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落花啼鸟总关愁——浅谈古代诗词中的愁
2013-01-04 | 阅:  转:  |  分享 
  
2008年第2期

总第3l期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ofHainanRadio&"IVUniversity

2008No.2

GeneralSerialNo.31

落花啼鸟总关愁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愁"

秦景兰

(三亚市第二中学语文组,海南三亚572007)

摘要: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个人等众多原因,“愁”成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字眼。古人写愁不仅手法多

样,愁的内容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古代文人常借助流水、芳草、鹧鸪、寒蝉、秋雨等意象表达乡愁、闺愁、怀才不

遇之愁、国破家亡之愁等。

关键词:fi-诗词;写愁手法;愁的内容

中固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43(2008)02—0018一02

有人说多愁善感是诗人特有的气质,而说到多愁善

感,人们恐怕首先会想起《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林黛玉常

常“见花落泪,见鸟伤心”,的确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典型。

也许正因为她的多愁善感,才使她成为大观园众姐妹中诗

写得最好的一个。她的满腔愁绪无人可诉,无处可诉,只

有借助笔墨来排遣。事实上,愁怀愁绪是诗歌中惯于抒发

的感情。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愁”更成为常见的字眼,

翻开唐诗宋词,抒写愁绪愁情的诗句比比皆是,写愁的手

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借流水写愁的最多,如“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愁绪如滚滚波涛,不可遏

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则写出了满怀愁

绪无法排遣的痛苦;“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突出了愁绪的绵绵不绝。也有借芳草写离愁的,

如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乱语>中的“绿杨芳草几

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辛弃疾《摸鱼儿>中的“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都用萋萋芳草象征离愁,写出

愁绪潜滋暗长、漫无边际的特点。还有借绵绵秋雨、寒蝉、

鹧鸪等来写愁的。不仅写愁的手法多样,愁的内容和程度

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乡愁

由于交通不便,音书阻隔,流落异乡的游子、戍守边关

的将士难免会产生强烈的思乡之情。于是,眼前的一草一

木、山山水水、花落鸟啼,都可能增添他们的愁绪,引起他

们对家乡的思念。水是家乡甜,。月是故乡明”,所以,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

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崔灏

登上黄鹤楼,放眼远眺,四周景色尽收眼底:鹦鹉洲头,芳

草萋萋,长江水面,烟波浩淼,强烈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苏幕遮》)”

这是远离故乡的游子由于思念家乡而黯然神伤,只有靠梦

回故乡来排解乡愁。因而“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些

是游子的乡愁。“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

聘。”(<诗经·小雅·采薇》)这是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

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难枝。(《古诗十九首))”也表

现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唐朝的边塞诗中抒发边关

将士思乡之情的就更普遍了。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

那金闺万里愁。”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别旧

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两首诗都是抒

写边愁的。

=闺愁

闺愁也是古诗中一个常见的题材,唐诗宋词中都有很

多描写闺愁的作品。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

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

侯。”就是典型的闺中闲愁,写得含蓄蕴藉。又如李商隐的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是借丁香来写闺中

女子的愁绪。宋词中写闺愁的最多,其中李清照更是个写

“愁”的高手。她多愁善感,情思细密,极擅抒情,被人称为

收稿日期:2008一04—22

作者简介:秦景兰(1967一)女,汉族,湖北红安人。三亚市第二中学一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18·



“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的早期作品大多是抒发这种

离别相思的圉中闲愁的。如《一剪梅>中的“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离

另U相思之苦让她愁眉深锁,辗转难眠,无法排遗。又如“凝

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萧>)离别就

已生愁绪了,离别之后,触景生情,更添新愁,真是愁上加

愁啊!“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念奴娇》)用

“被冷香销”写出了“愁人”梦醒后的孤独、寂寞。而“独抱

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二句,更写出词人因愁肠千

转而无法人眠,深夜独守孤灯的寂寞,被清代词人贺裳称

为“入神之句”。这类词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寂寞深

闺,柔肠一寸愁千缕。”询人将一腔愁情尽情倾出,让人感

到那深闺弱女子不胜沉重愁情的凄绝景象。在经历了国

破家亡的种种打击后,李清照晚期词作中的“愁”,含义要

复杂得多,也显得更加痛苦凄厉。如“伤心枕上三更雨,点

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用叠句造成一

种绵延的音韵效果,渲染出悲凉凄绝的气氛,表达了词人

的天涯沦落之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写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似乎变成了沉重

的物体,要压沉这小舟,压垮词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声声慢》)则是直抒胸臆,语言虽一改以往含蓄

婉转的的特点,却引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在抒写了那么

多的离愁别绪之后,到这时,内心的凄苦已不是一个“愁”

字所能概括得尽的。原来以前的种种愁,都是可说之愁,

可写之愁,都是说得出,写得尽的,如今的愁却是说不出写

不尽的,它煎熬着作者的心,也使读者的心为之颤动。

三怀才不遇之憨

即由于仕途不顺,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因而产生的苦

闷。喜欢抒写这类愁情的诗人很多,代表是李白。李白年

轻时即有远大的抱负,希望为朝廷建功立业,可他却天生

一副傲骨,不愿“低眉折腰事权贵”,因此遭到权贵的排挤,

一生不得志,常常借酒浇愁,发出“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感

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借形象的

比喻突出愁之“长”;。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连狂放不羁的李白都有

这么深重的愁绪,而且是“举杯销愁愁更愁”。还有一位著

名词人,也喜欢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他就是南宋爱国词

人辛弃疾。辛弃疾一生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可是他的满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

E23宋词鉴赏辞典EM-I.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1987.3.

E3]唐宋诗词赏析EM-I.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10.

腔热情得不到南宋朝廷的重视,他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却

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辛词中写“愁”的句子特别多,而且

多称之为“闲愁”。但这种“闲愁”,却不是妇女的闺中闲

愁,它是词人得不到朝廷重用的孤独、苦闷、悲愤。。我来

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前斛。”(《念奴娇>)“千斛”,多么

沉重的愁绪!作者吊古伤今,“愁”的是国家的兴亡。“闲

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

儿>)同样是抒发词人遭排挤、受打击的苦闷、悲愤,以及对

国势危弱的深深忧虑。辛词中表达这种感情的词句很多。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这是亡国之恨,是山河沦陷之愁;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水龙吟))这是为国

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忧。因为身处偏安一隅的南宋小

朝廷,又受到当权的“主和派”的排挤,词人收复失地的理

想始终难以实现。一生郁郁不得志,他满怀悲愤,满腔愁

绪,所以,除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类词作中还包含有作者

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四国破家亡之愁

在抒写亡国之愁的作品中。最为有名的是南唐的亡国

之君李煜的词。辛弃疾词中的“愁”虽然也包含亡国(北

宋)之恨,故国之思,但更主要的还是对国家(南宋)前途

命运的深深的忧虑,是一种苍凉的豪情;李煜的“愁”则是

一种遗恨,一种哀思,更多的是对以往生活的追忆和对眼

前自身处境的忧虑。就感情的格调来说,远不如辛弃疾,

但在艺术手法上,他却有着非凡的才能,。常常将看不见摸

不着的愁绪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剪不断,理还乱,是

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相见欢>)那纷繁的愁绪

竟像一团乱麻,缠绕在他的心头,词人借助形象的比喻,生

动地表现了自己在亡国之后身为囚徒的凄苦心情。“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运用夸张和比喻

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心中那如滚滚波涛一般奔流不息,不可

遏止的满腔愁绪。生动形象,流传千古。

总之,古人多“愁”,喜欢言“愁”,这与他们生活的时

代,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交通不便,关山难越,羁旅异

乡的游子便有了许多天涯沦落之“愁”;社会黑暗,政治腐

朽,读书人便多怀才不遇之“愁”;地位低下,足不出户,深

闺寂寞,女子便多闺中闲愁;战乱频繁,山河动荡,人们就

有忧国之“愁”……难怪古人会愁肠百结,难怪李白会有一

颗“万古愁”心。

(责任编辑:张玉秀)

·19·



落花啼鸟总关愁——浅谈古代诗词中的"愁"

作者:秦景兰

作者单位:三亚市第二中学,语文组,海南,三亚,572007

刊名: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OFHAINANRADIO&TVUNIVERSITY

年,卷(期):2008,9(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唐诗鉴赏辞典1983

2.宋词鉴赏辞典1987

3.唐宋诗词赏析200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ngbdsdxxb200802007.aspx

授权使用:山东大学(sddx),授权号:f1c32c4f-dcc0-4e89-9d2f-9e490101d343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1日

献花(0)
+1
(本文系文鑫堂堂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