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物理学大统一的途径与前景

 关心明天 2012-12-30

【探索】物理学大统一的途径与前景

              亮点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9a711b0101b0dj.html (2012-12-25 02:11:17) 



 

物理学大统一的途径与前景

中图分类号:0441;TL1

上海建成科技有限公司 王建成 上海200011



摘要:引力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关系到:引力为什么无法与其他三种力统一起来;暗能量是什么物质构成的;各种自然之谜能否彻底破解。也就是说,只有结合实验,定量定性地分析出万有引力的形成机制,证实“上帝粒子”是微粒子,不但能统一四种力和三大物理理论,而且各种自然之谜都可迎刃而解。更为重要的是证实了宇宙中到处都存巨大的微粒子能,揭示了超导原理,常温超导材料是能实现的,人类可以克服生命的极限及能源、食品的障碍,驾驶飞碟航行宇宙中……

关键词:碰撞;旋转;抛射;屏蔽;中微粒;微粒子;微粒子团;微粒子能

0 引言

物理学家们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理论,它把基本粒子分成三大类:夸克、轻子与玻色子。标准模型的缺陷,就是该模型无法解释物质质量的来源。

为了完善上述理论的缺陷,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假设出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场中,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之后所有的粒子在除引力外的另三种力的框架中相互作用,统一于标准模型之下。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这些粒子基本都已被实验所证实,而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这次耗资6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492亿元),主要由欧洲国家合资建造的欧洲日内瓦原子核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目的是要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和找出新的自然规律,及未来的物理定理。

显然,物理实验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世纪之交,物理学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似乎已尽善尽美了。在绝大多数物理学家看来,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已构成了一幅清晰的画面,基本问题都已解决了,留下的工作只是使已知公式中的各个常数测得更精确一些,用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开尔文的话来说:“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些零星的修补工作就行了。”正当人们为经典物理学的灿烂辉煌而欢欣鼓舞之际,两个令人困惑的物理实验却使经典物理学束手无策。也正像开尔文所说:“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出人意料之外的是,正是这两朵小小的乌云,不久就釀成了冲击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狂风暴雨。这两个实验是黑体辐射和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前者导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为量子力学诞生奠定了基石;后者则成为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而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正是构建现代物理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一百多年过去了,历史是否会重演?是否还会有新的物理实验来冲击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而为新的科学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呢?从事科学研究的有识之士在思索,在探求,在期盼……本文介绍的在新的世纪之交两个万有引力形成机制的实验,会否引发物理学更为深刻、更为彻底的革命呢?

1 主宰一切的微粒子

1.1 理论依据

笔者认为,在宇宙中充满着各向同性不断运动的微粒子,层子(夸克)、电子、中子、质子乃至黑洞,都是在微粒子的作用下形成的。微粒子团(夸克)与空间微粒子的相互作用(旋转碰撞抛射的力作用),遵循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这种作用既该变了微粒子团原有的运动状况或内在结构,也改变了空间微粒子原有的动态均匀分布,形成了新的微粒子能(场)分布。微粒子团之间以及微粒子团和微粒子能(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包括天体演化和生物进化在内的一切运动的根本原因。所谓的“万有引力”也不例外。

两个物体之间之所以存在引力,无非是由于这两个物体中微粒子团的数量和所占有的空间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它们与外来空间微粒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微粒子能(场)的状态,改变了外界入射微粒子对每个物体力作用的空间对称性。当由这两个物体所组成的系统的外侧力作用大于内侧力作用时,这两个物体将发生表观的相吸现象,引力只是对这种现象的唯象描述。所谓的“引力场”就是上述微粒子能(场)的具体表现。因此屏蔽或削弱地球上某一物体周围的微粒子入射,就能消除或减少该物体与地球之间的引力,使该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1.2 实验方法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设计了一个引力形成机制实验。将一个悬丝下端的陶瓷小球置于由铌钛合金或铌钛合金、纯铌、纯铅制成的三层球形壳体内,再将球壳放在超导线圈中。在真空深低温条件下,超导线圈的电流所形成的磁场,感应球壳产生超导电流。此时球壳上的超导电流所形成的旋转磁场与壳外空间微粒子的力作用,阻挡或部分阻挡了这些微粒子对壳内小球的入射。而壳内空间原有的微粒子是各向同性的,它们对小球的作用具有空间对称性,达到动态平衡,不会产生单一方向的力,于是形成地球对小球引力的条件被破坏了,小球将发生失重现象。自1996年12月2日至1997年3月20日,笔者已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低温实验室六次重复这项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从而证实了笔者关于引力形成机制的论述,同时也有力说明宇宙中微粒子的存在。


图1 第一种引力形成机制实验装置由 1.密封接线柱 2.导线 3.密封圈 4.密封接线柱 5.激光光源 6.透光体 7.反光镜 8.支架 9.升降调整锁紧 10.橡胶密封 11.不锈钢杜瓦盖 12.深低温专用管 13.过渡管 14.铌钛超导线圈 15.陶瓷小球 16.铟丝 17.聚氯乙烯丝 18.绝缘体 19.反射镜 20.圆盘 21.紧固螺母 22.激光光源支架 23.真空接口所组成。


图2 超导球壳、超导线圈。实验中超导球壳放置在超导线圈中央,如图1所示。


图3 第二种引力形成机制实验装置由 1.真空抽气管 2.密封接线柱 3.密封圈 4.传感器 5.杜瓦瓶盖 6.杜瓦瓶 7.铌管 8.液氦 9.铌钛合金线圈 10.铟密封圈 11.超导线圈的导线 12.超导球壳 13.聚氯乙烯丝 所组成。


图4 第二种引力形成机制实验全套设备

1.3 实验步骤

1、先抽超导球壳内部真空。然后对杜瓦瓶抽真空后注入液氮冷却后,抽空液氮,再灌入液氦,使瓶内实验装置处于4.2K的深低温状态。

2、测重系统读数调零。

3、接通超导线圈直流电源,逐次加大电流。

4、逐次记录超导线圈产生不同磁场强度的磁场时小球重量的数据。

5、逐次减小超导线圈的电流,直至为零。

6、逐次记录小球重量的数据。

7、切断超导线圈的电源,数小时后再继续观察小球重量变化。

1.4 第一至四次实验结果

1996年12月2日完成了采用第一种引力形成机制实验装置的实验(见图1、图2),1996年12月26日、27日、28日分别完成了用第二种引力形成机制实验装置的实验(见图3、图4),4次实验都取得了符合我们理论的结果。

表一表内是一组实验数据,I为超导线圈的电流强度,W为小球的重量,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B=1.333Gs/A×I,小球原重12.674克。


改变超导线圈的电流方向,即改变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小球重量变化的走向不变。

上述实验经过多次重复,取得相同的结果。在1996年12月28日的第四次试验中,当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达到65000高斯(Gs)时,小球的重量减轻1.36g。

采用第一种引力形成机制实验装置,超导线圈从零磁场升到6万Gs的过程中,尼龙圆盘曾发生上下1.5毫米的剧烈跳动,圆盘上升0.4毫米。改变超导线圈电流方向,圆盘跳动次数减少,结束时下降0.4毫米。再次改变电流方向,磁场升达到6万Gs。

1.5 排他性验证

有些学者面对这冲击着物理学传统体系的全新实验,怀疑实验用的抗磁性物质制成的陶瓷小球里是否含其他磁性物质?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会否对测量系统产生影响?

本实验用陶瓷小球经南京大学物理系将其粉碎后,任取二块质量分别为370.10mg和369.27mg的样品,再经磁矩仪在17000Gs条件下测试样品的总磁矩为1.998emu,

单位质量磁矩 Mm=1.998emu/0.37010g=5.398emu/g

材料磁化率 x=Mv/B=-14.13×10^-4

因此它不含铁磁性物质,磁场渗入球壳内也不会对小球产生明显的磁极化。

再次,铌钛合金的临界磁场髙于10万Gs,虽然有部分磁场在其产生超导电流的同时进入球壳内部,但是在其里面还有铌和铅制成的球壳,当到达它们周围的磁场低于其临界时磁场时,磁场是不能渗入壳内而对小球发生力作用,尤其在切断超导线圈的电源后,外磁场消失,外层球壳上的磁场衰减到低于内层球层的临界磁场时,更无法对小球产生力的作用。

最后,假设有外磁场和球壳表面产生的磁场渗入球壳内,由于小球处于球壳中央,渗入磁场对其呈对称分布,无论小球是抗磁性物质还是顺磁性物质,都不会受到单一方向的磁场力作用。

从上述四方面分析可知,本实验中测得的小球重量减小值不是磁场对小球力作用形成的,而只能是屏蔽外界微粒子入射引起的小球减轻重量的结果。

事实上,即使小球受到磁场斥力作用,其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以1g的SiO2抗磁性物体在磁感应强度Bz=18000Gs,dBz/dz=17000Gs/cm的状态下所受的磁场斥力为例,该斥力仅为16dYn,只占重力的1.6%。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对本实验所用的陶瓷小球进行的测试表明,将一只51.41g的陶瓷小球用细绳悬在分析天平上,一半在磁隙外,一半在磁隙内,调天平平衡后,给磁场线圈通电,加磁场6000高斯Gs。测得样品受力为F=-6mg重。通过严格分析计算,每高斯磁场情况下,单位质量受力F=-1.945×10^-5mg重;每髙斯磁场情況下,单位体积受力F=-8.66×10^-5mg重。可见,小球所受的磁场斥力约为其重力的0.01%。在复旦大学所做的类似测试也得到了同数量级的结果。我们做实验时是将小球置于超导线圈中央,线圈高度为260mm,小球直径为12mm,即使超导线圈产生的磁性有微小的梯度分布,也无法与处于磁感应强度为几千Gs的线圈上端的状况相提并论。然而,我们测得的小球称量减小值至少超过原重量的5%。这充分说明,外磁场对小球可能产生的直接力作用是可忽略不计的。

至于第二个问题,当超导线圈所产生的最强磁场是120000Gs在距离1米多远的测量系统周围已衰弱到16Gs,我们当场就用2000Gs的磁铁贴近测重系统周围进行排他性测试。结果表明,不论磁铁放在测重系统的哪一部位都不会引起丝毫的干扰或改变读数。至此,我们可以说,小球的重量减轻不是电磁效应。

2 进一步的万有引力形成机制实验

2.1 微粒子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区别

在宇宙中,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也无论是低速的还是高速的,一切运动应遵循统一的基本规律。在科学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对这个基本规律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人们创立的各种物理学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引力形成机制实验所揭示的微粒子能(场)与传统的“以太”不同,与现代的引力场和量子场论也有区别。经典的万有引力定律独立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之外,为了避免引力“超距作用”与经典力学的冲突,笛卡尔引入了“以太”的概念,用以太的旋涡运动来解释引力现象。赫兹用实验证明在真空中光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从而使光以太和电磁以太在实质上得到了统一。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克服了光以太假说给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带来的困难,否定了光以太的存在。在他的广义相对论中又提出引力场概念,摒弃了有关引力的以太假说。然而,以太假说曾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说明它有其合理性。这种种合理性就是首先承认真空的物质性。

微粒子理论注意到了上述历史事实,指出:每一个微粒子都是具有质量,动量且在空间不断运动的,大量微粒子组成的自由空间的微粒子能(场),由于其运动的各向同性和分布的动态均匀性,使之呈现统计规律的连续性。

用微粒子理论将导致原属各领域的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完成这一大统一无疑揭开了现代科学新篇章。

2.2 待测小球的磁学性质与实验结果无关

在1996年12月2日至同年12月30日期间,我们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低温实验室进行了四次万有引力形成机制实验。根据专家建议,在1997年1月30日又做了第五次实验,本文将对上述实验再作如下更详细的论述。笔者通过对改用顺磁材料的第五次引力形成机制实验,和电磁场屏蔽引力场的条件及其机理的分析,分析它们是如何阻挡一部分来自宇宙各处的微粒子。

换用顺磁性物质的聚四氟乙烯小球做的第五次实验更有说服力。有些学者对前四次实验持怀疑态度的主要理由是外磁场可能会对陶瓷小球产生磁悬浮。他们建议换用磁学性质相反的顺磁性物质的聚四氟乙烯小球做实验,因为按照磁学理论,顺磁性物质的小球在实验中的重量将增加而不是减少。于是第五次实验的成败显得格外引人关注。然而,第五次实验顺磁性物质的小球重量也明显减轻,并且呈现出与前四次实验相似的规律。这就以事实排除了外磁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表明造成小球重量减少的原因只能是在球壳外形成了对微粒子的屏蔽层,引力被屏蔽了,重力被改变了。

2.3 实验的解释与证明

2.3.1 多层超导球壳屏蔽效果明显排斥外磁场的影响

通过采用二种不同方法和六次反复实验,可以排斥超导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对测重系统和将小球磁极化而导致其重量减轻的可能性影响。实验事实已证实,被测小球的重量只与超导球壳所构成电磁层阻挡进入球壳内微粒子的能力大小有关。

实验中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使球壳产生感应电流,由此形成了超导电流。而这种超导电流产生的磁场阻挡一部分外界微粒子的入射。采用多层超导球壳做实验时,超导线圈的电流越大,球壳上的超导电流及其磁场也随之增大,阻挡外界微粒子入射的效果也就越明显。这就是増大超导线圈电流强度时小球重量减轻的原因。

2.3.2 排除了外磁场对小球直接力作用影响

外磁场减弱,铌钛合金球壳表面的超导电流及其磁场并未减弱。因此,到达内部的铌和铅壳周围的电磁场必然比升场时的对应值强。影响了球壳阻挡外界入射微粒子的效果。于是,出现了上述的退场时小球重量回升的情况。但如,外磁场及铌钛合金球壳的磁场总和低于内部壳体的临界磁场,小球的重量随即下降。球壳表面磁场阻挡外界微粒子入射的能力不仅取决于该磁场的强弱,而且与各球层的电流是否处于超导状态有关。这可能就是造成退场时小球重量减轻值与升场时的对应值不同的原因。升退场曲线走向与磁滞回线不同,从而排除了外磁场对小球直接力作用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性。

2.3.4 小球完全失重的原因

铌钛合金在十几万高斯的强磁场下仍能产生超导电流,但其抗磁场穿透性能很差,目前无文献报导铌钛合金能抗多少高斯的磁场。从这次实验的结果来看铌钛合金的抗磁性能确实差。因此,在第一次实验时,在关闭球壳外的超导线圈的电源后的56小时出现作为标杆的圆盘上浮了5mm,橡皮筋完全外于松驰状态。陶瓷小球与球壳内壁的空隙只有5mm。这意味着悬挂在下方的陶瓷小球重量完全失重。这说明铌钛合金是二类超导体。只有在外磁场完全消失对球壳上超导电流的影响时,才能使球壳逐渐形成完整的超导电流。只有形成完整的超导电流才能形成强大的超导磁场;才能更有效地阻挡入射的微粒子。小球重量减轻的比例只与球壳上参与向一个方向旋转的自由电子的比例成正比。即与球壳的屏蔽效果成正比。

2.3.5 屏蔽效果与超导状态有关

第六次实验是在关闭球壳外的超导线圈的电源后的55小时左右,出现减轻57%的现象。当时已是深夜二点,正值复旦大学物理系低温实验室的邱经武教授值班。他看到电子天平的重量读数还在继续减小,以为电子天平或电脑出问题了,就关闭电脑和天平回家休息。第二天打开电脑和天平一切正常,没任何问题。如果当时继续下去很可能重复第一次实验现象,小球全部失重。

综上所述,笔者确信,球壳上超导电流产生的磁场是造成小球重量减轻时根本原因。该磁场阻挡外界微粒子入射,相当于部分屏蔽了小球周围的引力场。被阻挡的外界入射微粒子越多,这种屏蔽效果就越明显,小球的重量也减小得越多。

2.4 超导体与抗磁性的解释存在问题

传统理论认为,超导电流仅仅产生于球壳的表面。它产生的附加磁感应强度将球壳内的磁感应强度完全抵消,使球壳具有完全的抗磁性。果真如此的话,各层球壳之间有没有绝缘层都不会影响它们的超导状况呢?针对此项课题,笔者在第五次实验中,特意在每一层球壳的表面涂上绝缘漆。

当超导线圈电流升至15A时,小球失重0.42g,聚四氟乙烯小球原重7.4g,失重率为5.7%。而在前面的几次实验中,在相同条件下,电流升至22A时,才获得相同的失重率。

外磁场减弱小球失重率不变;在外磁场减弱为零后,这种失重率保持了二十多个小时。

当小球的失重率达到5.7%后,不论输入超导线圈的电流大小和走向如何变化,小球重量始终在0.35-0.42克之间徘徊,即使外磁场达到期6.5万Gs时也是如此。这与第一次实验采用单层铌钛合金壳体的情况相似。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当外磁场强度大于铌和铅的临界磁场强度时,球壳的铌层和铅层随即失超,仅有外层的铌钛合金维持着超导状况。如果仅在球壳表面产生超导电流,铌层涂不涂绝缘层都不会影响它的超导状态,也就不会发生上述如此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必须对超导原理和超导体的抗磁特性作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可更为清晰阐明超导、抗磁性和磁场与屏蔽外来微粒子的关系。

2.5 更进一步实验证明

上述的六次实验虽已足以证明了微粒子的存在。但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微粒子理论笔者又设计了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控制直径为410mm铅的旋转装置来达到改变待测物体的重力的实验设备


图5、6、7中的铅旋转体设备由 1、腔体罩,2、待测物(砝码),3、罩盖,4、隔离罩,5、旋转体壳,6、纯铅,7、轴承座,8、油路进口,9、高速轴承,10、挡圈,11、旋转体定心部件,12、油路接口,19、高速轴承(1),20、高速轴承(2),21、固定板,22、高速电机,23、轴中间接座,13、密封件,14、高速轴承,15、轴承调整片,16、防油部件,17、油路挡圈,18、油承挡圈,24、盖板,25、上体板,26、立板,27、上体底板,28、中间体底板,29、间体柱板,30、中间隔板,31、中间体底板,32、下机架上板,33、机架柱板,34、机架撑挡,35、机架下板,36、底脚板所组成。

将待测物体(100克砝码)2悬挂放置于铅旋转体中心,且使待测物体2的顶端面平行于铅旋转体顶端面。原理是使其在高速旋转运动过程中,增加铅原子与外来微粒子的碰撞几率,从而改变待测物体受力状况,造成了重力改变现象。我们在2005年12月07日用第一台铅旋转体实验设备进行第一次实验。实验结果见表2。因中间发生了二次震荡,后来经过改进又硏制了第二台铝旋转体实验设备(见图5、6、7)。于2006年1月18日进行了二次实验。实验结果见表2。

表二 第一台铅旋转体设备的数据 第二铅旋转体设备的数据


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靠性,我们在第二台铅旋转体设备上,在待测物体2与旋转体之间设置了隔离罩4,并使隔离罩4与盖板紧密连为一体,彻底隔绝了因旋转体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气流,对测重数据的影响。通过下面表2中记录的数据,我们看到当铅旋转体在256转/分时,待测物体2出现重量减轻0.04~0.05克现象说明,这时铅旋转体将一部分进入铅原子周围的微粒子抛射出来,这部分被拋射出来的微粒子撞上待测物体2,使待测物体2下方受到的微粒子作用力大于来自上方的微粒子作用力。因而改变了待测物体2的受力状况。当转速大于1067转/分时,铅原子阻挡射向待测物体2下方的微粒子的数量要大于铅原子拋射出来微粒子撞向待测物体2的数量,就造成作用在待测物体上方的微粒子数量要大于作用在待测物体下方的微粒子。因此,开始出现加重现象。随着铅旋转体转速递増、加快,屏蔽和抛射的微粒子数量也相差越大,加重现象就越加明显。

这两次实验比前六次利用低温超导磁场进行屏蔽的实验更直观,更明确证实微粒子的存在。也进一步说明万有引力是微粒子的压力差(有效动量)造成的。

3 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

3.1 四种力的统一的基础

追求统一性是人类认识上的普遍愿望。对爱因斯坦来说,全部世界,特别是全部物理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坚信物理实在只能用严格的拉普拉斯决定论的理论来描述,即“如果某一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在某一给定瞬间已被准确地知道,其后又知道了作用于该粒子上的所有力,那么对于所有未来时刻而言,该粒子的运动便可通过力学方程是完全确定下来。⑴”我们已用多种实验证实了微粒子无处不在,并具有质量和动量,就可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或拉普拉斯决定论的理论,来定量定性地分析各种物质运动的规律。从中可以确立既能经得起各种实验的检验,又能解释各种自然之谜的物理法则及定律。

3.2 重力加速度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上述实验,笔者认为在宇宙中占73%比例的暗能量就是由各向同性的微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最基本粒子。它们之间或与物体之间的碰撞是刚性碰撞。是产生四种作用力的根源。它们与中微子、粒子共同构成对物体产生作用力。如用公式表示则


设微粒子的平均质量为5×10^-48千克,平均速度为3×10^20米/秒。由于微粒子质量极小,每次碰撞的时间极短≤10^-23秒。我们将t1至t2的时间设定为1秒钟,将1秒内微粒子碰撞物体的平均次数微分为10^23次。每次参与碰撞的微粒子数量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就是微粒子对物体产生的动量。将这10^23次的动量相加,它们的和就是动量对单位时间的积分。显然,物体的质量和运动方向及加速度完全取决于朝不同方向运动的微粒子、中微子和粒子所产生的有效动量所决定的。而真正起主导地位的是微粒子。尤其在被称为真空的宇宙空间,不存在各种粒子。重力加速度之所以只有每秒9.8米,是物体在下降过程中,虽然与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小,造成了地球阻挡射向物体的微粒子数量的越来越多,与从物体上方作用在物体上微粒子数量差别越来越大,但地球对绝大部分的微粒子和中微子是透明的,阻挡的是仅仅撞击在核子或电子上的微粒子和中微子,因此阻挡的比例十分小。经过10^23次微粒子撞击数量的变化,造成了它的重力加速度(见图8)


图8 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

3.3 万有引力的实质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晰造成重力加速度的原因,同时也揭示了所谓万有引力,实质是微粒子对物体的产生的有效动量造成的。

综上所述,万有引力是根本不存在的。其实,当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理论时,曾想到这种引力是一种微小的粒子作用在物体上而形成的,他将其称之为“气精”或“以太”。他想到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和某些力相联系的”,而且他在《原理》一书的序言中就强调,哲学(科学)的全部任务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研究各种自然之力,然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可悲的是,后人没有桉照牛顿当时的思路去寻找形成万有引力的原因,而只是为了使万有引力定律与实践相吻合,加上当时牛顿并不知道的引力常数的数值,以致后来的人们对“万有引力”更加深信不疑[2]。

由此可见,所谓质量也就是外来的微粒子撞击在物体内的微粒子团后,产生的有效作用力的量度,所以它不能代表物体的真正质量(即总质量),只能称其为有效质量,不过真正发挥作用的却正是这有效质量[3]。

3.4 超导原理与磁场的实质

电磁理论中最有争议的是超导原理。事实上任何条件下的超导电流形成与常规导体中电流的形成的机理是一样的。它们的电阻取决于材料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子的密度,及其有序化程度。也就取决单位体积内参与向同一方向旋转的电子的数量与比例。因此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和其截面积成反比,是由于导体的长度越长,其受到的来自各处的微粒子撞击的总量就越多,自由电子有序排列结构就会破坏得越严重。而截面积越大导体内所占的自由电子的数量就越多,由此向同一方向抛射出来的微粒子数量也越多。根据电子的特性分析,电子是二个自旋方向相反的微粒子团组成,这些微粒子团一面在自转,一面整体在向同一方向公转(见图9),在公转时它们必然将一部分入射的微粒子向旋转方向抛射出去。(见图10)。

图9 抛射集中区是电子或光电子或光子抛射微粒子最为集中的区域。电子成为光电子或光子后与外来微粒子碰撞最激烈的区域。其产生反作用力大小决定了光电子或光子的运动速度。

图10 表示所谓磁力线的形成过程。导线中右旋的电子将来自各方向的微粒子抛射出来后,在外来的微粒子和內部抛射出来的微粒子撞击下形成了弧形的轨迹。

图10以入射的微粒子为例,当它以垂直的方向撞击在电子上时,被向右旋转的电子向右面抛射出去,当它与继续射向电子的微粒子相碰撞后,又被电子继续抛射出来的微粒子撞向运动前方.当微粒子离导线越远被导线内部电子拋射出来的微粒子撞击的几率越小,而来自外部的微粒子的数量是不变的,因此在运动中形成弧形轨迹。大量的被抛射出来的微粒子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就成为所谓的磁力线。当然,每一个被抛射出来的微粒子与入射的微粒子碰撞的次数,位置,和方位不尽相同,但从统计意义上讲,其结果是均等的。

显然,如导体中右旋的电子数量越多,向一个方向抛射出来的微粒子数量就越多,它们阻挡入射的微粒子的数量就越多,当其达到一定的量时,可将几乎所有的入射微粒子全部阻挡在外,这就是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正因为它能形成一个封闭的磁层,保护了自由电子之间由相反方向自旋的微粒子团抛射的微粒子所构成的通道的畅通,此刻它们中间的电阻为零。

超导体、导体和绝缘体都取决于其内部的电子构成通道的数量。因此,当电压足够大时绝缘体原子中外层电子在强有力的微粒子撞击下,其N极会被迫指向电流方向。此时该绝缘体也就成了导体。同理,金属导体体积小于0.05微米就变成了绝缘体,这也是由于其形成的磁层阻挡外来的电磁粒子的数量太少,以致无法保护导体内自由电子的有序排列[4]。

综上所述,利用超导体所产生的磁场阻挡一部分入射的微粒子,使被测小球的重量减轻,与电流方向相同的导线相吸的机理是相同的。当这两根同方向旋转的电子抛射出来的微粒子形成的磁层相合时,必然会形成一个连为一体磁层。当它们形成的磁层阻挡的外来的微粒子数量,大于它们通过相互抛射造成斥力的微粒子,这两根导线就会被来自左右两端的微粒子所产生的压力下推拢[5](见图11)。


图11 两根导线中的电子抛射的微粒子构成了两个同方向旋转的磁层相合时,必然会形成一个连为一体磁层,这时两根导线的内侧面受力就小于外侧面,因此就会被外力推扰。

磁铁相吸相斥时的加速度同样可以用加速度公式(1)进行计算。也就是说当两块磁铁向同一方向抛射的微粒子构成了磁层,阻挡部分外来的微粒子,从而使作用磁铁两端的微粒子数量相差很大(见图11)。因此磁铁相吸时的加速度取决于微粒子被屏蔽的数量。也就是取决于作用在磁铁上正反两个方向微粒子数量上差别。


图12 磁铁是在产生强磁场的线圈中充磁中,才使其内部的电子顺着线圈抛射微粒子的方向向外抛射微粒子。造成异极相吸的原因是它们同方向抛射微粒子,必然形成同方向的磁层。

所谓的弹射场可进一步证明电磁相互作用的实质。它是因导线在合成的磁场中被向右方弹射,似乎磁场要竞力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得名。然而,为什么改变导线的电流方向,导线就会向左方运动?为什么导线没有被磁铁所吸引?


图13 当电流进入纸面,使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向右面抛射微粒子,与右面磁铁抛射微粒子的方向和轨迹是一致的,因此导线必然会沿导轨滑向右面。当电流穿出纸面,使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向左面抛射微粒子,与左面磁铁抛射微粒子的方向和轨迹是一致的,因此导线必然会沿导轨滑向左面。

按连锁反应学观点:一切物体的运动都离不开力的推动。因此,导线被弹射的方向取决于电流的方向,是由于导线中同向旋转的电子抛射的微粒子所形成的磁层,与磁铁抛射的微粒子所形成的磁层构成的屏蔽层也是有方向性的,导线必然会沿导轨滑向受力最弱的方向(见图13)这与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机制是相同的[6]。

3.5 强相互作用是怎样产生的

体现强相互作用的核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并且在作高速自旋。因此,它们彼此都能挡住相当一部分射向对方的微粒子,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引力”也特别强。另外,它们在高速旋转时,各自都抛射出大量的微粒子作用在对方身上,使之构成了强大的斥力,同时也承受外来的微粒子对质子之间构成了强大的压力。当它们产生的斥力等于“引力”(压力)时,核子之间就形成稳定的结构。显然,质子的加速度为零,说明质子各处受到微粒子的作用力均等。如某一处受力严重不均就会引起核裂变或聚变或衰变。

如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you)、钍(tu)在外来中子的撞击下后,破坏了力的平衡,就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这些中子中聚集了许多作弹性碰撞构成斥力的微粒子,因此在释放时必然形成很大的能量。即1克铀235完全发生核裂变后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吨煤所产生的能量。就是因为原子核中聚集了大量的微粒子能。在发生核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总而言之,任何物体都是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单元(质点)抛射微粒子形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由于动量守恒,入射的粒子或微粒子在内部单元(质点)上作弹性碰撞时所产生的力(斥力),与外来的粒子或微粒子直接作用在单元上所产生的力(压力)基本相等,即


显然,微粒子在物体内部的单元中作弹性碰撞的几率和次数,取决于各单元的质量、旋转方向和它们的密度。也就是说,各单元的质量越大,在单位面积内的单元数量越多(向各个方向旋转的单元数量越均等),那么入射的微粒子击中物体内部的单元的几率越大,并且在单元之间作弹性碰撞的次数就越多,该物体储存的能量就越大,即


至此,我们可以认为,小小的核子中能聚集比普通燃烧的化学反应大百万倍的能量,是由于在核内聚集了许多大于光速作弹性碰撞的微粒子,因此一旦某一处受到的外力明显大于其他各处,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如快中子的连续轰击,则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使外力无法束缚猛然增加的内力[7]。

氢的同位素氘(dao)、氚(chuan)等只有在1亿度的高温下产生聚变反应,是因为温度本身就是由各单元的质量、运动速度和碰撞几率的量度。用公式表示,则

式中P、P'、P"分别为微粒子、粒子和分子的碰撞几率,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各单位的数量、质量大小、和运动速度及碰撞几率。显然达到一万度的高温,其等离子体(粒子)的运动速度和密度必然很高,因此,击中氘或氚的几率也较高,经过一段时间在来自四面八方的粒子撞击下几个原子核被迫被压成一个原子核。原子核在相互碰撞时它们也必然释放出大量的微粒子能。因而,核聚变比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更大。显然,不论是稳定的原子核,还是核裂变或核聚变,其质子或中子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均可用加速度公式(1)计算。

3.6 光电子和光子是怎样形成的

同理,如果外力以一定的频率不断向电子内部微粒子团自旋方向的撞击,就能的提高其旋转速度,使微粒子团向拋射集中区抛射的微粒子数量大增,此时电子就变成光电子。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某一极限值r0(随不同金属而异)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长,都没有光电子的产生。这说明,微粒子团必须不断地受到来自一个方向的作用力,才能获得加速旋转的效果。使其抛射的微粒子产生的作用力,必须大于金属对它的结合力,和外来微粒子的束缚力(压力),从而使外力无法将光电子束缚在C极上。如增强光的作用力,就会增加在单位时间内脱出的光电子数。

如电子中的微粒子团受到的撞击力进一步加强,破坏了电子或光电子向左或向右整体旋转,并使之抛射微粒子量和力度进一步增加,在抛射集中区与外来的微粒子、形成剧烈的碰撞,不但产生了可见光,而且碰撞后的反作用力,要明显大于来自其他各个方向微粒子产生的作用力,由此获得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

显然,光速的发生与光源无关。它的速度完全取决反作用力的大小。如微粒子团抛射的微粒子再进一步增加,光子就会大于光速。人们已发现光子的三角形尾迹越大,光子的速度就越快。如此看来,真空中的光速沿任何方向均为C,并非光子的本身属性。只要微粒子团抛射的微粒子数量不变,其运动速度必然不变。

3.7 光子和光电子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严重的后果

同理,弯曲的时空,光线在引力场弯曲的效应,是光子在运动中,射向光子内侧面的一部分微粒子受到了太阳的阻挡而减少,因而造成了光子内侧面和外微粒子受力不均阻而造成的。所以光子经过太阳时(擦边而过),使光子向太阳方向偏转了8×10^-6弧度(约1.75")。

不难看出,当光子途径一颗质量非常大的星体,如“黑洞”时,由于“黑洞”挡住了几乎全部射向光子内侧面的微粒子,在作用光子外侧面的微粒子的推动下,光子必然以光速飞入“黑洞”。这也是“黑洞”能将包括光在内的物体吸入的原因。

综上所述,电子转变为光电子或光子完全遵守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也可用加速度公式(1)进行计算。但是光量子假说和光电方程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使爱因斯坦把光量子具有动量这一事实作为最重要的结果予以强调[8],而忽视了对粒子如何会产生运动的;光量子的动量是怎么样产生的原因的研究。尽管这是一个很难免的失误,造成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因为它使人们很同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微观粒子的运动不服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在这种背景下,深受丹麦哲学家基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影响的尼尔斯·玻尔把这种能量子运用到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借用了基尔凯郭尔关于,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的过渡是一种没有逻辑必然性的、没有过程的、非理性的“跃迁”的思想,认为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不再是连续的能流,而是能级之间的跳跃,即从一条“轨道”到另一条“轨道”之间的“跃迁”[9]。

不容否认,量子力学在众多的著名物理学家的努力下,已形成日益完善的严密的逻辑系统,对一些微观客体的行为的描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但是,正如卢瑟福指出的那样:“物理学家们陷入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迷雾,陷入了数学运算之中。他们可以保证结论正确性,但同时却不理解这些结论后面的物理现实。”[10]因此,一旦粒子脱离群体,并且自身发生变化时,在量子力学中就无法找到支配着它的法则和描述它的语言。

3.8 弱相互作用是怎样形成

在弱相互作用中无论是原子核的β衰变或β俘获,都是由于其受力的变化而形成。也都可以用上述加速度公式(1)进行计算。如外来的中微子以光速的速度,正好击中质子的顶夸克的底部,使其中的中微子被撞了出去。而另一对夸克则形成电子也被同时撞击出去,使之形成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的现象。而外来的中微子受阻被留在原子核内,在受激的原子核内和重新生成的微粒子团组成中子。这些重新生成的微粒子团的形成过程与中子星或行星形成过程相似,都是处于同向旋转的质子或星体中间,在不断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微粒子撞击下,形成了旋转蜗流(见图14),且会慢慢接近这些单元的旋转速度。最后是延生新的微粒子团或中子星或行星,都由处在蜗流中的物质成份和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所决定的。


图14中的中子星或中子、质子它们抛射出来的电磁粒子或微粒子,使中间的物质获得向同方向旋转的动力。

当处在K层或L层的电子在外力的影响下,使电子的转速变慢,其抛射微粒子的数量大大减少,与原子核之间的构成斥力小于外来微粒子的压力,或者由于电子的运动惯性因某种原因大为减弱,因此被外来微粒子所产生的压力压入原子核的,造成了被原子核俘获的现象,被称之为β-衰变。

4 破解自然之谜

4.1 地核和太阳以及电子的关系

根据地球极光与太阳耀斑产生的机理相同;和它的磁力线也与太阳的磁力线走向相同(见图15);地核周围温度与太阳的表面温度相似等特征分析,可以推知地核是由一对旋转方向相反的粒子团所组成,其结构如同太阳。当它在2.5亿前撞入地球内部时,几乎将地球撞成碎片,并且在其周围相当大的范围内的岩石都被地核的高温熔化成岩浆,从而成为地幔,使地球的体积也随之増大。


图15 太阳风和地磁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层,称之为磁性球:该图显示了磁性球受太阳风影响状况:左边被压缩,右边被拉长,在太阳风和磁层存在一个压力平衡,磁性球中包含着热等离子体。这种热等离子体是双方抛射的电磁粒子碰撞效应的产物[11]。

太阳的表面温度是其旋转方向相反的粒子团抛射出来的电磁粒子(粒子、中微子和微粒子的总称)与外来的电磁粒子相互碰撞后形成的。可用公式⑷进行计算。有控热核反应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太阳有什么条件使得氢能局部地持续地参与聚变反应。

从太阳和地核的种种迹象表明其抛射电磁粒子的机理及结构,与电子抛射微粒子的机理及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当地核截导电磁粒子数量大大增加,就会引起岩浆中各单元相互碰撞的几率増大,由此造成整个岩浆的体积膨胀。此时,处在断裂带或板块交接处的岩层无法抵抗膨胀的压力,就可能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其程度与地核截导电磁粒子的数量成正比。由此也可以推断各大行星的磁场也是由撞入内部小恒星形成的。

而且离太阳越远,其抛射的电磁粒子量就越多,因为各天体之间的距离都是通过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的。排除刚切入太阳系的天体。也可以说,太阳系与原子的结构和形成机理是基本相同的。

前苏联科学家别洛夫研究和统计了3447年及6亿年以来地球上的火山爆发现象表明:绝大多数的火山爆发均发生在6月份;每隔1.9亿一2亿年,火山活动出现一次高潮。前苏联列宁格勒北极和南极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A.D瑟金斯,研究了强烈地震发生的时间与太阳活动区和冕洞位置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充分说明,当地球处于太阳或银河系旋臂中星球抛射电磁粒子最多的区域时,其地核截导电磁粒子数量必然大増[12]。

4.2 百慕大魔鬼三角地区的船只和飞机是怎样失踪的

当前最引人注目的自然之谜是百慕大魔鬼三角地区里,已有数以百计的飞机轮船失踪,数以千计的人在此丧生。到目前为止,对“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释可归纳为如下几类:一类认为,这些失踪是由于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联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飞碟在作怪。第二类则认为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异常、洋底空洞、甚至还有人提出巨大沼气泡说、晴空湍流说、黑洞说等等,但面对这么多的失踪案都不能自圆其说。

笔者认为,地核的N极S极,即地核的两端分别平行于南纬30°和北纬30°。由于地核抛射出来微粒子形成的磁场受太阳风的影响,在太阳的背面磁场被拉长。根据大地震一般都发生夜间和地磁场的状況,及九大行星是在同一平面绕太阳运行(误差只有7°)分析,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与地核形成最佳磁层封闭状态在北纬或南纬25°至35°之间。这也是北纬30°和南纬30°出现种种奇异现象的根本原因。如当火星的小恒星抛射出来的微粒子形成的磁层作用于百慕大地区时,与地核的磁层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磁层,阻挡了大量的微粒子作用于轮船或飞机上。使原本压迫轮船或飞机的产生所谓万有引力的微粒子大量减少,因而该轮船或飞机就会因失去了重力而向外天空掉(见图16)。因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行星也在公转,有时这些飞机或轮船也会掉回地球来,但必定掉在其他地区。这就是失踪的飞机或轮船无法在现场找到的真正原因。


图16当火星中的小恒星抛射的微粒子的方向与地核抛射的微粒子构成的屏蔽磁层,阻挡大量的外来微粒子,使轮船失去重力向外天空方向掉。

4.2 地震和海啸及青藏高原南北向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同理,当上述磁层作用于其他地区时,在该地区上方轮船或飞机也会失踪;也会使处在断裂带或板块交接处的岩层板块向外掉,从而引发地震;也能加速地壳隆起或抬升和变形;包括南北向谷裂现象,其强度(向外运动的距离)和向外掉或向外移动的方向取决于形成封闭磁场的微粒子的数量和作用的时间,被屏蔽的微粒子的运动方向,以及飞机、轮船或岩层板块的重量。


图17 就一物体本身而言,它受力最强的方向,也就是对物体产生作用力最强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因此,可以说该物体是向相对受力最强的反方向运动[13]。

笔者认为,任何物体都是向相对受力最强的反方向运动。由于封闭的磁场阻挡了大量的电磁粒子撞击岩层,因此无法抵消岩浆的压力,和来自其他方向电磁粒子的作用力,从而使地壳向相对受力最强的反方向运动。或者说向相对受力最弱的方向运动,包括南北向谷裂现象也是这个原因。地震当然也不例外。

如1979年3月15日普洱6.8级地震当天,在距离震中仅6.4km的磨黑镇,现场安装的陶瓷偏角磁变仪的磁针出现了异常大幅度摆动的事件[14]。

通过实验,我们还可以发现:小指南针的指向与磁力线方向相同,与铁屑或碎头发在磁场中沿磁力线排列机理也相同,都是在同向旋转的电子或其他单元抛射出来的微粒子不断撞击下向相对受力最弱的方向运动而造成的[15]。也就是地核抛射出来的微粒子与磁针抛射出来的微粒子相互作用后,磁针的N极必然指向地核的N极。

大地震之前指南针发生旋转或大幅度摆动以及陶瓷偏角磁变仪的磁针出现了异常大幅度摆动,与“百慕大魔鬼三角”地区飞机和轮船失踪时罗盘失灵,通讯中断都是封闭的磁场造成的。因为封闭的磁层阻挡了相当一部分地核抛射出来的微粒子作用在磁针上,使磁针的受力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也能阻断电波进出磁屏蔽区域,必然引起通讯中断。

地处北纬30°的青藏高原目前仍在强烈活动、抬升和变形,而南北向裂谷是青藏高原地质时代较新的构造事件[16]。充分说明是上述封闭磁场所产生的屏蔽效应造成的。

如果有多个行星与地核共同形成封闭的磁层,处在北纬30°的长江流域时,就能将大量长江水吸往一处,使其下游断流。当它们离开这一地区,被吸往一处的江水必然汹涌而下。

同理,当有更多的行星与地核的磁层形成的更严密封闭磁层,处于断裂带或板块交接处的海底岩层时,会使该处的海底板块向外运动,从而引发海底大地震和海啸。海啸的大小取决于海底板块向外运动的距离、速度和面积。也取决于这些行星共同形成磁层,屏蔽了多少比例的构成“万有引力”的微粒子。

如某一二个星体的星核的磁层与其他方位的地核形成屏蔽层,也能引起该区域的板块活动而引发地震。因此,地震有时也会发生在白天和别的地区。只是几率较少。

5 创造和改变一切的“微粒子、中微子和粒子”

5.1 宇宙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

事实上,充满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现象已经证实了,在宇宙中各处都充满了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微粒子,它们相互碰撞后形成了2.74K这一温度,可用公式(4)进行计算。而不是宇宙大爆炸后降温的温度。

初始的宇宙应该是到处存在着质量极小,且大小不等的微粒子和数量比微粒子少上千亿倍的中微子。有的中微子在微粒子的作用下成为了层子(夸克)的核心,有的则成为中微子星(黑洞)。由于夸克的旋转方向和微粒子的数量及它们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它们有的组成电子、中子、质子、或其他基本粒子。有的则组合成夸克星。有些中子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同向旋转中子组成中子星。有的则与质子相结合成为原子核。显然,大多数质子是没有机会与中子相结合的。而且,核子数越多越难结合。这就造成在宇宙中氢氦拟分别占75%、25%的丰度,而其它元素则少得多。

由此可见,宇宙是通过各个单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各天体之间的距离也是靠其拋射的各种粒子、微粒子产生的作用力确定的。因此,一些天体(星系)的寿命必然大于今天所见到的宇宙的寿命,并且当恒星、行星的数量不断增加时,宇宙就会不断地膨胀[17]。

5.2 生命体是怎样诞生、进化的

同样,各种生物的诞生、发育、繁殖、进化和死亡都是由构成生命的各个单元,能否恰到好处地转化来自宇宙各处的电磁粒子所产生的作用力,而引起的连锁反应结果。

笔者认为,各种生命诞生、演变与宇宙天体的诞生、演化的机制是类似的,都是各种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某些电子在外来的粒子撞击下,脱离原来的轨道向外运动(电子转移),当它们与其他电子的NS极相互吸引构成的引力,又在各单元抛射出来的微粒子构成的斥力,建立起来的平衡点,形成新的拉格郎日点时,就构成了所谓的化学键。这种化学键的不断组成,就能使一些原子成为大分子。……最终会形成由碳基分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由此可见,所有的化学反应之所以有其规律性,与DNA的遗传功能取决于该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互补的机理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分解与结合必然是有针对性。

显然,所谓遗传物质之所以能进行遗传,DNA双股螺旋结构能够自我复制和自我拼接都是各个单元在外来的电磁子作用力下,向相对受力最强的反方向运动的结果。也就是说,整个遗传过程是一个物理现象。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由于各单元相互组合的机遇不尽相同,在外力的作用下它们所组成的氨基酸必然是千姿百态的。它们在原始海洋诞生后,在外来的电磁粒子作用下,迫使这些具有不同功能氨基酸相互组合并在一些酶和自身催化作用下,通过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使有些蛋白质演变成为单细胞。同样,也是因为构成单细胞的单元的空间结构与单元的旋转方向的不同,因此,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它们有的进行自我复制,有的发生突变并向更为高级的生物进化[18]。

5.3 生物电与常导和超导及发电的关系

所有的生命体,包括动植物和人体,都是一个绝妙的微粒子能转换器。人体中补与泻的穴位是由其大多数自由电子的N极朝向决定的。各个穴位是微粒子能较为集中的进出口,如同电极。经络则是通路,如同导线。经络大都数是由体液中的自由电子的NS极连接而成的。

所谓的生物电和常导体以及超导体产生电流的机制是完全一样的。即电压就是在导线中运动的微粒子流所产生的有效动能。电流是自由电子或外层电子在受到微粒子所产生的有效动能的作用下,将N极指向微粒子的运动方向,并将这些微粒子通过电子中的一对旋转方向相反的微粒子团向抛射集中区抛射,随后这些通过抛射集中区抛射的微粒子产生的动能,又作用在紧挨着它的自由电子,将其N极同样指向微粒子流的运动方向。这也是自由电子化解微粒子流所形成的有效动量的唯一运动方式。以此类推,电流就是通过这种像多米诺骨牌的形式实现力的传递。这也是在人体解剖中没有发现经络和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电荷的运动的真正原因。

如果没有外来的电压,在深低温的环境中,各单元基本停止运动,有两个以上自由电子正处在电流导流状态,它们也会通过其抛射的微粒子产生的动能,作用在紧挨着它们的自由电子,如此逐渐一个个导通低温超导体中的所有自由电子,使之产生完整的超导电流。这也是第一次万有引力形成机制实验,在关闭超导线圈电源56小时后才形成完整的超导电流,和第六次万有引力形成机制实验在关闭超导线圈电源55小时后,57%的自由电子被导通的根本原因。也是超导电流十万年不衰减的真正原因。

在各层球壳之间加涂了绝缘漆后,确保了绝缘漆中的超导体,容易通过上述方法形成超导电流。因此,在灌入液氦后4小时左右,小球的重量减轻0.17克。

常导体、超导体和不受环境温度影响的高温超导体都是由自由电子NS极之间的距离大小决定的。电流的大小则由自由电子之间的间距大小决定的。间距越小微粒子能的通道就越多,电流密度就越大(见图18)。由此推断,高密度自由电子集合体能构成不受环境影响,不受时间限制,始终不变地输出设定的电能的电能输出器是完全能实现。


图18 室温、超高温超导导线内部电子排列图,1.电流(微粒子流)运动的方向;2。电子的N极;3。电子中微粒团(夸克)在旋转中所抛射的微粒子形成的运动轨迹;4。自由电子[19]。

现在看来,电流或超导电流的趋表现象,是导线外的电磁层阻挡了大量外来的电磁粒子,使导线表面的自由电子的NS容易连接,由此构成了电流。

5.4 基础物理理论错在哪里

由此可见,证明了主宰一切的“上帝粒子”是微粒子,不但四种力可以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或加速度公式(1)统一的,并且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也是可以统一的。同样,建筑在这三大理论上的各门学科也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各种各样的自然之谜团因此变得十分容易解释了,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了,世界顿时变得十分透明了。深奧繁琐的理论也在顷刻间变成十分容易掌握的金钥匙。爱因斯坦关于物理学是统一的;自然规律是简单的思想在此得到了证明[20]。

希格斯的错误在于他脱离了实验和逻辑,而去想象宇宙间存在一片波浪场(即「希格斯场」),无数的希格斯玻色子減慢了粒子飞行,就像苍蝇被蜜糖附住一样,并使它们获得质量。这一无可靠实验依据的假说,居然成为现代物理的基石。

笔者认为,一项科学理论(真理)必须既能定量、定性描述宏观、微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又能掲示各种自然现象,并且能经受各种实验的验证,否则只能作为唯象理论或者只能作为一种假说。因为在一定范围内所做的实验,并不能代表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很可能是一种现象遮盖了另一种现象。当然,实验是物理学的生命,物理学不应该有实验和逻辑之外的其他标准。但必须从中概括出人人皆承认其正确,不带任何个人色彩和主观臆想的物质运动规律。这就需要我们从大量的各种实验,包括自然界中的天然实验室中去分析、概括和提纯。

事实上外星人驾驶着飞碟频频来访,已经向我们表明人类完全可以摆脱死亡。然而,由于基础物理理论的错误,以致人们无法相信外星人可以克服生命极限和能源、食品的障碍来到地球。其实产生这些错误思想,和三大力学理论,四种相互作用难以统一,以及所造成的种种无法解释的自然之谜的根本原因是:研究者没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因此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只要定量定性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相吻合,就认定该理论是正确[21]。而没有认识到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任何物体都必须严格遵循的;忽视了各单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因为,那些被认为是没有质量的且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微粒子是无法用现有技术手段观察到的,所以,忽视了它们的作用。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的现象和实验来证明它们的存在与作用,提示它们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因果连锁反应的关系。通过提示这一层关系,就使得原本十分费解的各种自然之谜变得十分容易解释了[22]。

5.5 深远的意义

5.5.1 如何预防地震和海啸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各天体运行的位置和它们的星核拋射微粒子的方向,预测地震和海啸。也可以根据地震发生的机理,制造可随身携带的优良可靠高抗干扰的地震地磁异常临震报警器。因为,行星的磁层要移到与地核的磁层最佳的结合处,必然有个时间过程,至少可提前十小时以上预报即将发生的大地震和海啸。而且,地震的震级越高,越能提前得知。因此,可将优良可靠高抗干扰的地震地磁异常临震报警器安放在卫星和各种飞机上,使之将收集的数据及时发送至有关部门。当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向地球汇集时,可将上述临震报警器安放在无人侦察机上,使之航行在北纬和南纬30°的海面上,确保不漏报一次海啸。

在北纬或南纬25°至35°之间地区的居民或旅客,也可根据所居住房屋的抗震级别,设定地震地磁异常临震报警器报警的挡位,当地震的震级超过所在房屋的抗震级别,就会提前十分钟蜂鸣报警,尽可能使每个人在房屋倒塌前逃到安全的地方。这样地震和海啸的死伤率将大为减少。

5.5.2 如何利用微粒子能彻底解决能源和材料问题

笔者认为,如果宇宙中的微粒子的平均质量为5×10^-48千克,每立方厘米有2×10^37个微粒子,平均速度为3×10^20米/秒,即3×10^10Ns/cm3。我们也可以用现有的公式计算出微粒子所具有的总动量。

根据原子核半径的经验公式,和由原子核密度计算公式可得,质子密度为1.8×10^11千克/cm3,由于重量是各种粒子和微粒子的撞击在物体的有效动量构成的,故每立方厘米的原子核,受到的各种微粒子的撞击力为1.8亿吨。

通过实验和计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宇宙中到处都存在着巨大的能量,只要有方向性将其屏蔽,就能充分利用这无污染和取之不尽的微粒子能。同样,我们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将各种垃圾和废钢材彻底分解成单个原子后,按需要合成各种成本极为低廉的高度有序化的超级纳米(单原子)材料。因为,一切分子之间的结合能都是由外来微粒子的撞击造成的压力而构成的,因此,只要屏蔽一定数量的外来的微粒子,使原子在高速旋转时抛射出来的微粒子造成的斥力,大于外来微粒子构成的压力时就能将其分解成单个原子。

5.5.3 人类如何才能不断延长生命和克服惯性

综上所述,即使膨胀系数很低,结构很稳定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在深低温中其自由电子也会逐个地构成NS极相吸状态。恢复常温时会因新增的电子对形成许多新的拉格郎日点,大大増强其强度。同理,人体也可利用屏蔽大量各种粒子的方法,使经络中的自由电子能通过NS极的有序排列导通经络。由此可见,金字塔之所以有治病强身功能,归功于超过一米厚岩石阻挡了大部分外来的各种粒子作用于经络系统,使自由电子容易构成NS极连接。

也就是说,我们也可用相同方法来屏蔽外来的各种粒子来导通经络。如用纳米、氟碳、合成树脂、其他化学混合物、溶剂和助剂等材料为主,构成的能阻挡大量的各种粒子,并具有独特优越的隔热、耐结冰性能和不粘性功能的涂料涂在小轿车的外壳上,和略大于各种小轿车玻璃的铝合金薄板上。停车时可将这些铝合金薄板通过真空吸盘将其吸附在小轿车的玻璃上。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制造控制各种粒子和微粒子(包括中微子)进入人体的数量、质量、速度、方位和频率的碟形飞行器,来疏导和扩大大脑与神经系统及全身经络的传导网络。使之逐渐能通过截导外来的微粒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同时,使人体各细胞都处于最佳受力状态,因此,无需进行新陈代谢。血液运行的功能最终会被逐渐发达经络运行功能所替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碟形的飞行器的舱壁不但能阻断外来各种粒子、微粒子,而且向里面的人体抛射与人体磁力线(能量流)相同的微粒子,并使之各处受力的均等,就能使人体悬浮在飞碟中央。这样无论飞碟的时速如何,人体相对舱壁始终是静止的。即使飞碟的时速达100万公里突然停下,人体仍将保持静止状态,决不会因惯性将其撞成肉浆。也可以说,飞碟里面的人与舱壁通过各自抛射的微粒子所产生的作用力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飞碟的乘员可不受地球引力和惯性的影响。

此外,由于大脑与全身的神经系统和经络的传导网络日益扩大和完善,不但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而且始终使人处于全身经络最佳的运行状态(大周天运行)。应该说,这种感觉将胜于人类的一切已知的享受。同时,使人真正进入辟谷状态。而且,制造超室温的高温超导材料和不受环境影响,不受时间限制,始终不变地输出设定电能的电能输出器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由单个原子构成的高度有序化的外壳,可整体膨胀收缩,并可抗高温、耐冲击,也是由垃圾或废钢材分解而成。因此制造几十亿个宇航器的原料来源不受限制。这样,人类迁居宇宙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5 总结和展望

笔者认为,一旦揭示了暗能量是由是微粒子构成的和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不但可以彻底解决能源和各种材料问题,而且可以制造出高度满足每个人生理上、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且大大延长人类寿命的小轿车。人类将以此为家,进入新的文明。

如果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地认识世界,那么,各个国家,民族,集团和企事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将会彻底消失。也就是说其“熵”趋于零,因此其能量将向同一方向释放。即整个世界将实现无阻抗的超导。那时,人类不仅实现大和平、大统一,而且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的人间奇迹[21]。

当我们克服了生命的极限,每个人都可以无限期地延长生命,唯一威胁人类生存的是星系之间的碰撞。因此,雪茄型飞碟母船和飞碟的研制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一旦飞碟得到普及,我们可利用雪茄型飞碟母船和里面的飞碟共同发出的强大磁力,改变陨石、小行星的飞行轨迹,使之撞击会导致混乱的星体,修正其运行轨道。也可以由数个或数十个甚至数百个雪茄型飞碟母船,协同利用磁力直接改变恒星或行星的运行轨道,从而逐步形成宇宙的有序化结构。这就需要大量的地球上全人类共同参与。为此,我们可用相同的方法形成一个个和我们相同的太阳系。包括将小恒星撞入地球和各大行星。也可以通过磁力改变小行星的飞行路线,使之撞入恐龙横行的星球,消灭恐龙,促使人类早日诞生和发展。总之,要创造一切条件让更多的人类驾驶着飞碟和雪茄型飞碟母船,在茫茫宇宙中维持秩序。

如此看来,外星人在世界各地建造了各种巨大的工程是有深刻含意的。如在我国长安秦岭翠华山脚下翠华幽谷,是外星人利用几十架飞碟和它们的雪茄型飞碟母船的优良的屏蔽微粒子功能,同时将巨型的花岗岩石块吸起,逐个地堆积成狭长曲折的冰洞;又将大量相同的花岗岩巨石和泥土十分致密地堆积成巨型堰塞坝,使之形成十分罕见的山中堰塞湖。并造成是地震引起的周围山体崩解导致这个结果的假象。但是,如果结合河南省武宁县的冰洞;龙虎山的悬棺;宁明花山崖壁画;金华的龙游石窟;包括黄山的花山谜窟,以及世界各地外星人留下的各种杰作[22]综合分析,就会发现其良苦用心——他们既要把真实的意图告诉热爱和平的有识之士,又要避免过早地被某些野心家破译。如让希特勒这类野心家明白外星人的飞碟是真实存在的,和表现物质的运动规律麦田怪圈及石刻,他们很可能钻研出称霸全球的超级武器。因此,外星人往往都采用似是而非的手段表现一切的。

综上所述,外星人从古至今为我们地球人所作的一切努力,旨在告诉我们,一旦明白他们留下各种杰作,和外星人包括飞碟及雪茄型飞碟母船的种种表现[23]的意图:创造一切条件让无数的地球上的人类全部参与维持宇宙的和谐。当地球上的全人类明白了这一切,进入和谐社会。他们就会毫不保留地向我们传授最先进技术,帮助我们尽早参与维持宇宙的有序结构的行动中[24],最终实现宇宙与人类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

[1] 许良英,范岱华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76.32.

[2] 王建成.当今世界之谜破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607.

[3] 王建成.当今世界之谜破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609.

[4] 王建成.科学,中译本,1995,(7):63.

[5] 王建成.科学,中译本,1995,(7):63.

[6] 王建成.科学,中译本,1995,(7):63.

[7] 王建成.当今世界之谜破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625.

[8] 广重彻著,李醒民译.物理学史,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473

[9] 李志林陈卫平等.中西哲学面面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480.

[10] 克里亚乌斯等著,王玉兰等译.玻尔传.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1985.101.

[11] 王建成.当今世界之谜破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200.

[12] 王建成.科学,中译本,1995,(7):64.

[13] 王建成.当今世界之谜破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612.

[14] 李琪,郭毅等.震灾防御技术.2007,2(3):317.

[15] 王建成.科学,中译本,1995,203(7):63.

[16] 贺日政“青藏高原近南北向裂谷的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2003年博士论文.

[17] 王建成.科学,中译本,1995,203(7):61.

[18] 王建成.科学,中译本,1995,203(7):62.

[19] 王建成.科学,中译本,1995,203(7):63.

[20] 王建成.当今世界之谜破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598.

[21] 王建成.科学,中译本,1995,203(7):64.

[22] 王建成.当今世界之谜破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107-160.

[23] 王建成.当今世界之谜破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1-107.

[24] 王建成.当今世界之谜破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588-59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