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创业,谈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很多人会以为那是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可在我看来,不尽其然。创业之初,财富和金钱并不重要,而是发展的野心、经营理念和人脉关系,以及持之以衡、永不言弃的精神。 创业之初的发展野心 多年前,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位创业成功的人士去发表演讲,等演讲结束后,有很多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笑着反问那些提问的的人,看他们如何回答。那些人分别回答了:梦想、创造、毅力等诸多名词,但他却一一回绝了。最后,他给那些人的答案是:野心。 一个人可以没有梦想,但不能失掉野心。野心和信心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创业之初尤为重要。 说到这个野心,是缘于今天我们这儿的一位工作人员,刚来不久,却有自己创业发展的野心。对于这点,无论怎样,我们都十分赞赏。虽然,由此,我们会失去一位优秀的员工,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又会多出一个竞争对手,但他这样初生牛角不怕虎敢闯敢干的精神,还是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想到了从前的自己。 最近,因为给一个单位做了标单,新设备上马后,原来的旧设备被淘汰一批。单位的后勤人员与我们协商,以废旧元件的价格处理给我们,虽然我们不愿接手这样的二手物品,因为非常折腾人力,但考虑一下全局,我们还是答应了。但这些东西的去处,还真是个问题,尤其是没有存放空间,好在,联系好了收购公司,准备这几天就来回购。 但这个时间,刚来我们这里不久的一位工作人员,想接手这些设备,维修拼整之后再卖,去下面的乡镇寻找一下市场,价格随我们定。考虑了一下,对于他这样的提议先是反驳了,怕他维修不好,会贴钱,但他一再坚持。我们商量后,就以单位的回收价格原封不动的算给了他,虽然一进一出,我们一分钱没挣,但比较欣慰的是,可以成人之美,而且,也不必为这些物品的存放犯愁了。 而对于他来说,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长远的发展眼光,还是比较赞赏的。虽然这些东西不会给他带来巨额利润,但敢于尝试,就会对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人生当中,想要创业的野心很重要,它能激发你的斗志,让你在创业之初,充满奋斗的激情。 行之有效的经营理念 多年前,我们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曾经为自己寻找过属于我们自己的经营理念——那就是服务。这么多年过去,当我们快要丢掉它的时候,一位老大哥的一席话,让我们又断然顿悟。 提起这位老兄,是我们这里家电服务业的一个龙头,在我们小城屹立这个行业数十载,却巍然不动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刚开始创业时的经营理念:快速、便捷、安好。 家电维修,是一个利润不太透明的行业,曾经的曾经,它以开机费和不透明的维修,让客户们不知花费几何?因为,在这个行业,好象有一个共识:就是让客户等修,不会当着你的面儿打开维修,一般都是过一夜才让去拿,更别说上门维修了,当然保修之内的例外。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猜不透这个行业的维修利润是多少?包括现在的电脑显示器维修,因为构造原理基本相同,也是送去家电维修那里代修。但大多都是放下,过一夜再去拿,之后为高额的维修费买单。 而这位老兄不是,因为他是专修,手下的徒弟也多。一般都是立送立修,决不延误。所以他给自己的维修店起名叫作“502”。大家都知道,有一种速粘胶水叫作“501”,因为粘合速度快,所以在生活中用到它的时候很普遍,而这位老兄起“502”这个名字,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表示他维修的快速便捷,如同“501”的兄弟一般。 说起这位老兄,因为是六十年代生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因为他排行最小,又因为家境贫困,所以当年跟着师傅学技,也是熬过了漫长的一段光阴。但可喜可敬的是这位老足有那么好的发展眼光和完美的经营理念,让他一步步走到今天,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也算是事业小成吧。 处处随缘的人脉关系 谈到人脉关系,于我的感知力最为丰富。人生在世,人脉很重要,尤其是在创业之中,越来越广泛的人脉关系,能构筑你事业发展的平台,你的交际越广,发展就会更迅速,你借以生存的平台就会越来越广阔。 在这里,要讲到一位朋友,是我们小城人际关系非常广泛的一位老兄,因为时时、处处,各行各业,他的朋友圈子三教九流,又游刃有余,所以我们暂且称他为“余先生”吧。当然,这里的余先生不是潜伏里的“余则成”,不用费尽心机的周旋于地下工作,而是周旋于各色人等的交际之中,也不失为一种“全能”。 想当初,这位余先生,因为出身贫寒,好不容易娶了媳妇,立志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带着妻儿老小,去城郊开了个炸油条的摊子。因为不敢在油条里放那些杂七杂八可以起酥的东西,所以炸的油条一直不受众人青睐,所以后来,就改成了卖包子的摊子,但因为从小家庭困难,吃包子的机会很少,对调制包子馅没有深刻体会,所以就一边学一边包,有时候一笼下来,就放三、四个包子,每次包子熟了,就发给周围的邻居品尝,味道好了,就积累经营,味道不好,就再接再厉的寻找原因。 在他的努力尝试下,包子摊变成了包子铺,因为前来购买品尝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一家老小也算是脱了贫,家庭收入从负转正,略有盈余。 随着钱袋的日渐丰盈,人生中真正创业的机会也随之而来。在车站附近,有一家快餐店转让,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余先生看到了商业契机,所以就盘了下来。当然,因为有炒菜凉菜和米饭等,余先生为快餐店的发展,不遗余力的变换各种套餐方式。甚至于有段儿时间,余先生专在跑出租的司机身上打优惠。每个司机师傅去了,价格优惠,另外还会送份儿小菜或者打个汤之类的。因而,有很长一段儿时间,那间快餐店几乎就成了司机师傅们的聚集地。时间长了,宣传效应也就上来了。因为司机师傅天天在外跑着拉客,接触的人群就会多,自然而然的就会带动一大批人去店里吃饭,所以余先生的这间快餐店很快就红火起来。再加之,余先生会经营,熟客来了,只要他在店里,总会加菜或者送瓶儿啤酒,很给客户面子,再加上厨艺不错。同样的价格,他们家的炒菜凉菜给的份量也足,再加上米饭和馒头免费,所以无论是司机师傅以及工薪阶层等都喜欢去,再加上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大,所以有段儿时间真是人满为患。所以,余先生很快就开了分店,雇人打理,真真切切地当起了老板。 当然,余先生的成功与他越来越广的人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余先生快餐店的红火离不开他的会经营,更离不开他越来越广的人脉交际。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余先生都是以豪爽有礼著称。说到豪爽,余先生不是那种为了江湖义气肝脑涂地的“愚义”,而是谁遇到难处,都会出手相助的侠义。举个很小的例子吧。有一天,余先生去一个朋友那里要账,还没等张开嘴,就了解到这个朋友不幸又遭遇了事故,家里正举步维艰,所以,二话没说,又当即从包里取出刚刚要来的一份儿账,给了那位正处在困境中的朋友。直到很长一段儿时间后,这位朋友无意之中才从别人那里得知,余先生当初出手相助的时候,也因为资金周转陷入困境,是去他那里收账的。所以,非常感动,逢人便夸余先生的侠义心肠。当然,自此以后,他们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所以,余先生一直以这样的心态,交际着各类朋友,高至政府官员,下至一介草根,甚至于,那些让人非常讨厌惧怕的社会闲散人员,所以他交际的对象囊括了社会中的三教九流等。在这里,无法去评价他人的是与非,对于余先生的了解,超越了我等正常交往的逻辑,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是只能接受阳光的,对于那些黑暗的角落很难去苟同。 但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儿,却让我们对余先生产生的新的看法。因为一场翻船事故,惊动了市委乃至省府,又加上事发人员都是如花年少,殃及到了好几个家庭。所以,那段儿时间,小城的各个机关都人心惶惶,生怕被触及之后丢了乌纱帽。没想到,最后出面处理这件儿事情的竟然是余先生,在官民之间来回奔跑着,让生者免惊,逝者安息。也算是化解了一场恩怨吧。 这样的人脉关系,用在生意上,是非常利于发展的。所以,当余先生从快餐店连锁发展为地产、装修等各种行业都有涉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