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Surface上榜

 笑熬浆糊糊 2012-12-29

年底将至,许多媒体都会评选心目中的理想科技产品。Time杂志也选出了2012年最佳的10大科技产品。其中iPhone 5稳居排行榜首位,Time杂志将它定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科技产品,无论是屏幕还是机身都比上一代更轻、更薄。除此之外,Time杂志也表示:市场上有些智能手机试图与iPhone竞争,其中包括Samsung Galaxy S3。但综合软硬件以及相关的内容服务,还没有一款iPhone杀手。

除了iPhone 5之外,还有很多酷炫的产品都也进入了榜单,来看了入围的都有哪些产品。

10.Simple.TV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Simple.TV于2012 CES发表,结合了电视、网络功能,让用户可以观看直播或者录制的电视节目,适用于PC和Mac、iPad等设备。这款产品还获得了CNET最佳家庭影院类大奖。

9.Nest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Nest温度控制器是由前苹果工程师Tony Fadell所开发的,可通过智能手机控制,现在用户可在iOS与Android系统中更新App至2.0版本。Nest智能温控器的应用管理课协助用户进一步了解温度变化以节约能源。新的应用程序添加了“升温”和“降温”系统的开启记录,日期增加至10天,可记录温度变化的原因,如天气、手动调整或自动离开等设定项目。

8.Samsung Galaxy Note 2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Samsung Galaxy Note 2延续了Galaxy S3的圆润设计,硬件规格相当强悍,再搭配升级版的S Pen与最新的图像编辑功能,可以说是手机、平板二合一。S Pen的绘图、编辑以及函数运算功能非常方便。

 7.Microsoft Surface Windows RT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Microsoft Surface Windows RT虽然拥有和Windows 8相同的桌面模式、Windows 8 Style UI,但事实上两者却大不相同。Windows RT只能在基于ARM架构的设备上运行,最大的优点就是低功耗、省电。用户只能通过Windows应用商店下载App软件,后者的质量和数量还无法同iOS、Android平台相比。

6.MacBook Pro 15 with Retina Display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Retina版苹果MacBook Pro配备15.4英寸2880 x 1800分辨率的屏幕,机身厚度仅有2.41cm,在轻薄笔记本市场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5.Lytro光场相机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Lytro光场相机于2012年10月发布,和传统相机不同的是采用了mini的长方体造型。机身尺寸为41mm x 41mm x 112mm,相当mini。光场相机的好处在于不必做对焦动作,用户只需专注于取景、构图即可。

4.Rasberry Pi Model B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Rasberry Pi是一款基于Linux系统的小型电脑,是由英国的Rasberry Pi基金会开发的,其目的是刺激学校的电脑科学教育。现行销售版本为Model B,搭载700MHz Broadcom ARM11架构BCM2835处理器、512MB SDRAM,支持SD/MMC/SDIO等外接存储卡。

 3.Sony Cyber-Shot RX100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Sony RX100于2012年6月发布,最大的特色是感光元件比一般机型的大1英寸,画面表现更好。Sony RX100主要面向有基本摄影技术的消费群体。机身采用铝合金打造,后置3英寸122.9万像素LCD,拥有独立的Movie、Fn自定义、圆形转盘、Play等功能,可以算是消费相机中的小巨人。

2.Nintendo Wii U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Wii U刚于12月8日开卖,最初在2011年6月7日公布,代号为“Project Cafe”,并于同年的E3游戏展中发布。外观设计更加立体且具人性化,另外还加入了NFC读写与电视匹配连接、跨屏幕、虚拟视角。

1.Apple iPhone 5

Time杂志年度10大科技产品评选 rMBP仅第六

苹果于2012年9月发布的最新款智能手机,拥有4英寸屏幕,像素密度为326ppi,机身重量、材质、手感、平面、性能等都非常出色,但铝合金外壳不耐刮也是一个大问题。iPhone 5使用Lightning接口取代了之前的30-pin连接埠,因后者在充电/取下时更容易扯坏。最新的EarPod外观相当别致,以耳朵不规则的形状作设计,音质表现清晰,低音的呈现也很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