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善兴学 彰显文化教育生命力

 阡陌躬耕 2013-01-04
  在山东古滕国腹地,孟子性善论思想实践地,一座以为善兴学为目标的学校正走入学界视野,并彰显出强大生命力,这所学校就是山东省滕州市姜屯中学。该学校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依托故地“善国”的属地文化,学校制订了详细的善文化教育方案,以“育人为先,践行为本,弘扬为主,传承为任”为指导思想,把学校作为善文化传播的有效场所,并把学生培养成了“了解善文化、学习善文化、践行善文化、弘扬善文化、传承善文化、丰富善文化”的主体。

  教育不仅仅是传承,更需要传播和发扬。学校校长孔凡海亲身力行,成为“为善兴学”教育目标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以“培育善人,弘扬善学”为总抓手的独具魅力的善文化教育,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

  打造善学品牌

  平凡中铸就不凡改革

  姜屯中学的善学教育萌芽于2009年8月,那时孔凡海正式接任该校校长一职。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校长,从走进这所学校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思考,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要获得长足发展,要把学校办成有特色的品牌化学校,其着力点应该在哪?

  “车祸现场,路人冷漠的表情;邻里坊间,因蝇头小利而恶言相向、谩骂怒斥……”这一个个镜头在孔凡海的脑海里闪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对“善”的解释。是的,他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口头禅中,在经济社会道德和信用大量缺失的时候,人们的心会凉薄的,因此,弘扬传统“善”学文化已势在必行。而姜屯地处古滕国腹地,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最早实践地,至今民风淳朴、善风犹存,沿着属地文化的主脉,姜屯中学站在了善文化教育的天然高地,她拥有开展“善”学教育的独特优势。由此,孔凡海提出以“培育善人,弘扬善学”为总抓手,开展、实施善文化教育的构想。

  孔凡海设定的“善”学教育目标是:以全面育人为目的,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课堂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创新为手段,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与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姜屯中学还为“善”学教育设定了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的核心理念,学校依据这六大理念,重新界定和解读了学校“三风一训”。校风是“真而善,善而美”;教风是“以学定教,严谨善诱”;学风是“勤学善思,自主互动”;校训是“日行一善,善形一生”。真正做到“善之精神”根植心中,“善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由此,在充分论证基础上,以《培育善人,弘扬善学》为题的理论文章见诸报端,姜屯中学着力推广“善”学教育,此项改革刚尝试,便因其适时、适地的深入挖掘而在业界引起轰动。

  如今,因为“善”学教育,滕州教育界的目光便转向了这所学校,在孔凡海带领下,“善”学教育为姜屯中学赢得满堂喝彩。省教育厅张海泉副厅长、宋承祥副厅长分别到校督导工作;学校在山东素质教育论坛上介绍经验;2012年2月《善文化教育的创建与融合》荣获第三届山东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研究》实验基地和滕州市家庭教育基地,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枣庄市中小学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枣庄市平安和谐校园、枣庄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枣庄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枣庄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枣庄市体育艺术2+1项目示范学校、枣庄市教师发展示范学校、滕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一等奖、素质教育特色创建优秀项目学校、滕州市书香校园等。

  创建善学课堂

  坚守中燃亮智慧生命

  学校文化离不开课堂这个基础阵地,“善文化”必须融入到课堂,在课堂中摸索、应用、创新,从而得到启发和经验,否则,就失去其发展的支撑和依托,会缺乏厚度和完整性。

  根据“善”学教育理念,姜屯中学提出了“十善课堂”的概念——善育、善动的课程;善待、善教、善诱的教师;善学、善思、善取、善为、善创的学生。

  姜屯中学“善”的培养体现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语文、思品、历史等科目都涉列很多善文化的内容,丰富而细致。学校教师邱伟担任六个班级的善文化教育课,谈到善文化进入课堂的重要意义,他深有感触地说:“善文化教育课作为校本课程,通过课堂的形式进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善文化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善文化的积极性。”

  姜屯中学还构建善育、善动的课程文化。学校成立了课程开发委员会,研究制订课程计划,鼓励教师主动承担课程开发工作,积极构建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校本课程,全面开设校本综合实践课程。学校的综合实践课包括合唱课、竖笛课、书法课、泥塑课、乒乓球课、象棋课、跳绳课、生态课、园艺课、无土栽培课、网页制作课等十余项。“这十几门课程,都是老师们根据自身特长和学生实际开发的,在开发中,始终贯穿了善育、善动的理念。其中,《善文化教育读本》荣获山东省评比三等奖。”说到此,孔校长脸上有着欣慰的笑容。

  探索善学管理

  实践中体悟人文关怀

  课堂是落实善文化的主阵地,加强课堂管理,能够督促教师真正将善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行为中去,姜屯中学以“好课堂是管出来的”为管理理念,为了把“善”学教育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在课堂管理中积极采取“听评测思”四字方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三讲三不讲”,培育高效课堂。“三讲三不讲”:讲问题、讲思路与方法、讲规范;不看不讲、不练不讲、不议不讲。讲问题是指把“问题”看作课堂教学的起点,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讲思路与方法是指讲思考问题的条理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讲规范是讲做题的规矩。“三不讲”强调的是看、练、议,学生不预习、不练习、不讨论,老师就不要先讲。“三讲”与“三不讲”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三不讲”是“三讲”的基础和前提,“三讲”是“三不讲”的延伸和强化。

  课堂下则要播“善”念于教师。教师应以“人居善地,当存善心”来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校长孔凡海指出:要推行善文化教育,教育一批学生仅仅是教育了一批学生,教育了全体教师则是提升了教育水平,等于教育了以后所有的学生,打造了学校的文化品牌。加强教师为善教育,提高向善意识,是开展学生善文化教育的关键着力点。因此,学校以“尊重和信任是最好的管理,健康和进步是最好的成长”为管理理念,一方面通过“善国善教师德宣誓”、教师师德培训学习等活动,加强教师对善文化的正确理解。二是开展校本研训工作。通过骨干示范、外出学习、课堂研讨、限时制卷、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成为教学的行家。三是实施教职工岗位竞聘制度。通过每年一次的人员、岗位互动流转,让每个教师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四是全员育人理念学习,写出学习心得,并适时组织“全员岗位育人经验交流会”。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有效提升了教师为善教育的执行力,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善学教育”的品牌建设。

  对于学生,学校采取“走班选学”制度。学生在自由选择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特长的活动课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了潜力,培养了实践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聚焦预习稿

  点滴中舒展学习乐趣

  在“善”反思教育理念引导下,姜屯中学创建的以“预习稿”为载体的自主互动式学习方式成为学校的关键性品牌。此课题研究带头人为校长孔凡海。课题设立的一个前提是姜屯中学发现学生的预习存在问题: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孩子留守儿童居多,学习缺乏父母的必要监督,课余时间预习不充分,口头布置预习任务,学生的操作自由度较大,影响预习的效果;学生预习缺乏思考的深度。

  为解决这几个问题,姜屯中学经过认真分析,充分论证,全体教师一致同意进行预习稿的使用,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由此,在课改的浪潮中,学校积极构建了“以预习稿为载体的自主互动式学习模式”。其环节主要包括:自主预习——展示互动——当堂达标。自主预习在先,是准备,它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展示互动是做法,是过程,它是课堂学习的灵魂和关键;当堂达标在后,是检测,它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三环相扣,有机结合,浑然一体。这种模式的重点是教会学生预习。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预习是课堂成功的一半,离开了预习,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课堂学习。预习稿是专为预习设计、使用的学习材料,不同于“讲学稿”、“导学案”,它为课堂教与学的有效展开提供第一手资源,是教师指导学生预习的载体。预习稿的使用,使学生预习有了目标,问题得以发现,听课抓住了关键,疑惑得以解决。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此种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还给了学生,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完成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

  播撒善学文化

  无声中显示教育魅力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姜屯中学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诱导学生接受“善”学教育,以达到寓教于物的效果。

  姜屯中学在走廊的墙壁上悬挂介绍滕国历史的挂图以及以“善”文化为主题的图片,打造《孟子·滕文公》文化墙,雕刻“百体百善”书法墙等,同时分别将校园里的主体建筑命名为知善楼、行善楼、立善楼、崇善楼、扬善楼等等,还科学设计出一些浓缩的体现善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诸如“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等口号,“继承善的传统、推行善的教育、弘扬善的文化”等标语,使校园真正变成师生们学习文化、养成道德、提升思想的“善园”。

  对姜屯中学学生而言,接受“善”文化教育的机会随时可见,课外活动同样成为学校播撒“善”文化的有利时机。国旗下讲话、善文化主题班会、善文化教育大会、评选为善小标兵、“善文化”故事征集、从善故事演讲比赛、收集善言善语相互交流、善文化手抄报展览、“善在我心中”征文、设立“日行一善”授星榜、定期举办善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行善激情,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做好“善”这篇大文章,学生自然都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大自然。一篇篇“为善日记”彰显了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在善学教育的哺育下茁壮成长。七年级七班的董晓彤在她的“为善日记”中记录到:冬日里打扫卫生,无意间发现了水龙头还在开着,便不顾寒冷把水龙头关上;她的同学王艳芳写到:“善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善是一盏灯,为所有人照亮了前方的道路。”稚嫩的文字,写不尽学生为善的欲望,却彰显出姜屯中学的“善”学教育正在由他们传承……

  善恒品自高,一个以善为终极教育目的的学校,必拥有高雅气质。走进姜屯中学,感受到的是其浓厚的善文化氛围,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充盈着的“善”的气息会扑面而来,这种气息隔绝于世俗外,弥久恒新。我们相信,姜屯中学今日所做的点滴努力,必将成为教育史册上的一次有益尝试,从姜屯中学走出去的学生,也都会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日行一善,善形一生。

  孔凡海:校长、党支部书记,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曾获枣庄市优秀教师、滕州市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被山东省枣庄市委、市政府授予三等功。在枣庄市优质课评比和山东省电教优质课评比中均获得一等奖。近年来在《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科学》、《山东教育报》、《吉林教育》等报刊发表《任务管理的辩证法》、《弘扬“善”学以“善”育人》、《课堂教学中的“三讲三不讲”》等多篇文章,所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善文化教育的创建与融合》获第三届山东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