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06年刚从学校出来实习的报告,虽然已经多年,至今读来仍倍觉亲切,感慨万千,贴到空间以作留念。 根据学校和系的安排,从今年2月份起,作为03级毕业班的学生,我们就应该开始着手找单位进行实习了。原本以为,多读了这几年书,计算机也过了三级,又参加了物流培训,且好歹也曾担任过社团协会的负责人,找个工作应该较有优势,或至少也不会左右碰壁,无所适从。所以,交完毕业设计与论文之后,我是满怀希望,充满信心地赶回家的。计划在过年前找到工作,然后访亲串友好好叙叙旧、过过年。因为1月18号有一场大型的交流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那是专门为2006届毕业生提供的,我以为可以在那天找到“理想归宿”,可后来的情形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记忆犹新:郁闷的厦门之行 一回家,接连几天拉肚子,“行军散”,还有什么专治风寒拉肚子的药丸吃了不少,才赶在 跌入低谷,人生何去何从? 从厦门回来的好长一段时间里,情绪很低落沮丧,想到自己,虽说是计算机专业的,虽说也过了三级,但缺乏实践,学的又那么泛,那么浅,自己到底会什么,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之后几次到人才市场,因为学艺不精,因为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因为缺这少那的,以致后来我都不敢说是学计算机的了。我渐渐体会当初 三次面试:当了一天见习经理 世上最痛苦而又最无奈的或许莫过于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或说不得不去面对自己所不愿面对的事,但心理学上也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只有不断去面对自己所恐怖的事物,才能真正消除恐怖。换言之,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该来的,总会来,该面对的,也总得面对,我很感激,在自己处于迷茫、苦闷、消沉的低谷期间,家人、亲友的热情、关怀与开导,也很庆幸看到一本好书:《学会适应,学会改变》,书上说:“学会适应,并不是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是自己去适应别人。学会改变,并不是改变别人,而是要改变自己。”就是要改变自己以适应周遭环境,还说:“一个人只有主动地去适应去改变,才能主宰自己,不敢面对或被动接受,只能受命运的愚弄。”所有这些,让我鼓起勇气,拾起破碎的心,重新审视自己。我渐渐发现,很多压力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不仅自己所遭受到的也是大多数人所面对的,而且很多不足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的。现实虽然残忍,竞争也确实残酷,但并没那么恐怖,而且自己也并非一无是处。自己缺少的面对的勇气与自信,真正急需且能改变的是自己的认知与心态,这样认识之后,轻松多了,屡败屡战,不仅敢于面对,也渐渐懂得取舍,值得一提的是,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到网上投过简历,这样的结果是有更多机会去面试,也更增强对失败的感受与承受能力。但也很可叹:作为厦门人,竟对厦门路段那么不熟悉,或许因为岛外的吧,我都不忍再打击那脆弱的心灵。 又一次在人才市场,偶然间看到一张招牌,眼睛为之一亮:“机遇+努力=成功”。细看原来是一家主要从事物流与贸易的跨国公司在招见习经理。一看条件:“大专,责任感强,团队精神好,愿从基层做起。”且不要求什么社会经验,这种不投投什么,我把简历递过去,那位负责招收工作的人看了我一下,问我为什么应聘这职位,我说因为我完全符合条件,之后他问我为什么选择他们公司,我不假思索。“因为我喜欢物流。”这下他没话说了,边收简历边表示,如果回去审批可以,再通知我去面试,那次只投了这一家,但很有成就感。不过很沮丧的是,在家苦苦等了三四天,竟然没接到通知。我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以自己的条件,不仅完全符合,而且又参加过物流培训,当过学生干部,应该会是首先考虑的对象才是,或至少也得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对这么不重视、不尊重人才的举动,我有点沉不住气了,决定主动“兴师问罪”。爸爸不允许,但奶奶同意,于是我打电话过去,是位女的接的,我问是不是招满了,回答没有。我说我投了份简历是不是哪里不符合?怎样?怎么没通知面试?于是她约了个时间叫我过去,过去才知道,原来想通知,但没接通,就先通知其他人,后来就忘了。原来如此,如果不是自己主动,岂不给双方造成损失?我有点欣赏自己了,后来很顺利,通过第一次面试。过了两天,又轻松地通过了第二次面试。但我发觉到每次去的人数越来越少,而且也挺陌生,第三次面试之前先安排了一天见习,说是让我们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 那天我早早赶过去,经理看见我说:“小李(他已叫我小李了)今天的任务是你跟这位主管走,在后面看着他做就行了,如果下午有回来,还要笔试,内容主要针对这次见习所得一部分你来写,一部分要与主管一起写,最后由总经理审批,成绩达70分以上就录取。”起初我并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原来所谓底层做起,就是要先作销售,跟各种人打交道,但重要的不在销售业绩,而是学会如何同各种人交往,遇到挫折怎么面对,这也是他们与其他同行所不同的引以为豪的地方,即重视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毕竟公司要培养的是能独当一面,开拓新市场的人,这种人按他们二十多年的成功经营模式,要经过销售—人事—行政—管理四个阶段培训,快一点13个月,慢些要一年半,而且上至总经理下至职工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自然我们也不例外,于是我随主管出发了。这次我们推销的是剃须刀,同行的还有一个拍档,他们都大我几岁而已,彼此较易沟通。在到达目的地之后,主管教我填平均法表,就是他每次跟一个顾客交流,我就在表上相应数字下划一横,每谈成一笔生意就圈起来,并记下具体时间、数量,并不很难,我很快掌握要领,然后我们就分头行动了。我随主管进出饭店、小卖部、行政楼、居民处所等场所,看见他向各种不同人打招呼,推销产品,当然少数人欢迎、少数人好奇,少数人表情冷淡,但言语还客气。而更多人都很反感,特别是行政办公楼人员,他们都在工作,很不喜欢别人过去大声喧哗,而主管每到一个行政楼就按电梯到最上层,然后往下一间间“袭击”,而且一开口总是“经理在吗?”其中有的写着“男宾止步”,但他也跨进去了,所以有的我们还未进去,就被警告或“善意迎送”出来,真佩服主管,不管遭到什么情形,都保持充分的热情、自信与微笑。每过一个地方他就转身跟我说,遇到这种情况,怎样怎样,并问我感觉如何?意思是如果承受不住,中途随时都可回去。我没马上走,虽然迟疑了几次,我就自己所知的与他交流,并提出自己的不少疑问,主要是针对他的作法及别人的反应。虽然他给了我较满意的答复,虽然这次见习使我大开眼界,增长不少见识,虽然自己坚持到了最后,并回公司且通过了笔试,但在面见总经理时,我还是向他“告辞”。我不喜欢扮演打扰别人不受欢迎的角色,而且身体也无法适应一天8小时这样的奔走,或许更应该说自己不是“干事业”的料,我跟总经理说:自己身体差,怕难以胜任工作,总经理说,身体较单薄是不,吃点补药怎样,我说这种状况不是吃点补药,两三天就能好起来的,最后总经理只好放弃,他说明天正好是星期六,这两天你回去考虑考虑,可以再打电话给他,但我最终还是没打电话给他。 最后来到了榕兴公司 或许是熟人的介绍促成,或许是榕兴公司正急于用人或许自己与榕兴电路板有缘,不管怎么说,反正后来我是进入榕兴公司上班了。虽然自己电路与模电学得很烂,又去补考过,虽然自己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怕被“电死”,虽然待遇也并不很高,但没实习就没法完成实习任务,就得回学校,而工作又是那么难找,自己身心也遭受过太多打击,我不想再疲于奔命了,也不多加计较了,决定在这儿完成自己 最后阶段的实习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