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忠军、王忠磊:娱乐圈中“建大业”

 binger图书馆 2013-01-01

王忠军、王忠磊:娱乐圈中鈥溄ù笠碘

2009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这一天,对于中国的影视产业、娱乐产业和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都是值得铭记的一天。王氏兄弟在中国影视业又导演了一部创业板上市的“大片”。
华谊在中国影视圈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其团队既有创造出华语电影票房纪录的超级导演冯小刚,又有内陆电视剧行业的霸主级制片人张纪中,更云集着包括周迅、李冰冰、黄晓明、邓超、张涵予、段奕宏、王宝强等当红不让的一线明星。
艰难
1960年代,王忠军出生于军队大院,这里沉积了他童年的所有记忆。1976年初中未毕业的他就应征入伍,直到五年后复员,进入国家物资总局。时至今日,王忠军依然对自己参军时没有混上“四个兜”而感慨:“当了五年兵,最后也没实现当军官的梦想。当兵穿的军装只有两个兜,不许戴眼镜,也不许谈恋爱。”王忠军曾回忆说,“我们在大院里长大的这帮人,只是一个小群体,不能完全代表‘文革’那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因为大院文化并非当时的主流文化,但不可否认,它却是当时的一种时尚象征。揸琴、看电影、刷夜、模仿革命电影台词,后来又穿喇叭裤、戴蛤蟆镜、倒彩电、倒全国粮票、南下广州下海经商……”
比王忠军小10岁的弟弟王忠磊一直把王忠军当成偶像。哥哥开始当兵时,王忠磊还没上学;哥哥复员回来,王忠磊还在踢皮球。那时候,王忠磊对穿着军装的哥哥简直到了崇拜的地步。“小的时候,他就跟其他两个哥哥不一样,特别有想法,而且敢想敢干。”
1985年,喜欢美术的王忠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在家以画小人书为生。四年之后,王忠军又做出了一个让全家人目瞪口呆的选择,他要赴美留学。初到美国,他才知道什么是艰难的生活。“在美国呆了五年,真是什么苦都尝遍了。送外卖时,有时一天工作16个小时。回到家必须先休息半个小时,才有气力去洗澡。”王忠军的留学打工经历,听起来颇有些辛酸。“送外卖时,最羡慕的就是那些悠闲的美国有钱人,住在大房子里,开车进去也要好几分钟,周围都是白色栏杆围着的绿地,还有几匹大马……我那时想,将来有能力,一定也要拥有这种生活。”
面对这样没有白天黑夜的打工生活,王忠军没有抱怨,而是变得更加勤奋,最多的一天他可以挣到100美元。五年下来,他积攒了10万美元。
在美国呆了五年,王忠军觉得这样的生活与个人理想相差太远,毅然调整了生活轨迹,说服太太回国。1994年,王忠军怀揣10万美元回国创业,与弟弟王忠磊创立“华谊广告公司”。公司建立初期,规模小到不能再小。王忠军倾其所有办了中国第一本直投杂志——《吃在北京》,其实,当时办这本杂志是很有风险的,因为区区10万美元既要支付办公室租金、水电,还要支付近30号人员的工资,但王忠军并没有想这么多,他惟一想到的就是10万美元至少可以使公司维持半年的时间。
创业是辛苦的,每天早上,王忠军骑着自行车到地铁口,锁好车,然后坐地铁,到建国门下车,再去公司。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王忠军还是坚信自己的机会就在不远处。

转折
在王忠军的努力下,广告公司的发展势头似乎越来越好。突然,王忠军有一天对员工说:“不做了。”在一片惊讶声中,王忠军高调宣布他的宏伟计划:搞定中国银行,争取做一单亿元大生意。原来王忠军在办杂志的过程中发现中国银行全国的标识是不统一的,全国那么多支行,什么样的标识版本都有。在国外历练了的王忠军发现这是一个机会,因为按照他的推理来讲,中央公司是一级法人,标识应该是统一的,如国外的麦当劳,全世界的标识都是一样的。所以,中国银行在CI方面也应该实行标准化。
有了这样一种思想后,王忠军立马就行动,他先做了一个市场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撰写出可行性报告,然后根据市场的制作材料和工艺方法确定制作成本,最后找一个厂家负责制作。完成了这三步之后,王忠军就开始天天到中国银行游说。凭借他自称的“天生口才好”,再加上中国银行也意识到了CI标准化的问题,中国银行答应了王忠军的要求,但是对于王忠军的实力,中国银行表示怀疑,因为中国银行当时有1.5万家门店,王忠军的小公司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让他们比较顾虑。而王忠军似乎早有准备,信心满怀向中国银行保证:“没问题!我们有两个厂,南方一个厂,北方一个厂。”而事实上,王忠军并没有实实在在的工厂,所谓南方一个厂,北方一个厂都只是王忠军事先确定好的合作伙伴而已。当中国银行去工厂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两个厂一个挂着华谊兄弟北方制作公司,一个挂着华谊兄弟南方制作公司,认为王忠军具备这方面的操作能力,然后就将全国1.5万个门店的标识制作全部交给了王忠军,此单生意总价是4.5亿元人民币。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顺风顺水了,完成了标识统一的问题后,华谊兄弟也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中国银行的广告总代理。再后来,随着标识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国家电力公司、中石化也把标识业务交给了华谊。中国银行的长城卡、农业银行的金穗卡、华夏银行的华夏卡,卡面的设计和标准化推广也由华谊“一手包办”。华谊广告公司藉此发展迅速,很快便进入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
“在中国做生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认真地执行‘拿来主义’,然后依照中国的国情和自己的经济实力去走别人走过的路就可以了。做冒险家都比较简单,碰到事情不用去做过多的分析,也许一分析就不会做了。”王忠军如是说。

成就
说起和电影电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王忠军说,原来他们并没有看到这个行业有多大的发展,只是想给自己的资金找个安全的投资入口。1998年的一天,王忠军在路上碰见了他出国前的同事,一直在电视剧圈里做事的同事告诉他:拍电视剧非常赚钱,而且很过瘾。这让年轻的王氏兄弟怦然心动。
1998年,王氏兄弟尝试着制作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英达导演的《心理诊所》,让兄弟俩意外的是,这个不到500万元的投资,却赢利翻倍,赚了盆满钵满。他们在思考之后,得出两点原因:一个原因是在那个年代电视剧市场供少于求,另一面是王忠军采取了特殊的营销方式:把《心理诊所》卖给电视台,电视台支付了广告时间段,他借助自己广告公司的优势让这些广告时间变成了现金。
发现“窍门“后,兄弟俩借助广告推广优势,逐渐在电视剧制作单位中脱颖而出。同时又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以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手机》、《大腕》、《天下无贼》等影片广受好评,名利双收。
藉此,华谊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随后又通过几次大的资本战略协作,转身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民营娱乐集团之一。
“与太合、TOM、哥伦比亚合作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国际游戏规则。”不断成功的资本运作让王忠军越发自信,“国外大公司也有薄弱之处,他们的营销模式都一样。但我们懂得一部影片在欧美市场该如何卖,在东亚市场怎么卖。如果说今天重新拍《大腕》,一样的阵容,一样的故事,一定比以前卖得好。”
在华谊兄弟成功的模式中,年长的哥哥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而弟弟则兢兢业业地担负起执行者的重任。目睹弟弟的成长,王忠军说:“我觉得他的成长超乎想象。刚回国跟他组公司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孩儿,当时完全是出于兄弟之间的互相信任。现在他完全具有了独当一面的超强实力。另外我们两兄弟之间的互补性很强,我觉得这是运气问题。我在耐心或细节上没有忠磊那么沉稳细腻。”
对于王忠军、王忠磊来说,他们新一轮的战役已经打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