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容的价值

 阡陌躬耕 2013-01-04

宽容的价值
作者:流沙


        一百二十多年前,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矗立起了一座用钢铁搭建的高塔,这个高塔的出现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有市民认为它不伦不类,影响了巴黎的市容,报纸每天都刊登市民愤怒的质问信。连小说家莫泊桑也痛恨它,认为它与巴黎文化格格不入。但有人看到他每天在塔下的餐厅用餐,莫泊桑回答说:“因为在巴黎,这儿是唯一无法看到它的地方。 ”
  这个当初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也是世界博览会的临时性建筑让法国人无法容忍。这样铺天盖地的反对舆论,让铁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也十分难堪。不过,他在设计时遵照了官方的意愿,这并非是一个永久的建筑,在世博会结束后是可以轻易拆除的。
  埃菲尔铁塔“命悬一线”。但有一部分巴黎人发现,高高耸立的铁塔具有优异的通信转播功能。就是因为它具有这个功能,拆除铁塔的动议被暂时搁置下来。
  时间是最好的“宽容剂”,人们对它的攻击慢慢开始消停。随后,一战爆发了,铁塔再次发挥了它在军事通信方面的功能,这个当初被人无法容忍的铁塔成了战争中的“功臣”。
  铁塔终于躲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它可以光明正大屹立在巴黎了。截至目前,埃菲尔铁塔接待了两亿多人前来参观,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付费纪念碑。
  巴黎之所以拥有埃菲尔铁塔,世人现在还能看到它,都是因为当初的宽容。
  美国纽约有个“宽容博物馆”,博物馆的主题是宽容,希望世界上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相互对话,相互包容,以相互促进的方式生活在一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精髓,说白了就是“宽容”。不包容、不宽容,并不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反言之,如果一种文化不能坚持宽容的理念,那么它也无法走得更远,无法融入浩浩的世界文明潮流中。
  当然,宽容也是相对的。前段时间在报上看到一则对中国人“宽容”和“不宽容”的调查结果:当代中国人最宽容的事是:在正当自卫状态下杀人、安乐死、独身生活、离婚、人工流产。最不宽容的事是:吸毒、嫖娼、卖淫、贪污受贿、司机肇事(撞车)后潜逃、不敬重父母或老人、偷税漏税、收藏赃款赃物、见死不救、同性恋、性自由。
  人们对各种行为的宽容和不宽容的回答,反映了一种社会道德水平,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水准。
  【原载2012年9月6日《解放日报·朝花》】
原文地址:http://www./yuedu/2012/1014/8866.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