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一——结构梳理

 liubaoliang 2012-12-31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一——结构梳理

 

一、考纲说明

论述类文章的考查重点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等。从设题来说,选择题主要集中在前两个方面,而问答题则主要考查后几个方面。要解答好此类试题,读懂文章是关键。而要读懂文章,理清结构,梳理好作者的思路尤为重要。

 阅读时要带题入文。带着不同的阅读要求阅读。初读要圈点勾画,理出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再读要着眼整体,理清框架,做到纲举目张。  

1.初读: 做标记及眉批

(1)标记的内容有:标段落序号、标句子、标词语。 
  标句子是指标注中心句、关联句、过渡句(或段)。中心句所在的位置常常是在段首或段尾。关联句要重点关注因果句(具有概括作用)、转折句(有提示重心作用)和递进句(有明确层次作用)。过渡句(段)有承上启下或总结上文或揭示下文作用。 
  标词语重点标注关键词和虚词。关键词是指论述的中心话题或承载信息量较大的词汇。虚词要尤其关注副词、连词和指代词。比如表时间的“将、正在”;表范围的“一些、全、都”;表推测的“可能、大概、也许”;表各种句意关系的“因此、但是、假如、如果、而且”;表顺序的“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 
  阅读的时候根据个人习惯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 
   (2)做眉批 
  读完一段就在旁边简单批注,大体上就是提炼出本段的中心议题,进而为理清全文思路做准备。  

2.再读: 
  再读时要着眼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为答题时尽快找准答题区间做准备。理清思路对论述时内容庞杂的文段意义尤其重大。先要找出作者的观点(即全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什么;然后明确作者想要证明什么(或想阐明什么),他是怎样论证或阐明的,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什么方法;最后,明确文章的论点与论据之间是怎样联系的,有没有节外生枝,哪些地方是起连接作用或过渡作用的,是否每一段、每一句都能纳入到文章的整体论证中去。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方法要注意消化、吸收、借鉴。


二、典型例题分析示例(注意其中的圈点勾画及提示性性话语)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1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此为阐述二者之间的区别) (12题-E项答案信息处) 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 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划线部分为全文总观点句,阐明二者之间的联系)  (12题-A、项答案信息处)(首段提出总观点――中心论点)

2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分论点一)(亦是12题-A项信息来源处) 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例证1) 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例2) 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例3)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分析说理) 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结论)(此亦为12题-B项的研判依据)

(此段首先提出分论点,后分别举三例证明分论点,得出结论,紧扣全文总观点。)

3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 (分论点二)(此亦 12题-C项答案处)     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 (《杨振宁文集》)(例证1)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例证2)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例证3、4)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例证5) 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分析说理)

(此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然后举5例加以充分论证。)

4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总括上文,回扣观点)(此亦为12题-D项答案信息)    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例1)  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例2、3)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12题-E项答案处)   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 (分析论证说理)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论证时代发展到今天,科学与艺术得到有机融合)

(此段总括上文,使全文形成“总—分—总”的逻辑结构,段末的论述阐明了此二者有机融合的时代意义。)

5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2题-D项答案信息)   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末段总括全文,论述二者的联系给予我们的在益启示)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     C)            (6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信息在第1段文末2段始,由此可判正确)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由第2段末可知为错误,某一命题正确,其逆命题不一定也正确,话题过于绝对)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答案在第3段文首)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由第4、5段文

首可知选项错误,张冠李戴)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第4段文中,无中生有)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由首段即知错误,混淆概念)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3分)

    (题干句信息在第4段首)    ( D )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第3段中)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第4段中)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第5段末)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第5段末可知非论据)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4分)

答:不重复。

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2分);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2分)。

题干已点明了第2与第4段,意即答案当在这两段中去寻找,通过抄摘、概括,得出答案。由赋分值可知,当分两点作答。意思答对即可。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答: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2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2分)。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分)。

    读完题,便可知从第5段中得出答案,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此题不可照抄原文,需将原文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回答。

(一)全文结构(行文思路、全文脉络):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总: 第1段(提出总论点:艺术与科学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此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第2段(分论点一: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

第二部分,分      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

         第3段(分论点二:第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

第4段(总述上文,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以及社会历史发展,

第三部分,总            使二者互补相得,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第5段(收束全文,总述艺术与科学的互渗关系给予人类的启示)

(二)全文主旨

本文翔实地论证了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思维形式互渗与互补的紧密联系,阐述了二者相得互补给予人自由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由此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

 

 

 

三、阅读练习

仿照上文阅读方法,分析下面两篇文章(圈点勾画——概括要点——整理思路)

(一)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1~14题。

 “国学”谈    连博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是什么?

1“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提出观点) 以《四库全书》所分,国学有经、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则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不过国学相对于新学,应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当指中学。大体言之,也就是老外说的“汉学”。

(首段提出“国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得知:从古至今,诸家对国学的定义不一。)

至此,读者不禁要问:国学为何难以定义?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为什么?

2那么是否有分属各国的特殊学问呢?舒芜先生在《“国学”质疑》中说:“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其实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所谓“突厥学”是也。(11题-B项) 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11题-A项信息)

(本段阐述了诸如土耳其、埃及、印度一些东方文明古国等其实也有与中国“国学”类似的、分属于各国独特文化内涵的特殊学问。)

3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非出一系。其固有的文字文化无以名之只好强以国名冠之。那么,能否把它们全部取消,像舒先生希望的,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恐怕很难。(观点)(11题-C项) //  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说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11题题干) 特别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立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要把中医学归并到西医学去,除一些中草药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定分离出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外,像手太阳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十二经络在解剖学上能找到依据?阴阳五行,表里寒热又如何用病理学来解释?再如中国历史研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但习用的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要完全归并到西方史学中去,就很难找到合适位置。(11题-D项)(整理举证:库恩理论;事实举证:中医学的相关问题)

(原来“国学”是分属于这些东方文明古国的特殊学问,而这些国家的文字文化又不能为其准确命名,所以只能以其国名名之。作者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阐述了国学不能简单地归并到其他学科中去的道理。)

2、3两段回答了首段提出的问题, “国学”之所以难以准确定义,乃因其有独特的文化背景,本国固有的文字文化又无以名之,且其不能简单地归并到其他学科中去,这就是“国学”为什么难以定义的原因。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怎么办?

4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发现老子”、“论语新解”等“重大突破”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伪学”,只能反对。 // 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观点) 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11题-E项) 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事功之学”,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论据)

(本段在上文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即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的今天,国学应该得到支持与发扬。但在扬“国学”的同时,当注意两个问题:(1)不可局限、歪曲或炒作国学;(2)不可以古人的价值观要求今人)

5鲁迅先生早就感慨过真假学人的差别:“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以鲁迅的观点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国学的需要认真研究的,王国维便是实例)

6可见,国学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绝不是光靠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    (末段总括:国学需要批判发扬)

第三部分阐述今天如何对等国学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二:一要发扬,二要研究。

11.不能体现“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题干信息在3段中)这一说法的两项是   (4分)

A.在欧美一些大学历史系中,东方国家的“国学”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答案信息在第2段末)

B.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

 (答案信息在第2段中)

C.国学中的学说,很难归并到属于西方文明体系的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

 (第3段中)

D.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在西方史学中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第3段末)

E.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

 (第4段末)

答案: B  E(这两项论据分别证明不同的观点)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 

题干“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一句是要说明,任何理论或学说的理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而东、西方在这方面是有差异的,因此,很多东方的传统文化是无法归并到西方文化体系中的。

B项是用以反驳第2段前“从来没有听说……自称过他们的‘国学’”的观点,与题干句的观点无关。

E项是为了证明第5段前“把国学局限为儒学”的观点的错误,同样与题干句观点无关。

A项,因为东方国家的“国学”理论有其建立的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假设的范式”(3段第1行),无法纳入西方文化的体系中,所以要设立“专门课程”,所以此项能够体现题干句的说法。

C项,国学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假设范式”,因此“很难归并到西方文明体系中”。(由第3段文中可知)

D项,与C项同理。[本题共4分。每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两项是(4分)

A.“国学”一词历来叫法纷纭,有人称之为经、史、子、集,也有人称之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信息在第1段)

B.从清末到现今,“国学”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国学应是研究古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学说。(第1、4段)

C.作者认为,中国人研究国学,很有必要,但时下国学研究却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关注。(第四段)

D.国学研究如果只局限于儒学,不研究包括王充、戴震等人的学说和程朱理学,那无异于向封建士大夫看齐。(第4段末)

E.汉代的王充、宋代的陈亮和清代的俞正燮、戴震等对儒家经典的看法,是超越了当时的一般封建士大夫的。(第4段)

12.【文意理解】(4分) 

答案:C  E  由第4段可知此二项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全面把握文意,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

A项,第1段原文的意思是:有人认为“国学”应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有人则认为“国学”应包括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并非选项表述的国学可“称之为经、史、子、集……”此乃偷换概念。

B项,由第1、4段可知,国学应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学术文化的统称。

模糊概念,以偏概全。

D项,由第4段可知,原文所说的“向封建士大夫看齐”,是指“把国学局限成儒学”。

此乃模糊概念。[4分。每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3.综观全文,作者主要是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的。请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4)

答:①取消国学将其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②把国学局限于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或大肆炒作,搞“伪国学”。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

审题可知,“作者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就是要找出作者批驳的观点而非作者本人的观点,所以当有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从3、4两段来寻找答案。其次,扣住题干“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特别是第二大问题,具体内容应该有三:局限于儒学、歪曲成理学、大肆炒作。 [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4.请写出本文作者关于“国学”的观点及其依据。 (6)

答:①观点:国学不应该取消。依据:东方文明古国都有“国学”。

②国学不能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 依据:中国国学的立论基础与西方不同。

③观点:“国学”不应局限于儒学,而应批判发扬。依据:把“国学”局限于儒学,无疑是价值观的倒退;多了解本国的传统学术有必要。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观点与例证之间的关系。观点与例证应一一对应。作答是如果没有体现观点与依据的关系或观点与依据表述不明确,只作内容列举,只给观点分。[6分。每点2分,其中:观点1分,依据1分。]

行文结构:递进式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是什么!

第1段 (国学为何难以定义?)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为什么!

第2段               (阐述诸如土耳其、埃及、印度一些东方文明古国等其实也有与中国“国学”类似的、分属于各国独特文化内涵的特殊学问。)

第3段               (原因1:“国学”是分属于这些东方文明古国的特殊学问,而这些国家的文字文化又不能为其准确命名,只能以其国名名之。

原因2:国学不能简单地归并到其他学科中去的道理。)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怎么办!

    第4段  (办法一,国学应该得到支持与发扬。注意两个问题:(1)不可局限、歪曲或炒作国学;(2)不可以古人的价值观要求今人)

        第5段 (办法二:国学的需要认真研究的,王国维便是实例)

        第6段  (总括全文:国学需要批判发扬)

本文主旨

  本文就“国学”的定义展开讨论,分析了国学难以定义是因其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提出在新时期当发扬与研究国学。

 

(二)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2~14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1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首段立论,提出全文观点: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2诗的“见”必为“直觉”。(承接上文论点,诗的境界须“见”,“见”则为直觉)   //  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解释直觉的含义)   “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知觉含义)  //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 //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  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举证)

(承接第1段提出的观点,近一步说明诗的“见”必为“直觉”。接着文段先释直觉的与知觉的含义,进而以凝视梅花为例,阐释“直觉”与“知觉”的具体区别及直觉产生的审美过程。)

 

3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分论点二)   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具体阐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并以《长干曲》为例,论述了如何在“直觉”中“见”出诗歌的境界)

4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用思考起联想不能与直觉同时进行)  //  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

(本段阐述了赏诗作诗时的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而直觉是不能思考联想同时进行的。回答了上文所述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等问题。)

5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全文1275字)

(本文有删改)

(总结全文,在直觉中有独立而完整的意象的诗才是有境界的诗)

12.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 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 “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 “‘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 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 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答案】C、D

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一处的信息不符。

原文说“必须用”,这并不意味着“全靠”。由此可知“全靠”的说法不准确。

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4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的观点相悖。

评分标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3分)

A. 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 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 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 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答案】C

【分析】

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

    C、“巍峨高大、雄伟壮丽”是诗中所写泰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就是直觉。

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都已以通过联想由此及彼了。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234段)

答案1正确。

因为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靠的是“直觉的知”,读者要将全副精神专注于诗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觉中形成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诗的境界”。

答案2:正确。

因为“直觉的知”才是对所觉对象本身形象的感知,这才是对诗的意象的理解,而“名理的知” 是对诸事物中关系的知,就名理的知而言,形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分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一些内涵丰富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或者说文章在论述主要观点的同时,还会有其他次要的观点,本文就属于这种情况。文章在论述“诗的‘见’必为‘直觉’”(或:诗歌的境界的形成必须产生于“直觉”)这一主要观点的同时,还谈到了“思考与联想对诗的境界的形成的重要性”。本题的设计就植根于此。

文章在第2、3自然段首先谈到“直觉的知”和“知觉的知”的区别,接着提出并论述了“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的观点,并指出,要“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就必须“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心思不能“旁驰博骜”,否则,“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然后在第4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的境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名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综上所述可知,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既有“直觉的知”,也有“名理的知”,两者可以转化,但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15. “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答: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每点1分。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本题考查的内容涵盖了全文,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和内容要点,才能作好归纳、概括。选文围绕“诗的境界和直觉”问题用五个自然段展开论述。

第1自然段,提出了本文的命题: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为下文论述本文的主要观点“要产生诗的境界,诗的‘见’必为‘直觉’”作引子)。

第2自然段,由“见”引出“直觉”与“知觉”,解释“名理的知”以及在欣赏和创造时的所觉,即“直觉”。

第3自然段,论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是“直觉的知”;如果联想一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利世界和实际世界(直觉的知进为名理的知)。

第4自然段,提出观点:诗的境界的形成不可能同时具有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联想、思考),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直觉”。

第5自然段,进一步强调诗的境界是直觉中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综括以上分析,“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见”要升华为“诗的境界”,诗的“见”必须为“直觉”(见第2自然段段首);

②“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3、4自然段);

③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我们要重视灵感的作用(见第4自然段末);

④只有直觉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5自然段)。

 

 

结构:本文在结构上属逻辑事理的逐层递进。见分析部分(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