走进去是一幢木楼。我们从陡峭的木楼梯上爬上去,楼上有好几个房间,都已破败不堪,早已无人居住,有摇摇欲坠的感觉。推开破旧的木窗,楼下便是第三进,门楼是中西合璧的,有一点西洋元素,这种建筑形式当时颇为流行。第四进也空关着,杂草丛生,墙边的笼子里养着一只小白兔。第四进原是唐九如居住的,楼上有他的书房,名为“敦古室”。

唐九如在民国初年赴北京,就读于朝阳大学(后并入北京大学),大学读书时,柳亚子对他非常赏识,介绍参加南社。抗战期间,随王绍鏊到上海,抗战后,又到了南京,曾在水利部门工作,后又调到财政部,主持会计制度司,出版了一套专业书籍。解放后,唐九如任职于财政部秘书。

二十年代初,芦墟陆鸥安先生家藏崇祯版《午梦堂全集》,南社诗人吴抗云准备捐资出版,沈昌眉为之作序,后因故未能刊刻。唐九如得知此事后,表示愿意助其出版,便与父亲、兄长商量,得到了同意。唐九如请金松岑写序,沈昌眉将原序修改后作为后记,自己写了跋。

唐九如五十年代末回上海定居,六一年、六三年两度回家乡芦墟,清理家中的藏书、字画等,准备将其中一部分捐献图书馆。张舫澜曾在六三年到唐家拜访唐九如,唐九如把四套《午梦堂全集》赠送给他。

上世纪三十年代,唐九如与胞兄一起重修《分湖唐氏家谱》,家谱封面由唐中正题签。

唐九如原配夫人姓潘,育有二女一子。抗战期间,唐九如在重庆工作,另娶吕梧湘,人称“抗战夫人“。吕梧湘原籍浙江嵊县,13岁时逃婚到杭州读书,后在中央财政部任职。与唐九如生有一女二男。

唐九如早年参加南社,入社号9041917年秋,唐九如在陈去病等的带领下,坚决反对蔡守、成平等人的分裂行为,联名发表公启支持柳亚子。

史家弄的唐家是唐氏二房,唐之复的父亲与唐九如之父为同胞兄弟,与柳亚子、沈昌眉等南社诗人关系密切。辛亥革命期间,思想较为激进,参与过光复吴江的活动。青年时,曾在上海拜袁克文为师学习诗文。抗战时期,曾掩护过一名美国飞行员,后将其护送至重庆。据传,这名飞行员是美国第六舰队司令员。唐之复擅长诗词对联,书法亦自成一格。著有《宁俭堂诗稿》、《宁俭堂弹词开篇集》(两书均未出版)。抗战后,他为芦墟镇的各家商店逐一撰写春联,后由商会负责印制成一小册子。

唐家墙门解放后收归房管所,成为普通民宅,如今,大部分住户已搬迁,只有第三进仍由张国栋夫妇居住。张国栋一家居住在这里已有六十年了。张老原在芦墟砖瓦厂工作,担任过会计、供销等职,1980年退休,今年已91岁了。夫人张也已89岁了。提起唐家旧事,张老兴致很高,他对唐家的情况了解较为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