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A股从1949点到2233点,短短的19个交易日,沪指大涨近300点,涨幅近14%。金融、地产、有色、煤炭等板块“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助力将大盘年线抹红。而个股的行情更精彩纷呈,千只个股股价涨幅超两成,少数个股直接翻倍。
大涨之后,A股估值到底有没有修复完毕?哪些行业板块与哪些个股的估值水平仍被压制在2008年1664点时的下方?投资者在问、业内人士在问、专家也在问,价值投资之剑能否再次所向披靡?
A股市值暴增3万亿
12月4日以来,A股市值随着股指的连续上扬而水涨船高。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3.95%,两市总市值(证监会算法)已随之增至22.65万亿元,相比12月4日的19.78万亿元,回升2.87万亿元。
分行业来看,一级行业中,金融服务业成为贡献最大的板块,期间市值增长7261亿元,贡献比重超过1/4;采掘、机械设备、化工、房地产、交运设备、建筑建材、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权重股密集的行业,市值增长也均在1000亿元以上。
同期的二级行业中,银行业以超过4300亿元的市值增长值独占鳌头;证券、煤炭开采、房地产开发、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保险等行业的市值增长也超过1000亿元;金属制品行业则成为申万85个二级行业中唯一市值下跌的行业,期间萎缩30.72亿元。
多行业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尽管本轮反弹呈普涨态势,反弹迄今已接近300点,但仍有部分行业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从动态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下同)来看,数据显示,目前仍有建筑建材、公用事业、食品饮料、金融服务、化工、采掘等6个申万一级行业低于1664点水平。其中,金融服务业最新市盈率仅为7.64倍,为一级行业中最低;信息设备、综合、医药生物的市盈率均在30倍以上。
二级行业中,多元金融、建筑装饰、石油化工、电力、银行、保险等23个行业也仍低于上述水平。其中,银行业最低,最新数据仅为6.11倍;而农业综合、造纸、航运、种植、其他采掘、医疗服务、半导体、网络服务等行业的市盈率均在40倍以上,两极分化非常明显。
如果从市净率来观察,共有采掘、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化工、建筑建材、机械设备、公用事业、黑色金属、商业贸易等9个一级行业低于1664点水平。从二级行业来看,低市净率的板块主要为钢铁、通信运营、高速公路、航运、银行、造纸、港口、机场、石油化工、航空运输、建筑装饰、视听器材、铁路运输等,其最新市净率均在1.5倍以下,其中钢铁行业整体“破净”,市净率仅为0.9倍。
182股“双P”低于1664点
就在整体A股、沪深300当前的市盈率仍低于2008年的1664点之时,两市有不少个股的PE与PB同时跌破了1664点。以昨日收盘价计算,按照动态市盈率的口径统计,剔除ST股外,两市共有374只个股的估值仍然低于1664点。在这374只个股中,182只股票最新的市净率水平也低于1664点时的水平。
从申万行业观察,金融服务占到了23家,它们分别是: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渤海租赁、大众公用、陕国投A、海通证券、宏源证券、安信信托、爱建股份、广发证券、鲁信创投、中国中期。房地产板中估值低于1664点的有14家,它们分别是城投控股、金融街、上实发展、北辰实业、世茂股份、万科A、中华企业、保利地产、上海金陵、新黄浦、天保基建、华侨城A、外高桥、铁岭新城。
“很显然本轮反弹之前,金融与房地产的估值比现在更低。”方正证券资深投资顾问潘益兵昨日向《大众证券报》表示,本轮反弹行情中,金融、地产轮番上涨,本质原因还是价值驱动导致的上涨,价值投资在市场低迷到极点的时候,总是能发挥其作用,引导价值投资者找到前方的光明。
记者还关注到,交通运输也占到了27家,占到的比例也比较大。它们分别是:赣粤高速、山东高速、皖通高速、现代投资、大秦铁路、天津港、深高速、宁沪高速、楚天高速、厦门空港、白云机场、南方航空、深圳机场、海南航空、日照港、交运股份、上港集团、中原高速、广深铁路、上海机场、连云港、大众交通、铁龙物流、申通地铁、强生控股、北海港、重庆港九。
同时,传统的商业贸易行业中的个股也不少,如新华百货、浙江东方、友谊股份、合肥百货、广州友谊、重庆百货、物产中大、王府井、广百股份、苏宁电器、益民集团、新世界、新华都、银座股份、成商集团、中百集团、小商品城、中兴商业、渤海物流、秋林集团、弘业股份、上海九百,这些股票的PB与PE均低于1664点。
另外,交运设备中有中鼎股份、国机汽车、中国南车、海马汽车;化工板块中有诺普信、盐湖股份、红太阳、冠农股份、丹化科技;采掘板块中有攀钢钒钛、新大洲A、山煤国际、永泰能源、华联矿业、大有能源、中煤能源、中国神华、靖远煤电;机械板块中则有中联重科、徐工机械、东方电气、天地科技、大连重工、特变电工、荣信股份、达意隆、航天科技等。
两维度把握价值投资之旅
进入12月份,大盘已创下2009年7月份以来最大月涨幅,但不少个股及细分板块的估值依然处于历史底部,那么价值投资的利剑能否引领它们继续过关斩将?对此,中邮策略分析师程毅敏向记者表示,QFII当前抄底与撤退基本自由了,这意味着A股正式与国际接轨,同样估值水平将与发达国家接轨。当然,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估值压缩空间还很大。目前四大板块的估值已经与世界水平一致,它们分别是钢铁、家电、汽车与航空这四大行业,它们PB足够低,具备很强的安全边际。
万联证券分析师傅子恒也表示,目前以沪深300为代表的A股蓝筹股估值已经实现了国际化,甚至出现了低估;而创业板和中小板估值依然高高在上,在解禁期来临之后大小非纷纷夺路而逃,它们被赋予的“成长性”溢价泡沫正在破灭。相对而言,作为行业龙头的蓝筹股股东们套现动力小,退出障碍多。于是形成了这样一个局面:蓝筹估值低且套现压力小;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高且套现压力大。此消彼长下,蓝筹股的确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
有统计数据显示,历史上A股估值的第一次估值回归过程是2001年开始的4年熊市,以股改带来的全流通最终促成了估值接轨。2005年中期,A股估值水平达到历史最低点,当年11月A股与H股的差价仅为6%。2008年以后,A股开始了又一轮的估值回归过程,期间的小牛市带来的估值小幅反弹,并没有改变大趋势上的下降。2012年12月15日,A股估值相对H股已经第一次出现了估值倒挂。
展望后市,傅子恒建议,投资者可从两维度选择行业配置:一是去库存相对彻底、产能压力不大的行业,二是基建投资驱动的相关周期行业和转型驱动的经济新增长点。从配置节奏上来说,明年前4个月,看好金融、地产、铁路和基建中的蓝筹;5-8月是改革阵痛期、解禁最高峰、业绩地雷期,看好环保、电力蓝筹和消费;9-12月,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经济规划启动以及改革红利释放时期,可继续配置周期类蓝筹。 记者 艾凌羽 徐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