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妇女痛经
2013-01-01 | 阅:  转:  |  分享 
  
妇科病症方药











痛经





本病以妇女在月经期及月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为特征。且常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状。西医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继发性痛经与生殖器官的炎症等有关。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呈片状排出(模样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内感染等疾病,见上述表现者,可按证候先方。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四类证型。





气血虚弱证肝肾亏损证

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





气滞血瘀证偏于气滞者,则经前乳房胀,胸胁、小腹胀痛,胀甚于痛,呃逆,易生气,月经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黑,舌紫暗,少苔,脉弦。偏于血瘀者,则经期腹痛,痛重于胀,痛于刀割,拒按,服止痛片不能止,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下血块后痛减,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迟。偏于气滞者,治宜舒肝理气,佐以活血;偏于血瘀者,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单验方·











方一白芍药50克,甘草5克。水煎2次,混合后,于行经当天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4剂。



方二香附10克,元胡6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三金铃子12克,元胡6克,五灵脂6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四丹参60克,香附30克(用醋、酒、盐制),炒茴香15克。共研为细末,经前经后,早晚黄酒冲服9克。



方五乌药、香附各9克,广木香5克,元胡9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六见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肝胃气滞证单验方三。

(以上适用于气滞血瘀偏于气滞者)。



方七元胡、五灵脂各9克。按此比例加倍,共研细末,腹痛时,每次服9克,每日服1—2次,或行经前7天,每日服1次,温开水送下。有寒者,用艾叶10克,水煎送下。



方八白芍60克,赤芍、炙甘草各30克。水煎2次,混合后成100毫升,分上、下午服。经前3—4天开始,服至经期第2—3天止,每月服药6剂为1疗程。一般连服1—7疗程。



方九山楂肉30克,川芎5克,当归9克,鸡血藤12克,益母草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人工流产后并发腹痛的患者13,850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药3—5剂。



方十益母草15克,元胡6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十一蒲黄、五灵脂各15克,丹参3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十二丹参15克,郁金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十三桃仁、红花、香附各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以上适用于气滞瘀偏于血瘀者)













·食疗方·











方一川楝子10克,元胡6克,玫瑰花10克,鸡蛋2个。加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10分钟,食蛋饮汤,每日1剂。



方二月季花6—9克,香附10克,鸡蛋2个。加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10分钟,食蛋饮汤,每日1剂。



方三香附12克,元胡6克。水煎2次,混合后,加入红糖一汤匙,分2—3次服。



方四见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项下气滞血瘀证食疗方二。

(以上适用于气滞血瘀偏于气滞者)



方五山楂肉(去核)50克。研细末,分2次,用红糖(20克)水送下,每日1剂。经前一日开始服,连服2剂为1疗程。或山楂30克。水煎2次,混合后,加入红糖少许,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经期或平时均可服。据报道,应用本方(山楂细末),治疗功能性痛经79例,痊愈者42例(占53.1%),无效者6例。



方六益母草30—60克,元胡2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食蛋饮汤。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5—7天。



方七山楂肉(去核)500克,60度白酒300毫升,将山楂白酒放入瓶内浸泡(密封瓶口),每天振摇1次,1周后饮用。月经前每次饮10毫升,每日2次,连服数日。不善饮酒者,可用凉开水冲成半杯后再饮。



方八向日葵15克,干山楂30克,红糖60克。前两味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分2次冲服或煎服,1日服完。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时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服1—2个月经周期。



方九大血藤(红藤、活血藤)30克,河蟹2只,米酒(甜酒)适量。先将血藤与蟹放入陶罐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炖熟后加米酒,再炖片刻,趁热喝汤吃蟹。



方十红糖60克,月季花30克(焙干研细末)。共拌匀,每次服5—10克,热酒冲服。

(以上适用于气滞血瘀偏于血瘀者)。













·外治方·











方一白芥子15克,面粉15克。白芥子炒黄,研为细末,与面粉调匀,加开水调成稠膏,做成药饼,趁热敷于肚脐(下垫一层纱布),外盖纱布,胶布固定。冷时,用热水袋熨之,当皮肤发红、有刺痛感时去掉。如3—4小时痛未止,可停几分钟,再敷。每日1次,直至经期第3天止。



方二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5克,樟脑0.1克。共研为细末,月经前3日,取药末3克,用黄酒拌成糊状,敷肚脐,上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药干则另换药,行经3天后取下,每月1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痛经62例,有效率95.2%。一般用药2个月经周期。



方三白芷8克,五灵脂15克,炒蒲黄10克,盐5克。共研为细末,于经前5—7天,取药末3克,纳入肚脐。上置生姜1片,再用艾灸,自觉脐内有热感为度。然后,药末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至净经时止。



返回







寒湿凝滞证经前或经行小腹冷痛,甚则牵连腰脊疼痛,得热则舒,月经量少,色暗黑有血块,四肢冷,大便溏,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温经化湿,理气化瘀。











·单验方·







方一白芍90克,肉桂10克(冲兑服),炙甘草30克。水煎2次,混合后成100毫升,分上、下午服。经前3—4天开始,服至经期第2—3天止,每月服药6剂为1疗程。一般连服1—7疗程。



方二白芍60克,干姜24克。共为细末,分成8包,月经来时,每日服1包,用黄酒或温开水送下,连服3周期。



方三艾叶(炒炭)15克,吴茱萸5克,当归15克,香附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连服2剂。



方四见本病气滞血瘀证单验方四。



方五见本病气滞血瘀证单验方六。



方六见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肝胃气滞证单验方三。











·食疗方·







方一艾叶6克,红糖15克。水煎服。在月经来潮前两日开始服,痛时续服,每日1剂。



方二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红糖30克。先将桂枝、山楂加水2碗,文火煎成1碗,加入红糖后略煎数沸即可。月经来潮前饮服,每日1剂,连服2—3剂。



方三艾叶15克,醋炒香附15克。水煎2次,混合,下醋一汤匙,再煎开数沸,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四香附、艾叶各30克,鸡蛋3个。加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服鸡蛋,每日一剂。连服2—3剂。



方五羊肉500克,当归、生姜各25克,桂皮调料各适量。羊肉洗净切块,当归用纱布包好,加生姜、调料、桂皮后,文火焖至烂熟,去药渣,食肉喝汤。月经前每天1次,连服3—5天。



方六红枣10个,生姜30克,花椒9粒。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七葵花盘(向日葵花托)30—60克,水煎2次,混合,加入红糖30克,饮用。每日1剂。



方八丹参30克,葱白数根。水煎,加入红糖20克调服。











·外治方·







方一肉桂10克,吴茱萸、小茴香各20克。共研为细末,用白酒适量炒热,纱布包裹,敷肚脐。冷后再炒热敷。每日2—3次,连敷3日即可。下月行经之前,再如些法连敷3日。



方二食盐、葱白各250克,鲜生姜120克。共捣烂,炒热,纱布包裹,乘热敷脐下气海穴(本穴在肚脐正中下5厘米(1.5寸)的地方)。



方三艾叶30克,切碎,炒微热,敷于脐下或痛处,凉后炒热再敷,一日数次,连敷3—5日。



方四见本病气滞血瘀证外治方四、五、六、七、八。



返回







气血虚弱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按,按之则痛减,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语言低微,精神疲倦乏力,心跳气短,食欲减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调经。











·单验方·







方一黄芪2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黄芪30克,当归10克,艾叶9克,生姜3片。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三见本病气滞血瘀证单验方一。











·食疗方·







方一生姜10克,红枣10个,红糖100克。水煎服,月经前,每日1剂,连服3—5剂。



方二韭菜250克,红糖100克。韭菜洗净,捣烂取汁。红糖加水适量煮沸,对入韭菜汁饮用,痛经时每日1次,连服2—3日,饮后俯卧片剂。



方三鸡蛋2个,黄芪20克,生姜15克。加水适量煎煮,蛋熟后,饮汁食蛋。



方四阿胶6克,黄酒50毫升,阿胶用蛤粉炒,研细末,黄酒对适量温开水送服药末。



返回







肝肾亏损证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腰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治宜调补肝肾。











·单验方·







方一山药15克,当归10克,白芍24克,山茱萸10克,甘草9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黄精、枸杞子、首乌各10克,鸡血藤12克,小茴香8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三见本病气滞血瘀证单验方一。











·食疗方·







方一黑豆60克,鸡蛋2个,米酒(甜酒)120克。先将黑豆、鸡蛋加水文火煎煮,蛋熟去壳,再煮数分钟,冲入甜酒服。



方二月季花30克,山药60克,女贞子30克,公鸡1只(如无,母鸡亦可。煎煮方法、本方适应症与注意事项,均参见本病气滞血瘀证食疗方十一)。每月1剂,行经时期服,连服3个月。







<<本草纲目>>收录



蚯蚓白糖浸液

【来源】经验方

【原料】大蚯蚓3条白糖30克冰片1克

【制作】将大蚯蚓去其污泥(不用水洗)置碗中加白糖30克、

冰片1克,拌匀,30分钟后取其浸出液。

【用法】以浸出液涂搽或温敷患处,2~3小时更换1次。

【功效】散热止痛,消肿解毒。

【宜忌】外用无禁忌,浸液不宜内服。



黑豆蛋酒汤



【来源】民间方

【原料】黑豆60克鸡蛋2个米酒120克

【制作】将黑豆、鸡蛋用文火同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再煮即成。

【用法】每日2次,服时加米酒,吃蛋喝汤。

【功效】调中,下气,止痛。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本草纲目数据库》收录





姜枣花椒汤



【来源】民间方

【原料】生姜24克大枣30克花椒9克

【制作】将姜、枣洗净,生姜切薄片,同花椒一起加水,小火煎

成1碗汤汁即成。

【用法】每日2次,趁热服。

【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寒性痛经。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本草纲目数据库》收录

姜枣红糖汤



【来源】民间方

【原料】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制作】将大枣去核洗净,干姜洗净切片,加红糖同煎汤服。

【用法】每日2次,温热服。

【功效】补脾胃,温中益气。适用于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型痛经。







《本草纲目数据库》收录



























献花(0)
+1
(本文系sn飞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