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三里“小儿忌灸”或者“三十以下忌灸”之由来

 蔡灸哥 2013-01-04

近现代的一些针灸专业书籍或者网友们往往在提及足三里时都会补充一句“小儿忌灸”或者“三十以下忌灸”,以前我也不加考证的持此观点,然而近来颇觉不妥,于是翻阅古籍,祥考此说由何而来,是否可靠,本文将就其源流及成因作一探讨。

首先让我们按时间顺序来看一下主要相关书籍关于足三里艾灸的记载:

一、《千金翼方?针灸?卷二十八》:人年三十以上,若灸头不灸足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

二、《外台秘要?明堂?卷三十九》: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出第二十七卷中。(考此当指《千金翼方》,第二十七卷中当为第二十八卷之误)

三、《针灸玉龙经?天星十一穴?三里》: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四、《窦太师针经》:三里,凡人年三十以上,不灸此穴则热气上冲,眼目无明。

五、《针方六集?卷五》:<外台>云凡人过三十以上,能灸此穴,则热气下,眼目增明。

六、《类经图翼?卷六》:一云小儿忌灸足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外台?明堂>云:人年三十以外,若不灸足三里,令气上冲目,使眼无光,盖以三里能下气也。

七、《循经考穴编?上》:<外台秘要>云人年三十以后,宜灸足三里,令气上冲,可无失明之患。故云‘人过三旬后,针灸眼重光’。

八、《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小儿忌灸,恐眼目不明,惟三十以外方可灸之,令眼目光明也。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自唐朝以降,诸书均直接或者间接转录、摘引自《外台秘要》卷三十九。而恰恰是《外台》在摘录《千金》原文时,在“不灸足三里”前脱漏了“灸头”二字,与原文本义大相径庭!本来是说在艾灸头部腧穴时,唯恐灸火引热气上冲导致眼目不明,所以同时要灸足三里,以足三里下气的作用来防止此弊端之出现。到了《外台》就成了,三十以上如果不灸足三里会气上眼暗,忽略前因扩大了灸足三里的作用范围;至《医宗金鉴》则严重背离了《千金》本义。

前车之鉴告诉我们为医须精细严谨,著书立说更应字字考究,句句详实,否则误人岂止一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