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作家的阴暗自白【影评】

 飞飞书香人家 2013-01-03

一个作家的阴暗自白【影评】  

2012-12-10 13:31:32|  分类: 映画版 |  标签:妙笔生花  电影  写作  暗地妖娆博客

一个作家的阴暗自白 - 暗地妖娆 - 爱在瘟疫蔓延时

 

原本没想到要去看《妙笔生花》,可不小心发现里头有我最喜欢的三位男演员:佳酿般甘美的布莱德利·库珀、枯树般苍凉忧郁的杰米里·艾恩斯,以及面若冠玉的本·巴恩斯。

于是,欣欣然扎进了这样一部电影。

诚然,《妙笔生花》玩的叙事花招,匠心都显而易见,环环相套的三个故事互相心证,隐藏一个作家对于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以及创作困惑最隐晦的坦白。可我是如此迷恋这样的电影,从前有太多胶片假模假式地记录了关于作家的故事,一写作就能红,抑或永远失败,这些作者都只是工具,遭受编剧随心所欲地操纵。但《妙笔生花》不是的,它真正站在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来解构思想,那些立志走上码字之路的理想青年可以看一看,电影告诉你“伟大的作家”与“技法纯熟的码字者”之间差别是有多大,前者的作品可以打动亿万人,他们爱你的文字,甚至为此痛哭流涕;后者的东西是连身边最亲的人都不屑于阅读,只有品味“高深”的业内人士才会从文本表现形式的精妙度上给出一些专业评价,这样的作品只适且小众范围内受赏识,太“私人化”,没有全力以赴,缺少直白的韵调,没有“普罗大众”的最基本条件。

看过片子以后,我开始害怕,因为从来没有人哪怕是亲密友人跑过来跟我说我的小说棒极了,更没有哪个人像电影里那位剽窃者的妻子那样热泪盈眶地怂恿你一定要将自己的神作面世。这让片中那位叫詹森的作家(尽管他也只是书中人)百感交集,作者有作者的尊严,窃取一位陌生的劳动成果,显然不是他想干的,当他意识到写作之路也许并不适合自己的时候,绝逼迫使他作出最黑暗的选择。片中的表达是如此尖锐,一位文学青年得依靠别人的书稿成名,才能真正出版自己的作品,可自己的小说销量却远远不及“处女作”,这份尴尬,令他不得不低头的残酷现实,其实是摆在大多数写作者面前的狼狈处境。

尽管《妙笔生花》一再用温绚柔美的腔调给你讲故事,一切都娓娓道来,但作为同样从事写作的我来说,其中有太多桥段都让人如鲠在喉。一个作家到底要得到怎样的认可才是成功的?你写的是狗屎还是黄金?公众意见必然是准确的吗?你经得起时间与舆论的考验吗?更要命的是你知道有些人倾其一生就只炮制了一部作品,却可以用它吃整整一辈子,而这些人在繁华背后悄然陨落的结局你关心不到,因为他命中注定只绽放一次,也只灿烂一次。而另一些则咬紧牙关、硬着头皮继续与键盘神交,也许才华有限,精力却仍在无限释放。到底哪一边更有价值一些?还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曾经有位编辑跟我讲,她辞职之前想给每个让自己审过稿的作者写封信,建议他们可以继续写作或干脆放弃。所谓的“旁观者清”,在《妙笔生花》中同样成为重点,他们对詹森的书评头论足,到最后不过是想看一部能骗出自己泪花儿的读物,这样毫无争议的“杰作”在上世纪的法国巴黎也许算不得什么,可是换到如今却是挽救出版业颓势的唯一法宝。尽管单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讲,“畅销”与“品质”并不存在成正比的关系,但电影却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如何料理文字才有可能出好作品,你要不就才华横溢,像片中的准作家Clay Hammond,要不就呕心沥血用毕生挥洒一部作品,像那位潦倒半生的无名老人。但我们都知道,这世上大多数作家还只是詹森那样的,文笔与才气比普通人略高一些,也很勤奋,可就是缺乏“读者缘”。但是,肯这样直面自己的作者又有几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