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运兵道

 恬淡之心 2013-01-02
【独家】曹操运兵道

写在1700多年前古兵道内的“我爱你”  【版权照片 宾语/摄

写在1700多年前古兵道内的“我爱你” 【版权照片 宾语/摄

大家看看这是谁“到此一游”?【版权照片 宾语/摄

“刘玉兰”是哪位?  【版权照片 宾语/摄


曹操运兵道的入口处就在这里面  【版权照片 宾语/摄

曹操运兵道的入口  【版权照片 宾语/摄

曹操运兵道 【版权照片 宾语/摄


距今1700多年的古地下运兵道  【版权照片 宾语/摄


工程浩大的古运兵道  【版权照片 宾语/摄

上道  【版权照片 宾语/摄

循环道  【版权照片 宾语/摄

上下双层道  【版权照片 宾语/摄

上下双层道和循环道  【版权照片 宾语/摄

猫耳洞  【版权照片 宾语/摄

猫耳洞  【版权照片 宾语/摄

通气孔  【版权照片 宾语/摄

通气孔  【版权照片 宾语/摄

陷阱  

并行道  

曹操运兵道出口处  【版权照片 宾语/摄

温家宝总理曾在这前面留过影  【版权照片 宾语/摄

迄今唯一存世的曹操书写的碑文  【版权照片 宾语/摄

运兵道示意图

三国鼎立图

曹操运兵道就在现代都市的下面  【版权照片 宾语/摄

温家宝总理曾到曹操运兵道参观

李德生将军为“神兵古道” 题词


曹操运兵道内惊现史上最囧求爱

    图片中的古地道,是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区地下的“古地下道”。
    “古地下道”又称曹操地下运兵道或隐兵道,是当年曹操在家乡修建的地下防御战道。运兵道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工程浩大。运兵道长达近6000米,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1986年7月被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字孟德,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志》记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如官渡之战,“绍射营中,矢如雨下……”曹操“起土山地道”,又如攻邺城,“为土山地道”,可见“地道战”在曹操指挥的多次战役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曹操当年在家乡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战道,他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地道内暗暗通过四门送出城外,再从城外折回,首尾相接,日

夜不绝,反复多次,迷惑敌人,出奇制胜。 四方豪杰闻曹操兵马强壮,足成大事,纷纷归顺,曹操遂崛于群雄之中。
   据介绍,曹操运兵道发现于偶然之中。抗战时期,飞机濒临亳州城轰炸,城内军民在挖防空洞时,赫然挖出一条四通八达的地下道来。传说中的古运兵道终于重见天日。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古运兵道被大面积发现,从老城区的南门到北门,从东门至西门,及老衙门院附近均有发现。当时,轰动一时、后拍成电影《向阳院的故事》中,红小兵修公路挖砂浆时,挖通的地下道就是曹操运兵道。
  现存古地道,有土木结构、砖土结构、砖结构三种类型,有单行道、转弯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四种形式。地道距地面一般有二至四米,最深七米,道内高度1.8米左右,道宽0.7米,涎内转弯处为“T”字形。并行双道之两道相距2-3.5米,中间砌有方形传话孔,幽深蜿延、曲折不定,高有猫儿洞、掩体、障碍券、障碍墙、绊腿板、陷井等军事设施,还有通气孔、传话孔、灯龛等附属设施,深深体现了曹操的谋略。
  道内出土有弹丸、战刀、战灯、铜镜、陶器、瓷器、砚台等汉、唐、宋各代的文物,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建筑、军事战术以曹操军事思想有重要意义。     
    曹操地下运兵道过去由于地面以上的排水管道失修,雨水和污水严重下渗,一遇连日阴雨,地下道内经常是水满为患,游客到此只好“望道兴叹”。为解决运兵道的水淹问题,2005年春季,亳州市政府特地拨出专款,对影响地下道的市政排水管道进行了彻底整修,同时对地下道内的排水系统也进行了改造。如今,曹操地下运兵道再也不会为雨天而发愁了。据统计,这几年黄金周期间,每天到该市地下运兵道参观的游客有近千人。
    近日,与友人一同游览了1700多年前的曹操地下运兵道。可能是正处于旅游淡季,虽说是下午两点来钟,古道内从头至尾只有我们两人。穿行在都市地下阴湿的古运兵道内,墙面间隔架着的白炽灯泡闪着幽幽的亮光,随着脚步的移动,身影忽而拉长忽而变短,仿佛历史的光影在墙侧和地面变幻,使人忘记尘俗、忘记岁月,生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叹。
    然而,置身于1700多年前的古兵道内,不经意间发现的一处处现代人留下的“自恋书法”深深地刺痛了我。这些写在地下运兵道内的“我爱你”,堪称史上最囧的求爱。【文/图  宾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