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阳光和理想装进行囊

 最后一根稻草 2013-01-02

2013,把阳光和理想装进行囊

  2013年01月01日

  华西都市报评论员佘宗明社评

  时间大巴,开到了2013的站点。“末日说”的雾障,也挡不住车辙前行。清晨,与阳光一同睡醒的,是一束束馨香祝福: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这庸常而诚挚的祝福,请照单全收。也许在前些天,“2012”还跟灾难叙事捆绑呈现;而现在,它只是例行回望时的凭栏处。感怀和憧憬,像钟摆滴答在我们心头:跟过去再见,跟未来干杯。

  生活不是流水账,波澜与静水,都会被存档在个体经验的“日记簿”中。温故知新,在邂逅2013之前,无妨踏着记忆小舟回溯。

  在年度盘点中,许多人选“微”为2012年关键词。白岩松说:微是你我,是每个被打捞上岸的中国声音。当你我在微博上“凌博微步”,以围观进行在场表达;在微信里“造微入妙”,扩充社交需求;在微公益中“积微成著”,发掘善的矿藏……命运共同体的成长,是社会进步的推力。

  2012年,“转型”二字,依旧烙在国计民生的脉搏上。“会议新风”,准生证新政等,都释放积极信号。以改革杠杆撬动某些沉疴,也增强着社会活力。

  大时代的变奏,总落脚于个体境遇和人们的情感共振。“舌尖上的中国”,把美味、风俗烹成“视觉盛宴”,“虐待”人们的胃;“中国好声音”让很多人将遥控器定格,聚焦于秀场;“你幸福吗”的追问,被续上“我姓曾”等神回复,道出民生干涩;莫言获奖,补全了国人心结;××style,引发戏仿狂欢;《泰囧》的票房奇迹,也广受热议……

  无法被忘却的,还有些痛楚。北京暴雨,冲刷了城市建设格局;毕节事件,将对流浪者的救济窘境凸显;校园伤害案,震痛人心。若“亡羊”之后连接的不是“补牢”,而是懈怠,那么尊严就如易碎品。

  以过去为镜,或能照亮未来。拍打2012的栏杆,不是为了在既往悲喜中低徊,而是在时间线性流逝中,寻到一种奋进的坐标。

  2013了,我们还将在路上。不妨将阳光和理想装进行囊,且行且看。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也只有积极过活,才不枉曾有的跋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