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惠流离”石刻

 国之档案 2012-12-31

“泽惠流离”石刻

    在重庆三峡博物馆里的云阳展区里,陈列着一块石刻,上面书写着“泽惠流离,在远不遗”八个大字。字体虽远没达到大师水平,却记载着一段并不久远却永远不能让世人遗忘的历史。
    1937年,日本 鬼 子侵入中国,福建等沿海省市相继沦陷。我同胞为避战祸,纷纷迁入内陆。是年秋,部份江浙同胞抵达云阳,由于人数较多,县城内收留难民有一定困难,于是就安排他们入住云阳县张飞庙,最多的时候,里面的难胞人数达到了3000多人。
    八年抗战期间,他们在张飞庙里生活,缺衣少食,是云阳人民勒紧自己的裤腰带,省下了衣服、被子,粮食给江浙的同胞。他们天天盼,日日等,只等打跑日本鬼子的那一天。
    1945年,小日本投降了,张飞庙里的江浙同胞终于可以返回自己的家园。在离开云阳之前,他们在张飞庙杜鹃亭后面的岩石上,刻下了“泽惠流离,在远不遗”几个大字,并记录了他们来这里的原因和生活过的日子,以此纪念云阳人民在最困难、灾难深重的年月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
    重庆三峡博物馆成立的时候,将这块石刻切割下来陈列在了云阳展区,目前在云阳张飞庙里的石刻是拓本。“泽惠流离”石刻(云阳 张飞庙旧址):风凛凜卷去陈史,岩青青刻下英名。碑石刻于1946年,叙述当时的各界仁人义士如何惠泽“灾黎”之事,故名“惠泽流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