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闵行古藤园走访

 思书别院 2013-01-04
古紫藤位于马桥镇友好村紫藤棚,距闵行江川路2公里,临靠沙港河东侧。紫藤棚原为马桥的一个乡间小镇,镇上共有20户人家,镇区中央有一条4-5公尺的街径,全长只有50-60米。在街西的路中长着一株古老的紫藤树,这株紫藤,据当地传说为隋唐时期遗留下来,也有一种说法为明代大儒董宜阳所植,距今500年。
 

  这株紫藤的主藤一人合抱还余二三十公分,远远看去虬枝横空、亭亭如盖,柔枝纷披、悬架倒挂,宛如一架巨大的绿色绒毯飞天而下,掩映了足足半个街面,每年清明前后,新枝勃发,生机盎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株古紫藤曾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相传唐代文学家韩愈、明代大宗师董其昌、清代乾隆皇帝都曾到达或居住于此,乾隆皇帝的马匹还曾拴在紫藤树上,所以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拴马藤”的传说。

  1989年,原上海县人民政府将古紫藤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市园林局将它列为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范围,2000年闵行区人民政府把改造古紫藤园作为区府实事工程,投资900万元,动迁街中20余户居民,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古紫藤园”,使这株千年古藤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将成为马桥地区耀眼的文化福地。
 
 
 
 
 
 
 
  古藤园,建于1999年,位于闵行临沧路148号。该园是为了保护一株470年的紫藤而建。占地4000多平方米。
古藤园是一座仿古园林。里面安置着好几件闵行城市建设中拆迁的文物。因此,古藤园也算不可移动文物的动迁基地,这些历经风雨的文物也算在这里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园子门前的马路很冷清,没有市中心公园门前车水马龙,摊贩众多的景象。周边环境和古典园林的风格非常相配。
正门没有开,进园走边上的侧门。正门口的这对狮子雕工精美,也许是从老宅子拆过来。
门前的照壁
 
 古藤园的介绍
 
 
 公园背靠东沙河,东沙河是一条通黄浦江的河流,目前还具有航运工功能。
 
 
积翠牌坊。1997年从襄阳南路西、建国西路南侧迁到此处。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面东,单间二柱三顶式牌坊,主体构件为花岗石质,高约5.4米,底宽2.65米。 额匾正面刻楷书“圣旨”二字,饰双龙戏珠边纹;背刻“恩纶”二字,饰如意纹。 上下横枋正面分别刻菱形纹饰和双狮戏球高浮雕,横匾刻阳文楷书“积翠”二字。柱石正面刻有楹联,已漫漶难辨。
 
 
古藤园的镇园之宝。也是园名的由来。400多年的紫藤。据传,是由明代嘉靖年间的诗人董宜阳所植。
 
 
 
节孝坊: 
  原址在闵行老街前东街23号,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面东南,三间四柱五顶式牌坊,主体构件为花岗石质,高约8米,底宽7.27米,额悬纵书“圣旨”二字青石匾。三间石柱前后均刻有楹联,正间正面阴刻楷书:“乾坤正氣留閨範,日月恩光耀德輝”;背面为:“坊表人倫節孝崇,完全婦道綱常重”。横枋前后高浮雕云龙鱼蚌、珍禽瑞兽和吉祥纹图案。
为表张防之妻孙氏抚孤守节27年。
 宋代的古井
项姓佛教信徒为超度亡妻早升佛界,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五月在村口开凿义井,造福乡里。
该井原址在今吴泾镇境东南角、黄浦江转弯处的一个村落口。早年井已废,井栏移地留存。1966年,原塘湾人姚顺林将其收藏,1999年建古藤园时捐出。
为古井造的亭子
 
大面积的荷花池。古典园林不可缺的要素
 
荣德桥
 
园门前的新闵铁路道口。新闵铁路又叫是沪昆铁路的货运支线。主要承担闵行开发区各厂的物资运输和吴泾方向货物的中转。起自新桥站,经闵行西站闵行站,抵达上海电机厂。线路全长14.37千米。该线路于1958年9月开工,次年4月通车,1960年12月27日全部完工,1961年4月23日交接验收。
 
意外发现这段铁路用的枕木还是木头的。大概是1961年造铁路时的原物。现在的铁路都用水泥枕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