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贤任能是强大之本

 huyuquan2008 2013-01-05

综观古今中外,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经营企业等,只要能够真正做好选贤任能,没有不强大的。

选贤任能,不仅仅是思想认识到位,也不仅仅是舆论宣传到位,而是制度制定到位,特别是贯彻执行到位。要做到选贤任能,就要有千金买骨的诚意,就不能有叶公好龙的虚情。

中国古代,在世界上影响较大且被外国所称道又为国人所骄傲的朝代主要有三个:秦朝、汉朝和唐朝。这三个朝代在强盛时,可以说是无敌于天下。秦朝选贤任能不拘一格,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重用你尊崇你,不管你的出生,不限你的国籍。就连国相这么重要的职位也敢用外国人,并且很多。秦朝很强大,据说英语单词“china”就是“秦国”的转音,可见秦朝的影响是多么大啊!汉朝开创“察举制”,唐朝完善“科举制”,这两个制度都是很好的选贤任能的制度。外国人甚至要把“科举制”称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足见其意义是多么伟大!汉朝很强大,外国人把我们称为“汉人”,我们的语言被称为“汉语”,外国人对汉文化很是称道。唐朝也很强大,往往汉唐并提,至今还有很多外国人称我们为“唐人”,外国很多城市还有“唐人街”。一提起汉唐,就足以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对于一个朝代而言,开国之初往往比较强盛,就是因为开国帝王是通过战争等形式选出来的,大多都比较贤明。帝王贤明,就能重用有能力的臣子。“得人者昌”,国家就自然比较强大。

近代以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能够选拔贤能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国家迅速富强;荷兰、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或通过革命或通过改革纷纷建立了代议制,能够把贤能选拔出来治理国家,国家也很快强大。

再看看企业。世界上著名的企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把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开。为了选贤任能,企业常常不惜重金聘请专业的经理等人才来管理企业。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把产品做得尽善尽美,既重视中高级人才的聘请,也重视初级人才的选用,每个岗位都不敢疏忽,就连普通的员工也要从社会上按条件招聘。过去我国不重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基本没有世界知名企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用,世界知名的企业越来越多,有不少已经进入了世界500强了。

不选贤任能,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历史上,有些庸主昏君,自己的王位由继承而来,也就是依靠腐朽的世袭制度或者凭借老“领导”的“亲”或“爱”所得,他们不仅不能选贤任能,相反还会嫉贤妒能,甚至是杀贤害能。君主昏庸,臣子往往奸佞,轻者国家衰落,重者国家灭亡。中国古代许多王朝的衰亡就是明证。

工业革命以来,有很多企业破产,大多是未能选贤任能。就连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因未能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而导致英国的发展相对缓慢,其实也是与未能选贤任能有关。新中国以来,我国建立了许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如今继续存在的很有几个?部分国有企业经过改革,重现生机,而集体企业绝大部分都不复存在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未能选贤任能。这些企业,上至领导,下至职工,大多靠关系靠金钱靠出生等进入企业上班,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它们怎么能生存呢?

什么是贤能呢?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难以定义。我认为主要的就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我这里特别提一下,真正的贤能往往都很“平易”“简易”。“平易”是待人,“简易”是做事。这也许是《易经》的基本思想吧。“平易”很好理解,“简易”需要阐释一下。在《易经》里,关于“简易”有这样一段论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简易,则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历史上,刘邦很懂“简易”,与民约法三章,深得民心。外国人爱迪生也懂“简易”,有很简单的方法,测出了电灯泡的体积。大凡贤能为人处事能抓住根本抓住要害,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

既然选贤任能这么重要,那么这样才能实现选贤任能呢?俗话说,用心苦则机关出;办法总比困难多。再者,古今中外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只要能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即可。

选贤任能,用之修身则才能强大,用之理家则家族强大,用之创业则事业强大,用之治国则国力强大。故选贤任能是强大之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