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1000问>(11)

 乐熙 2013-01-05

疾。根据经文所提出的方剂分类,后世归纳为“七方”,这些不同方剂的组方原则,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什么会出现“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

 

 而寒”的变化?

 

    临床上之所以会出现“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的变化,是因为没有分清寒热病证的虚实之性,不懂得虚热与实热、虚寒与实寒,病本不同,治疗亦异的道理。误把虚热当实热治,用苦寒泄热,虚寒证作实寒治疗,用辛温散寒。阴虚不能制阳之发热,若以苦寒泄热,则不惟阳热不减,且阴愈伤而火愈炽;对阳虚之寒,若不明此“寒”乃阳虚失于温煦所致,盖用辛温发散,则不但阴寒不退,而反伤阳气,且阳愈耗而寒愈盛,所以均可见“新病复起”。正确的治疗方法应是阴虚热证,因病本于阴虚,故应滋阴以制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其热自退;阳虚寒证,因病本是阳虚,故应补阳以抑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其寒可自消。

 

 什么是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

 

    “因势利导”作为《内经》的治疗原则之一,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邪气的部位施治,尤其是以实邪为主的病证,应根据邪气所在部位和性质而采取相应措施,使之从最简捷的途径,以最快的速度排出体外,以免病邪深入而过多的损伤正气。如经文所云:“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二是根据邪正盛衰而择时治疗,如“其盛,可待衰而已”。

 

 如何理解因其衰而彰之?

 

    对于本条治法的解释,大多数注家认为衰即指人体正气虚衰,而正衰当用补益之法以彰之。但从上下文来看,此种解释似乎较为片面。因上文的“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两治法中的“轻”、“重”均指病邪而言,故本句经文中的“衰”应当指病邪,是指病邪将尽而正气未复这个时期。因邪气已衰,而正气不足,此时当用补益之法,以彰正气。例如临床上水肿病人用逐水药后,肿势大体消退,但脾肾阳气未复,仍处于“衰”之状态,于是就要用温阳健脾或温补肾阳之法,使脾与肾的阳气得到补充,相得益彰,又例下文“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还可参照《素问·汤液醪醴论》中阳虚水肿的辅助治疗“微动四极”、“温衣”,其作用是保护、振奋阳气,借以疏通经脉,有利于水肿的消散。因此对本条治法的含义,从以上两方面来理解似乎较为全面。

 

 什么叫“血实”?怎样治疗“血实”?

 

    血实,指血并于一处,滞而不行所致血脉壅滞瘀阻之证。决之,即放血、破瘀之类,包括刺络、砭石放血、药物以活血破瘀等。

 

 什么是“其高者,因而越之”?

 

    高,指病位较高,邪在上焦;越,指从上部发越病邪之法。需要指出的是,此种治法很多,而非特指涌吐之法。张介宾注曰:“越,发扬也,谓升散之,吐涌之。”如对病邪壅滞于肺所致胸闷、痰涎壅盛、咳嗽者,此乃肺气不宣之故,应采用宽胸利膈、宣通肺气排出痰液之法以治之。

 

 如何理解“其盛可待衰而已”?

 

    对于本句解释,历代医家大体有两种说法:一是张介宾认为是指留针之法,即邪盛之时,治疗应留针不出,直至邪气衰退后出针而停止治疗;二是杨上善认为是指待衰而治,即病邪正盛时,要等待邪气稍衰后针刺而治之。针刺留针之法,现为后世所习用,而待衰而治,亦有临床意义,故二说可相互补充,但要从以下几方面全面分析理解待衰而治的含义:(1)在《内经》中,有关待病势衰退而治的记载并不少见。如《灵枢·逆顺》篇云:“《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可见,《内经》受古代兵家“避实就虚”作战思想启发,提出了待衰而治的治疗方法。(2)待衰而治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伤及人体正气,并非言病盛不可以治,而是告诫人们此时治疗,其效果不佳,但并不意味着对于病势盛的危重病人,一定要等到病势衰时才予以治疗。临证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3)待衰而治只是针对某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而言,应在其未发作之前治疗,因为这个阶段的邪气较弱,正气相对旺盛。如能给予适宜的治疗,则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对疟疾、痛经等病的治疗,应用此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如何理解“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关于本条经文,注家说法不一,有释为针法的;有注为按摩手法的;有指治疗漏汗不止之证的等。?悍,指邪气急猛而言;按,抑制;收,收敛,制伏之意。对于邪气急猛的病证,采用适当措施,以遏其势,以缓其急,待病势收敛,病情缓解后,再审因论治。比如:阳虚不固,汗出不止,治宜助阳益气,固表敛汗;暴泻不止者,急当涩肠固脱止泻。又如卒中昏厥,急施针刺以救厥逆等皆是。掌握了这一法则,有助于指导对急症的处理,临床上遇到急暴病证,当本着“急则治标”的原则,首先控制病情的恶化,缓解其病势,然后再针对病机治疗,从而制伏之。“其盛,可待衰而已”和“其慓悍者,按而收之”两者是

 

 否互相矛盾?

 

    (1)其盛,可待衰而已:“盛”、“衰”均指病势、病邪而言。病邪正盛时,要等待邪气稍衰后针刺而治之。关于待病势衰退而治的思想在《灵枢·逆顺》、《素问·疟论》篇均有记载。《内经》中提出病势盛不可刺的理论,其意义在于保护正气。这一重视正气的思想是《内经》中重要的学术观。我们应体会其精神实质,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任何疾病在其病势鸱张时,均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而消极地等待。也正是如此,后文又提出了“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的治法。(2)其?悍者,按而收之:?悍,指邪气急猛而言。对于邪气急猛的病证,采用适当措施,以遏其势,以缓其急,待病势收敛,病情缓解后,再审因论治。两种治法并不相互矛盾,因二者是针对不同病情提出来的。“其盛,可待衰而已”适用于某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的治疗,经等等。而“其?悍者,按而收之”则适用于某些急重病证如阳虚不固、汗出不止者或卒然昏厥等疾病的治疗。

 

 标本的含义是什么?

 

    标本的本义是指草木之根与梢,即本是指草木之根;标又称末,为草木枝叶末梢,后常用其表示相对的概念,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因果关系及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等。《内经》在对标本概念的运用中,十分重视标本含义的相对性,并用以指示事物的上与下、表与里、先与后、本体与效应、患者与医生、六气与三阴三阳属性等对应双方的主次先后及轻重缓急。就具体内容而言,所言标本之所指有六:(1)疾病先后标本。病之先成者,如病因、病机及原发病、先发病为本;病之后生者,如因病因病机而引发的病证、症状、继发病、后生之病者为标。经文所言者是。(2)经脉标本。经脉起始之处为本,经脉所过之处为标。如《灵枢·卫气》所云:“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3)六气阴阳标本。运气学说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天之六气为本,其所产生的气候特点及其三阴三阳属性为标。(4)水肿病证的主次病机标本。如《素问·水热穴论》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5)医患病治之间的标本关系。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说:“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6)病在上、在外、在气者为标,病在下、在内、在精血者为本。如《灵枢·师传》篇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综上所述,《内经》关于标本的含义甚多,应用的范围甚广,它既可以表示相互对应的两种事物,也可以表示一事物内部存在的两种相对的属性。大凡具有根本的、重要的、内在的、本质的、开始的、中心的等特性多属于“本”;而具有次要的、外在的、枝节的、现象的、后起的、终极的、周围的等特性多属于“标”。《素问·至真要大论》称“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正说明标本可以作为多种事物的抽象属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病发标本先后理论的临证运用是怎样的?

 

    《内经》十分重视病发标本先后理论的临证运用,正如经文所言:“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又说:“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足见病发标本先后理论的重要性和临证运用的广泛性。就经文内容而言,病发标本先后理论的临证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治病求本:一般来说,标根于本,病本能除,标亦随之而解。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是治疗中的根本大法。(2)标急治标:在一般情况下标病不急时要治其本,但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标病将要危及生命,或在诸多病理矛盾中,标病成为突出的主要矛盾时,当先治标,否则恐贻误病情,甚则危及生命。经文提出的“中满”及“小大不利”只是示范而已。(3)标本先后:“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这是根据病证虚实确定标本先后治则,具体实践时应结合虚实的轻重缓急,审证论治,而非固定格式。(4)间者并行:即病情轻浅者,应标本兼治。(5)甚者独行:即指疾病严重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标急则独治其标,本急独治其本。总之,《内经》为我们充分展示了灵活实用标本的种种范例,今天的临床实践颇有启迪。从中我们再一次体味经文所言“言标与本,易而勿及”的深刻含义。

 

 为什么说治病求本?

 

    “标”、“本”是中医学用来分辨疾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的理论。它主要提示,哪是疾病的本质,哪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哪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哪是疾病的次要矛盾。所谓“标”,即是指疾病的现象,本则是疾病的本质。所以《类经·标本类》说:“谓天地之运气,人身之疾病,变化无穷,无不有标本在也。”可见标和本在疾病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分清标本,才不致被错综复杂的各种症状所迷惑,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予以正确的治疗。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疾病是复杂的,又经常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标”与“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相对的辩证概念。它有多种含义,例如:正与邪相对而言,正为本,邪为标,因为正气具有抵抗病邪侵入的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才可能邪气进入,引起疾病。同时治疗的目的,也是为了恢复正气,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又如从病因和症状来讲,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病因是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它决定着疾病的性质、种类和证候特点,而症状是疾病的外在表现,是内在脏腑病理变化在外的反映。治疗要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因进行治疗,病因已除,症状自然就能消失。又如内脏与体表而言,内脏是本,体表为标,内脏是藏精气主精神意志的,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体表的功能也靠内脏来维持,而体表的病变又常常是内在脏腑病变的反映,治疗也从内脏入手。又如旧病与新病而言,旧病为本,新病为标。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分辨“标”、“本”是为确定治疗原则提供根据。一般情况下,疗疾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从根本上入手,针对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先治本后治标,即“治病求本”,这是中医治疗学的总原则。治疗疾病不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见热清热,见寒散寒,这样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疾病是复杂的,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临证时要善于从复杂的表现中,透过现象,找出疾病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从而解决根本问题。

 

 异法方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异法方宜,即适宜方土的不同治法。方土不同,地理环境有别,决定气候条件有差异。物产、生活、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差异及疾病种类性质不同,而产生不同治疗方法。(1)东方:是天地之气始生之方,时当春令。故其气候特点偏于温和;环境的特点是靠近海边,盛产鱼盐;生活特点是食鱼嗜咸,易外发疮病;治疗的特点是发病多在肌表,故宜用砭石治之。所以砭石疗法是从东方传来的。(2)西方:是盛产金玉,遍地砂石的地区。故其气候特点是收引劲急,类似于秋令的清凉肃杀气候;环境特点是多高厚土山,其地多风,水土之性刚强;生活特点是不讲究穿衣而披兽皮或穿毛布。吃的是酥酪膏肉一类的厚味饮食;体质特点是比较肥胖,不易为外邪所侵犯;致病特点是多为饮食不节、七情失调等内伤所致;治疗特点宜用药物治其内。所以,药物治病之法是从西方传来的。(3)南方:为阳气最盛,万物生长繁茂的地区。故其气候特点偏于炎热,类似于夏季;环境特点是地势低下,水土较弱,雾露常聚;生活特点是喜欢吃酸味和发酵过的食物;体质特点是经文理而色赤;疾病特点是易发生筋脉拘挛、肌肤麻痹一类疾病;治疗特点是宜用微针浅刺,以祛除在表之邪。所以,九针治病方法是从南方传来的。(4)北方:为天地之气闭藏的地区,其地势高,故其气候特点是风寒凛冽,类似于冬天;环境特点是依山陵而居,习惯于野外居处,生活特点是以牛羊乳为主食,体质特点是由于气候寒冷,乳食又性寒,因此人体多脏寒;治疗特点是宜用灸法来温阳散寒。所以,艾灸疗法是从北方传来的。(5)中央:地区地势平坦而湿润,故其气候特点是寒温适宜;环境特点是地平多湿,物产丰富;生活特点是食物品种较繁杂,较少劳动;体质特点是体弱阳虚,易伤于湿;致病特点是痿痹、厥逆、寒热;治疗特点是宜用导引按摩之法运行气血,以祛除疾病。所以,导引按摩的治病方法是由中央地区传出来的。

 

 “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是什么道理?

 

    “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经文回答曰:“地势使然也。”因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区域不同地理形势亦异,人们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各具特点,常见病、多发病也有所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各有所宜。尽管各地治法不同,但都是根据当地人们的具体情况出发,针对疾病病机而施治,所以都能取得好的疗效,这就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如东方多痈疡、南方多挛痹等。疾病不同,不同,即经文所举的砭石、毒药、艾灸、九针、导引按?。砭石切开排脓;九针疏通经络而解除痹痛,艾灸纳热以驱寒。其道理在于说明不同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对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治疗作用。经文中“一病”二字,注家均未作注释,根据经文阐发“地势使然”,地理环境不同,决定气候、习俗、疾病的发生各有差异之理,可以考虑“一病”当是“异病”。这就要求医生在临床治病中必须了解情况。(1)“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即必须了解病人所在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及体质与发病等特点,全面而详尽地了解病情,从而决定采取与之相宜的治疗方法。(2)“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即古代五方人民积累总结出来的五种治病方法,各有其适应的范围,因此,必须全面地掌握这些治法,从而达到“治所以异,而病皆愈”的良好治疗效果。这就是因地、因人治宜的治疗原则。

 

 “圣人杂合以治”这句话有什么实践意义?

 

    “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谓掌握了针刺、药物、导引按?、砭石、灸?等多种治疗方法,就能根据天时地域之宜,五方之人的不同体质及具体病情,分别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经文指出,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到“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这就启示一要精通多种医疗技术,二要遵循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灵活施治。

 

 什么是标本不得?

 

    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患者的神机为本,医工的治疗措施和方法为标,如果患者体内的神机衰败,则不能使医工的治疗措施和方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此论点精辟地论述了病人和医生、疾病和治疗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处理好标本关系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治病要因人因地制宜?

 

    《素问·异法方宜论》从治疗学角度,创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认为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环境、不同饮食生活习惯、不同体质,有不同的发病特点,因此,在治疗时,就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实际观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医学思想,与现代气候区划理论、医学气象学思想、医学地理学思想相一致,即使在医学、科学发达的今天,《内经》的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理解“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的意义?

 

    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药食有五味,五味分属四(五)时、五脏,药食气味在治病中各有不同的作用。气味偏盛的药食能攻逐邪气治疗疾病,五谷杂粮用以滋养五脏,水果类可以营养脏腑,牛、羊等禽、畜类之肉能补益脏腑精气,葵、藿、薤、葱、韭等蔬菜可补充五谷杂粮、水果、肉类等的不足,从其他方面营养五脏。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既是维持人类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食品,邪气治疗疾病的药品。既能分别补益不同的脏气,又能共同作用,增强正气,祛除邪气,促进康复。但是,五味分别归属四(五)时五脏,所以选择应用,要根据春、夏、(长夏)、秋、冬季节不同,五脏之气偏盛、偏衰,以及苦、欲等具体情况,以其所宜而用之。

 

 汤液醪醴在不同时期的应用如何?

 

    (1)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因上古圣人注重养生之道,善于适应自然环境,调控精神、嗜欲,身心健康而无病,故“为而弗服也”。(2)中古之世,道德稍衰,服之万全:到了中古时期,人们对待养生的态度有所变化,不太注重养生之道,使身体素质稍差,故“邪气时至”,但仍可“服之万全”。(3)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当今之世(《内经》作者所处时代)人们违逆养生法则而致疾病丛生,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言:“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病至如此程度,则非汤液醪醴之所能及也,而必配以药物,针刺艾灸法综合治疗方可奏效。经文通过汤液醪醴在三个不同时代应用效果的对比,生治病的重要性,体现了《内经》预防思想。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对养生的忽视,知识的缺乏,以及从单纯应用汤液醪醴治病,到药物、针石等综合方面的运用,表明了疾病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也说明了医学自身的发展。

 

 如何理解“孤精于内,气耗于外”?

 

    “孤精于内,气耗于外”是对水肿病机的补充。但对此认识分歧较大。一种意见认为是精中无气,阴内无阳,故曰“孤精”。气,指阳气。如张介宾注:“精中无气,则孤精于内;阴内无阳,则气耗于外。”第二种意见认为“精”指五脏之精,“气”指肺脏呼吸之气。如杨上善注:“虽有五脏之精,而外少吐纳之气。耗,少也,肺伤竭也。”第三种意见认为“精”指肾精,“气”指肺气。如高世拭注:“肺主气,肾藏精,精气相交。今孤精于内,气耗于外,水天上下,不相通矣。”王冰之解可谓第四种观点,他认为“精”为阴精,“气”为阳气。“孤”为损削,“耗”为耗伤。曰:“阴精损削于内,阳气耗减于外,则三焦闭溢,水道不通,水满皮肤,身体水肿。”此上四说似均难合经文本意。结合上文“五脏阳以竭”作阳气虚损、失于蒸化之解,此处“孤精”应指停聚体内的水湿,“气”指上文之“阳”即阳气。当津液化为水湿充斥肌肤为水肿,此种水湿又为阴邪,故而更伤机体之阳。此解正与“津液充郭,其魄独居”相应。所以才有“形不与衣相保”、“形施于外”、“四极急而动中”等全身高度浮肿的症状。“四诊治疾病的“四易”和“四易”指的是“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四难”指的是“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这些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指出诊治疾病时,必须观察人的形体、神色、色泽、脉象等各种征象,才能辨别疾病的易治和难治。

 

 如何理解“五脏阳以竭”?

 

    一者认为,“竭”通“遏”,即五脏阳气阻遏不通、不能化水,是经文水肿病的病机,这一认识主要是因为原文描述的肿势较重,主要采用“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等祛除实邪的方法,因此其证候当属实证,且在治疗后的结果中提到“五阳已布”的缘故。一者认为,“竭”即衰竭,由于五脏阳气衰竭、无力化水,形成水肿,原文描述的症状虽多为实证,治法也多为祛邪之法,但证之临床,阳虚不化致水肿者较为常见,也往往可形成较严重的肿势,此时虽属虚证,治疗常遵循“急者治其标”的原则,运用“去宛陈莝”和“开鬼门,洁净府”等急祛水邪的方法,原文在治疗结果的描述中提到“精自生,形自盛”等句,可作为对虚证理解的依据。两种认识均有道理,当灵活理解与掌握。

 

 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关于养生的原则,《内经》主要提出五项:一曰法于阴阳。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寒暑变化规律调养自身,使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变化之道,增加对自然界寒暑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曰和于术数。运用一些养生方法,如导引、按?、吐纳、吞津等,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三曰饮食有节。即食物的五味不偏嗜,食物的寒温适度,忌过饥过饱等,以固护脾胃。四曰起居有常。即生活起居、工作要有规律。五曰不作妄劳。无论是劳心、劳力,还是房劳,都应该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以免伤精耗气。如此才能形体健壮,精神饱满,健康长寿。

 

 养生纲领是怎样的?

 

    经文提出了养生的两大纲领。一是对外要适应自然界环境,六淫之邪的侵袭,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二是对内要调养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化,即“精神内守”、“恬惔虚无”。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阴阳之气的盛衰变化,不仅使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更,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有规律性的变化,人体必须调节自身功能,以增强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避免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这就是养生。正如经文所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生气通天论》亦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因时之序”、“服天气”就是顺应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养生,“通神明”是指要使天人阴阳统一起来,以达到外邪不能侵袭的养生目的。而精神志意活动,是五脏精气活动的反映,但志意又能反过来控调人的精神和脏腑活动。《灵枢·本脏》所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所以,情绪安定,精神畅达,减少妄想及患得患失的思想情绪,即“志闲而少欲”才能气血充盛,运行和畅,阴阳平衡,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男女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是什么?

 

    《内经》将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规律分为三个阶段:其一为生长发育期,即女子7~14岁;男子8~16岁,齿更发长,天癸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有排精现象,始有生殖能力。其二为壮盛生殖期,即女子21~28岁;男子24~32岁,此时智齿生出,筋骨坚强,身体壮盛,发长极。其三为衰老期,即女子35~49岁;男子40~64岁,此时阳明脉气渐衰,面色日渐憔悴,头发枯白开始脱落,天癸渐竭。女子月经闭止,男子精液稀少,丧失生殖能力。而肾气的盛衰,是导致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姚止庵注云:“男女之壮也,并始于肾气之盛实,其后也,亦由于肾气之衰微。人之盛衰,皆本源于肾。”

 

 什么叫“更年期”?

 

    人的一生从幼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称“青春期”。当年龄进入40多岁以后,由于人体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睾丸或卵巢的分泌功能也随之减弱,从而造成一时性的内分泌失调,出现精神情志、神经血管以及组织器官等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的临床症状。这就是更年期。但是,更年期症状都是暂时的,如果能在1~2年内不被更年期症状所困扰,并保养得法,就可以顺利度过更年期而进入老年期。更年期是每个人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意思是说妇女到了49岁,就要不来月经而失去生育能力,男子到了56岁,就身体渐虚,肝肾精气不足而性功能低下。古人的这段话说明更年期女性要比男性来得早,但在年龄上倒不那么绝对,因为它与种族、家族、气候、营养以及个人健康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我国妇女在45~55岁,男性在55~65岁之间。

 

 在更年期男女各有何生理变化?

 

    男性在更年期的生理变化和症状表现比较轻微,有些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更年期。症状明显的可出现精神上郁闷、烦躁、孤僻、易怒,以及失眠多梦、阵阵发热和性欲低下。工作上感到体力欠佳、精力不足、优柔寡断、缺少主见以及记忆减退等。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与睾酮水平降低有关。过去由于对男性更年期缺乏认识,常将上述症状当作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衰弱来治疗。其实只要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完全可以不治而愈。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水平时高时低,因此首先最突出的症状是月经周期的延长和月经量的紊乱。有的是二三个月,甚至半年来一次月经,经期短,经量少;有的是不来则已,一来十多天,几十天经血淋漓不断,血量增多,甚至出现“血崩”样的大出血而导致贫血病症,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在月经紊乱的同时,还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阵阵潮热涌向头、颈、胸部,或沿脊柱到全身,发作时间短但次数频繁。随着潮热而面部潮红,自感头昏头涨,眼花耳鸣,胸部不适,出汗后又觉全身怕冷。情绪上急躁易怒,或多愁善感,孤僻多疑,给旁人有异样的感觉。另外,有的人还会出现皮肤麻木、刺痒,如虫行蚁走感,或关节、肌肉疼痛等感觉过于敏感的异常现象。上述症状,大多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与内分泌腺之间的失调所造成的暂时现象,医学上将更年期中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临床表现归纳为“更年期综合征”。因为这些症状主要是妇女的主观感受,自我描述,具有游走不定的特点而无固定的、确切的病变部位,往往受气候、环境、情志等因素的影响而时隐时现,时轻时重。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它是功能性的紊乱,不是器质性的病变。因此,处在更年期内的妇女,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精神恐惧,应当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认识来对待这种生理变化。

 

 冲、任二脉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是怎样的?

 

    经文指出冲、任二脉的盛衰对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重要作用。《灵枢·五音五味》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甲乙》、《太素》为‘脊’)里,为经络之海。”《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需气血的不断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冲、任二脉气血旺盛,则月经按时来潮。妊娠期,月经停止,冲、任二脉之气血供养胎儿之用。哺乳期,冲、任之气血供泌乳之用。衰老期,冲、任二脉气虚,则脏腑四肢百骸失养,故“年老而无子”。

 

 天癸的生成、征象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天癸是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太素》:“肾者主水”为“肾者生水”,而经文中“天癸”二字在《甲乙·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皆为“天水”。据此“水”指天水,即“天癸”。肾者主水即肾主天癸。《太素》“肾者生水”即肾生天癸。因此,根据经文“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可以得出,天癸的生成是以五脏盈余的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其精气藏于肾,在肾气的作用下形成具有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天癸的征象:子月经,男子排精。天癸的作用:促进生殖机能成熟。

 

 什么是真气?

 

    《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的空间环境,从这一环境中接受的物质为天阳之气,即呼吸之气。如张介宾注曰:“气在天者,受于鼻而喉主之。”马莳曰:“真气者,与生俱生,受之于天日,与谷气相并,而充满于身者也。”说明真气成于后天,是由人呼吸的天阳之气与水谷精微之气相结合而成,具有充养周身,供人身生理活动之用的物质。《素问·刺节真邪》又云:“真气者,经气也。”即指运行于经脉的气血,可见,真气是由人呼吸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化合而成,在经脉中运行,输布于人体不同部位,构成人体各种生理之气。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与抗病能力都与真气密切相关,生命活动的动力,又叫正气。如行于脉中的称为营气,散于脉外的谓之卫气,布于脏腑的是脏腑之气等。

 

 《内经》中养生的论述有哪些?

 

    概括起来有:精神愉快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环境气候的适应;增强体质的锻炼。并对养生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讨论,不按此养生则对健康和寿命会带来危害。而且还对老年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表现,衰老的原因,死亡的因素,以及各种影响寿命的问题都作了论述。因此从祖国医学角度来讲,《内经》已基本奠定了中医老年保健学或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除《内经》外,中国古代还有哪些重要养生著作?

 

    《养生论》,晋代嵇康著。此书重点介绍人是可以长寿的,但要长寿就必须懂得养生之道,而养生重在养神。除养神之外,还主张弃厚味,服补药,饮清泉,浴阳光,节色欲等。这些见解确实对健康有益。《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孙氏突破了庄子的“无欲无为”之戒,提出了积极的养生思想,即主张“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指出养生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仅仅是服补药、食美味。尤其反对单纯的静养,而强调适当的运动。认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所以书中对于按摩、导引、调息诸法做了细致的描述。此外,书中还强调了道德修养,俭朴生活,老勿忘学,注意卫生的养生特点,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极有启发。《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著。此书的特点是:认为人之摄养必须自幼及壮到老,都要有一定原则及方药。作者指出:“婚合、孕育、婴幼、童壮、衰老,宜摄避忌”,以“御未然之病”,则具有很明确的“治未病”观点,也就是说,防衰老要立足在未老之前。《类修要诀》,明·胡文焕编。此书主要收集自古以来的养生修炼歌诀、警言、格言。例如:“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服药千朝,不如独宿一宵;饮酒一斛,不如饱食一粥”。这些谚语、格言是有助于养生防老的。《老老恒言》,清·曹慈山辑,是老年人的养生专书。作者从老年生理特点出发,总结了一整套衣、食、住、行的浅近易行的养生方法。指出“以方药治未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主张动静结合的老年养生法,并根据老年脾胃衰弱的特点,编制了各种营养粥谱等,对抗老防衰有一定帮助。《内经》中论述四十岁

 

 “好坐”,这是什么道理?

 

    (1)“好坐”:说明40岁是生长发育盛衰转化时期,生理功能开始衰退;此期具有旧疾新患,虚实夹杂的身心特点。如“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2)细查病原,强调虚实辨证,注意养生保健。

 

 如何利用一天中阳气在肌表的盛衰变化来养生防病?

 

    一日中阳气在肌表的盛衰变化,如经文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人身阳气在肌表的盛衰变化与太阳的起落相关。一日,也,像草木出生土上。人气生,说明平旦之时,阳气柔弱。一日中阳气在肌表的盛衰变化是,早晨阳气在肌表弱小,日中隆盛,日西阳气在肌表又减弱,日入阳气内收而入里。一日中阳气在肌表的盛衰变化养生防病,经文曰:“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文中强调日暮不要进行户外活动,其道理是日暮之时,阳气在肌表虚衰,防病能力弱,如此时进行户外活动,则会导致阳气发越,使本来在肌表不足的阳气加重损失,减少或失去其卫外作用,因此勿过劳以免扰动筋骨,如遇雾露,也易伤害阳气,并且外邪乘虚而入,则易使人得病。经文提示“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说明不仅在日暮要注意养生防病,平旦、日中亦应予以注意。平旦,人的阳气虽然出表,但仍弱小,故当从日暮要求养生防病;日中虽然阳气隆盛、抗病力强,但过度劳累亦会使阳气发越、散失,表虚不固,也容易使邪气外侵而发病。日中应该注意“劳而不倦”,或汗出时躲避风寒邪气。这样才能达到健康防病的目的。

 

 《内经》论述六十岁“好卧”是什么原因?

 

    (1)人年60岁,生理功能、心理活动均呈衰老状态,显于外的老态用“好卧”概括。如“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患,血气懈惰,故好卧”。(2)生机衰退,脏腑阴阳气血俱衰,因虚生实,浊物积聚,形成虚实夹杂、标本互制的状态,在病种、病程及其诊治上,都有其特点。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实质是什么?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经文提出的“四气调神”养生原则,但历代注家对此注释不一,莫衷一是。王冰认为是阴阳互制,即春夏阳盛,宜食寒凉抑制亢阳,“全阴则阳气不极”,秋冬阴盛,宜食温热抑制盛阴,“全阳则阴气不穷”。张介宾认为是阴阳互根,即春夏养阳,为秋冬阴之基,故春夏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气而患疟泄等病;秋冬养阴,为春夏阳之基,故秋冬每因纵欲过度,伤其阴而患火证。高士宗认为四时的太少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春夏养阳使少阳、太阳之气生。秋冬养阴,使太阴、少阴之气藏。《千金·脾劳门》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本矣。肝心为阳,脾肺肾为阴,逆其根则伐其本。”综上,王、张氏所注与文义不符,难合经旨。高氏、《千金》所注与文义贯通,但高氏未注明少阳、太阳、太阴、少阴所指。而《千金》明确指出阴阳所属,即阳为肝心,阴为肺脾肾,当从。根据如下:(1)文义贯通:经文言“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后言“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均探讨四时阴阳与脏腑疾病的关系。(2)四时之气与五脏相通,即春、夏、长夏、秋、冬分别通于肝心脾肺肾,以及四时与五脏病的关系。可知春夏养阳当为调养肝、心之气,以防春夏时邪伤之;秋冬养阴,当为调养肺脾肾之气,以防秋冬时邪伤及肺脾肾。

 

 四季气象特点及相应的养生方法是什么?

 

    四时气象的特点及生长收藏规律,提示人类必须顺从四时阴阳变化调摄精神,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以健身防病。若违反四时阴阳消长规律,则不仅会伤害相应五脏,还可能会在下一季节发生病变(见下表)。这种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方法,是对《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这一养生法则的具体运用。这种适应四时之变的养生方法,对保健防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四时气候特点及相应养生方法见下表。四季的气候与物候特点四季调神养生方法逆四时养生的危害生活起居要“夜卧阳气初生,气候转暖,“逆之则伤肝”或使肝早起,广步于庭,万物萌生,欣欣向荣,气内郁,或使肝气开发春季被发缓形,以使志即“春三月,此谓发陈,太过。则出现至夏则生”。保持心情舒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畅,精神焕发生活起居要“夜卧阳气旺盛,万物繁荣茂早起,无厌于日”。“逆之则伤心”,或“秋盛,开花结果。即“夏夏季加强户外活动以利为?疟,奉收者少,冬三月,此谓蕃秀,天地阳气宣畅,“使志至重病”气交,万物华实”无怒”以调神四季的气候与物候特点四季调神养生方法逆四时养生的危害阳气渐收,阴气渐盛,生活起居要“早卧万物即将凋落。即“秋早起,与鸡俱兴”。“逆之则伤肺”,或“冬秋季三月,此谓容平,天气意志宁静,情绪为飧泄,奉藏者少”以急,地气以明”安定阳气入藏于里,阴寒之生活起居要“早卧气最盛,万物潜伏闭藏。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则伤肾”,或“春冬季即“冬三月,此谓闭藏,精神志意宜潜伏忌为痿厥,奉生者少”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张扬

 

 如何理解“从四时阴阳则生,逆之则病”?

 

    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寒暑气候变化,而万物则有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程。因此阴阳的相互作用、消长盛衰变化,是万物从生化到死亡的根本,故四时阴阳是万物的始终,是死生之根本。

 

 古代养生防衰的基本观念有哪些?

 

    古代养生防衰的基本观点有:(1)外避虚邪: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养生防病,却老延年,必须取法于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注意预防四时不正气候的侵袭。(2)内养精神:古人非常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避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及“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等,这些都是内养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3)注重真气:真气在人体生长发育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命的寿夭无不关于此,掌握养生之道,就是为了保养真气。而后天调养精神是保证真气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气充足,才能使人尽终天年。

 

 肾气在人的生长、发育、生殖过程中的作用如何?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惟有肾气盛,才能化生天癸,而使人具有生殖能力。同时,人的机体也在不断生长发育,以至成熟。肾气由逐渐旺盛,发展到平衡充足,又由此逐渐下降衰少,天癸也将日趋乏竭,人的生殖功能也因之而渐渐丧失,人体由肌肉满壮,筋骨隆盛,变得老态龙钟,行步不正。可见,人的生命过程,实质是肾气的盛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充分重视肾气,保养真气,就可以却老延年。

 

 什么是治未病?

 

    《内经》中“治未病”的含义有两种:其一是养生防病,其二是针对疾病初期,刚有先兆表现时给予早期治疗,已病防变。关于养生防病,经文将疾病与战乱相比拟,说明顺应四时养生对预防疾病发生的积极意义。养生防病的关键是“形与神俱”,取各种摄生手段与方法,使人体适应四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的五大养生法则及四季不同养生方法,要调摄精神,减少不良精神刺激,使五脏元真通畅,疾病不生。关于早期治疗已病防变,《素问·刺热》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说明此时五脏热病已有,但还未成未发,要求医者在病未成刚有先兆表现时就及时施予治疗,此即《素问·八正神明论》言“上工救其萌芽”,《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素问·离合真邪》:“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另外《内经》早期治疗还包括某些定时发作的疾病,先其发时而治。《素问·刺疟》云:“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治疗于疟病发作之先,是取其正邪交争之前,以正气攻伐邪气,令邪气欲起而顿伏,正气方兴而大振,正盛邪衰,则病祛邪除。这些论述都提示医者,对于疾病要抓紧时机早期治疗,在控制邪气蔓延的同时,也可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有利于病人健康恢复。“治未病”在中医养生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祖国医学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防病方法,如外避邪气、内养精神、身体锻炼、生活起居规律等。早期治疗、已病防变的“治未病”内容已经成为后世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如《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表现。

 

 为什么说人的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

 

    人出生后的健康与寿命,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先天禀赋决定于父母的孕养,因人而异。先天发育良好,则五脏功能健全,阴阳协调,气血旺盛,营卫运行和畅,六腑能很好地受纳、腐熟、传化水谷,津液能输布濡养全身各部。这样使正气充盛,腠理致密,外邪不易侵扰,寿命就能长久。另外,从头面发育状态也可反映出人的禀赋强弱。如人面部骨高肉满,皮肤红润光泽,说明气血充盛,营卫通畅;鼻孔深长,则反映清浊之气和畅吐纳,如此之人则能长寿不衰。

 

 体质的含义是什么?

 

    《内经》虽然蕴藏着丰富的体质学说理论,但却没有“体质”一词,常称体质为“质”、“身”、“形”等。后世一些古医籍也常常以“禀质”、“体”、“资质”、“气质”、“气体”等称体质。较早提出“体质”一词的是张景岳,如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中讨论体质与攻法的关系时说:“矧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此后,在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论著中,也相继出现“体质”一词。然而,他们对体质一词的含义,均未阐明。近十多年,随着体质学说研究的不断深入,医学界对体质的含义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形体和生理功能素质。倾向于体质为身体素质看法的人,认为体质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代谢、功能与结构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往往决定着个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疾病的倾向性,表明形体结构和功能素质并重的观点。但是,有的人论体质侧重于生理功能,不重视形体结构,认为体质的“体”即生理,“质”即特性。体质即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和后天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还有的人则提出,体质是机体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对外环境的适应力,这种自我调控能力和对外环境的适应力,实际上是身体素质的体现。(2)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个体在某种环境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心理功能特征。有人据此认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和《灵枢·通天》是我国古代医家对人的气质、个性特点的探索,它包括了现代心理学家所指的个性、性格、气质诸概念的内容。还有人认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是用五行类比法把人分成二十五种典型性格特征。他们都倾向于把上述《内经》中所讨论的人体体质内容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3)心身素质:这是从“形神合一”观点出发,主张体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有人认为体质应包括气质,是人通过先天禀赋、后天调养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气化功能、神志活动方面所表现的特性。有的人虽然也承认体质应包含心理性格,然而从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看,认为体质仅表现为与心理性格的相关性。从本质上看,这种“相关性”的提法仍然属于心身素质说。综上所述可见,体质的含义至今尚未定论,其分歧的主要原因是,持身体素质说者,基于现代学科分化的现状,认为属于生理功能特征的体质与属于心理功能特征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不应混为一谈。并且,如果从哲学角度来看,体质和气质分别属于肉体和精神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虽然密切相关,但肉体不等于就是精神,因此不能用体质概括气质。持心理素质和心身素质说者,立足于宏观,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强调“神”的主导作用和形神互根关系。由于他们研究体质含义的着眼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各异。对于体质含义的讨论,目前仍在继续,一时还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相信随着体质学说研究的不断深化,不久将会达成共识。

 

 人能长寿的原因有哪些?

 

    人类长寿的原因有:(1)先天禀赋:①生理功能健全,即五脏坚固,气血运行正常,皮肤致密,脾胃健运等。②头面发育状态良好,即“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2)后天调养:即采取各种养生手段,外避邪气,内养精神。

 

 《内经》中指出的养生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中医养生学,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色来研究人类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中医养生学一向重视《内经》所提出的“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诸如人们平日所必需的衣、食、住、行,都有赖于大自然的赋予,因此对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人体必须要与它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人体本身与自然环境和周围环境的相互统一而保持健康。因此,顺应自然、调摄精神、保养正气是中医养生学的三个主要内容。顺应自然,就是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人体与自然环境协调,这是养生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内经·素问》讲:“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就告诉人们要顺从正常自然之气及其寒暑变化,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对于养生健体是有益处的。调摄精神、舒畅情志是养生学的又一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人的各种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有密切的联系,系,中医称之为“形神合一”。简单地说,“形”指人体外部形态;“神”指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的。因此,形体强壮的人,一般都精神饱满,而精神饱满健旺,反过来又能促进形体健康。这就说明了调摄精神在养生学中的重要性。另外,调摄精神中还包括调畅情志。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称为“七情”。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不同的情感反应,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情感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并超过了人体本身的心理承受力,使气机逆乱,功能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之中,常可见到大发脾气之人,往往面红耳赤,甚则昏厥,这在中医叫做“怒伤肝”。另外像人逢喜事,激动不已而诱发心绞痛的,称“喜伤心”;郁闷思虑过度而无食欲的,为“思伤脾”;悲伤哀号导致胸闷气憋的,是“忧伤肺”;突然遭受惊吓以致大小便失禁的,称之为“恐伤肾”。因此,中医养生主张人的心境宜常处在“恬淡虚无”、“积精全神”的状态之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既要保持思想活动的健康,又要防止内在精神刺激因素的产生。总之要培养乐观的情绪、坦荡的胸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长期的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保养正气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只有正气健旺,人体各脏腑之间,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才能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相对的阴阳平衡,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指此而言。所以,保养正气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运用气功、导引、体育锻炼以及琴棋书画等来增强体质,精神,陶冶性情;另一方面从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医疗保健来保精益气,使人体“阴平阳秘”,健康无恙。

 

 五脏与四时的关系如何?

 

    《内经》强调“天人相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五脏应四时(五时)的关系。二者关系大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五脏之气与四时(五时)之气相通应。《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2)四时(五时)主五脏。《素问·脏气法时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3)在发病关系方面,《素问·金匮真言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中央为土,病在脾”。多篇经文中均提出四时之气与五脏的发病相互对应的关系,也说明在不应时的情况下,邪气可以通过其他关系与途径侵犯他脏。(4)在养生方面,依据五脏应四时(五时)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倡导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养生。总结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法则。

 

 什么是顺应自然养生法?

 

    自然界有一条法则,叫做适者生存,或又称适者健康。适,就是适应、顺应的意思。人生活在大自然当中,那么人体的一切生理、心理活动就要与自然界常处在一种相对的和谐与统一之中。因此,的健康与长寿就必然和大自然息息相关了。中医学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经认识到“适四时,益寿年”的养生方法,例如《内经·素问》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就是说,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界的正常规律,亦是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倘若违背这个规律,就要遭受灾害或疾病缠身,顺应它就体健而百病不生。这就是中医学所谓“天人相应”,即人体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理论依据。大家知道,四季气候变化的突出表现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生物随着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也逐渐产生并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相应规律,人也不例外。这是因为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也逐步具备了适应自然界的良好人体结构和生理上的应变能力。因此,所谓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就要求人们在生活起居等方面,要按照四季气候的不同特性来调节自己,正像《灵枢·本神》篇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从而强调人体顺应四时自然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以利用自然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的不利因素,来保证人体的健康长寿。谚语云: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回大地,气候转暖,生机勃勃的时候,按中医所说,即人体内的阳气亦随春季之到来而升发。此季应随气温而逐渐减衣,并调整作息,晚睡早起;多从事户外活动(如踏青等),使身心愉快,情志舒畅;饮食不宜过饱,并少食辛辣。夏季炎热,阳光充沛,体热熏蒸,汗淋如雨,体力消耗较大。因日长夜短,使睡眠不足,故当以午睡补充,但卧不当风、不贪凉;宜常饮水而不食生冷不洁之物;常洗浴,使皮肤疏松洁净,使体热外泄。秋季有“一场秋雨一场凉”之说,植物逐渐凋谢,生物始眠,早晚温差悬殊。中老年人宜随气温变化勤添换衣,应常运动,食宜温暖;体弱者可择适宜补药服用,以增强抗病能力。冬季寒冷,万物闭藏,人体也应该避寒就温。起居上应早睡晚起,饮食宜增加营养,并应因地制宜地加强自我健身运动,使气血流畅,筋骨强壮。另外,顺应自然养生还应包括适应环境和适应偶发事件变化这两方面。例如南方气候多潮湿,北方气候多干燥,平时人们均能适应各自生活的水土环境。倘若一旦南北搬迁居住地,就可以从水土不服的现象中得到印证。还有的人虽未变更居住地,只是调换了一下工作单位,因所见均是陌生人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或抑郁寡欢,久之亦能影响健康。其他如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以及事业上的失败、天灾的降临、同事间的矛盾等突发事件,都应该以顽强的毅力,豁达的胸怀来疏散、解脱由此而产生的悲愁压抑或痛苦哀伤的情绪,恢复常态。

 

 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和健康有什么影响?

 

    许多人都有这种切身体会:气候阴晴冷热的变化,往往对人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每当秋高气爽、天气温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往往乐观条达,心情舒畅;每当寒风阴雨、干燥闷热的天气,人的心情就

 

 会变得烦躁易怒或抑郁低沉。这是什么原因呢?

 

    《素问·四气调神论》讲:“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这就是说,气候的突然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生理功能的改变又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在各种气候变化中,要属气温对人的影响最大了。春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时,人们不仅感觉舒适,心绪稳定,而且学习和工作效率也特别高。倘若环境温度超出34℃时,则不仅使人大汗淋漓,酷热难受,而且心情也焦躁不安,容易发生诸如过食冷饮、凉水冲身、夜卧当风等对健康有害的过激行为。但是,当环境温度下降到10℃以下,人的情绪就变得沉闷而低落了;低于4℃时,就会严重影响大脑思维,使工作量下降,令人委靡不振而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国家劳动保护部门每到夏、冬两季,总要采取防暑降温、取暖保暖的措施。

 

 为什么骤热骤冷的气温能对人的情绪产生这么大的波动呢?

 

    中医学里讲:阴阳既是自然界万物生长之根本,也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常处在相对的平衡之中,以保证日常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夏冬两季,虽然由于自然气温的热与冷,超过或不足于人体体温的正常界限,但人体为了与自然气温相适应,自身具有生理调节能力来与它相平衡。倘若持续高温或寒冷,者是突如其来的气温变化,其强度超出人体生理调节范围,或不能立即与它相适应,这样的话,就不仅仅是情绪上的改变,甚至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除冷热气温变化外,诸如阴雨、潮湿、大雾、大风等天气,也都能影响人的思维及其注意力,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上述气候变化,对于健康人来说尚能调节与适应。但对于体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来说,由于生理调节功能低下,就容易出现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例如秋冬或冬春季节交替之时,常有寒流或大风天气,由于日夜温差加大以及低温寒流的刺激,胃病患者易诱发胃与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易诱发中风(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则因支气管痉挛而加重哮喘。另外,像冬季气候该冷不冷,空气中的各种病菌、病毒趁机大量繁殖,从而增加传染病的感染机会。如最常见的咽炎,有因病毒感染,有因异味刺激,容易得而不易愈,虽不影响整体健康,但常年咽喉干燥,咳痒难忍,皆与冬春干暖节气有关。总之,在了解因气候变化影响情绪及健康的原因之后,属情志方面的,应适时加以自我调适和顺应;属身体方面的,应平时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应变能力,并合理安排作息。只要人们掌握顺应气候变化的自我保健方法,一般就能应付自如了。

 

 生活环境与健康长寿有何关系?

 

    生活环境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内经》讲道: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这段话说明生活环境的好坏,与寿命的长短有一定的关系,而且环境好坏的程度愈大,则寿命的差距也愈大。近几年来,通过大量实例调查发现,山区、农村年逾百岁的长寿老人较多,而城市的长寿老人则要偏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山区、农村的气温、气压、湿度较低,并且有绿阴遍地的森林,清凉舒适的气候,潺潺不绝的山泉,安静优雅的环境,又因远离闹市,既无“三废”污染,亦无噪音骚扰,空气新鲜,饮食清淡,种种因素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有益。其次,山区农村人口密度稀,疾病传播少,并经常能就地取材获得新鲜蔬菜与水果,有利于健康长寿。因此,我国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年老时,要另辟山清水秀的地方建屋植树,种花修池而活到一百余岁。更难怪那些修行养性的和尚道士们,也要选择深山老林来建造他们的寺庙,这就使我们懂得了古人所言的“崇高则阴气治之”、“高者其气寿”的基本道理。相对来说,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其自然环境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亦有许多不利因素。因为城市居室一般狭小,人口密度大,这就增加了疾病的传播机会;工业、交通排出的“三废”多,而绿叶植物少,使空气的洁净度也降低;某些食物经运输、加工有增加被污染的可能,就更谈不上新鲜了。人生活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中,虽借助于自身的调节、适应机能,以保持与自然环境变化的相对平衡,但人体的这种调节适应能力是有极限的,当有害的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或超过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而引起疾病。因此,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要尽可能地、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条件来改善居室及其周围的生活环境。例如在住宅旁种些树木,阳台上植些花草,有防尘、减低噪音和调节空气的作用。冬季保暖但不忘通风换气,并时常在地面洒些水以维持空气湿度;夏天降暑可安窗帘、门帘以避强光直射,但忌讳在穿堂风下眠卧。总之,改善生活环境的方法很多,人们可因时因地去采取保护性的措施。

 

 长寿之道都指哪些方面?

 

    古往今来,有谁不想在人世间多活几年,又有谁不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因此,几千年来在延年益寿这个问题上,一向有着科学与迷信的斗争。古代的人们,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途径,曾有不少热衷于拜神服石者。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帝王、权贵,地处在统治地位,指使神道方士鼎炉炼丹,以冀松柏之寿,羽化登仙,其结果均华年早逝,呜呼哀哉。既然人世间根本不存在什么“长生不老药”,那么,能不能争取多活些日子,以尽天年呢?我们说,人寿是可以延长的。但不是靠神灵的保佑,也不靠仙丹的作用,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去遵循养生的科学方法来步入长寿之道。因此,道的实质,就是我国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它包括勤运动、畅神志、慎起居、节饮食、适环境、练气功、辅药物。勤运动:中医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意思指人体要经常不断地运动或劳动,代谢的需要,因为“生命在于运动”!畅神志:强调养生要练形练神相结合。《内经·素问》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就是说,人若保持神志安宁,性情舒畅,就能少生病,即便有病,亦较易治,故要做到“使志无怒,使志安宁”。慎起居:要求人们应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有劳有逸,既不沉溺于各种业余消遣,又能保证足够睡眠。否则将影响工作,有害健康,得不偿失。节饮食:饮食宜定时定量,冷热适宜。中医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故当改掉暴饮暴食或食不洁之物的陋习。少食厚味,淡,不沾烟酒,有益健康。适环境:指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内经·素问》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说明人类就是靠天和地提供的各种物质而生存。因此,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各种正常变化,又要主动改造自然环境,为我所用。练气功:通过练功,来对形体与精神意识进行自我锻炼。气功主张动静结合,静养神,动练形,既防病,又强身。辅药物:运用药物来强身防病、延年益寿,虽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养生方法,但对于年老体弱之人,可以斟酌借助。健康者忌用。

 

 调神养生有哪些内容?

 

    所谓“调神养生”,简单地讲就是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心养神,调适情志。古人认为神在于养,情在于节,因此中医历来认为调摄精神是人类长寿的根本。调神养生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包括安心养神、四时调神、以心治神、情感节制、精神寄托等几方面,这些内容对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有一定指导意义。(1)安心养神:《内经·素问》讲:“……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段话的意思是讲思想上纯正、心神上平静、情绪上乐观并内无杂念的人,能体健而不得病。这就要求人们以宽阔的胸怀去对待生活中的无端琐事。《寿世青编》说得好,“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是指身外之物不可追求,既来之事不要烦恼,过去之事不得缠绕,听之任之,不为所动。清代郑板桥的一句名言“难得糊涂”,就是要人们讲究一点超凡处世哲学,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安心处世,光明磊落,乐观开朗,随遇而安,这才是安心养神的灵丹妙方。(2)四时调神:人的精神情志往往随四季节气变化而变化。古人根据这一规律,提出了四时调神健身法。即遵照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式,使精神情志随之而活泼向上(春)、畅达愉快(夏)、恬静收敛(秋)、藏而不泄(冬)。这与人体昼夜神情变化是一致的,如清晨舒展活跃,白日精神饱满,傍晚安神悦志,睡眠静心无虑。四时调神得法,有利于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平和,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保持精神情志的稳定与健康。(3)以心治神:心病当以心药治。所谓心药,就是指现代心理疗法的一种。由于心病起自于自己,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其他任何药物是治愈不了心病的。所以“以心治神”就是告诫人们要随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独自苦思冥想,忧愁伤悲,或愤愤不平。一旦气结成病,不仅无药可医,还要影响健康。正如古人所讲:“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送,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哪有病来时”。(4)情感节制:善于节制情感,是精神修养高雅的体现。“闻过则喜”一词之所以获得褒意,是指有的人对待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批评,不仅不生气,反而感到高兴。古人说:“克己可以治怒”,《贤文》讲:“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指的都是忍怒宽容、节制情感的方法。显然,适当控制自己情绪,是保证健康的措施之一。(5)精神寄托:人到垂暮之年,总会有一种失落感,这是因为离退休后在家无所事事造成的。因此,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只要体力许可,仍宜找些事做。南宋诗人陆游说:“灯前目力依然在,且尽山房万卷书。”只要人老心不老,对工作和事业充满信心,就不会觉得老态已至。这说明老年人只要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有所追求的话,仍然会老当益壮地发挥自己的余热,安度晚年。

 

 为什么说“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说明人是每天离不开饮食的。但是,若无一副健全的胃肠消化器官,纵然有满桌的美味佳肴,确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后,有得不偿失之感,甚至会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这是指吃到嘴里的食物,首先要经过牙齿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纳。然后经胃之腐熟,分解混匀成食糜,通过“胃气主降”的作用,将食糜运送至十二指肠、空肠,这就是中医所指的“脾运”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肠激素的作用下,促进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将“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升”的作用,经气、血、津液的运行而输布到全身。这个过程,则可以理解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见,所谓“脾主运化”,“运”指机械性消化,“化”指化学性消化及其代谢过程而已。但是,脾胃虽为人体的消化器官,运化水谷精微之枢纽,若要完成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气、血、精、津液的全过程,还必须得依赖心、肝、胆、胰、肺等其他脏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说明的是,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既泛指脐周腹部小肠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则体丰肤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精力充沛;反之则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神疲力乏。“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古人用以观察病人病势轻重进退、生死存亡的辨别方法。也就是说人在生病时,只要还能吃饭,表明胃气尚存,气血化源未绝,谓之“有胃气则生”,病势可望由重转轻,预后良好。若病到已不能进食,标志胃气已绝,气血生化无源,便是“无胃气则死”,病势将由轻转重,逐渐恶化,危及生命。《内经》说:“安谷者昌,绝谷者亡。”例如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岁就死了,主要在于他平日政事繁多,操心费力,又长期进食甚少,导致思虑伤脾、营养不足、胃气衰败的缘故。这就告诫人们:若不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不护养胃气,就有可能损害健康,缩短寿命。中医学认为,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忧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预防上亦要从节饮食、适寒热、畅情志这三方面做起。《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这不仅使我们对脾胃认识有所启发,同时对我们临床治疗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鉴。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历来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因此,我们说“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中医对健康人的生理特征有什么论述?

 

    怎样才是健康?无病就算健康吗?对于这个问题,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下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不得病,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换句话说: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中医对于健康一词虽无什么定义,但在判断一个人健康与否,论述却比较具体,一般有以下几方面。(1)两眼有神:中医认为:“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眼的视觉好坏,不仅可以反映心脏功能是否良好,同时也反映眼与五脏六腑功能关系密切,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这说明眼睛是脏腑精气汇集之地。因此,两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