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霍瓦兹造船厂设计出212型潜艇——世界上第一型装备燃料电池型“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AIP)系统的潜艇。意大利海军由于对212型潜艇很感兴趣,提议改进其设计,如增大潜深、采用新的外部通信系统和逃生设备等。德国海军采纳了这些建议,生产出212A型潜艇。德国海军对212A型潜艇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克服206A型潜艇的缺点,作战性能不能降低;安装燃料电池系统与柴·电动力系统混合的动力装置;潜艇的水下续航力至少比206A型提高4倍以上;潜艇的总续航力(燃料电池系统加上柴一电动力系统的续航力)保持不变;使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时,水下最大航速不低于6节;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均安装在长6.5米以内的分段内。 212A型的首艇U31于1998年7月1日开始建造,2003年4月7日下水首次试航,于2005年服役。U31艇长55.9米,宽7米,吃水6米;水上排水量1450吨,水下排水量1830吨;水面航速12节,水下航速20节;以8节速度航行,水面续航力8000海里,水下续航力420海里;最大下潜深度200米,自持力49天;艇员编制23-27人(其中8名军官)。212A型潜艇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计划建造4艘(霍瓦兹造船厂和北海造船厂各2艘),舷号U31~U34,计划2006年全部服役。 212A型潜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动力装置。除16缸柴油机和常规铅氧蓄电池外,还装配9组氢燃料电池模块,每组提供30-50千瓦动力。氢燃料不以气态或压缩形式储存,而以金属氢化物的形式储存,这种金属氧化物能够大量吸收、保存并分解氢燃料。每个储存单元由几组金属氢化物组成,它储存氢燃料的能力比低温集装箱强,而且在封闭的燃烧室内使用非常方便。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不产生噪声、反应热低、不产生废气等优点。单独使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时,由于不用浮出水面通气,潜艇可以连续潜航2周左右;若单独使用柴-电动力系统,潜艇每隔2~3天就必须浮出水面,利用通气管为蓄电池充电。柴一电系统用于获得作战所需的高航速,燃料电池系统用于长时间水下隐蔽航行。两套动力系统结合,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大大提高了潜艇的生存和战斗能力。 212A型潜艇隐身性能突出,得益于综合采取隐身设计和降噪措施。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应用不但使潜艇的水下航行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减小了红外特征、增强了隐蔽性。潜艇采用水滴形流线型、局部双壳体结构,壳体用高强度低磁不锈钢制造,外形平滑光顺、流体性能极佳,不仅阻力小、机动性好,而且湿表面积小,可以减少主动声纳探测时的反射面积,提高潜艇隐身效果。艇艏部略向下沉,给被动声纳基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艇体舯部偏前部位有一小型指挥台围壳,围壳呈流线形,其上装有水平舵。指挥台围壳切口、升降装置开口、主压载水舱进排水口、鱼雷发射口等开孔都设置了可自动开启的活动盖板,降低了航行时的涡流噪声。艉操纵舵面为X型,采用先进的大倾斜低噪声7叶螺旋桨,降低了尾部噪声。动力装置封闭在密闭舱室内,采用整体“浮伐”技术降噪。艇体外表涂有新型吸波材料,安装高性能消磁装置等。 212A型潜艇安装有新型计算机集中操纵控制系统,将艇、机、舵的操纵控制综合为一体,操纵控制过程完全自动化。1人在中央控制台操纵,就可控制潜艇的深度、航向、航速等参数与状态;只需3名监控人员,就能在巡航和下潜情况下对舰船进行各项技术操作。艇上的MSI一90U型火控系统可实现对多批目标运动要素的解算以及对两批目标的攻击,并具有模拟训练功能。它还能对武器系统实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212A型潜艇装备先进的DBQS一40声纳系统和MOA30 70噪声监控装置。声纳系统中的被动探测声纳采用中频波段、全方位探测,可同B寸跟踪4批目标。拖曳线列阵声纳采用低频和超低频波段,被动工作方式,阵列长40多米,主要用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探测距离超过100千米。另外,艇上装有FLl800 U型电子对抗仪、1007型导航雷达和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攻击潜望镜是209型潜艇潜望镜的改进型,另在搜索潜望镜上加装红外探测和微光夜视装置,提高了潜望镜的观测精度和夜间观测能力。 212A型潜艇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用水压式发射装置发射,发射深度达200米,有液压式和自航式两种发射方式。它装备12枚DM2A4重型鱼雷,以及自动化鱼雷快速装填装置。DM2A4鱼雷采用大功率电动力推进系统、新研制的智能化电子系统、改进的声学系统与引信系统,所以航速快、射程远,还具有自动导向处理能力。该艇还能携载24枚水雷,用水雷投掷器进行布雷,在艇内操纵,可在浅海区有效地执行布雷使命。DM2A4鱼雷既能攻击水面目标,又能攻击水下潜艇,使212A型潜艇成为一艘既能反潜、又能反舰、还能布雷的多功能常规潜艇。 1990年,霍瓦兹造船厂设计出212型潜艇——世界上第一型装备燃料电池型“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AIP)系统的潜艇。意大利海军由于对212型潜艇很感兴趣,提议改进其设计,如增大潜深、采用新的外部通信系统和逃生设备等。德国海军采纳了这些建议,生产出212A型潜艇。德国海军对212A型潜艇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克服206A型潜艇的缺点,作战性能不能降低;安装燃料电池系统与柴?电动力系统混合的动力装置;潜艇的水下续航力至少比206A型提高4倍以上;潜艇的总续航力(燃料电池系统加上柴一电动力系统的续航力)保持不变;使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时,水下最大航速不低于6节;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均安装在长6.5米以内的分段内。 212A型的首艇U31于1998年7月1日开始建造,2003年4月7日下水首次试航,于2005年服役。U31艇长55.9米,宽7米,吃水6米;水上排水量1450吨,水下排水量1830吨;水面航速12节,水下航速20节;以8节速度航行,水面续航力8000海里,水下续航力420海里;最大下潜深度200米,自持力49天;艇员编制23-27人(其中8名军官)。212A型潜艇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计划建造4艘(霍瓦兹造船厂和北海造船厂各2艘),舷号U31~U34,计划2006年全部服役。 212A型潜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动力装置。除16缸柴油机和常规铅氧蓄电池外,还装配9组氢燃料电池模块,每组提供30-50千瓦动力。氢燃料不以气态或压缩形式储存,而以金属氢化物的形式储存,这种金属氧化物能够大量吸收、保存并分解氢燃料。每个储存单元由几组金属氢化物组成,它储存氢燃料的能力比低温集装箱强,而且在封闭的燃烧室内使用非常方便。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不产生噪声、反应热低、不产生废气等优点。单独使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时,由于不用浮出水面通气,潜艇可以连续潜航2周左右;若单独使用柴-电动力系统,潜艇每隔2~3天就必须浮出水面,利用通气管为蓄电池充电。柴一电系统用于获得作战所需的高航速,燃料电池系统用于长时间水下隐蔽航行。两套动力系统结合,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大大提高了潜艇的生存和战斗能力。 212A型潜艇隐身性能突出,得益于综合采取隐身设计和降噪措施。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应用不但使潜艇的水下航行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减小了红外特征、增强了隐蔽性。潜艇采用水滴形流线型、局部双壳体结构,壳体用高强度低磁不锈钢制造,外形平滑光顺、流体性能极佳,不仅阻力小、机动性好,而且湿表面积小,可以减少主动声纳探测时的反射面积,提高潜艇隐身效果。艇艏部略向下沉,给被动声纳基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艇体舯部偏前部位有一小型指挥台围壳,围壳呈流线形,其上装有水平舵。指挥台围壳切口、升降装置开口、主压载水舱进排水口、鱼雷发射口等开孔都设置了可自动开启的活动盖板,降低了航行时的涡流噪声。艉操纵舵面为X型,采用先进的大倾斜低噪声7叶螺旋桨,降低了尾部噪声。动力装置封闭在密闭舱室内,采用整体“浮伐”技术降噪。艇体外表涂有新型吸波材料,安装高性能消磁装置等。 212A型潜艇安装有新型计算机集中操纵控制系统,将艇、机、舵的操纵控制综合为一体,操纵控制过程完全自动化。1人在中央控制台操纵,就可控制潜艇的深度、航向、航速等参数与状态;只需3名监控人员,就能在巡航和下潜情况下对舰船进行各项技术操作。艇上的MSI一90U型火控系统可实现对多批目标运动要素的解算以及对两批目标的攻击,并具有模拟训练功能。它还能对武器系统实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212A型潜艇装备先进的DBQS一40声纳系统和MOA30 70噪声监控装置。声纳系统中的被动探测声纳采用中频波段、全方位探测,可同B寸跟踪4批目标。拖曳线列阵声纳采用低频和超低频波段,被动工作方式,阵列长40多米,主要用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探测距离超过100千米。另外,艇上装有FLl800 U型电子对抗仪、1007型导航雷达和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攻击潜望镜是209型潜艇潜望镜的改进型,另在搜索潜望镜上加装红外探测和微光夜视装置,提高了潜望镜的观测精度和夜间观测能力。 212A型潜艇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用水压式发射装置发射,发射深度达200米,有液压式和自航式两种发射方式。它装备12枚DM2A4重型鱼雷,以及自动化鱼雷快速装填装置。DM2A4鱼雷采用大功率电动力推进系统、新研制的智能化电子系统、改进的声学系统与引信系统,所以航速快、射程远,还具有自动导向处理能力。该艇还能携载24枚水雷,用水雷投掷器进行布雷,在艇内操纵,可在浅海区有效地执行布雷使命。DM2A4鱼雷既能攻击水面目标,又能攻击水下潜艇,使212A型潜艇成为一艘既能反潜、又能反舰、还能布雷的多功能常规潜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