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德炉刍议(六)

 海外寻瓷翁 2013-01-02

宣德炉刍议(六)

高进勇

 

宣德炉的鉴别

 

万竞君在《实用文物珠宝钱币鉴定》中说:“明代宣德年间铸造的仿古铜香炉,炉底铸有‘大明宣德年制’铭文,也称‘宣德炉’,以其造型精美,铸工精巧,加上真品传世极少,几乎难以看到,成为极名贵的文物古董。由于宣德炉后世的仿品、民间的伪品极多,这里简要说一说真伪宣德炉的不同。

“宣德炉素面无纹饰,鉴定方法主要从其造型、铭文、质地、重量、色泽等几方面去观察。宣德炉真器造型古朴厚重,铭文楷书字体笔划自然流畅,字迹清秀,质量色泽金黄,重量压手。民间传说宣德炉中铜的成色中会有金的成分,所以色泽金黄,重量较重。宣德炉是日用品,传用日久以后其品表面上生成一种坚硬的黑褐色锈色,称为传世古,即使用水煮和洗刮都很难去掉。宣德炉的伪品仿品造型不如真器古朴而笨拙,铭文楷书字体笔死板而不自然。而且笔划较粗。质地色泽虽黄却无真器金黄,重量轻而无压手之感,器表虽也有一层黑褐色的锈色,但用指轻刮或轻擦,锈色即易去掉,如用开水煮过再洗刷,则锈色可全部去除。”

在收藏宣德炉时,除了要辨别真假之外,还要根据自己的放置场所,作适当地选择大小尺寸,察看炉质的优劣。《沈氏宣炉小志》认为:“书斋清玩与庙堂之器不同,庙堂壮观,瞻故尚大器,如宝鼎钟彝之类是也。书斋焚香以口径三寸乳炉石榴足戟耳各种小彝炉为合适。一则案头附他器,摆列易于取携,一则放火简便,摩弄不至费力。余目中所见旧炉,专爱小者,亦非偏也。小炉炼铜视大炉较精,且火力易透,故间有佳者。大炉则百无一佳,以铜质既劣,而火候难以骤效也。今以口径三寸为度,极小则二寸,亦不失为清赏。如位置所宜,欲得一二稍大者,则口径四寸足矣。至大不过六寸,亦须厚薄得中,式样古雅,方不等呆物。”

收藏者的理念决定着对藏品的取舍。赵汝珍认为:对宣德炉“惟炉之优劣不在真伪。真宣未必皆优,仿宣未必皆劣,御用御玩之炉固皆精妙,但供祀赏赉之物多有劣于仿制之佳者。故研究宣炉者,应以优劣分,不必专事真仿之无谓争辨也。”

归根结底,宣德炉的鉴别,是一门专业学问,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拨开迷雾,重见天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