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新年献辞!有感而发!

 Gorgan 2013-01-02

    中国科技网深圳2012年1222电:今天记者从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室获悉,在美国《科学》杂志公布的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中,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成果榜上有名(http://blog./?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7175)。

    《中国青年报》(记者刘芳)深圳1223电: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0日公布了该刊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领域获得的十大突破,来自中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现的中微子第三种振荡及精确测量的振荡几率值榜上有名(http://blog./?uid-1656-action-viewspace-itemid-67235)。

    《科学》指出,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并测量到了它的振荡几率,这是全世界高能物理学家十几年来做梦都想精确测量的值。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2012年3月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科学》杂志评价说,这一发现使人类更深入地认识了中微子,进而了解物质与反物质之间的关系,或许有望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该重要成果对于最终揭开宇宙起源和演化之谜有着重大意义。《科学》还认为,如果物理学家无法发现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就可能会代表粒子物理学的未来。

    据介绍,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测到的新的中微子震荡,是中国本土首次测量到的基本物理学参数,目前为止中国对基础物理学最大的贡献也是中国物理界的底牌与命门。(博主注:那么,已经写进自然科学教科书的甘永超波粒二象关系式呢?又算什么?)

    既然《科学》指出: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现的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以及所测量到的振荡几率,是全世界高能物理学家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东西,那么,爱因斯坦苦苦追求了一辈子的对象——“实物与场或者粒子与波之间的关系”——被瑞德尼克在《量子力学史话》中称之为物理学尚未征服的山峰中的最高峰就更应该是全世界物理学家几十年来做梦都想弄清楚的问题!今天,这个问题——“粒子与波之间的关系”——却被中国学者甘永超以优美的数学形式精准地表达了出来,其物理涵义现在尚深不可测,很可能超过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E=Mc^2的科学涵义与价值!不要以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矩阵公式,其实,它是对“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的高度概括与数学抽象,是对物质世界最基本结构单元“太极粒子波”的本质揭示,见下图

     

         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

              最基本的物质单元——太极粒子波

物理学究竟有哪大核心公式?(http://blog./index.php?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6957)

热烈祝贺又一个以中国学者名字命名的科学公式正式诞生》(http://blog./?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7140

热烈祝贺量子力学两大开山之作(最基本假设)被中国学者统一(http://blog./?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5623)

一个由中国学者独创并已经写进教科书的罕见科学公式的自白(http://blog./?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6918)

大科学家梦寐以求而小科学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自己的公式、模型被写入教科书中》(http://bbs./viewthread.php?tid=24067

中国顶级媒体关注第三种波粒二象性(http://blog./?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53592)

十篇原始论文及相关媒体报道链接(http://blog./?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2317)

科学史上一份最简、最牛的科研总结(http://blog./?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4302)

致中国科学爱好者的一封公开信(http://blog./?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554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