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指间飞歌 2013-01-02

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以一个民族村寨为个案,探讨了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包括建设的重点、主体、组织与参与等,提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应以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农民要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政府要当好组织者,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民工要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田敏、张兆远,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田敏,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文化人类学、民族社会学。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开发优秀民族文化资源,为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1]。为此,笔者以鄂西南来凤县周家湾村为个案,展开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析。

  一、周家湾村概况

  周家湾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西南部,距离县城15公里,公路248省道(利智线)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村落。东部隔酉水河与湖南省相望,西邻老鹰岩村,北接檀木湾村,南到香沟村、田家寨村。

  周家湾村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属云贵高原前沿,是典型的山地,平均海拔在400米左右。全村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49亩,水田900亩,旱地549亩。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83户2378人,其中女性1160人,劳动力1665人。全村由汉族、土家族、苗族三个民族的人民杂居,汉族占54.84%,土家族占32.26%,苗族占29.03%。

  人口结构。14岁以下590人占24.8%,14—50岁1182人占49.8%,50岁以上606人占25.4%。周家湾村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成年型。性别比为100∶105。

  文化结构。文盲160人,占6.7%,小学文化程度1041人,占43.78%,初中文化程度804人,占33.8%,高中中专程度53人,占2.2%。大专及以上2人,占0.2%。与全国相比,2002年全国平均文盲、半文盲占11.63%,小学程度为34.96%,初中程度为37.65%,高中中专程度为12.45%。周家湾村的人口文化结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收入。2005年全村总收入662.7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6.9万元,占总收入的37.3%,畜牧业收入283万元,占总收入的42.7%,外出务工收入132.8万元,占总收入20%。年人均纯收入2150元。传统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即第二产业在收入中占绝对优势,服务业(外出务工),即第三产业在收入中占的比重不高。

  基础设施。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省道利智线自东北向西南穿村而过,在村境中长1.5公里,为柏油路。6条村级公路,以利智线为依托,自西北向东南分布,总长为13.8公里,路面一部分为沙石路,一部分为泥土路。用电普及率为100%,固定电话数量为193部,占全村总户数的40%,电视普及率为100%,自来水用户为47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8%。2005年全村累计建沼气池320口,占全村总户数的66.3%,配套三改310户。全村共有水库3座(下河沟水库、大沟水库、瓦匠沟水库),灌溉能力5000亩。

  二、调查内容及统计结果

  1.调查问卷。笔者在周家湾村的调查历时20天,设计了一份《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问卷》,共涉及20个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问题,选择答案60项。问卷发放涉及周家湾村7个村民小组35人,回收有效问卷31份。

  被调查者中,从家庭结构看,占67.75%的家庭人口在5人及5人以上,这说明在周家湾村,绝大部分的家庭是三代同堂,是联合家庭,只有一小部分是核心家庭,占32.25%;从年龄结构看:26—59岁者占绝大部分,占74.19%,25岁以下只占22.58%,60岁以上只占3.23%;从性别来看,男性占90.32%,女性只占9.68%;从民族成份来看,汉族占54.84%,土家族占29.03%,苗族占29.03%,其它民族只占3.23%;从文化结构来看,小学文化程度占64.52%,初中文化程度占25.8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9.68%。

  2.统计结果。其一,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在调查中,关于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有23人认为“建立文明的乡风村俗”,占74.19%;有14人认为“改善村容村貌”,占45.16%;有6人认为是“保护本地的传统文化”,占19.35%。绝大多数被调查人希望现有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有一小部分人希望对现在的环境加以保护,特别是文化环境、文化特质。

  其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态度。农民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态度,设计了三个问题:你认为村里开展文化活动是否有必要?你认为村里开展文化活动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依靠谁?

  村里开展文化活动是否有必要:74.19%的人认为有必要,6.4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占19.35%的人认为无所谓。

  村里开展文化活动最需要的是什么:64.52%认为是组织者,16.13%的人认为是设施,83.87%的人认为是群众参与的热情。调查表明,在周家湾村,缺少的不是设施,而是组织者和参与者。

  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依靠谁:35.48%的人认为是政府,16.13%的人认为是村民自己,45.16%的人认为是村民+政府。这表明,有35.48%的人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完全与自己无关,是政府的事,自己置身事外,袖手旁观;16.13%的人认为是自己的事,自己必须全力以赴,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45.16%的人认为是政府与村民共同的事,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共同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2]。

  其三,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调查中,当问及农民现在从事文化活动的方式时,占96.77%是“在家看电视”,54.84%是“在打牌、下棋”。在文化活动地点上,有51.61%“在村活动室”,有35.48%“在自己家”中,有22.58%是“在朋友家”中,另有12.9%“在邻居家”中。在文化活动的动机上,占61.29%认为是“为了提高学识”,占41.94%的人认为是“为了与村里人联络感情”,占19.35%的人是“为了放松自己”,有12.9%的人是“为了混时间”,有6.45%的人是“为了兴趣”。

  其四,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问卷设计了四个问题:你听说过吊脚楼和摆手舞?你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吗?你对丧葬程序是什么态度?你认为土葬改火葬好不好?

  其结果是有87.1%知道吊脚楼和摆手舞,但仍有12.9%的人不知道;对于生育文化,占93.55%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绝大多数人认为丧葬程序是一种文化活动,否定是一种迷信;在对于回答土葬改火葬时,农民持一种谨慎态度,有16.16%的人明确表示好,有9.68%明确表示不好,有74.19%的人表示无所谓。表明传统文化的地位在逐步下降,同时人们固守的态度也在变化,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逐步在淡化,甚至消失。

  关于文化变迁,问卷设计了两个问题:你认为哪种房子更好?在村里,你看见青年男女相互拥抱有何感想?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体现农民对现代文化的接受,同时也可说明文化的变迁过程。在周家湾村,已经无法再见到吊脚楼,最近的已在前几年被拆,建成了楼房。20世纪90年代占绝对优势的瓦房,也在近几年中被小洋楼取而代之。目前,全村483栋房屋之中,只有202栋瓦房,占41.82%,但是在被调查人中,只有12.9%的人认为瓦房比楼房好,这表明,在今后还有相当数量的瓦房将被改建成楼房。对在村里看见青年男女相互拥抱的态度,9.68%不赞成,9.68%反感,6.45%厌恶,74.19%无所谓,这表明大部分人是宽容的,能够接受这种现代生活方式。

  在被调查的31人中,在问及家成员是否有手机:有26人占83.87%回答是肯定的,如果这31人代表31户,那么有26户使用手机,并有手机51部,户均2部,这说明手机在当地使用普遍,体现了手机这一现代文明、现代生活方式进驻农村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远。

  其五,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关于农民对农村建设的认识态度,问卷设计了两题:你对“三通”(电视、电话、公路)有什么看法?你对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建议?农民对“三通”的态度是:占67.74%表示满意,32.26%表示不满意。现在政府虽然大力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三通”建设,但仍有一部分人对其不甚满意,说明在农村建设中,尚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3]。

  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回答焦点集中在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公路建设、水利设施上。农业用水:周家湾村地势较平坦,三个水库在北边,全村七个小组的农业用水全部依靠水渠,全村主渠道2条,全长8860米,支渠5条,长4760米,修建于25年前。目前,水渠无法使用,每到农业用水高峰,就无法满足农业需求。公路建设:周家湾村村组公路13.8公里,到目前为止,这些公路尚有一部分是泥土路,每到雨季,泥水坑洼,对农民的出行造成许多困难,同时村中的农用物质很难运进,村里的物质也不能运出。水利设施:全村水渠13620米,但水泵站只有两个,不能满足全村农业用水,离开水库较远的村组则农田用水更为困难。

  其六,打工经济对农民的影响。周家湾村同样受到打工浪潮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周家湾村外出务工人员443人,其中女性253人,男性190人,占全村人口的18.63%。打工经济在全村总值为130余万元,占全村收入的20%。有64.45%的家庭涉及打工人员,在回答有打工人员外出的20户中,共有外出人员35人,平均每户1.7人。

  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是中青年人,他们是村中的精英。这些人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一部分青壮年的缺失,在农业耕作上必然增加留守人员体力上的负担;在村中,由于精英人物的缺失,农村建设受到影响。

  三、存在的问题

  1.注重生产发展,忽视文化建设。当前许多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注重物质文化的改造,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发展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谈判能力,并主张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这一观点在周家湾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重点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恢复农民生活的主体性价值,通过发展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等方式,增加农民之间的公共交往。这方面,周家湾村的认识,有所不足。

  2.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有分歧。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是谁?一部分农民认为是政府,一部分农民认为是村民自己,一部分农民认为是村民+政府。如前述,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5.48%的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完全与自己无关,是政府的事。16.13%的人认为是自己的事,自己必须全力以赴。45.16%的人认为是政府与村民共同的事。这些认识上的分歧,在今后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一部分人袖手旁观[3]。

  3.新农村文化建设缺少组织者和参与者。村里开展文化活动最需要的是什么:在被调查人中64.52%认为是组织者,83.87%的人认为是群众参与的热情。这表明政府组织和群众的参与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而农村的现实是:政府组织力度不够,群众参与缺乏热情甚至缺乏人员。

  政府组织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重视不够、缺乏资金、缺乏创新的工作方法。参与者缺失表现为乡村精英的流失[4]。

  4.现有文化生活单调,传统文化没有开发利用,濒于消亡。前述调查资料表明,当地农民从事文化活动的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几乎没有传统文化活动,赌博活动较为普遍。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群众的参与热情,而在于政府没有很好的组织甚至很少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

  四、相关思考与对策

  1.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误区。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发展生产、忽视文化建设的倾向,我们应当对这一认识误区或者说工作误区有清醒的认识。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丰富内涵,归根结底体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缺一不可。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从一开始就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同重视,两手抓,两手都硬,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一个发展、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调查中我们就发现,在周家湾村,由于只注重发展生产,忽略文化建设,使得多数农民业余时间只有以看电视、打牌来消磨时间,有时为了寻求刺激,打牌下注,往往引发赌博风,许多矛盾由此而起。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务必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生产发展与文化建设同时展开,只有这样,才能有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5]。

  2.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前述调查资料统计表明,有35.48%的人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这也是一个颇为严重的认识误区,值得人们深思。这种现象在民族地区可能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引起重视。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是农民的事情,农民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主要的参与者甚至也是组织者。政府主要的作用在于引导和组织,如果没有农民自己的参与,新农村建设自然是无从谈起。已经有不少例子说明,由于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的缺乏,使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难以见到成效,甚至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的瓶颈[6]。

  因此,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和建立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民参与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宣传、宣讲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使农民全面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宗旨、目标和意义,真正认识到自己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现实的例子证明新农村建设对农民自身的意义关联,并以新农村建设的切实措施和初步成效使农民获得实际利益,从而极大的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建立起新农村建设主人翁的主体意识。

  3.关于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利用。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针对许多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濒临消亡的现实,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资源,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最好、最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成为少数民族最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为此,政府要组织力量,做好挖掘、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的工作,对民族文化进行系统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笔者在2007年春节期间有幸参加了湖南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春节土家族摆手舞汇演,该活动从大年初一持续到初四,全镇以各村为单位,组织了十余支土家族摆手舞表演队,队员一律是村民自发参与组成,年龄从十几岁到七十几岁均有。参加表演的村民有四百多人,参加活动的观众达数万人。整个场面气氛热烈,组织有序,表演者及观众均热情高涨,活动举办得十分成功,成为当地春节的一道文化大餐。这是一个民族地区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范例。这个事例表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在民族中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政府和相关方面重视和组织好,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甚至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打品牌,为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该树立起这一意识,把这项工作做好。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农民工与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06BMZ034);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少数民族‘打工’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2005048)。

  【参考文献】

  [1] 童名谦.扎实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J].学习导报,2006(8).

  [2] 王文兵,冉兴国.湖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13).

  [3] 黄朝宾.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4] 覃国慈,田敏.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乡村精英——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个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5] 廖乐焕.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06(5).

  [6] 和少英,黄彩文.增强主体意识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以临沧市双江县布朗族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